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9600000036

第36章 神鬼天地(6)

从《聊斋志异》看民间的龙信仰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龙的形象,但是含义却远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在西方,龙是邪恶之神,形状很像巨大的蝙蝠,读者不妨参看德国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但是在中国,龙却是一种瑞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灵之一,中国人幻想出来的一种善于变化、能够兴云布雨、有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虽然龙是四灵之一,但是它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却并不高,而是始终与风雨雷电、江河湖海连在一起。

用现代的语言来阐述,龙是原始人的一种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龙形象,也是人们在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之后才形成的: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

在古代典籍中,对于龙形象的记述多有不一。有的说龙的身体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有的说龙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在宋代儒学大师朱熹所著的《周易本意·卷四·说卦传·第十一章》中,有这样的记载:震为雷,为龙。由此推断,闪电的形状就是龙的原形,而雷声就是”龙”这一灵物的名称。也正因为龙的来源与雷雨有关,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龙的信仰一直不离雷雨。而比《周易本意》更早的著作《左传》,里面同样也有关于龙的记载:龙,水物也。

据学者介绍,在宋代,关于龙的民间信仰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到了明朝,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四海龙王做了非常详细生动的描写,而在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中,龙也曾经作为反面角色出场。而在明代医药学大师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有”龙有九似”的记载。这说明最晚到明代的时候,龙已经成为兼备各种动物之长的异类。

其实,不仅龙的形象不一,明代以后,龙的名称也开始多种多样起来:有鳞者称为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为多它龙,无角者称为虬,小者称为蛟,大者称为龙。

无论传说中的形象或名称有怎样的不同,有一点是不变的:龙的形象既能细又能巨,既能短又能长,既能显又能隐。关于这一点,在《封神演义》中有详细的记载,特别是哪咤拦住去天宫告状的东海龙王那一节。龙一般都在春分时节登天,在秋分时节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的龙有很多,而龙王是海底世界的主宰;在民间,龙是祥瑞的象征,在古代,龙又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在道教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关于龙王品级区分的说法,其内容大体上是这样的:如果以方位来区分,有”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有”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有五十四名龙王和六十二名神龙王。

唐朝的时候,民间信仰的龙王已经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不再是单纯的民间神祗了。唐玄宗曾下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

到宋朝,宋太祖继续沿用唐代祭祀五龙的制度。宋徽宗大观二年(一一○八年)曾经诏告天下,为五龙封赐王爵:封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黑龙神为灵泽王。

清朝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清朝统治者敕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依不同时节祭祀。由此可见龙王信仰在中国的根深蒂固。

在中国古代,各地用来供奉龙王的庙宇和城隍庙、土地庙一样多。每逢风雨失调,久雨不止,或久旱不雨,老百姓就会自发地到龙王庙去烧香祈愿,请求龙王治水,保佑民间风调雨顺。

在中国现代,带有龙的地名可以说数以千计。有以数字为题的,如辽宁省的四龙、江西省的三龙、吉林省的二龙等;有以类别为题的,如大龙、小龙、金龙、木龙、水龙、土龙、龙王、龙母等地名;有以龙的身体为题,如四川省的龙角、江西省的龙头、贵州省的龙额等。不仅地名中含有龙的比较多,就是江河湖泊,含”龙”字的也非常多。由此可见,龙并不是某一个地区的精神崇拜偶像,而是遍及全国的全民崇拜对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遍布着龙的踪迹。例如衣着服饰有龙冠、龙袍;食物中有龙须面、龙虾;建筑中有龙宫、龙亭;在家具中有龙椅、龙床;出行工具中有龙舟、龙车等等。每一年的正月十五,我们都要耍龙灯,到了五月端午节,我们还要赛龙船……

在距今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一书中,仅仅是搜集的有关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是无所不在。

在世界上,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是绝无仅有的。虽然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动物,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

蒲松龄在写作《聊斋志异》的时候,完全继承了民间的龙信仰传说,并且在不足五百篇的小说集中,写了二十篇与龙信仰有关的作品,几乎占整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可见蒲松龄对龙这一题材的关注和喜爱。在︿卷二·龙﹀中,作者就有这样的叙述:

北直界有堕龙入村,其行重拙,入某绅家。其户仅可容躯,塞而入。家人尽奔。登楼哗噪,铳炮轰然。龙乃出门外,停贮潦水,浅不盈尺,龙入转侧其中,深尽泥涂,极力腾跃,尺余辄堕。泥蟠三日,蝇集鳞甲,忽大雨,霹雳拏空而去。

这段文字翻成白话就是:”河北省边境的村子里掉下了一条龙,行动非常缓慢,进到某个有钱人的家里。大门只能容下龙的身躯,挤着进去了。家中的人都跑了,在楼顶上呼叫,轰隆隆地放了土枪和土炮,龙这才离开。门外有一滩积水,不足一尺深。龙进入水中,翻来覆去,全身沾满了稀泥,竭尽全力地往上飞,刚飞起一尺高就掉了下来。龙在泥水滩里待了三天,鳞片上落满了苍蝇,突然下起了大雨,龙在响雷声中腾空而起。”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与民间信仰完全一致,都认为龙是与水有关的。

当然,这一篇小说只是单纯地介绍了一下龙而已,但在其它小说中,龙就开始以其英武的身姿出现在人们面前了。例如︿卷十二·纫针﹀和︿卷十二·博兴女﹀,主要写龙用雷电惩治恶人的事情。当然,蒲松龄也记录了一些作恶事的龙,例如︿卷七·龙戏蛛﹀,描写两条龙因为戏蛛而发雷霆,震死了廉正爱民的徐公全家,酿成一起人间惨案。而︿卷十一·织成﹀则写了龙女与人相恋的故事,和︿柳毅传书﹀有些相似了。

在岁月的流逝中,不仅龙的形象在不断变化,人们还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质量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都可以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都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可以预见未来;龙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可以兴云布雨,开河移山。

在民间传说中,龙是非常富裕的,所以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且能为人民着想的,所以为了解救人间干旱之苦,它甚至像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不惜冒犯天条。所以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人们也经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子。

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本书都有关于龙的传说,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也不胜枚举。儒家的经典《易经》,便将龙作了一个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予哲学的含义,如干卦就是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它也是《易经》中的第一卦。

当然,龙的形象不仅仅出现在民间传说中,文学作品中也时有出现,例如在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龙王出现。

同类推荐
  • 太阳有泪

    太阳有泪

    《太阳有泪》收录了“品味青藏花草”、“花泉”、“情断无人区”、“歌祭”、“永远的遗像”等作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那里的自然景观,记叙了那一方土地上藏族同胞、解放军官兵等众多人物的生活现状。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这是一个亿万人情不自禁地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歌唱的诗的时代,一个不能没有诗的时代,一个诗人和诗篇喷泉般涌现的时代。想到这些,我就常常要想到新四军。
  • 苏轼集

    苏轼集

    本书共选录苏诗一百一十一首,词五十首,文三十篇。所选作品依据底本,诗文以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集》为主,词以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为主。诗、词、文三部分,每篇均注明苏轼创作时间、时任职务及所在地。
热门推荐
  • 密洞疑云

    密洞疑云

    大龄女教师的一篇题为"重见生天"密洞探险贴子,在网络上引来疯狂转载跟贴,自助探险队伍加入条件需是情侣组合,并附带每人填一份神秘的‘入围’契约。报名者不计其数,最后经过精挑细选组成的12人次,6组队伍如期向密洞出发.密洞探险中竟惊现模具女尸,究竟是人为还是另有隐情,敬请期待!!!
  • 韦十一娘传

    韦十一娘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第一神偷:摄政王的宠妃

    第一神偷:摄政王的宠妃

    一朝穿越,她也只想闯荡江湖快意人生,怎奈天不遂人愿,她弱的像个渣渣分分钟就可能被捏死……原以为只要不与朝廷扯上关系她就能安安稳稳的过他的小日子,可是皇位上那个人怎么那么像抛弃她带着别的男人跑了的未婚夫,还一言不合就要封她为妃,她能说她不稀罕么!可是,一直逮着她跟她作对的那个妖孽男人是要闹哪样?WOC,泥玛……害她穿越那个神经病怎么也过来了。从此她的生活一团糟……
  • 狼冢之殇

    狼冢之殇

    如孤狼一般,踏上血色的复仇之路!一路坎坷,高歌;一路悲壮,激昂;而真相的背后是何种呢?期间的人与事,主角的成长,我们一起期待吧!!
  • 最后一个阴阳术士

    最后一个阴阳术士

    在这个世界之中总会有一种事情我们不能用科学来解释,总有一种人在明面上被打击而在背地里却捧到了手心之中,黑漆漆的夜里道士仍然存在,只是太少太少只剩下一个
  •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中有爱大声喊

    心中有爱大声喊

    喜欢一个人是怎样的感觉?可以用笑容来回答吗?亦或者是泪水?
  • 哦,原来是转校生

    哦,原来是转校生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里面的一间普通中学,突然来了个狂拽炫爆的转校生,让平静和谐的校园生活一去不复返,应该说,在张敏的世界掀起了千层浪。初中三年,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是懵懂,叛逆,欢笑,泪水,还有更多难以启口的。。。
  • 回到村里去种田

    回到村里去种田

    九十年代的农村是整样一番光景呢?大大们是不是觉得生活压力太大了,跟我一起回到村里去种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