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100000431

第431章 羽化(3)

?从议事厅里出来,跟在李世民身后的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二人都有些提不起精神。关于如何趁机夺取博陵,二人私下里准备了很多看上去方便可行的方案。可今天的议题刚刚开了个头,便被刘弘基迎面堵了回去。不但害得二人失去了一个绝佳的展示才华机会,而且给唐公留下了贪功、凉薄印象!真真是得不偿失!

“二公子最近曾经招惹过弘基兄么?怎地他今天处处都针对咱们!”长孙无忌一边走,一边愤愤不平地道。“明明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被他一说,我们几个都成了势利小人。可成大事者岂能学宋襄公?眼下博陵六郡分明就是块肥肉,即使咱们不动手,罗艺、窦建德等人也不会放过!到时候壮大的是人家,吃亏的肯定是咱们自己!”

“弘基兄本是个有远见的,可就是太在乎人情,以致于因私而废公!”侯君集的双手紧握,关节处攥得发白,“他和李将军是朋友不假,但眼下是问鼎的关键时刻,多一分力量,就多一分把握!”

“也许是他有自己的考虑吧。父亲曾经说过,弘基这个人小事上不聪明,大事上却很少犯错!”李世民倒不像两个心腹那样气急败坏,笑了笑,低声回应。

“那要看大小怎么来衡量!”长孙无忌耸耸肩膀,冷笑着点评。“一叶障目,泰山亦不为大!”

“要是把私情看得比国事还重,未免南辕北辙!”侯君集的语锋如刀,且带着股酸酸的滋味。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也别发牢骚了。父亲经历的事情多,既然他肯接受弘基的意见,说明他们看到了咱们未曾看到的地方。多从对方的角度上想想,比咱们几个私下诋毁他更有意义些!”李世民扫了两位心腹一眼,笑着摇头。

他也不赞同今天的结论,但他本能地保持了刘弘基个人的尊重。这倒不是因为他自己有个把柄被握在对方手里。毕竟眼下河东李家举义已成定局,谣言并非空穴来风。况且李家在河东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朝廷方面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察觉不到。

“我总觉得二公子应该再去见一次唐公,详细陈明利害。难免其被庸人所误!”虽然自家主公已经发了话,侯君集依然不愿意暂时放一放自己的观点。

“二公子说得也对,唐公他们几个阅历多,想得也肯定比咱们深!”长孙无忌不像侯君集那样固执,笑了笑,非常愉悦地接受了李世民的批评。

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得出的结论更为全面。这是李世民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心腹当中提倡的观点。长孙无忌试着把自己想象成刘弘基,低下头苦苦思索了片刻后,忽然脚步一停,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后颈。

一抹会心的微笑涌上了李世民的嘴角。“怎么样,无忌,想到弘基为什么坚持李家不立刻出兵河北的原因了么?”

“我猜到一点,二公子果然高明!”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更为明显,非常干脆地回答。

“我也是刚刚猜到了些端倪。家父在看人方面远强于我等,弘基兄果真是大事不糊涂!”李世民长出了一口气,十分谦虚地说道。

只剩下侯君集一个不明所以,双眉之间拧出了一个很大的川字。“二公子和无忌兄在说什么?我怎么一点儿也听不明白?难道事实不像我等先前所料么?还是其中又出了什么变故?”

“变故倒没有,君集,你是个将材,但不适合猜这些弯弯绕!”李世民轻轻拍了拍侯君集的肩膀,笑着安慰。“不过也不用沮丧,弘基兄的年龄是咱们的一倍还多。阅历深了,看问题自然会更周详一些!”

“就凭他今天那几句话?”侯君集对刘弘基本来就不太服气,被李世民这样一说,肚子里的醋意更浓。

“对,就凭他今天那几句话!”李世民收起笑容,郑重地回答。“弘基兄这个人不愿意惹事,你和无忌今后也不要主动招惹他。他在用兵方面未必如你等,但在待人方面,却强出咱们太多!”

见侯君集依旧满脸茫然,李世民摇了摇头,低声命令:“无忌,你先说说吧,弘基今天到底哪点被父亲大人看中了,以至于最后将其与几位前辈一同留下议事!”

“我是胡乱猜测的,如果有误,还请二公子和君集点拨!”长孙无忌略作沉吟,缓缓说道。

“请无忌兄赐教!”侯君集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二人说得郑重,不得不将肚子里的邪火先熄灭下,抬起胳膊,向长孙无忌做了个请的手势。

“民间很多习俗,如丧葬、祭祀,与其说是为了让已逝者在阴间过得更舒服,不如说是做给活人看的!”长孙无忌四下扫视了一圈,然后压低了声音。“唐公欲争夺天下,必须收天下有识者之心。所以弘基兄才有‘即便死去的人不懂得感激,活着的人心里也会有个判断’之语。你我先前的考虑只顾忌到是否有利,而弘基兄的观点却在是否合情。打天下不是儿戏,在座中少不得有人要亡于半途。唐公今日如何待仲坚,在别人眼中就是今后会如何对待与李家有功者。人皆有私心,换了你我,会希望自己刚刚身死,老婆孩子便由着人算计么?”

“这两件事情岂能混为一谈,他李仲坚又不是为了唐公而死的!”侯君集被问得心头一堵,喘息了好一会儿,才低声反驳。

“可在外人眼里,他就是咱唐公府的旁支。兵败身死也是受了李家的拖累啊!”长孙无忌点头,目光瞬间变得无比深邃。无论刘弘基今天的作为是通过精密计算,还是出于本心,对他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有时候看似利益最大的解决方案并不是最恰当的方案’,以前修身时,对前辈的这句话还不是很理解。现在,长孙无忌深深地体会到了其中精华。

“可,这其中得失……侯君集此时已经完全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却依旧为错过了一个良机而惋惜不已“唉!弘基兄的考虑的确很对,只是……”

“不仅如此!”李世民用胳膊拢住两位心腹的肩膀,低下头,用仅仅三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补充,“罗艺一时半会儿打不下博陵,萁儿如果支撑不住,唯一的援军就是河东。咱们早出几天兵和晚出几天兵,其间收效差别不大。此外,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弘基兄和父帅都相信仲坚还活着,如果他平安回到博陵,落井下石的人肯定第一个倒霉!”

“活着!”侯君集和长孙无忌被李世民的推断吓了一跳,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地问。

“对!活着!”李世民点头,“我开始也很怀疑仲坚是诈死脱身。现在越来越坚信这个判断。以李密那种爱炫耀的性格,如果他真的杀死了仲坚,早将人头挂在寨墙上了。不会到现在还不肯公开展示战果。况且当年辽东兵败,在人地两生,援尽粮绝的情况下,几十万高句丽人都未能困死仲坚。现在光凭刘长恭和翟让这两伙不共戴天的死对头,还能做到几十万同仇敌忾的高句丽人未能做到的事儿?”

“可他至今音讯皆无!”真相来得太突然,以至于毫无准备的侯君集本能地选择了怀疑。

“如果放任他回到博陵,岂不是所有人麻烦都很大!”长孙无忌想得更远,皱着眉头提醒道。“一旦他发觉谣言是被人有意散发的……”

“咱们什么都没做过。河东举事在即,有一些流言四下传播也很正常!”李世民轻轻拍手,两掌之间干干净净。

“的确,朝廷在各地都安插有眼线!半个月前,从刘武周麾下逃到太原来的马邑郡丞李靖还混在流民中不知去向,估计是向朝廷告发去了!”侯君集这次反应倒很迅速,耸耸肩肩膀,一脸狡猾。

“那厮倒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就是时运差了些!”提到马邑郡丞李靖,长孙无忌脸上倒涌起了几分敬佩之意。“此人在十几年前就深受杨素赏识,无奈时运不济,一直抱负难伸。好不容易混了个边郡的郡丞,还一直被王仁恭和刘武周二人压着。当日我曾经劝唐公收他入幕,但唐公对此人成见很深,宁可弃置一旁,也不肯安排些杂务试试他的身手!”

“无妨,朝廷既然十几年都将他弃而不用,更不会在关键时刻让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担当大任。我们眼下需要考虑的不是他,而是如何跟回到博陵之后的李将军相处!”李世民摆摆手,非常大气地说道。

“受到这样大的挫折,他应该明白独木难支了!”侯君集笑着回应。

“我估计唐公和弘基兄等人眼下商议的也是如何处理好此事。在其下落不明时照顾其家人,总比等水落石出再临时改弦更张强!如果河东需要派人运送辎重和粮草支援博陵,希望二公子主动把这个任务接下,不要让其落在别人头上!”长孙无忌考虑了片刻,低声提醒。

李世民只是略加思索,便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本意。“我今晚就会向家父主动请缨!”给了对方一个会心的微笑,他点头答应。

经历了一场背叛之后的李旭很难再为朝廷效忠。那样,作为一方实力非常有限的‘诸侯’,他便是河东的迫切拉拢对象。即便其暂时不会加入唐公阵营,也可以作为一道屏障,阻挡于河北群豪的西进道路上。而在关键时刻奉命出使博陵,并代表河东雪中送炭的那个人,将获得博陵上下的一致感激,并且理所当然地成为连两家的纽带。

李世民愿意做这条纽带。实际上,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在朋友和敌人之间,他更愿意选择跟李旭做朋友。毕竟从十四岁起,那个骑着黑色战马的高大身影便是他的模仿对象,除了源自国公家的权谋之术外,其他方面,几乎在一举一动之间李世民身上都有对方的痕迹。

他就像一个被补充完美了的李旭。拥有不输于对方的身手,不输于对方的勇气,不输于对方的指挥能力,并且去除了对方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懦弱及在生活中形成的优柔。在同样的机会下,他会做得会比李旭更好,并且个人成就会远远高于旭子。

‘我没有害你的心思,是你自己的固执导致了为世人所不容。希望经历了一番磨难后,你会变得练达!’李世民在心里悄悄地嘀咕,年轻的脸上充满了阳光。

整个一个下午,他都在书房内与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二人讨论出使河北的具体细节。眼下唐公本人脱不开身,世子建成又远在外边联络故旧,能代表河东李家的人选只剩下了他一个。因此,早着手做些准备,届时任务完成得便会从容许多。

令人沮丧的是,当李世民兴冲冲向父亲请缨时,却得到了一个否定的答复。

“我已经决定派弘基去,他做战经验比你多,关键时刻也能帮萁儿出出主意。”李渊看了儿子一眼,有些冷淡地说道。“并且他跟仲坚交情很深,跟博陵军中一些出身于当日护粮队中的将领也比较熟悉,彼此之间很容易把话说明白。纵使一时有分歧,也不会引发什么误会!”

“萁儿从小跟我一块长大的,兄妹之间还会有什么隔夜仇。上次我的确逼得她有些紧了,但过后便将话说开了,彼此都没放在心上!”李世民笑了笑,低声向父亲解释。“上一次与妹妹的商谈结果很不理想,但这次和上次不同。首先目标就不一样,其次,眼下萁儿一个人支撑着六郡大局,最需要的是来自家人的安慰。”

“萁儿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你会。你打小就是个拔尖的性子,即便暂时向别人妥协了,事后想起来也会怒气冲天。并且一发了火,便不管不顾!”李渊板起脸,说话的口气渐渐严厉。

“我小时候顽皮胡闹,的确没少给阿爷惹祸。但现在毕竟长大了,哪会还像当年?”李世民被父亲说话的措词和语气吓了一跳,站直了身体,陪着笑脸回答。

“此事就这样定了。你抓紧时间训练那些郡兵。等你哥回来后,咱们立刻挥师南下。”唐公李渊不想跟儿子过多争执,将声音提高了几分,命令。

“不再等等么?”李世民心里非常失望,表面却选择了顺从。“我总觉得咱们准备得并不充分,特别是后路,极不安稳。刘武周狼子野心,一旦得知咱们离开太原,肯定会立刻倾巢而来!”

“我已经向始毕可汗称臣,同为始毕可汗的臣子,刘武周必定会有所顾忌!”李渊叹了口气,非常无奈地说道。

“突厥人只想做收渔翁之利。根本不会为咱们出头。阿爷这笔买卖,可能做得有些亏!”李世民也跟着叹了口气,提醒。

向突厥人称臣引之为援的决策,是他对父亲所有选择中最为反感的一件。比刚才否决了由其出使博陵还令人失望。跟李旭一道转战雁门时,他曾经亲眼看到被突厥人攻下的那些县城的惨状。那都是人间地狱!在突厥狼骑眼里,中原百姓全是猎物,根本不是他们的同类。猎人对待猎物,自然是杀得越多越显本事,心中不会存有任何怜悯。

“我也知道此举是掩耳盗钟,糊弄糊弄自己,让手下人心安而已。”父亲的声音提得更高,怒气汹涌而来,令李世民忍不住想转身逃开。“但我不扯大旗做虎皮成么?还没等举事,便有人将消息泄漏了出去。害得仲坚兵败不说,还害得建成、元吉、婉儿不得不匆匆忙忙向回跑,连昔日的故人都没联络全。还有智云,虽然不是你们一母所生,怎么说也是你的亲兄弟,消息一泄,他立刻被官兵抓住送往长安。没等咱们化家为国,他的脑袋便给挂在了城墙上!再拖延下去,等到长安与洛阳都做好准备,咱们光凭自己,有本事攻下两座坚城么?”

‘刘弘基出卖我!’刹那间,李世民觉得从头到脚一片冰冷,仿佛整个身体都不再属于自己。‘不对。如果是刘弘基或长孙顺德出卖我,父亲应该早就召我对峙。不会等到今天,更不会议事时还好好的,转眼就变了脸色!’

他素来有些急智,虽然被从天而降的巨石砸得两眼发黑,身体动作和口中的言辞却没有丝毫迟滞。紧握着父亲的手,李世民双膝跪倒,眼泪顺着两腮乱滚。“杀智云的人,儿将来定会亲手斩之。但事已至此,一切更要慎重。万一突厥人大举杀入中原,重演五胡旧事。咱们李家便会留下千古骂名!”

“你不要转移话题。”李渊用力甩开儿子的手,目光中充满了失望。“千古骂名也好,千秋英名也罢,自有为父我来承担。但到底是谁走漏了咱家要举事的消息,别告诉我说你不知道。倘若建成和元吉也被东都的人捉了,是不是最合你的意?化家为国,化家为国,难道皇帝的位子,真值得你牺牲亲生兄弟来换么?”

“阿爷如果怀疑是我做的,就请下令杀了我。儿决无怨言!”听了父亲的指责,李世民立刻想到了谁在暗算自己。元吉今天才刚刚从外地赶回来,紧跟着自己便失去了父亲的信任。不是他从中挑拨离间又会是哪一个?

“咱家举事在即,最忌兄弟父子不和。若是儿一死能换得家族安宁,儿虽死亦无撼!”再度扯住父亲的衣角,李世民一边叩头,一边大声哭道。“当时就我一个人在太原,受益者肯定是我,这是儿子怎么辩都辩不清楚的。但各地官员如果没有确凿凭据,光凭一些谣传,怎敢随随便便就抓捕咱家的人?一旦被人栽上逼您造反的罪名,他们有几个脑袋可以被朝廷砍?望父亲赐儿子一死后,一定要挖出真正的告密者,免得将来前方与人交锋,背后又射来冷箭!”

推测出不是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揭发,李世民心里便有了把握。在当日定谋之时,他的确只想到此举可能为河东除去李仲坚,没想到会将自己在外边的所有兄弟姐妹全搭上。所以扣过来罪名越多,其中破绽也就越多。只要父亲的火气散了,肯定能发觉他的冤枉。

看着匍匐于脚下的儿子,李渊心痛如刀割。他手中的确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是世民蓄意谋害其亲生兄弟,但如果建成和元吉等人横死,最大的受益人的确是世民!可根据几句谗言就处死家族中最擅长用兵的次子,那简直等于自断臂膀,这种缺心眼儿的混帐事情,除了朝廷上的废物们,其他人怎肯去做?

“如果是我想害哥哥和弟弟,何不做得更干净些,连他们回家可能的路线都送出去。反正害也害了,何必只做一半?”脚边的哭声继续传来,听得李渊心烦意乱。

不是世民!他渐渐相信这一点。世民是自己亲手教导出来的儿子,身上流着李家的血脉,不会像杨家的禽兽那般无情无义。可那又是谁把消息走漏出去的呢?谁将时机掐拿得如此准?

“你起来吧!”渐渐恢复冷静的李渊叹息着说道,“我希望不是你们兄弟中的任何人。将来事成,你们兄弟几个少不得都分茅裂土,何必这么早便同室操戈?你下去练兵吧,我会派人查清楚到底是谁干的。倘若将来能抓到他,我一定会亲手割了他的头,祭你弟弟的在天之灵!”

“是!父帅!”李世民抹了把额头上的血,哽咽着答应。

“先到后房找人打盆水,将脸洗干净!”李渊被“父帅”两个字喊得心里发凉,又叹了口气,命令。“别让其他人知道今天我跟你说的话,今天的确是为父莽撞了。你好好带兵,咱们李家到底有没有机会化家为国,还要打上几年的仗才能见分晓。在此期间,能多一个朋友,就少结一个仇家!”

“是!”李世民又答应一声,缓缓向内堂走。‘如果父帅手中有足够的能征惯战之将,今天的事情会如此好搪塞么?’他在心中问自己,然后得到一个比刀锋还冰冷的答案。

“我听说马邑郡守李靖曾经在太原城出现过,此人据说用兵深得其舅韩擒虎将军的真传!”在临出门前,李世民转过头,向自己的父亲荐贤。

“我知道此人,其才华甚高,但心术不正!”李渊疲倦地挥了挥手,说道。猛然,他的胳膊停在了半空中,双目圆睁,其中充满杀机。

“来人,给我追查李靖的去向!”下一刻,李渊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就像雄狮的怒吼般孤单而苍凉!

同类推荐
  • 高材生逐鹿三国

    高材生逐鹿三国

    穿越大剧,架空历史,有人云:诸葛亮的水平和思维逻辑能力,也就等于现代的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又有人云:现代人去古代,如果不是贝勒爷,不是公主,根本就无法生存,还何谈改变历史?那么这6个现代大学生,在三国时代的生存,熟悉,成长,和如何改变历史。尽请大家期待。穿越大剧高材生逐鹿三国。
  • 盛唐巨商

    盛唐巨商

    一个现代富家子穿越到了开元盛世,成为了大唐第一巨商。金陵富少李白:斗鸡?赛马?打马球?这种事咋能没有我?康胡少年安扎荦山:放了我吧,我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动手抢的!女一号李红:像我三郎哥哥这么伟大的男人,拥有三宫六院都不为过!女二号岐王之女云阳县主李妙紫:秦郎,千年以后,我愿和你一起回到从前。男主角秦钺:有人爱是一种幸福,但弱水三千,我又能取几瓢?【大唐,既是我的大唐,也是你的大唐,这是我们的大唐。】
  • 紫笼纱

    紫笼纱

    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你永远不知道,你跟他们有什么差别,可是一旦知道了,你便想成为他们
  • 黄巾之东山再起

    黄巾之东山再起

    大四学生兰虎,意外穿越回东汉末年。投身于战败中的黄巾军,被张角尊为“神上使”。兰虎决心帮黄巾军度过危难。在兰虎的谋划和苦心经营下,黄巾军割据城池,东山再起争霸中原。颠覆三国史,猛将再定义。本书副名【卡牌副本战三国】
  • 皇帝的谎言

    皇帝的谎言

    历史的洪流带走了太多的故事,王朝的兴衰,皇族的荣耀,以及他们化成的一捧黄土。而在变成黄土之前,王朝也曾有着无上的荣光,帝王也曾有着雄心壮志。而在这壮志于荣光之下,天下涂炭还是百姓安康不过是掌权者的一念,帝王一念以一言而动天下,但是,若是皇帝说了谎呢?
热门推荐
  • 青萍未语

    青萍未语

    三段人生,一个时代。在乡村与城市,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交织出80一代人成长之路。
  • 西游记传

    西游记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救赎:曼陀罗

    救赎:曼陀罗

    迷一样的遭遇,纠缠着无尽的人生。一个扑朔迷离的组织,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揭开千年的秘密。一个个讳莫如深的案件,颠覆的人生,为了寻找心爱的人他以身犯险踏入这场难以置信的死局
  • 绝品新贵

    绝品新贵

    谭天意外获得牛逼真气,武霸天下;寻到宝藏,乐善好施帮穷人;真爱女友,却遇美人紧追,屡遭真气和怜香惜玉之心煎熬;巧施真气,惩腐败破大案,只因一身正气凌然;相继成为检组的干儿子和部门组长的义女婿,嘻嘻哈哈纵横职场,只是为了情面而当官;真气治病,百试不爽,只为应急治病救人于危难!真气感应,预料危机,救人于险境,成为大众恩人。
  • 无上乐神

    无上乐神

    你能想象一曲灭尽千万敌的壮阔景象么?在这里一曲可为天籁传说,引世人沉醉。亦可摧魂断魄,灭世间不平。魔族降世杀戮四起,天地沉寂五行泯灭,人世岌岌可危。一代乐神师旷,横空出世。一曲《阳春》,救人无数。一曲《白雪》,灭敌千万。然魔族不绝,难以尽灭。乐神师旷为绝后患,毅然以己身化天穹,琴化天柱,守护人间。可魔族虽残,却也非人族可挡,遂只能绕天柱残喘。数年后,乐神嵇康,一曲《广陵》,逼异族立下千年之约。之后,天下学宫遍布,乐道中兴,音修为贵,人族日昌。然千年之约将至,魔踪隐现,乐神不再,人族再次面临危难。正值此时,一位少年睁开了眼睛,自此,天籁不断,神曲频出,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踏上乐神之路!
  • 你是我难以忘记的风景

    你是我难以忘记的风景

    青春的路上,我们爱过也错过,哭过并且笑过。有些回忆,只能留在最美的时刻。然后用一辈子去守候。爱情,亲情,友情。多种元素。新人作者与你一起虐爱校园!
  • 独行者世界

    独行者世界

    世界是黑白的,而我也是孤独的友情的分裂,爱情的破灭,让我成了独行者
  • 还原犯罪真相:侦查逻辑和方法

    还原犯罪真相:侦查逻辑和方法

    本书不是进行学术讨论,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回溯推理”未作介绍。在作者看来,强调侦查假设没有必要再强调“回溯推理”,回溯推理只是对假设形成路径的研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在作者看来,侦查假设与侦查回溯的共同存在难免给读者带来疑惑。这是一本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及其方法讲述死人会说话的刑事侦察案例奇书。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侦查、侦查逻辑学、侦查的历史、侦查逻辑的现状、侦查逻辑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三章介绍了当代最新的鉴识技术以及依靠鉴识成功破案的典型案例,还向读者介绍了现场搜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学术界对观察有影响的理论;
  • 人皮族谱

    人皮族谱

    月夜风高,一个村庄遭到屠杀,只剩下一个婴儿,他有怎样的命运
  • 千秋玦祭

    千秋玦祭

    有玉名玦,每千年出现一次,每次现世就会掀起血雨腥风。玉玦饱引鲜血,所以世人谓之名曰:千秋血玦。书友群21455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