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0800000017

第17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3)

莽撞的魏帝没有任何作战的计划,他只是率领自己身边的宦官和禁卫军乱打一气。司马昭早先派贾充率领一部分人马前去抵抗,眼看当朝的皇帝亲自上阵,司马昭的人不知所措,放慢了动作,不敢与皇帝动手。站在一边的贾充大声呵斥道:“你们想想,平日里主子养你们都是做什么用的!”司马昭手下有个叫成济的听到贾充的责骂壮了壮胆子,挥着手中的矛向皇帝刺去,魏帝当场毙命。

听到自己的手下真的将皇帝杀死了,司马昭也有些意外,他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一位叫陈泰的老臣说道:“只有拿贾充的命来抵,才能略微平复天下的动乱之心。”

司马昭表示为难,连问:“真的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吗?”

陈泰回答说:“只有更狠的方法,没有比这更轻的方法了。”司马昭听后沉默无语。

在思考了很久以后,司马昭先假借太后的名义将曹髦贬为平民,用来掩饰皇帝被杀的事实,然后将过错全部推到成济身上,杀死成济。这样一起荒唐大胆的弑君事件就被糊里糊涂地蒙混过去了。之后,司马昭立十五岁的曹奂为皇帝,这就是魏元帝。

在将魏国国内搅得一团糟以后,司马昭还惦念着灭亡蜀国的大业。司马昭清楚,在懦弱无能的刘禅领导下,没有良臣辅佐的蜀国已经不堪一击。他派出大将邓艾摧毁了姜维领导的蜀军,灭掉了蜀国。后来司马昭还将刘禅接到洛阳,封他做安乐公。看到因为小恩小惠就乐不思蜀的刘禅,司马昭相信他不会对自己构成什么威胁,终于放了心。

灭掉蜀国不久,司马昭就得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他在魏国的势力。但是司马炎并没有像父亲、叔父一样拥立傀儡皇帝。司马炎对权力赤裸裸的渴求更甚于父亲、叔父,并且表现得也更为直接。司马炎废掉了傀儡皇帝魏元帝,自己做了皇帝,他就是晋武帝。

这样一来,在司马氏接连三代的共同努力之下,彻彻底底地代替了曹氏政权,终结了三国的历史,开始了西晋的统治。不久以后,灭掉了三国中唯一残存下来、正一天天走向末路的吴国,结束了三国的分立,统一了全国。

五、竹林七贤

司马氏家族是魏国连续几代皇帝面前的红人,权高位重,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生死废立。而司马炎干脆直接将魏国皇帝赶下皇位,自己当上皇上。为了阴谋夺权,他们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朝廷本该聚集一国最优秀的人才,现在却成了司马氏的同盟者联盟。

有一些内心珍藏着抱负的文化青年看不惯司马家族的得势,但是仅凭一两个人的力量又无法同司马家族抗衡,于是他们为了保持自己心灵的无邪,选择收起常常悸动的内心,压抑下时时滚烫的热情,避开权力争夺的漩涡,到无忧无虑的自然环境中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饮酒、作诗、畅谈心中压抑的或悲痛、或悔恨、或无奈、或憧憬的丰富的情感。

在他们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有7个人,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由于他们经常小聚的地点在丛丛竹林深处,心气又如同翠竹一般高傲,生活像竹林般清幽淡雅,于是后人把他们称作“竹林七贤”。

早年丧父的嵇康文采出众、见解独特,因此很难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论相貌,嵇康长身玉立,英俊潇洒,仪表堂堂。他的美是未经雕琢的天然之美,没有任何外界浊物的修饰。嵇康不仅长得帅,而且饱读诗书,知识广博,他尤其喜欢看《老子》《庄子》一类飘逸脱俗的作品。嵇康平时爱好书法,喜欢弹琴,尤其对音律十分精通。

也许是因为受到这么多清新气息的熏陶,嵇康的气质十分独特,喜欢清静恬淡的生活,处事低调,对待旁人温厚善良,从不为些琐碎的事情而斤斤计较。嵇康也从不因外物而影响自己内心的平和,他的好朋友王戎曾经说,和嵇康一起在山林中居住了二十年,从来没有见他的情绪波荡起伏过。有一次嵇康到山中采摘草药,一时间醉心于周围清新自然的美景,忘了回家。这时一位砍柴的人路过,他看到嵇康在山林中游走,仿佛一幅灵动的山水画,恍然间以为看到了超凡脱俗的神仙。

这样优秀的男子自然受到了魏国皇族的注意,嵇康做了魏国宗族的女婿。倘若是其他人,一旦攀上了皇室的亲戚,就不必苦心寻找晋升的门路,而是整日琢磨如何倚仗这棵大树向上爬得更高,满足内心不竭的欲望。

但是嵇康不是普通人,一直以来他有意识地从外界摄取的营养是一种超然世外、追求内心平静与祥和的情趣,所以他的人生并不在于如何勾心斗角地寻求身外的荣誉和财物,而在于如何寻找内心的解脱和满足。

嵇康并没有每天和达官贵人厮混在一起饮酒作乐,而是有闲情的时候弹奏一两首曲子,吟作一两首诗,也怡然自得。

摒弃了富贵的嵇康一度生活得很窘迫,只能以同向秀一起锻铁维持生计。有位出身高贵的公子钟会听说嵇康不同寻常,就想去看一看。钟会找到嵇康的时候他正在锻铁,嵇康看到钟会衣冠楚楚地站在旁边似乎等着自己的热情款待,但他丝毫没有要搭理他的意思,继续手中的工作,完全把钟会当成空气。钟会耐着性子等了很久,终于忍不下去了,打算离开。这时嵇康突然开口说话了,问道:“您听说了什么才来?又看到了什么才离开?”看到嵇康一直对自己不理不睬,一向到处受人拥戴的钟会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听到最后一句并没有任何赔礼道歉的意思,反而有些不痛不痒的话,钟会更是恼怒,回答道:“听说了听到的东西才来,看见了看到的事情才离开。”然后气呼呼地甩袖离开。等到再次拜见文帝时,钟会记恨嵇康对自己不尊,故意在文帝面前说嵇康的坏话。后来文帝又听说嵇康这一帮人败坏风俗,言语放荡,无法无天,于是下定决心处死嵇康。

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局部)

行刑之前,有三千名敬仰嵇康的太学生前去为他请命,希望能够免除他的罪过,但却没有任何的作用。行刑那天,嵇康并没有垂头丧气,没有表露出一丝惊恐,反而神色镇定,看看天色还没到时辰,要来自己心爱的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一曲弹奏完毕,嵇康像是将心中积蓄了多少年的感情全部发泄到了乐曲中,叹气道:“可惜《广陵散》从今将在这个世上绝迹!”随后就行刑死去,这时他只有四十岁。听说了嵇康的离世,大家都扼腕痛惜,这时皇帝看到自己亲手摧毁了这个旷世奇才,也不禁有些后悔,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链接:《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相传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民间乐曲,当时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汉代应璩与刘孔才的信说“听广陵之清散”。《广陵散》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故事,因此通常认为是“聂政刺韩王”的别名。《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同嵇康一样,阮籍也是容貌出众、才华横溢的男子。人们常笑他痴狂,因为阮籍性情骄傲,爱好老庄,喜欢静心看书,也很容易被自然美景迷醉。阮籍平时快乐悲伤都不动于色,但一旦喝酒喝到尽兴时,却又疯狂的弹琴唱歌,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

阮籍天生自然坦荡,不肯受外物的约束,对于人人都奉若圣旨的礼教更是不屑一顾。阮籍很孝顺,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时他正和朋友下围棋,但是表情没有一丁点的起伏,坚持将那盘棋下完。下完棋阮籍开始疯狂地喝酒,似乎想要把已经流走的身体的一部分填满,突然之间心口一痛,竟然吐出了血。阮籍也是个性情中人,有一次嫂子要回娘家,阮籍舍不得她走,拉着她告别。邻居家的少妇长得很漂亮,阮籍很喜欢她就约她一起喝酒,等到喝醉了又肆无忌惮地躺在她身边睡着。有一家的女儿去世,阮籍听说了觉得很可惜,虽然不认识人家却跑到人家的葬礼上痛哭。

本来阮籍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十分欣赏古今的英雄豪杰。但颇得统治者赏识的他在官场中几经沉浮,看清了要想在朝廷里立身,必须要日夜戴上一副虚伪的假面,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压抑内心真实的情感。阮籍不甘心与他们为伍,却又苦于自己无力改变,于是干脆彻底放下原来瑰丽的幻想,谎称有病辞官,清静淡雅地生活也乐得逍遥自在。太尉蒋济听说阮籍很有才干要赏给他官做,但是阮籍却并不乐意,悄悄离开。蒋济看阮籍很久没有到任就派人前去接他,却发现他早就不在了,蒋济觉得阮籍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十分生气。阮籍听说了只得先勉强去做官。对于政治阮籍十分矛盾,他曾经拒绝了曹爽授予的参军一职,却先后在宣帝、景帝、高贵乡公在位的时候为朝廷服务。

竹林七贤都爱好老庄,喜欢肆意无拘束的生活,虽然有时迫于压力踏上仕途,却又不约而同地找机会退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磨砺,原本同在世外桃源似的竹林中自在生活的他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渐渐有了不同的人生走向,最终有些人选择离开竹林。

山涛和王戎主动回到朝中做官。山涛40岁以后回到朝廷投靠司马师,王戎更是在晋武帝、晋惠帝两朝位居高官,地位显赫。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嵇康坚守自己的心灵领土而被杀,阮籍被召做官后想方设法地离开。

也许只有在魏晋时期混乱的局势才诞生了竹林七贤,而最后他们的分崩离析也是各人在这样的局势下人生态度转变的必然结局。尽管如此,竹林七贤曾经在清幽的竹林深处时一起吟诵的诗歌、弹奏的琴弦、豪饮的酒酿、互诉的衷肠对于我们后人来说,却是无法复制的精神财富。

六、八王之乱

晋武帝司马炎当上皇帝以后很是骄傲,兴奋之余开始总结归纳自己和家族成功的原因,以便使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为王。在曹爽辅政的时候,有人向曹爽提了个建议,说为了巩固曹氏政权,还是将土地和权力分配给曹氏的子孙比较妥当。但是曹爽并没在意,仍旧独霸着皇权,却不曾料到司马懿会在背后暗算他,最后果然皇权易姓。

晋武帝觉得自己家族成功的原因正是魏国曹氏将国家统治的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张曹氏统治的保护网,这样司马氏作为一个外姓人家才有可能抓住机会掌握大权。找到了原因,晋武帝就开始着手采取措施,预防大权旁落的情况再次发生。他一共分封了27个同姓的王,分布在全国各地,将各地的王国按大小分成三等,根据不同的大小和户籍的数量设立自己的军队。后来晋武帝又允许各地的王担任地方长官,管理辖区之内的百姓。晋武帝看着司马氏遍布全国,自己所谓的统治保护网编织得密密麻麻,非常满意。但是他却不曾料到,他现在想用来网住司马氏统治的政权“天罗地网”,却根本网不住司马氏的子孙随着势力的发展而日益膨胀的欲望,这个网在晋武帝死后注定要引起一场场骚乱。

地方上的司马氏家族成员有了皇帝授予的特权,积极发展着自己的势力,静静等待有利的时机。晋武帝亲自选定的太子司马衷正是他们爆发的突破口。

太子司马衷的脑筋不太灵光,大臣们都想劝武帝另立一个太子,可是每次见了武帝都不敢说出口。后来皇室举办的宴会上,一个叫卫瓘的大臣假装喝醉了酒倒在了皇帝的宝座前,抬起手来抚摸座位的棱角,双眼矇眬地说道:“这个座位真是太可惜了!”武帝平时也听说过大臣的心思,此刻立刻明白了卫瓘的用意,却没有挑明,反而问道:“你是真的喝醉了吧?”卫瓘等大臣们看到武帝有意回避这个话题,自那以后也没再提及。

不过经过卫瓘的这次醉问,武帝也开始动摇起来。他想出个方法来测试一下太子,就是让太子帮着自己处理朝政。司马衷的妻子贾妃处事机敏,她清楚单凭司马衷的脑子即使转一百八十个圈也通不过这次测试,眼看到手的皇位可能会因此失去,于是找了宫中的能人来帮太子答题。话说有个叫张泓的人看到答卷引经据典文采非凡,连忙提醒贾妃这样完美的答案恐怕会让皇帝起疑心。于是贾妃就让张泓帮忙答题,再让太子誊了一遍。武帝一看答卷,虽然没有亮眼的文采,倒也是实实在在的回答,非常高兴。废太子这件事情就糊弄过去了。

随着武帝的病重,朝中觊觎皇权的眼睛开始滴溜溜地转了起来,外戚杨骏便是其中一个。虽然武帝没有废掉司马衷的太子之位,但是他对司马衷独自掌管朝政非常不放心。临死之前,武帝立了遗诏,令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骏帮助太子处理朝政。虽然有武帝的授权,但是杨骏担心武帝死后司马家族会想尽方法夺走自己的权力,于是想了个借口把遗诏从中书省拿了出来,不肯还回去。当武帝病情加重的时候,杨皇后和杨骏趁机逼迫武帝答应让杨骏单独辅政,然后将中书省的官员召集起来,另立了一份遗诏。武帝一死,太子司马衷即位,他就是晋惠帝,外戚杨骏奉旨单独辅政。

链接:中书省

中国古代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魏曹丕始设,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它和汉代尚书有渊源关系。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君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掌握机密要政。为便于出入后宫,用宦者担任,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成帝时废除由宦者担任中书之制,此后至东汉末,改以士人为尚书。东汉末,曹操受封为魏王后,设立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于是中书省正式成立,其官员由士人充任,与西汉时用宦者充任的中书不同。从此以后,中书省与尚书台并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无中书之名。自魏晋以后,中书省是与尚书省、门下省鼎立的三省之一。

眼看杨骏在宫中越来越嚣张,朝廷上下对他不满的人越来越多。晋惠帝对于杨骏霸占皇权并没有什么意见,而他低于常人的智商众人也看得越来越清楚。一次地方闹饥荒没有粮食吃,晋惠帝竟然问灾民们为什么不喝肉粥。大臣们对于晋惠帝哭笑不得,朝廷内外的野心家更是对集中在杨骏手中的皇权有所企图。

晋惠帝依靠妻子贾后的智谋保全了太子之位,而贾后的野心也绝不止当上皇后而已。她不愿意让杨骏把持朝政,于是秘密联络了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想依靠他们的力量除掉杨骏。楚王司马玮听到风声便迫不及待地从荆州带兵到洛阳表示支持。贾后立刻假借惠帝的名义宣布杨骏谋反,派兵包围了杨骏的住处,杀死了杨骏。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第三卷)

    中国通史(第三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神机三国

    神机三国

    “青丘国在其北......滚滚长江都是水”。在这个都是水的三国时代,前世的大发明家朱均穿越成了为诸葛一族哄孩子的奶爸诸葛均身上,然而跟想象不同的是,自己竟然来的太晚,官渡之战都要开始了,错过了揭竿而起的时机,自己该何去何从......
  • 武王灭商

    武王灭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了军队要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掳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十七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武王灭商》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武王灭商的有关内容。
  • 一舞春秋

    一舞春秋

    后人赞他,提精兵三万,则中国莫能与之争。他的一生,总结下来就以下几点:来到一个适合他的地方,交到一个帮助他成功的朋友,遇到一个肯用他的君主,训练了一支能打仗的军队,打了一场令无数人赞赏不已的战役,写下一部流芳百世的兵书,得到一个令无数后人向往的结局。他改变了当时几百年来的战争观念和战争模式,把战争提高到艺术的层次,直接推动历史的车轮,使中国超越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他帮助原本贫弱的吴国,在群雄争霸的年代夺得霸主地位。他就是一代兵圣——孙武。且看一个游荡在江南地区的贫困士子如何在战乱不止,礼乐蹦坏的纷争时代,逐渐成长为令无数后人敬仰膜拜的兵圣。
  • 斩元

    斩元

    怒斩元将,他一战成名!命运因此多彩变幻!有人要救他,有人要杀他!有人爱他,有人恨他!为兄弟,他独闯连营,枪挑寇首!为情爱,他直面千军万马,换得红颜一笑!银枪在手,乱世化清平,杀出华夏盛世万邦臣服!脚踏战火,血性真男儿,敢叫历史车轮疯狂倒转!
热门推荐
  • 末世求生游戏

    末世求生游戏

    皇上来了.黄尚带领朋友和幸存者求生的真实故事
  • 万界剑主

    万界剑主

    “剑圣”宁辰遭遇死劫,肉身陨灭,灵魂来到下级位面,重生在一个修炼资质低下的宗主之子身上。一柄断剑,一本黑书,开启了他的巅峰之路。无尽世界,宗门林立,异族争锋,天才争霸……宁辰手持一剑,斩灭一切。风云际会,剑主万界。
  • 腹黑神探,求撩

    腹黑神探,求撩

    这是一个小灰狼征服大白兔的漫漫长路的故事………
  • 越过心海,到你身边

    越过心海,到你身边

    我叫沈心,心脏的心。我叫陈越,越过的越。若早知道会经历那么多的坎坷,我一定会想早点遇见你。若早知道会那么爱你,当初就不会让你哭着离开。
  •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本书从制度执行、职责划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管理者引导、凝聚集体执行 力、过程监控与纠偏、奖惩激励、执行结果和执行管理提升九个方面展开论述,按 “问题界定 案例解析 实践指南 管 理提升”四个模块,深入浅出地对员工执行工作中的各种管理行为进行了解析,并辅 以漫画、情境、案例等表现形式,让管理者学会如何更好地培养员工的执行能力,提高执行效率。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师、管理咨询师、高校人力资源 管理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 EXO之女配逆袭

    EXO之女配逆袭

    温馨一早上起来就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陌生的别墅,陌生的房间,还有一个.......系统
  • 都市神装

    都市神装

    叶唯每天梦见自己穿上不同的神装就拥有不同的能力。直到一天,他意外得到进入虚界的物品,并发现在虚界通过某种条件,可以把虚界的东西兑换到现实世界,而虚界里,最强的实力都是通过神装实现的,于是他和其他进入虚界的人开始疯狂了!
  • 将门独女

    将门独女

    她原本是杀手集团的掌权者,却爱上组织中的王牌杀手,竟命丧他手。她是将门之女,不通女红,不通六艺,独独擅长行军打仗。原是上香求求姻缘,却不成想遇上山贼,真是毁了一世英明!当她的灵魂附上她的皮囊,又会展现怎样的风华?三年后,天下皆知,楚国有一女将,上了战场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敌人莫不闻风丧胆;战场下英姿飒爽,举手回眸,已是万千风华!倾慕之人趋之若鹜,她却道此生再不敢尝情爱滋味,孤身一人安稳一世便已知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生缘三世劫

    三生缘三世劫

    这本书没有大纲,我也不知道怎么写简介,完书再说。差不多就是仙侠,但这里没有仙侠,这预计三个故事。一个故事为一篇。有些人,爱不得,有些事,悔不了。
  • 李悦传

    李悦传

    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后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李夫人死后,以皇后之礼安葬。汉武帝死后,李夫人配祭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思念不已。忽一日武帝梦到李夫人后,想与李夫人再见一面,便找来方士设坛作法。武帝在帐帷里看到烛影摇晃,隐约见一身影翩然而至,却又徐徐离去,便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武帝又自作赋以寄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