初当Buyer,那种欣喜若狂对陈尉来说是难以言表的——总之太开心了!2001年春天的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当陈尉来到大名鼎鼎的巴黎香榭丽大道时,看着林立的豪华店铺、繁华得令人炫目的街景,仍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眼前这么多精彩的上衣、短裙、长裤、凉鞋、靴子、腰带、手袋……难道都可以经自己的手签单一一买下?这时,陈尉看到身边有来自世界各地、精明又时髦的“国际买手”们,像灵敏的猎豹聚集在样品的沙龙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十分挑剔又十分疯狂,模特在他们的指挥下不厌其烦地进行着试穿。于是陈尉一边仔细打量着自己感兴趣的服装,一边开始在脑子里回想深圳美女们的喜好和特征,这些短裙、T恤穿到她们身上会怎样呢?陈尉一遍遍地严肃思考着。当陈尉觉得胸有成竹时,才与商家签下订单。
由于眼光很准确,这次陈尉订购的具有法国民族风情的上装,路易·威登花布拼缝的背包,以及YSL豹纹长袍引进国内后,均被顾客抢购一空。事后陈尉暗暗一算不由吃了一惊,仅此一次,陈尉就为“丽都”创造了80多万元的盈利!当然,香港老总不会亏待她的功绩,当月陈尉拿到了第一笔奖金:整整5万元!事实上,能在世界各地的华丽衣饰堆中挑选出自认为有“含金量”的商品,那种如鱼得水的自信和自如感,比获取金钱更能给人带来快乐。
2003年初,陈尉又负责为“丽都”一手操办礼品及家居品卖场,当消费者看到那些从未见过的时尚杰作后,无不发出啧啧赞叹——精美的货架上摆放着日本瓷器、瑞典水晶、法国餐具、意大利玻璃工艺、美国设计师的手绘靠垫、各种与真水果大小相仿的玻璃香蕉、苹果等——都是深圳少见的好玩意儿。还有那套意大利ALESSI的系列厨房用品,简洁的不锈钢质地,创意却让你惊艳,艾菲尔铁塔造型的橙子榨汁器,美人鱼舞蹈造型的牛筋鼠标垫……透过这些日常家用的东西让你洞见生活的诗意。这些大小“细软”都是陈尉跑遍了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知名的家居用品展览会“淘”出来的,从开始的洽谈到最后统一的商品陈设,自己负责到底,整整经历8个月。
“上午在纽约谈判,下午在深圳下单,晚上出现在香港的兰桂坊过夜生活;穿意大利时装,戴瑞士军表,喝蓝山咖啡,吃中国菜。”这是人人羡慕的标准“国际飞人”形象,而陈尉他们这些“时尚买手”过的正是空中“国际生活”。陈尉1年中有7个月要满世界去看东西、找东西,与各国供货商进行沟通、谈判,有时在半夜里忽然醒来,却忘了自己是在哪个国家睡觉。而每次一离开深圳就是10多天,陈尉的最高纪录是整整2个月在世界各地做“飞人”,其间既要参加各国的商品展销会,又要到东京银座商业街、巴黎香榭丽大道、香港女人街等地挑货、捕捉时尚信息。将那些时尚商品引进国内还不算完,有时自己还要留在商场,对销售人员进行商品知识和陈列技巧培训。
朋友们都对陈尉的职业艳羡不已,说陈尉每月都可以免费旅游好几个国家和世界着名的商业街,而且不用请示老板,自己大笔一挥就可以和外商签下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订单,多潇洒啊!说心里话,刚开始一走进那些被称作“购物天堂”的世界名街,陈尉的确满怀惊喜,感觉眼界大开。但如今陈尉对法兰克福、银座商业街以及香港女人街等地早已没有了新奇感,甚至可以说都跑腻了,哪条街上有多少店铺陈尉都了如指掌。但只要这些商业街上一出现耀眼夺目的“时尚宝货”,陈尉的眼睛立即就会大放光芒,心里又涌满了激情。谁让陈尉是一名吃时尚饭的“Buyer”呢!
采购部的“买手”最常去香港,这不仅因为它毗邻深圳,更重要的是,香港国际贸易枢纽的地位能使他们更容易接触到新潮的东西,它也是许多中国“买手”做市场调研的基地。如今,凭着自己对时尚的热爱,陈尉已被沉淀成了一位冷静的资深“买手”。因几年来业绩突出,老总早已把陈尉的年薪提升到了30万元,加上各种奖金,现在每年拿到50万元不成问题!而且在今年8月,陈尉还有了自己的助手。平心而论,陈尉十分看好自己从事的这份金领职业。因为商家竞争的主要砝码并不是价格,而是商品的新鲜度,即经营别人没有的东西,形成差别化竞争——所以采购将是商场的灵魂。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目光异常敏锐,能够准确地捕捉时尚,而又善于交际,那就不妨做陈尉的同行吧!
“数码魔幻宝盒”使他着了魔
1981年6月,何新出生于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父亲是南阳市电线厂的职工,母亲在家务农,家中兄妹三人中,他排行老二。2000年,何新考上了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此时,他姐姐正在南阳师范读书。父亲每个月600元的工资,却要供养两个大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困难。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何新高兴得骑上车子,跑到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里,让大家分享他成功的喜悦。但到了晚上,依然沉浸在兴奋中的何新,却突然听到了父母那沉重的叹息声。原来,为了供女儿读书,家里已经借了3000多元的外债。如今,儿子又考上了大学,可到哪里去筹措那几千元的学费呢?
直到开学报名那一天,父亲才将四处借来的带着毛票的4500元学费郑重地交到何新手中,嘱托他到学校后,一定要好好用功读书。接过带着父亲体温的钱,何新的眼睛湿润了。那一刻,他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用好成绩来回报父母的厚爱,更要想办法勤工俭学,不再给他们增加负担。
有了这种想法,何新便刻意去寻找机会。一开始的时候,他也像众多的贫困大学生一样,去给别人做家教,到街头发广告,甚至还当过校园清洁工。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样打工,不仅挣不到多少钱,还会耽误学习时间。
2002年7月,在郑州某公司做暑期工的何新,被派到北京办事。在长城脚下的旅游景点,他看到有人在出售一种特殊的纪念品:商贩用数码相机现场给人照相,然后通过电脑设计制作,打印出彩色照片,并通过一种说不上名字的机器,把照片烤印到白色的瓷杯上——远处弯弯的长城,近处游客灿烂的笑脸,都与光滑的杯体合而为一。这种独特的纪念品,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尽管做1只这样的杯子需要50元的代价,却仍有许多人排队等候。
1个价值1块钱左右的普通瓷杯,转眼间就能增值数十倍,这个重大发现,使何新对这门生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寻思着,如果在郑州经营这项业务,肯定也能赚钱,毕竟郑州也有黄河游览区之类的景点。更何况,这样的新生事物,也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单是在校园里推广,就可能有干不完的活。
有了这样的想法,何新便着意和摊主套近乎,想从对方嘴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但老板的话,却把他吓了一大跳,购买一套这样的设备,至少也得2万多元。至于进货渠道和制作技术,对方说是商业秘密,根本就不愿多谈。这样的结果使何新从狂喜中冷静下来,对一个穷学生来说,2万元绝不是个小数目,他还无力筹措这笔“巨额”的费用。尽管如此,何新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他想,对方不肯透露更多的信息,恰巧说明这个生意有得做。但做生意不能靠想当然,最好还是做一下市场调查。于是,他很奢侈地掏出50元钱,请老板将自己的照片印到了瓷杯上。
回到郑州,何新有意将印有自己照片的瓷杯,拿出来向同学炫耀,问他们是否喜欢这样的纪念品。让他欣慰的是,被询问的同学都十分欣赏这种瓷杯。有人还向他打听,哪里可以做这样的杯子,说也要把自己的照片印在杯子上。何新当即承诺,说自己可以帮他们实现这个心愿。
可接着何新却又犯愁了。他跑遍了郑州的大街小巷,也没找到一家可以把照片印在杯子上的店铺。难道就这一点小事,还非得跑到北京才行吗?既然这项业务在郑州还没有人做,自己为啥就不能来填补这个空白呢?创业的激情在何新心中升腾。但他又是个充满了理智的人。他知道,干事业必须脚踏实地。第一步,就是要设法把这项技术学回来。
说干就干,何新接连几天泡在科技市场,希望从这里捕捉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一无所获之后,他又在网上发布了欲学这门技术的帖子。可一段时间后,却连个回帖的人都没有。于是,他又将目光转向了学校的图书馆,从报刊上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了,他不信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会永远藏在小巷深处。工夫不负有心人,1个月后,何新终于在一份报纸上得到了一条好消息:上海有家经营此项目的公司,正在面向全国招商。于是,他大胆地将自己的4000多元积蓄全都投入进去,又向同学亲友借了几千元钱到上海将这项技术买了回来。
技术是买回来了,可何新却变成了穷小子。更要命的是,生意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火暴。尽管几位关系不错的同学极力帮他游说,可业务量还是上不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眼看别人做得红红火火的生意,自己为什么就做不好?这天,何新特意把几位“业务员”召集到一起分析原因,结果发现,价位高和宣传不到位,是造成生意清淡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虽然喜欢追逐潮流,用充满个性化的物品来体现自己时尚的一面,可花50元钱做一个带有照片的瓷杯,确实超出了大学生的承受能力。
意识到这一点,何新决定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并通过张贴海报、制作幻灯片在包场电影上放映的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这样一来,他的生意渐渐地有了起色。但一段时间之后,生意又变得不温不火起来。眼看投资一直收不回来,何新心中十分着急。
2002年12月,一位在郑州大学读书的老乡来找何新玩。当他了解到何新的苦恼后,竟哈哈一笑,说:“何新呀何新,你小子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想想,光做你们学校的生意,那也叫干事业?郑州的大学有十几所,其他院校的学生就不需要这种时尚物品吗?你咋不能走出去,大胆地叫卖你的产品呢?”
朋友的点拨,使何新重新看到了希望。而不断的叫卖,也使他的产品越来越丰富。一天,何新到郑州财经学院推销产品,几个女同学看了他的杯子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你能不能把我们学校的校徽也印到杯子上,要是能的话,我们每人定做一个。对了,如果你能把同学之间的赠言也印上去,就更好了。”听了她们的话,何新一口答应下来,他觉得对方的要求并不过分。
于是,何新又对制作工艺进行了多次改进,不光圆满地满足了那几位女生的要求,还开辟了卡通图案、十二生肖、院校背景、书画作品等多项新业务。同时,除了将各种彩色图片烤制到瓷杯上外,他还能将这些图案烤制到金属标牌、盘子、瓷板、玻璃、文化衫、鼠标垫、光盘、手套、挂历等不同的介质上,全方位展示客户所需要的人物个性。
随着产品的丰富多彩,何新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一些高校附近的礼品店老板也找到何新,要求做他的代理商。有人做自己的业务代理,这当然是好事。何新没有多想,就和两家礼品店签了协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他发现这种方式并不理想。原来,礼品店老板看到这种时尚礼品颇受大学生欢迎,便漫天要价,使顾客不敢问津。发现了这个问题,何新很果断地取消了礼品店的代理权。同时,他又及时和有关大学的学生会取得联系,请他们推荐贫困生做自己的业务代理,既为贫困大学生开辟了创收门路,也降低了产品售价。到了2003年的时候,何新的月收入已达到2000元以上,俨然成了校园里的“大款”。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何新在课余时间里也越来越忙。这样的结果,导致他的学习成绩有些下降。何新紧张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哪能因为忙乎生意而耽误功课呢?可眼看就要到手的钱又不能不挣,他决定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何新开始审视自己所做的一切,结果发现,上海公司提供的生产工艺看似十分简单,其实却包含了许多“技术含量”。且不说处理一张照片,必须经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和专用的烤印设备,就连一些耗材也难以在市面上买到。对方这种做法,固然降低了自己的投资风险,但也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为了购买专用耗材,自己不是每个月都得往上海跑一趟吗?
想来想去,何新决定研制一种更加简捷、快速的生产工艺,最好连电脑和扫描仪都不要,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成本和时间。但很快他就被自己的狂想吓了一跳。尽管从理论上说,这种设想是可行的,可真要干起来,其结果如何却难以预测。果然,当他埋下头来潜心研究新技术时,风言风语也不时在耳边响起。有人说他自不量力,有人说他想钱都想疯了,就连老师也提醒他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要老是这么“不务正业”。但何新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