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2100000010

第10章 大雁塔与小雁塔的当代保护与开发

经过历朝历代的变迁与时间的打磨,大小雁塔在外观上几经风雨,但是更为深刻的转变来自于二者的文化功能。在唐代,大、小雁塔作为佛教的符号而存在,对外开放供公众进行佛事活动,朝拜活动及礼佛仪式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行为,而今天的大、小雁塔与佛事活动已无密切关系,其宗教性质逐渐丧失,公众的城市生活与佛寺空间脱离,与佛教文化、宗教文化疏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展现大、小雁塔的文化教育功能,如何使投射于大、小雁塔的民族文化历史服务于新时代的发展,如何让名胜古迹为现代经济发展架接桥梁,便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众多的名胜古迹商业开发的案例中,既有经济发展与古迹保护相得益彰的双赢案例,也有因为“过度开发”而使古迹受损遭难的反面教材。商业开发和古迹保护就像一个难解的结,如果资金的投入不够,古迹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就会无人重视而逐渐破败;如果进行过度的商业开发,又会使古迹丧失其本身的特点,古迹身上所蕴涵的历史与文化会被所谓的现代文明所破坏。最有效的平衡措施应是对于古迹加强保护而不是开发。而在其周围最近的城市区域进行商业化的运作与包装。在这一点上,大、小雁塔及其周围区域的开发堪称典范。

(一)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也是西安人民的骄傲。随着建西部经济强省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从2003年开始,西安市对大雁塔周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近1000亩的大雁塔广场应运而生。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西苑、南苑、步行街和商贸区等在内的多个子广场将大雁塔环抱在中心。

设计者在广场景观设计中本着重现长安历史风貌,再造大唐盛世文化的态度,以大雁塔为核心,以盛唐文化、佛教文化、丝路文化为主轴,尽可能尊重和展现古代长安城的历史,本着继承、发展、保护历史文脉的设计方针,并以唐长安城的规划原则和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行了设计。

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者认为当时的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东方的政治、文化中心,盛世空前,它规模宏伟,秩序鲜明。设计对古代城市骨骼——“里坊”进行了再现,借用了唐代里坊的概念,以27米×27米为基本单位将中心水池的东西两侧皆划分为南北9行、东西2列,共36个单位空间。每个单位空间象征1个“里坊”单位。首先,设计者将其中的8个单位设计为小主题广场,还设置了主题鲜明的唐诗人物雕塑,雕塑设计采用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分别对8位大唐文化的精英人物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栩栩如生。其次,设计者在其余24个单位空间布置排列规整的树木,并配置坐椅,创造出供游人交往、休憩的空间。空间秩序上再现了唐长安城的中央南北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为外城郭→皇城→宫城,体现着外来朝拜者逐渐迈向高潮空间的礼仪秩序。最后,设计者在广场设计上利用了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地形,同时还寓意着从世俗世界到佛教世界的过渡。

在设计者的设计当中极力将大雁塔广场设计结合传统与现代设计手法,以营造大唐文化恢弘大气以及大乘佛教佛光普照大众的精神为主旨,南北高差为9米,分成9级,9为阳数之极,以此传统的象征手法反映了大雁塔重要的历史地位,烘托着逐步走向高潮的空间气氛。通过贯穿东西宽162米的台阶将北广场的中心水池和两侧的小广场连为一体,展示了对长安城街道尺度的再现,唐长安城的中央朱雀大道宽150米,巨大的尺度反映着繁荣富强的盛世帝都的宏伟气魄,因此这样的设计是设计者对盛唐街道宏伟尺度的再现。

在景观设计上,设计者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古人对大雁塔的“真情实感”。“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名诗《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屠》的首联。大雁塔北广场的设计者正是以再现诗人想象中的景观为出发点,以贯穿大雁塔和北广场南北的轴线为中心,在北广场设计了一条南北向长形水池,倒影烘托出大雁塔伟岸的身姿。天水相接,大雁塔如同从水中涌出。塔影相接,延伸了无边无止的天地空间。

整个广场到处体现着浓浓的唐代元素。北广场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牌坊题词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雅生动。两个高9米的万佛灯塔与大雁塔遥相呼应,两侧四个6米高的大唐文化列柱,塔之间是长5米,宽4.3米的铸铜书,介绍了大唐的盛世景象。

汉白玉的梯道栏杆、白墙、灰瓦、朱红色的仿木柱、写有唐代著名诗词的工艺灯等建筑群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带有古建风味的图画,和正前方的大雁塔遥相呼应。广场两侧的建筑以大雁塔和雁塔路的连线为中轴对称,在颜色上以古代皇家特有的朱红和白色为主,灰色的混凝土柱廊在朱漆的装饰下尽显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这些建筑开间、进深、高度一致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两侧,高度均低于大雁塔,在整个竖向设计中充分显示了大雁塔的庄严,突出了整个广场的主题。所有的历史符号都在提醒身处其中的人们,这里曾经拥有的繁华和辉煌,让人们自然而然地体味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早在8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城市广场就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游玩、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展示城市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的一个舞台。进入现代,建筑学家凯文·林奇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又提出了新的理解。在其《城市的印象》中,他认为构成城市图像的基本要素为:道路、区域、边缘、节点和标志。城市中的广场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节点,既是城市道路的间断、延续或转折,也是城市空间的结合点或控制点。以大雁塔广场作

为西安市中的一个节点,给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以“透气”的空间,使城市得以“呼吸”。使磅礴的盛唐气势在整个广场的设计中得以浓缩和升华,唐代元素在设计中的巧妙运用和广场的主题——大雁塔相得益彰,展现了一幅历史再现般的完美画卷。

(二)以小雁塔为核心的西安博物院

如果说广场是对大雁塔进行整体开发的核心概念,那么,博物馆便成为小雁塔整体开发的重要载体。经多方酝酿,在以小雁塔为核心的基础上,西安于1996年提出了以小雁塔为标志的寺庙建筑群、博物馆、公园三位一体的西安博物院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这一先进的博物馆概念即“一座集名胜古迹观光、历史文物鉴赏、城市公园休闲于一体的,以园养馆的现代大型博物院”立刻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堪称古都文物保护前所未有的创举。

近年来,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闲暇时间的活动方式亦逐渐增多。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机构,在今天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甚至成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文化建设、发展水平的形象代表,同时也是公众文化消费和休闲娱乐的首要选择。如今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不应该仅仅是文物收藏的中心,而应成为文化教育与展示的中心,同时也应该成为让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讲,“博物院”的设计概念是“博物馆”的含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场合下的延伸和发展。也可以说,“博物院”的概念意味着博物馆这种城市要素在未来的城市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当然,“博物馆”概念的拓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西安市博物院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未来亦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与发展空间。

在设计理念上,小雁塔、博物馆和城市公园承担了不同的文化功能,又互为映照,成为既外在独立又内在统一的城市文化景观。

小雁塔作为西安重要的历史地标是构成西安城市景观的历史要素之一,丰富了城市轮廓线的同时也使城市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递了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

西安市博物馆是以展示西安城市发展史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建筑形式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祭祀建筑——明堂的样式,以便与小雁塔历史建筑群形成和谐统一的风貌,但是其内在结构与功能却是现代的与先进的,成了该街区甚至整个西安独一无二的现代地标。而以小雁塔为核心的寺庙古建筑群,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中国佛寺建筑的构成及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因此其群体本身便是西安市博物院中重要的景观要素,也是博物院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独一无二的展品。

名胜古迹之所以能成为历史文化的映射,除去历史建筑,还应该拥有大量名木古树、碑石、雕刻等共同构成的景观要素。这些种类繁多、年代悠久、层层叠叠相互掩映的景观要素形成了幽静、神秘的环境景观。若没有这些要素,小雁塔整体环境的氛围定会黯然失色,因此如何保护这些环境景观要素,使其更好地衬托出建筑群落的整体感,营造出更加真实的历史氛围,应该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予以更多的考虑。此外,现代化的博物馆如何与古老的人文景观和谐对接而不显突兀,也是一个棘手的课题。于是,城市公园便应运而生。

城市公园的设计是旨在通过树木、水面等软环境弱化古建筑群与现代博物馆的冲突,并试图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进行超时空的联系。所以该公园景观最大限度地拉开了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的距离,同时又将两者的内在联系潜藏其中,在城市的尺度上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该公园的景观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的水要素,因为水是流动的、透明的、可映射的。水可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在一个场景和主题下;水也可将硬朗的建筑轮廓柔化了,在微风的吹拂下流动其中;水还可将自己当做一面镜子,通过无数的折射与反射映衬出古与今的变迁、传统与现代的转化。

除了作为西安博物院的一部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外,小雁塔还抓住一切机遇,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实生活对话,扩大小雁塔的影响力。

逛庙会,是一项根植在西安人骨子里的传统。远在唐代,庙会就已成为长安人的娱乐休闲方式。唐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那时,少数民族喜好娱乐的生活方式逐渐渗入到汉人的生活中,所以,一向庄重肃穆的祭祀、祭拜活动中,也被加进了娱乐的成分,人们从“娱神”逐渐走向了“娱人”,而且,唐代长安城商业的发达也使庙会的商业味道逐渐变浓。于是,从唐代开始,庙会祈福、娱乐、商业的特点便基本齐全了,后世便将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庙会形式延续下来。

长安城一百一十坊,几乎每个坊里都有寺庙,而每个寺庙又都有自己的庙会日。当时的荐福寺就是唐代非常有名的戏场。从建成之初起,寺院便有了庙会,长安的百姓们常来此祈福,因为荐福寺靠近皇城,附近有许多高官显贵的宅邸,所以,许多富贵人家也常来荐福寺感受庙会的热闹和喜庆。每到庙会时,寺内一派庄严法会的景象,而寺外则往往是歌舞升平、热闹非凡,各种曲艺、杂耍以及小吃集聚寺外,游人更是摩肩接踵,无以计数。

自此之后,传统老庙会的热闹延续了一千多年,但因为辛亥革命前这里沦为战场,随后是半个世纪的纷飞战火,这一传统而历史悠远的庙会一度销声匿迹。

2009年起,西安首度恢复了中断近百年的小雁塔传统文化庙会活动。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十五,小雁塔庙会从每日早9点到晚间9点,超长时间“待机”,白天逛庙会,晚上游灯会,精彩活动轮番上演,层出不穷。

小雁塔庙会的主题活动是“雁塔祈福”,其中包括了祈福墙题字、放祈福灯、挂祈福结等一系列活动,主题设计的主旨在于希望通过对传统的“重播”,让这一昔日的皇家献福寺院,变成今朝老百姓祈福之所。

除去还原“雁塔祈福”的传统,小雁塔庙会也被打造成年味十足的民俗盛宴。在庙会上,剪纸、户县农民画、面花、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马勺脸谱、华县皮影、关中老腔、陕北唢呐、提线木偶、飞车走壁、上刀山、变脸等民间绝活应有尽有。如果只用眼睛“逛庙会”还不过瘾,和老艺人们学艺、亲手制作民俗用品,或者到娱乐活动体验区玩玩童年游戏,重新体验滚铁环、踢毽子、跳大绳、斗鸡、抖空竹的乐趣,也是其乐无穷。

只有在人们真正认识到、感受到,并参与到小雁塔的历史环境中,不断创造小雁塔与社会公众的接触、交流机会,才能对小雁塔整体环境的发展有更多的历史认知,才能发挥荐福寺小雁塔的历史价值。在这一方面,作为西安古老历史文化遗产的小雁塔,其科学的保护与管理模式,先进的保护与利用理念,无疑将会对西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本书通过各个城市的历史概况、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描述了42座最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并品读这些城市人的性格。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飞回三国

    飞回三国

    羊城去,离家两万里,醉笑三千席,怎奈归家遥无期。一飞机,全班齐相聚,彩云如梦境,刹那回汉烽烟起。黄巾至,万马千军局,血染碧空洗,庆幸真定有侠义。马蹄疾,江船夜雨笛,赤壁误佳期,更添枭雄困城急。晓锋兮,聚义为战息,江山美人志,自古难选空无计。天归一,百万枯骨积,埋剑兴国逸,吾虽孤寂国盛世。华夏山河三万里,历史悠悠五千年。一个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二十五岁青年,早年历经贫穷,经过自身努力,大学本科毕业后,屡次创业却惨遭骗局。殊不知,一次偶然的毕业两年后的全班聚会,坐上了飞往三亚旅游的飞机,竟然遇上了神秘的彩云虫洞,就此回到了群雄角逐的三国乱世。
  • 窗边的孩子

    窗边的孩子

    本书的目的是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的影响过程和方式,从而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并对预防其它心理和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家庭环境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的“下旋螺旋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寻仙

    寻仙

    寻仙证道数十年前,他为求寻仙之路,放弃了自以为可以放弃的一切。数十年后,当他重游故地,蓦然回首,原来自己失去的是那么多,原来自己却还是那么在乎!只是,青少虽依旧,却物是人非。仙路漫漫,当他再次踏上那条寻仙之路,是否真能如愿,是否真能放下一切?是否已经放下一切?(根据同名网游“寻仙”改编!)
  • 追风少爵之石板青苔

    追风少爵之石板青苔

    十八年后,一个被预言为少爵的人回到这片故土,寻找当年的答案以及双亲的死因,横在他面前有此时的一方巨头以及神秘莫测的人物,他必须不断的向前探寻,以寻求当年的真相。
  • 独宠娱乐女王:首席的心尖宠

    独宠娱乐女王:首席的心尖宠

    他是a市最冷酷,权威!是人人敬畏的高冷总裁霍靳言!她是三流演员,一次意外重生到了他的隐婚妻子徐尹一身上,她惹不起这个男人,她想,那就躲吧。只是她都已经离婚了,他娘的他还要在她肚子里种下两个蛋!打胎被拒!那就生下来吧。八年后她带着儿子回归,他堵在家门口“老婆,回家吧。”她怒“霍靳言,你要不要脸,是不是男人,我们已经离婚了。”他笑“你带着我的种潜逃了八年还敢提离婚?至于我是不是男人,昨晚你不是摸过了!”
  • 我们都爱当初的自己

    我们都爱当初的自己

    是啊,我们都回不去了。不会再有以后了,未来了。少年,愿你安好明媚不忧伤。时光不如初,我们不如初。
  • 王者荣耀之电竞之梦

    王者荣耀之电竞之梦

    末年,高三学生,更别的男生一样有一个电竞梦,更别人一样想有朝一日能登上KPL冠军的领奖台,但是他的经历却比其他人艰苦......
  • 倾国一世

    倾国一世

    在一次意外交通事故时,欧阳林溪穿越到一个不曾有的朝代。
  • 重生之传奇岁月

    重生之传奇岁月

    陈光荣重生后,因为系统限制,只能做个不显山露水的普通人,钱可以通过股市多赚一点,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女人也可以多找几个,生活也将多姿多彩,这种人生陈光荣本来也挺满意。可一场冤狱使陈光荣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本书中很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可能和您熟悉的某种记载完全不一致,大家不必太当真,因为小说就是小说,您要是太当真,就是傻了,当然,也可能是作者太傻。
  • 花千骨之画骨转世踏仙途

    花千骨之画骨转世踏仙途

    花千骨死了,白子画痛不欲生,他想和小骨一起死,无奈小骨临死前给他下的诅咒,每次自杀,都活了下来。有一天,白子画终于解开了花千骨的诅咒,拿起悯生剑自杀随花千骨而去。。。。。。他们最后是否在一起,请看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