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3700000003

第3章 日薄西山

(一)政局的恶化

思宗以一己之力除魏忠贤一事,显然让他对于自己的政治才能产生了过高的估计。他在此后十多年的统治中,事事独断,事事躬亲,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思宗的自信,慢慢地变成了自负,变成了刚愎自用。一方面,他成为明朝勤快的皇帝之一。但另一方面,他的事事躬亲却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虽然不是亡国之君,但事事乃亡国之象。

年轻的朱由校即位后,曾信誓旦旦地要改变天启朝腐朽的政治。朱由检这位青年皇帝亲眼看到天启朝政局的现实,所以他在即位之初,曾想去扭转那种政治上孤立无援的局面,清除魏忠贤,定了“逆案”,从政权中清洗宦党的势力,并宣称“脱初御极,嘉与士大夫臻平康之理”。但是此时已经是积重难返,崇祯帝朱由检扭转孤立地位的企图只是一种愿望而已,贵族大地主势力既得的权势与利益,并不能一朝就放弃,而且朱由检本身也不能脱离这个集团势力而独立,实际上他仍是贵族大地主势力的最高代表人。

宦党中的温体仁、周延儒二人仍然入阁,继续排挤异己,计划起用“逆案”中的人物。崇祯帝曾经想加强他的内阁,任用各派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为辅臣,目的在于加强皇权的地位,避免孤立,多少改善他在这种政治格局中的不利地位。他先后任命了五十位左右的辅臣,其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既有东林党,也有宦党余党;既有各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也有学者名流;既有向来在内阁辅臣中占重要地位的江浙派人物,也有日渐增多的北方各省出身的人物。

但是不久朱由检就发现他的这些辅臣,结党营私,并不可靠。他当初即位时“鉴魏忠贤祸败,尽撤诸方镇守中官,委任大臣。既而廷臣竞门户,兵败饷绌,不能赞一策,乃思复用近侍”。于是大宦官张弃宪、高起潜诸人,重被重用,有的被派往边关去“监视军马”,有的“钩校户工二部出入”,“名日户工总理”。由于对内阁的不信任,皇帝的办事机关由内阁转向了内廷的司礼监。崇祯时的司礼监“秉笔六人,名下各有六人,六部、两直、十三省各有专司”。这一由宦官组成的皇帝秘书班子,由于训练有素,“兼务博绘”,其工作效率大大超过内阁那些“深年中书,浅学庸流”。

明代统治时期都达四十年以上的世宗和神宗朝,阁臣最多也只二十几人而已,而崇祯一朝只有十七年,阁臣竟达到五十人之多。这只能说明崇祯帝扭转明末政局不利形势的努力是失败的。他由“重用阁臣”最后转向重用宦官,他在轻阁臣、重宦官的同时,也曾想利用侯伯勋戚,认为“毕竟是我家世官”,但是也未有超过贵族大地主势力的范围。

这说明自16世纪末以来所形成的明末政局结构已难于有所转变。朱由检不但没有转变这种积重难返的现状,而他的“求治过急”“刚愎自用”的诸措施,更使其举措失当,无法扭转局势,最终使局面向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

(二)三饷的加派

崇祯皇帝处处摆着爱民姿态来不断地罪己,他也是历代下诏罪己极多的皇帝之一。而正是他的这种爱民态度却使他统治时期百姓饿殍遍野,死者不计其数。其中最为累民者莫过于加派“三饷”。

从本质上讲,“三饷”加派的出现,是明朝末年内外矛盾激化的产物,而内部矛盾的激化又是其主因。明朝后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都很尖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如果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看,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当时的各藩主动辄占田地数万顷,大官僚、勋戚、有权势的太监或乞赐、或抢占,也拥有大量田产。这就造成了两个结果,广大农民因田地被占而沦为佃户或流民,使国家在册户口大量减损;而田地日益向少数私人手中集中,也导致国家课田面积急剧减少,据史料记载,到弘治十五年(1502年)时,课田面积已不及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一半,而且还在继续减少。这一方面导致国家赋役制度的基础遭到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流民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日后农民起义准备了充裕的后备军。二是赋役册籍制度的破坏。明代中期以后,因久不登造赋役册籍,加之豪猾奸民为了逃避赋役,又与吏胥里甲相互勾结,篡改图册,而赋役册籍是赋役征派的法定依据,一旦遭到破坏,必然引起混乱。三是田赋征收弊端丛生。由于土地版籍脱讹,疆界不清,田产隐瞒托寄的现象十分严重,致使赋与田不相符,即田多者赋轻,产少者赋重。田赋的征解,也是弊端百出,原先的粮长征解制度渐遭破坏,以致有的粮长将自身的赋税令民户包纳,以富欺贪,以强凌弱,佃民百姓备受侵扰。

赋役制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国家的相关支出却逐年增加,尤其是内外战争的爆发,客观上也额外增加了财政支出。为了补充财政亏空,明政府必然要广开财源,巧立名目,苛征杂敛。就田赋加派而言,早在嘉靖三十年(1551年)就在江浙各地试行。至于“辽饷”的开征,则始于万历四十六年(1571年)。同年,后金起兵反明,四月陷抚顺、清河,京师震动。为了抽兵增援辽东,朝廷决定实行田赋加派,由于专款专用,所以称为“辽饷”。当时万历皇帝答应此项加派待辽东战事结束,即行停止。然而辽东战争并未如朝廷所愿,速战速决,而是节节失利,结果在初次加派的数额之上,再次加征,至万历末年,每亩加至九厘。至崇祯初年,辽东战事急剧恶化。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挥师渡喜峰口,陷宣化,直逼北京。崇祯三年,后金一度占领永平、滦州、迁化、遵化四镇。此时,朝廷只得招兵买马,驰援前线,而所需军饷甚巨,于是崇祯帝下诏每亩再加派三厘。经前后四次加派,总额达六百八十五万两。

崇祯十年,辽东战事未已,而国内农民起义又成燎原之势。为了扑灭起义军,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建议朝廷增兵增饷,所拟数额是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两。因杨氏所倡之增饷,用于剿灭农民起义军,所以称为“剿饷”。具体办法是初定每亩加米六合、每石折银八钱,嗣后又每亩加一分四厘九丝,先后共加派三百三十万两。

剿饷原定以一年为期。但至崇祯十二年,农民起义虽遭挫折,但远未被“平定”。而此时辽东的战事又连遭败绩,清军一度攻陷济南,破城池五十余处。明军两面受敌、深感兵力不足,不少廷臣建议训练边兵。杨嗣昌制订了练兵七十三万多人的庞大计划,并得到崇祯帝的旨准。为了练兵,又要增饷,于是下令征收练饷。当年派练饷四百万两,又派补缺额一百万两,尔后增至七百三十万两。需要指出的是,练饷加派不仅累及田赋,还加征关税、盐课、契税、典税、赃罚银等税种。以上所述,就是所谓的“三饷”加派。

为了使三饷加派的预征额能够如期完成、朝廷对有关官员实行严格考核,崇祯十二年,因剿饷征收未如期满额,崇祯帝龙颜大怒,下旨将督饷侍郎张伯鲸降职一等。数年间,户部定期向皇帝报告各地辽饷等的缴纳情况,完纳者奖,欠纳三分以上者罚。因事关核成,地方官为自己前程考虑,对穷苦百姓的搜刮压榨可谓穷凶极恶。陇州知州为了逼饷,组织专门催饷队伍,人手皮鞭一条,“下乡打粮”,出现了“民愈穷而赋愈逼”的悲惨局面。

在社会财富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加派的剧增,势必影响正项田赋的征收。为了应付加派,各地都经常出现挪用正项田赋以应上司催饷之急。久而久之,则国家正常财政岁入无法保证,而税收制度也随之日趋混乱。明末,内外战争频繁,朝廷全将胜利希望寄托在军队足饷之上,因而竭力搜刮。但战争的最终胜负并非全由军饷多寡决定,况且三饷加派之所得巨款并非全数用在前线士兵身上,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将帅军官所贪污。因此,三饷加派之数甚巨,而前线士卒仍常处于缺饷状态。守卫辽东的士兵经常被拖欠军饷,有的长达四个月之久,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兵“全无衣甲器械,唯有张空拳以当白刃”的情况。除辽饷的用途多为名实不符,练饷、剿饷的情况也是如此。战争是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全面较量。经济状况如何,对于战争的胜负的确有着重大影响,但军饷绝不是经济的全部。战时的财政虽有特殊性,但也还是要通过生产来提高。三饷加派,竭泽而渔,把一切人力财力投放到战场上,给社会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三饷加派不仅搜尽社会财富,而且驱赶大批劳动力投入战争,使城乡既缺少再生产的资金,也缺乏劳动力,以致塞草连天、膏腴荒芜、鸡犬无声、村烟断绝。

同类推荐
  • 西方将帅简说

    西方将帅简说

    在人类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将领。他们指挥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威风凛凛。因此,人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强悍的一面,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当然,成功的将领是用战争来证明的。除此以外,那些威名赫赫的将帅,也和我们一样有正常人的生活,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各种性格的缺陷。当然,如果在战场上表现出缺陷的话是非常致命的。
  •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本书是一部纪实、资料、教育、故事性颇强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位老战士的坎坷一生,折射了民族百年历史风雨。全书精心选编了80多幅珍贵图片。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是谁?听到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他的挚友布莱希特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20世纪的学者中,没有谁像本雅明(和福柯)那样,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广泛阅读并适合于众多的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者。作为犹太人,本雅明难逃二次世界大战的劫数,作为杰出的思想者,他在哲学、文学等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通过梳理浩繁的相关文献,不仅构建出本雅明的一生记录,给人留下惊异和感叹;更透过他在本世纪初坎坷痛苦、随波逐流的生活给世纪末的人们以警醒: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文字清新,叙事生动,对本雅明思想气质的把握极为到位,堪称一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本雅明传记。
热门推荐
  • 未栖之城

    未栖之城

    “嗯,我是去找永远了,但是每个人都不知道永远在哪里。”“存在的,别回头,一直往前走。”
  • 夺化不朽

    夺化不朽

    是人,都有父母,而我生来,便是孤儿。苏家养我十数载,却又满门遭害。生亦无望,半路,却又跑出个怪老头,,,命不绝,却又终难,逃得那命运摆弄,,,,遭人暗害,却又跌落崖谷,体破筋断,身基根骨一朝尽毁。万般诸念,于一刻倾灭。“小子,想报仇吗?”“想变得强大吗?”“想让欺你,辱你,负你的人,统统,下地狱吗?”苏浅的双手,紧紧攥紧,胸口剧烈起伏,连身体,都止不住的抖颤。“想的话,那就让我,帮你吧,,”我心不甘,且看我苏浅,如何一步步,逆袭仙穹,,,,
  • 道之左右

    道之左右

    青云观小道士龙子凌离经叛道,不好经书,整日迷恋于酒肆赌坊,琴瑟笙箫。一次劫难、一次际遇,偶然踏上了一条问道寻仙之路......
  • 飞天娇妻总裁大人抓不到

    飞天娇妻总裁大人抓不到

    總裁有個病,沾到酒後抓個女人就喊娘。〝娘親,要喝奶""我勒個滴滴"一天總裁被壞人叔叔抓走,某女開直升機趕來救援"兒子不怕,娘來救你啦"眾強匪集體爆笑,多大了還找娘親呢,很快的他們就後悔了,娘親的木蘭飛彈橫掃整個地面哪個道士快來降妖啊!!!*霸道總裁,安心入坑*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 仙妃在上:高冷邪王,请躺好

    仙妃在上:高冷邪王,请躺好

    (坑,别进来)她的人生就是一条流水线,一直到她大学毕业工作了两年后才有所变化。
  • 六月霜

    六月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近哥哥有点怪

    最近哥哥有点怪

    武学世家的废柴大少,意外穿越到了武学天才的身上。可是这个天才是他苦苦追求的校花的哥哥!有情人终成家属吗?“不带这样的,坚决不同意!”
  • 篮球制霸录

    篮球制霸录

    一个拥有灰色瞳孔的少年从美国飞回了临川市,在临川开始了他的初中联赛,在这里他了解到,临川不仅仅只有联赛同时还拥有给球员展示自己个人能力的舞台,拥有证明自己个人能力和实力的排行榜,篮球制霸录,碰见的对手也是个有异能,不仅仅是篮球的制霸,同时还贯穿着黑恶势力的斗争,在这里他开始了他梦幻般的篮球和恶势力的制霸之路。
  • 朝阳破晓

    朝阳破晓

    一个古朴的仙侠世界,迎来新的篇章。一位位少侠才俊宛如夜幕的繁星,深山中走出的青年,声名响亮的三剑客,飘然若仙的姑孃,豪气干云的汉子,还是……谁才是最耀眼的那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