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320—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陈郡谢氏家族是永嘉之乱中随元帝东迁渡江的著名世家大族。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他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最可贵的是功成名就之时,他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谢安为人谨慎,处乱不惊。孝武帝即位以后,谢安和王坦之尽心辅佐,桓温的弟弟桓冲也和谢安一起为孝武帝的东晋谋划长远的未来,东晋内部主仆一心,日益繁盛。
面对苻坚的进攻,谢安的弟弟谢石和侄子谢玄前去征伐,都取得了胜利。苻坚几经败北,号称率领百万大军,驻扎在淮肥,震慑建康,东晋朝廷人人震惊。谢玄心里也不踏实,急忙去问谢安接下来该怎么办,谢安面容镇定,回答道“我已经有办法了”,然后却沉默了下来。
谢玄也不敢多问,又让张玄再次去谢安那里探听消息。谢安请张玄到山间的别墅做客。张玄陪着谢安下围棋,谢安还开玩笑说如果自己输了要把别墅押给张玄。张玄本来棋艺胜过谢安,可是却心不在焉,一直忧心谢玄的嘱托,输给了谢安。然后谢安带着朋友们一起游山玩水,到了夜里才回到家中。谢安立即分派每个人的工作,镇定有序。谢玄一行人这才安下心来。
苻坚的弟弟苻融攻下寿阳,将东晋胡彬的军队围困起来,眼看东晋的军队将要支撑不住。苻坚听到胜利的好消息,快马加鞭来到寿阳,决定派被前秦俘虏的东晋襄阳将领朱序前去劝降。
朱序本来就归心似箭,一见到谢石等人如同见到亲人。朱序向他们透露了前秦的军事机密,劝他们趁前秦军队尚未全部抵达的时候迅速出兵。
于是晋军决定先发制人,派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对洛涧的前秦军队发动突然袭击。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军英勇善战,这次进攻出其不意,前秦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快就败下阵来,前秦将士纷纷渡河逃命。谢玄、谢石立刻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将军队驻扎在淝水东岸、八公山上,和前秦军队隔岸对峙。
在寿阳满怀信心等待前方军队好消息的苻坚,突然收到前线军队惨败的消息,错愕不已。惊慌失措的他连忙让苻融陪他到城楼上去查看形势。只见河对岸的晋军驻扎得井然有序、队列严整。抬起头来,苻坚看到八公山上满山的灌木树丛中,隐隐约约像是有数不清的士兵林立,禁不住一阵腿软。
河对岸的晋军看到秦军军队戒备森严,没有机会渡河作战,不禁着了急。谢玄觉得照眼前的形势拖下去的话,前秦的军队恐怕很快就要赶到了,于是心生一计。他派人向河对岸的苻融提出要求:“你千里迢迢到了我们国家,却在河边摆下了阵势不肯前进,你到底想不想打这一仗?不如你们令军队向后撤退一点,让我们的军队方便渡河,然后咱们再一决胜负!”
苻坚的手下听到东晋阴险的谋略纷纷表示不妥,在敌寡我众的情况下,还是坚守淝水,才能取得胜利。但是苻坚却并不赞成,他想借晋军渡河的时候,突击上前,可以杀个片甲不留。苻坚的手下将领禁不住苻坚和苻融的一致主张,只得下令军队后撤。
岂料前秦的士兵征战多日,已经疲惫不堪,期待着撤兵回家。突然之间听到后撤的命令,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形,就不顾一切地撤退,军中骚乱起来。这个时候,朱序又在军中大喊:“秦兵失败了!”士兵们不明真相,纷纷四散逃命。苻融一看形势不对,想重新组织军队,却在混乱之中被忙于逃难的士兵杀害。发现主将被杀,原本整齐划一的秦军突然之间成了一盘散沙。
已经等候许久的晋朝军队趁乱出击,溃不成军的前秦军队被杀得落花流水,仓皇逃向树林,听到呼呼风声和鹤鸣声,还以为是晋军追过来了,一个个吓破了胆。
淝水之战中晋朝军队以少胜多,狠狠地打击了前秦军队的嚣张气焰,南北对峙的局面持续下来。苻坚逃回都城,势力受到大大的损耗。不久之后王猛临死前的担忧成了现实,鲜卑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起兵反抗前秦的统治。苻坚被杀,一度风光无限的前秦灭亡,两人各自建立了后燕和后秦。
九、刘裕建宋
东晋在谢安的领导下顽强抵抗,成功地击退了前秦苻坚的进攻。按说没有了外患的威胁东晋王朝可以专心致志地进行国内建设,北上收复失地,重写西晋统一的篇章了。但是淝水之战以后,东晋却以极快的速度陷入了混乱之中,不久之后反而走向了灭亡的深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淝水之战以后,以谢安为代表的谢氏家族为东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势力发展得很快。看到谢氏迅速攀升,孝武帝有些惴惴不安起来,他担心又将重新上演自己的祖先司马氏凭借在朝中的权臣地位强夺曹魏王权的故事。于是孝武帝再三有意识地向谢安表示自己的担忧,无奈之下,谢安请求镇守广陵,把朝中的大权交到了孝武帝的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手中。
司马道子虽然接过了谢安在朝中的工作,但是工作能力却比他差一大截。不仅没有工作能力,司马道子还是嗜好享乐的一族,东晋王朝被他折腾得越来越乱。
孝武帝死后,太子司马德宗继承了皇位,这就是安帝。刚刚即位的安帝不仅没有治国的谋略,不能将皇权从司马道子那里抢回来,甚至连最基本的话都说不利索,连冬夏都分辨不清。有了这样一位愚笨的皇帝,司马道子越发猖狂起来,毫不客气地狂揽东晋的一切权力。
安帝在位的时候,地方上有孙恩、卢循起义企图摧毁东晋王朝的统治,中央有桓温的儿子桓玄领兵起义企图推翻司马氏的统治。最终地方起义被镇压下去,但是中央争夺统治权的矛盾却轰然爆发。
桓玄才华横溢,却颇为自负,经常有意无意地四处炫耀说自己是一代雄才,空有满腹才华,却在东晋王朝长期不受重用。不得志的他在荆州开始寻找施展自己才华的大舞台,谋求冒险的夺权之路。桓玄带兵攻入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皇帝。
就在桓玄在建康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美梦成真时,东晋朝廷内部却炸开了一锅粥。本来桓玄叛乱的成功也有北府军的功劳,但是桓玄取得胜利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却开始对北府军下手。北府军的将士们看到桓玄恩将仇报,都私下怨恨不已。于是北府军的将领刘裕趁着士兵们的这股势力,起兵反抗谋反的桓玄。
链接:北府军
又名北府兵,是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后成为南朝军队主力。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权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元兴三年(404年),原北府军参军刘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并杀之。此后,北府军成为刘裕的军事支柱。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北府军成为其皇家军队的主力。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传说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后代。虽然有帝王的血脉,到刘裕时家族却已经衰落。刘裕出身贫寒,却十分孝顺,心地善良,尽心尽力地照顾继母。刘裕在北府军刘牢之的手下当兵,是个下层的小头目。当地方孙恩、卢循起义的时候,朝廷派遣北府军前去镇压。刘裕作为北府军的一员也参与了镇压战争,并且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屡获战功,渐渐积累了一定的名气。
桓玄出兵攻占建康,废了晋帝,自己当上了皇帝。刘裕对于桓玄的篡权行为是大有意见的,但是表面还装作毕恭毕敬,前去拜见新主。桓玄对刘裕很有好感,提拔重用他。但这些小恩小惠都无法笼络刘裕追逐更高利益的野心,他依旧同何无忌等人一起组织人员密谋兴复夺权的大计。
桓玄自封皇帝的第二年,刘裕借口外出游猎,聚集了一批对世事颇为不满的造反者,他们约定共同讨伐大逆不道的桓玄。当时起义军中有一个人名叫刘毅,刘毅有个哥哥刘迈在京城做事。在距离既定的起义日子没有几天的时候,刘裕派起义军中的周安穆前去接触刘迈,动员他做起义军的内应。
接到这个叛乱的求助时,刘迈有些惶恐,虽然嘴上答应了下来,心里却十分不安。碰巧这时候桓玄派人前去问候刘迈:“最近北府军的近况如何?刘裕最近过得怎么样?”刘迈看到这两个问题,句句都和这次叛乱的起义军有关系,他以为自己要为起义军做内应的事情已经被桓玄知道了,连忙吓得屁滚尿流地跑去向桓玄坦白。桓玄一听也吓了一跳,赶忙布置力量抵抗。
但是自从桓玄打破晋朝的统治以后,一直没有真正征服晋朝的大臣豪强,现在桓玄匆匆忙忙地调集兵马抵抗起义军,显得力不从心。而刘裕的军队中的将士们激情刚刚被点燃,这次起义又筹划已久,攻势愈来愈猛。最终刘裕领导的起义军成功打败了桓玄的抵抗部队,桓玄逃往江陵,最终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刘裕重新拥立被废的安帝复位,恢复了东晋王朝的统治,刘裕也顺势掌握了东晋的大权。
手中握有沉甸甸权力的刘裕心里明白,虽然是自己率领起义军迎回了安帝,保全恢复了司马氏家族的命脉,但和东晋势力庞大的贵族相比,北府军出身的自己仍然卑贱,好像自己握住权力也名不正言不顺,至于刚到手的权力被人剥夺也是迟早的事情。要想在朝廷中占据一席之地,唯有抓紧时间控制国内的反对势力,颁布有利于大多数人的法令笼络人心;与此同时扩充自己的人马,积聚力量,用更多的成功证明自己的实力。
刘裕对于原来东晋的朝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例如限制世家大族的权力,大胆地提拔有能力却没有靠山的年轻人,扩大自己的阵营;抑制地方上世家大族势力的扩展,限制土地兼并。
敢想敢为的刘裕为了谋求军事上的功绩率兵北伐。他的首要目标是南燕。当时南燕都城受困,窘迫不已,赶忙向后秦求助。后秦国王姚兴派人拜见刘裕,说:“南燕和我们国家关系很好,现在受你的围困,向我国求助。我们已经派了十万大军驻扎在洛阳,如果你们坚持不退军,我国不会善罢甘休。”
刘裕听了姚兴使者的话面露喜色,对使者说道:“灭亡后燕以后,我们军队休整三年,一定会去消灭你们的。现在如果你们自己找死的话,尽管来,我们奉陪到底!”
当时的刘裕军队中有个军师刘穆之,擅长谋略,他听说后秦遣使过来谈判,赶忙去找刘裕,却发现刘裕已经打发使者走了。听了刚才使者带的话和刘裕的回答,刘穆之不禁替刘裕着急:“如果姚兴被你的话激怒了,真的要派兵进攻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刘裕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放心吧,如果后秦真的想要帮助南燕,一定会暗地里进行,怎么会特意派人让我提前知道呢?这是他们虚张声势,想要吓唬我们罢了。”
果然不出刘裕所料,姚兴并没有帮助南燕。没过多久,刘裕就顺利灭掉了南燕。接着,刘裕将注意力转向后秦,不料途中受到北魏在水路的阻挠。这时刘裕展示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布下了奇巧另类的却月阵,利用水路的优势,结合岸边的地形成功击退了北魏的防范,顺利灭亡后秦。
经过这些战争的洗礼,刘裕的实力在不断地充实,在朝廷中的地位也不断地提高,很快就赚取了朝中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
安帝死后,恭帝即位。刘裕眼看时机成熟,废除了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宋,他就是宋武帝。至此,东晋王朝在南方的统治宣告结束。
十、北魏孝文帝改革
刘裕终结了东晋的统治,建立了宋朝,其后在中国的南方相继成立了齐、梁、陈,它们连同宋一起的这段时期,因为占据中国的南方,所以统称为南朝。
既然存在南朝,那么大概与南朝同时期的中国的北方地区也存在着北朝。北朝以鲜卑族拓跋部的拓跋珪建立北魏为起点,先后经历了北魏时期,东魏和西魏并存的时期,替代东魏、西魏的北齐和北周并存的时期。
南北朝时期是从秦汉到隋唐两大大一统之间的过渡期的末端,是从三国开始的分裂局势经过两晋走向统一的最后阶段。
鲜卑族拓跋部的祖先们本来在大兴安岭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经过屡次迁徙,鲜卑族渐渐同汉族融合,迈开了文明进步的步伐。到了拓跋部的什翼犍统帅时,鲜卑正攀爬到文明的高峰之一。但是随后前秦的苻坚战胜了鲜卑部落,将它收入囊中。鲜卑族内动乱,正值繁盛的势头开始下滑。
淝水一战,东晋战胜前秦,苻坚被姚苌杀害,鲜卑重获自主地位。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在鲜卑贵族的簇拥下再次举起统一鲜卑的大旗,登上了王位,建立了北魏政权。
北魏刚建立时还没有恢复元气,不得已依赖后燕获得安稳的外部环境,对外进行有谋略的军事进攻。拓跋珪对内开始召集贤才,尤其是汉族官僚,进行强有力的整顿。汉族官僚崔浩就曾经赢得了三位皇帝的信任,主宰了北魏的政治走向。经过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代筚路蓝缕的奋斗,北魏渐渐恢复了生气,在北方地区能够稳稳地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太武帝后,朝中纷争不断,北魏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时期。经过三代积攒起的种种矛盾同时爆发出来。接受了汉族农耕方式的鲜卑族,仍旧对自己的游牧方式眷恋不已,大量的农田被圈定为牧场;汉族大臣对于鲜卑生活方式的强制性改革,也越发引起北魏鲜卑贵族的不满。汉族和鲜卑族矛盾的激化,使得北魏内部离心现象严重,眼看就要重新走向失败的深渊。
孝文帝拓跋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王位的。
据说孝文帝出生时,散发着奇幻色彩的光芒从窗口倾泻进整间屋子,室内氤氲成一团团祥和的气息。新生婴儿皮肤白嫩,长相清秀。等他稍微长大一些,行为处事和同龄的孩子不同,显得庄重沉稳,颇有君子的风度。显祖非常喜欢他,毫不犹豫地立他为皇太子。孝文帝五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北魏的皇帝。
孝文帝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管理朝政主要依靠的是祖母冯太后的帮助。冯太后是个政治敏感性极强的女人,在代替孝文帝摄政的二十多年中,冯太后对北魏国内存在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相对彻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