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0500000006

第6章 特稿(4)

《西游记》是产生在明中期的,那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明代中后期所形成的社会思潮里,有一种以前没有过的思想倾向,就是“好货好色”,把贪财贪色认为是人的一种合理的天性。这种思想明确提出来是晚明的李卓吾,不过明中期已经露苗头了,我们看唐寅唐伯虎的作品里就有这种味道。“好货好色”这种东西,你要完全从正面去肯定它吧,确实是一个麻烦。因为钱,因为异性,人的思想会产生迷惑,意志会产生动摇,他会做出很多糊里糊涂的事情。但另一面呢,它也确实是人的一个基本天性,是人所向往的东西。如果一个社会采取禁欲的态度,对人的自然天性加以过度的抑制以至扼杀,人就会变得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傻傻乎乎,要么装腔作势,虚伪而不可信。正确的态度恐怕应该是既承认它的存在是自然合理的,又要肯定在这方面有所节制是必要的。总之,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是令人觉得麻烦的事情。

在明代这种“好货好色”的思潮下,出现了对禁欲主义的反对和厌恶,并且常常用讽刺的语调,在各种各样的文学故事里面表现出来。大家如果看《十日谈》的话,就会发现这部小说里面对僧侣禁欲的虚伪有很多揭露和讥讽的,在明代故事里面也经常会出现对和尚的嘲讽,因为和尚是崇尚禁欲主义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后来徐渭把它写成了剧本的,名字是《玉禅师翠乡一梦》。故事里说有个高僧苦苦修行了一辈子,也不能得道。后来因为他得罪了一位柳知府,知府就找了个漂亮的妓女到他庙里去,想办法破他的道行。结果如何呢?高僧一辈子的修行被这个妓女轻而易举地破坏了。这位高僧非常怨恨,来世就投身到陷害他的柳知府家里,长大后做了一个妓女,意思是弄坏这家人家的名誉。而做了妓女以后,他原来的一个师弟来点化他,他突然醒悟了,于是就顿悟成佛了。这个故事包含着一种很深刻的思考。就是说:如果成佛象征着道德完善的话,那么在禁欲的状况下,要达到这一目标是完全不可能的;反而,一个人从人欲当中走过来以后,对人生才有彻底的醒悟,而达到道德的完善。

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来理解《西游记》是怎样写唐僧的。在《西游记》里面作者对唐僧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一方面,描写了他对女色一种坚强的抵抗。他不是抵抗了一次两次,一天两天,是整整十辈子啊!“十世元阳未泄”,就是说在十辈子的修行中,从来没有跟女人在一起过,没有娶老婆,没有包二奶,没有找情人。这是人做的吗?唐僧肉之所以那么稀罕,吃一片就长生不老,各路妖精都来抢,就是因为这一点珍贵之处。对这种超常的能力,作者给予了非常充分的肯定,包括孙悟空、猪八戒,都对此表示衷心佩服。猪八戒非常感动地夸师父:“真是个好和尚。”因为八戒深深知道抵抗女色是不容易的,他求之不得呢!

但《西游记》并不只是单纯地用一种态度来描写唐僧和女妖精的故事,作者也描写唐僧在抵抗女色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描写他在女色面前的尴尬、愚蠢、动摇,不知所措。这让读者得到一种快乐,一种带有讥讽意味的、带点儿幸灾乐祸的快乐。因为在多数人的感觉中,禁欲说到底是可笑的。采取两种态度来描写,这正是体现出《西游记》的好玩。

唐僧第一次被诱惑是在第二十三回,那是菩萨设下的骗局,目的是为了考验唐僧等人的意志。当菩萨化成妇人,要把唐僧师徒三人都招为女婿的时候,唐僧的反应非常奇特。一听说要招为女婿,他就像雷惊的孩子,傻得翻白眼,什么都不会动了。这对唐僧来说,是非常恐怖的事情,所以几乎就吓死过去了。那么这个恐怖到底是来自外界的,还是内心的恐怖呢?我们就不大知道了。而在有些情节里,我们能够看得出来,要说唐僧对女孩子一点怜香惜玉之心都没有,那也不是的。唐僧跟孙悟空发生的最严厉的一次冲突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一场,唐僧甚至立下文书把孙悟空撵回了花果山。仔细读这一回你会发现,第一次白骨精化身为送饭的少妇,很漂亮的一个女人,唐僧跟她说了无穷的废话,很有耐心地教她怎样做个好妇人。说这些废话的时候,唐僧的心显得很温柔啊。所以,这个少妇被孙悟空打死以后,唐僧就特别地生气。要说唐僧对美女没有一点的心动,恐怕也不是事实吧,因为心动,才感觉到愤怒。

在唐僧和女性的故事里面,女儿国那一段是最有风情的。女王也不是什么妖精,她是很真心地爱慕唐僧,没有打算把他煮来吃什么的。在这一过程里,猪八戒觉得特别好,特别赞成。猪八戒对取经是特别地讨厌,出点事他最高兴,就可以散伙了。那么唐僧呢,他其实也是有点暧昧,有点犹%的样子。从提婚开始,先是“三藏闻言,低头不语”,接着又请悟空帮着他拿主意:“凭你怎么说好?”后来用悟空的办法,假意答应成婚,女王风情十足地勾引他,把他弄得“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实在唐僧已经相当危险了。能够在这种氛围中把握自己,坚持以取经大业为重,实在了不起。所以我们和猪八戒一样,对这个傻瓜很佩服。

总之,唐僧跟女性的关系,既是一种经历考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出尽洋相的过程。这让读者感到一种怎么样的满足呢?就是那些大和尚出点洋相,倒点霉,大家就会觉得很开心。而用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写这类故事,既赞赏又讽刺,是《西游记》特点的表现。

唐僧的故事好玩的地方不太多,让我们来说好玩的猪八戒。

在取经队伍内部,猪八戒和唐僧的冲突是最深刻的。我们如果给这四个人每人带一顶帽子的话,带什么帽子呢?唐僧是个理想主义者,是个精神至上的人,是一个把取经事业看得非常崇高的人。那孙悟空呢?是个游戏主义者,他把《西游记》的游戏精神反映得特别充分。在整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和唐僧也有冲突,但没有那么严重。而猪八戒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享乐主义者,他和唐僧的冲突,是一种“主义”层次上的冲突,所以才真正是深刻的冲突。至于沙和尚,就是“无主义”主义,那也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主义。

我们先来看看《西游记》里面为什么会出现一头猪?《西游记》最早的故事里,取经的人只有唐僧和一位猴行者,就是后来的孙悟空。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故事演变了,情节发展了,要添加人物进去,添加什么角色最好呢?已经有了一个猴子,那么新添的人物应该也是具有动物性的特征,配合起来比较合适。为什么要添个猪呢?因为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里面,猪是生活色彩特别浓厚的一种动物,猪跟人的关系特别亲切。汉字的“家”字,就是在表示房屋的“宝盖头”下面有一头猪,有猪才算是个家。所以在《西游记》里面,取经团添加了一个猪八戒,可以增加小说的世俗化的气氛。

在中国志怪小说的传统里,猴子是重要的角色,我们下面还会说到,而猪却不是的,以猪为主角的故事很少,仅有的一些也不大有名。所以猪八戒的出现,是个新鲜事儿。而老猪一旦出场,从中国小说史的角度来说,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作一点分析。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小说有一种传统,是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所谓好人和坏人分得非常清楚。而一般情况下,各种人性的弱点都是放在坏人身上去写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些人性的弱点是不应该有的,或者是不允许有的。但是猪八戒,我们知道他是属于好人队伍的,他是唐僧的徒弟,取经团的重要成员,当然是好人。但是猪八戒身上的缺点特别多:懒惰、说谎、好色、小心眼、革命意志特别不坚定。当这样一个有很多很多缺点的家伙,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形象,谈不上英雄,但也是英雄队伍里的一员吧,出现在中国的文学世界里面,这表明中国小说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这里面有一种对人性的宽容的态度,就是承认人可以有缺点,并且即使有很多缺点,也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人,成为英雄团体的一员。猪八戒拿着钉耙,往中国文学舞台上这么一站,中国文学就立刻发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色彩。老猪是个“夯货”,可是它那么可爱,那么的生气勃勃。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事件。你想,猪八戒后面跟着谁呢?随后出来了西门庆、贾宝玉,这其实是一连串的。所以我说猪八戒在《西游记》中出现很重要,他是反映中国文学变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关于猪八戒,有一件事情可能是读《西游记》的人不怎么注意的,就是他在取经的途中动不动就发出一个声音:“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口棺木。”这句话出现了好多次,他反复表示要把师傅装到棺材里面。猪八戒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念头呢?

最初猪八戒答应观音菩萨参加取经队伍,当然是为了摆脱做妖怪的处境,改走正道,但这也和他当时的生活状况有关:他本来的老婆,一个叫“卵二姐”的女妖怪死了,他是孤身一人,日子无滋无味。后来他去高老庄做了招女婿,走上了劳动致富奔小康的生活道路,跟以前大不相同了。虽然夫妻关系也不是很和谐,可是在老猪看来,夫妻做久了,难道不会好起来吗?就在这种情况下,唐僧带着个孙猴子来了,他没办法只好跟着走。可是取经的道路那么漫长,日子又艰辛,又有很多危险,很快就让老猪厌烦了。一路上他老想着散伙,他就觉得这个取经啊,是一桩滑稽、荒唐的事情,他不能够理解取经终究能带来什么了不起的成果。八戒是个现实主义者,他的人生观用一种哲学语言来表达,就是“生活就在当下”。生活不是在。远的地方,幸福也不是靠一场伟大的革命,一次伟大的行动来达到的。好好地种地,好好地收庄稼,幸福就是这样一步步获得的。这是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老是想着高老庄那个家,想念他的老婆。虽然老猪在取经的路上常常跟女妖精勾勾搭搭,犯下了生活错误,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老婆忠诚,就像我们现在戏说的“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所以在取经路上一旦遇到什么麻烦,猪八戒立刻想到散伙回家。给师父买口棺材,那是表明这个取经小团体彻底解散了。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肯定猪八戒的好处。他也是个有头脑的人,虽然头脑不是很灵光。因为对散伙这事,他也是有计划有安排的,有个好的收场,不是拍拍屁股说散就散。而且给师父买口棺材,这也表明他是有孝心的,不是那种没有良心的猪。那么,为什么要把白马卖了呢?因为白马不是他自己的马,是公产,卖了他也不损失。

再仔细看看猪八戒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想到给师父买棺材,也是很有趣的事情。这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他认为师父已经死了,比如第五十七回唐僧被六耳猕猴打了一棒,昏过去了,八戒就以为他没命了,于是赶紧张罗棺材。这虽然有点性急,总还算顺理成章吧。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师兄孙悟空出了问题。比如第三十二回过平顶山,八戒见孙悟空流眼泪了,认为妖怪太厉害,连大师兄都害怕了,还有第七十五回孙悟空被狮陀山的老魔一口吞进肚去了,八戒认为他已经完蛋了,他都是赶紧同沙僧商量,要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口棺材,然后让沙僧还是回到流沙河做妖怪,自己回高老庄跟老婆团圆。这里面有个问题:当时师父还好好的,为什么不说“师父仍旧回长安做和尚”而急忙要给他买棺材?可见在八戒心里,师父到什么地方去最合适呢?到棺材里去是最合适的,呵呵!我们想想我们生活当中,有个人,实在是很麻烦,你非常尊敬他,又非常讨厌他,有他在,你就不能按照你的心愿来生活,没他在,你就能自由自在。你想,这种人放到哪里去最好呢?放到棺材里去吧。不过我们就是这么想也不肯说,猪是很直率、很坦诚的,猪会把内心深处的念头流露出来,猪比我们老实。

下面我们来看看孙悟空这个猴子。猴子是唐僧取经那件事情从历史转化为小说以后出现的第一个人物。猴子的文学形象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一直有争论。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印度神话,印度神话传说《罗摩衍那》中写到一位神猴大将名叫哈奴曼,是风神的儿子,神通广大,能在空中飞行,能一步跳过大海。不久前北京首都博物馆办了一个古代印度的文物展览,其中有一件文物就是神猴哈奴曼胸像。持这种看法的主要有胡适。但鲁迅不赞成胡适的意见,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中国传统小说里面,猿猴是一种重要的妖魔类型,它的历史非常古老。《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和以前的妖猴很明显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最早出现猴子的,是东汉时候赵晔写的《吴越春秋》,里面写到一个白猿,化成一个老翁,在竹林里面跟一位女侠比剑。大家如果看过《卧虎藏龙》,周润发跟章子怡在竹林里比剑的场景,那就是从《吴越春秋》里面变化出来的。第二个比较有名的故事,是唐代的一篇小说,叫《补江总白猿传》,里面的白猿是个非常神通广大的妖精。白猿的出现非常壮观。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从高山上“刷”地一下飞下来,犹如一匹白练。然后化身成一个白衣美男子,非常漂亮。《西游记》故事里面的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就是穿白衣服的,是个白衣秀士,这个白衣服的神猴,肯定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白猿有非常深刻的关系。再有一种调和的意见,是北大教授季羡林说的,他认为孙悟空是上面所说的两来源混合的结果,这也有可能吧,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着,让专家们继续研究,他们反正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干。

跟中国原来的神猴或者说妖猴相比,孙悟空的形象当然有许多变化。在以前的故事里面,白猿妖精的最大特点是好色,喜欢掳掠妇女。而且,所有有关猴类的故事,几乎一大半是好色的。但是《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是一点都不好色的,他比唐僧还要纯洁。这是一个最大的变化。但这个变化也不是一次形成的。在元代杨景贤作的《西游记》杂剧里面,孙悟空还是满脸的流氓气。里面有一段孙悟空跟牛魔王的老婆铁扇公主的对话,那个对话是很下流的,说是“你出一个宝贝,我出一个宝贝,我们就合成一个妖精。”这其实是很下流的话。

那为什么到《西游记》里面,孙悟空被洗刷得非常干净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道理吧。一个是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成了一个重要的正面英雄。而中国古代小说里正面的英雄有个一致的特点,就是英雄不好色。不像现在的电影啊,好莱坞的电影是英雄旁边必定有一个美女的。在中国古代小说里面,英雄不但不好色,还非常讨厌坏女人,所谓“淫妇”。所以杀戮淫妇,就变成英雄的一桩了不起的事业,这个我们读《水浒传》里面武松、杨雄他们的故事,就很清楚。所以要把孙悟空那种从历史上妖猴那里继承下来的好色的特征和性格给抹掉,与当时人们认为的英雄气质相一致。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怎么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

    怎么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

    《怎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列清单强迫症患者必读。康夏:专栏作者,偏执病人,分类狂,绞尽所有脑汁为构筑美好乌托邦书写清单。
热门推荐
  • 悲伤公主的血泪

    悲伤公主的血泪

    此文为复仇女强文!我叫墨岚樱,还有一个名字叫诺蕾姬·璃殇,我的身份无比高贵!只是....谁能告诉我这只妖孽从何而来!!!(小剧场)“没事儿,现在眼光好就行了,毕竟你现在看上了我。”君莫寒故作害羞。“你别给脸不要脸。”“你也没给我脸啊...”君莫寒委屈的说,之后又好奇地问:“那你做过最好的决定是什么?”“没有最好的决定!”“骗人,最好的决定明明是喜欢上了我!”“mmp!你别得寸进尺!”岚樱一脚踹了过去。君莫寒嗷叫一声,回过头对岚樱说:“殇儿,踹坏了你以后就不性福了。”“我可去你的!君莫寒你给我站住!”“夫人,打是亲骂是爱呀!”
  • 傲世狂妃:绝色夫君请上榻

    傲世狂妃:绝色夫君请上榻

    文案:“曾经,我想做一代名臣,辅佐明君,开承平盛世。”“后来呢?”“后来,我想活着。”简介:卫闲庭在皇位上坐了一年零一个月,他放手的毫无留恋,可惜很多人都认为他活着是个威胁。裴音活了三百一十三年,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可是见到卫闲庭的时候,她感慨:这孩子活的真惨。
  • 她一笑,倾国倾城

    她一笑,倾国倾城

    一场意外,他们同时喜欢上了对方。这段恋情本就不门当户对,他们还要经历重重阻拦,最后的最后,叶泉盈和夏诺恒,能够真正地在一起吗?
  • 一场潮汐一朝晨

    一场潮汐一朝晨

    故事发生在云海市,一座美丽的沿海城市。就在人们沉醉于平静休闲的生活中时,云海市突然接二连三地发生离奇的自杀事件。市刑警队的警察们不眠不休地投入案件中,可却毫无收获。公安局上层内部商讨决定派出一名优秀的女警卧底潜伏在犯罪分子内部。在行动过程中,女警偶然邂逅了一个比自己小三岁的男孩。他,是我们的男主角。在案件过程中,他阴差阳错地协助她办案。好像命运的安排,由于案件的复杂、罪犯的狡猾,男主角最终加入了消灭罪恶的队伍,成为了警方的线人。经过长达一年半多的奋战,警方终于瓦解了犯罪集团.可是,结局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主人公之间与幕后黑手的关系错综复杂。直到小说的最后,会让你感受到主人翁生命的光芒与魅力。每个人都会在小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也许在你迷茫的时候它会帮助你重新找到勇气、信念与未来的美好。它不仅仅是一部警匪悬疑小说,我认为它更是一部令我们反思生命的一部著作。
  • 苍武道

    苍武道

    当年之战必当重新来论,前世你没有杀了我我今世一定要给你要个公道。战辰脑子里还回想起当年那个画面,他转身睁开了眼冲着外边走去……
  • 星空术师

    星空术师

    林立明明获得了星空术士的传承,却只能释放两个法术,因此被同学嘲讽为林二,还受到了学院的退学警告。面对如此凄惨的事情,林立表示很受伤,所以他决定......去网吧玩通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宝宝娘亲的爱之旅

    宝宝娘亲的爱之旅

    顶级女保镖穿越成落难嫡女,居然还未婚先孕,野外生子。赞!人生直接跳过婚恋这等麻烦事,不亦乐乎?所谓母子搭配,干活不累。二房夺走家产?不急,我们连本带利讨回来!外国太子寻仇?等着,娘俩再坑他一把!公主挡我女史仕途?很好,送你和亲塞外去,不谢!且看腹黑娘亲携手二货萌宝如何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玩转朝野,青云直上!咦……听说还有更麻烦的事。什么!孩子他爹就潜伏在身旁?儿子说,妈咪,你看这位大叔也萌萌哒,有木有?
  • 倾城王妃太绝恋

    倾城王妃太绝恋

    一朝穿越,奇女子不幸冤死。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了。和自己有同样容貌,同样身材,却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记忆。要靠自己把自己打造的完美。一段奇缘从穿越开始,拉开了帷幕……
  •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