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0000000005

第5章 忽视时间

在当今发达国家中,流行一句名言:时间就是金钱。现代社会的复杂精密,使得人们必须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工作的数量和品类,要是让上一个世纪的人来做,肯定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蒸汽机和电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身体习惯方面早就作好了准备。尽管我们的祖先除了吃喝和打斗,便无所事事,但人们想不到,会有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这个种族为自己的旺盛精力驱使,不停息地去行动。

中国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在问候语上的差别意味深长。前者碰到熟人时,会问:“吃了吗?”后者说:“干得如何(Howdoyoudo)?”一方的常规是吃,另一方则是干。显而易见,时间就是金钱,这已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通常连最后一秒钟也不会放过;而中国人则与大多数东方人一样,却闲散得很。中国人的一天只分为十二个时辰,这些时辰的名称却不明确,只是指称一天的十二分之一。这样,“午时”是指十一点钟到一点钟的整段时间。“现在是什么时辰?”一个中国人用英语问,“月亮的中午叫做什么时候?”用稍微明确一点的话来说,他应该这样问:“晚上,月亮在子午线上之时,叫做几点钟?”

日常生活用语中,时间也是模模糊糊,“日出时分”与“日落时分”,在中文中还算是明确,与经纬度有干系,但“午夜”与“正午”一样,却含糊不清。一般由“更夫”来确定的晚间时分,也是暧昧不定,只有最后一更例外。因为打这一更,总是在阳光初现之时。城市里“打更”的时间间隔,甚至也长短不一。对于我们的手表,绝大多数中国人,从不知晓。有那么几个中国人戴着手表,却从不用手表去安排日常事务,尽管他们过几年,还把手表内部清洗一遍,使它保持准时。一般人以太阳高度来定时间,觉得足够了。日上一杆,两杆,或者三杆,没太阳,就观察猫眼的瞳孔大小,由此确定的时间,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已经够准确的了。

中国人利用时间,与他们对时间流逝的度量有关。按照西德尼·史密斯的理论,人世中有两个档次的人:前大洪水时代之人,后大洪水时代之人。后者发现,人类的寿命再不会长得接近一千年时,因而抓紧时间多做事,以适应新时代。相反,前大洪水时代的人,不能明白玛土撒拉(969岁的老寿星——译者注)的时代已逝去,他们依旧按老习惯生活,好像生活已由长老安排好了似的。

中国人算得上“前大洪水时代的人”。像茶馆请来的说书艺人,极力招徕顾客,让人想起丁尼生的长诗《细水长流》。顾客来来往往,他依然声嘶力竭地讲个不停。唱戏的也如此,有时要连轴转,唱上几天几夜,尽管与曼谷的戏子作秀相比,要稍逊风骚。有人告诉我们,他曾在曼谷一场长达两个月的戏棚里,苦苦煎熬!中国人的杂技,要是演得好,是相当巧妙好玩的,但有个让人头痛的缺陷——开场白又臭又长,因此,献艺尚未完结,外国观众就想离场。更让人惊悚的是,中国人的宴会,菜肴之多,品类之盛,不可思议。很少有老外能经受这种宴席的“考验”,但中国人还感到这种口福享受得还很不过瘾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是他们最忧伤的感叹,尽管对于那些掉进陷阱的倒霉“洋傻瓜”而言,他们满怀希望筵席快点散场,但总是为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所淹没。

中国人从小就习惯于按前大洪水时代的方式行事。上学,他一去就是一个白天,从日出到日落,中间只有一两次休息,用来吃饭。学生和老师都遵守不误。科举考试要考上几天几夜,每一级考试都让他们绞尽脑汁,而大多数考生经过这种疯狂的考试,却感受不到这种考试的内在荒唐。

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会让人想到他们学习过程的艰辛。中国文字,实际上也是前大洪水时代的,需要玛土撒拉这样的老寿星,用一生去修习。坦率地说,中国人与古罗马人一样,要是迫使他们学习这种费劲难学的语言,他们永远不会有功夫去说出和写出经典之作!

中国人的历史也属于前大洪水时代,他们的史学家不但企图溯源到混沌的远古,而且长河般的史书显得冗长、混杂,既塞满各个朝代的树干,还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枯枝烂叶。只有一个毫无时间观的民族,才会编写和修习这样的历史,只有中国人的“肚量”,才容纳这样的历史长河。

中国人忽视时间,也表现在他们的劳作上。前面已说过,他们劳动的精力投入程度,与盎格鲁-撒克逊人有很大的不同。

那些曾与包工头和雇工一起造房子的外国人,有几位希望再与他们合作一把?工人晚来早走,还时常停下来“品”茶。他们走得很远,远方的石灰坑里,拖来的只是一布袋石灰浆。要是用独轮车来推,一个人就能干上三个人的活,但他们不想这样做。要是飘起细雨,他们就会歇工。结果常常如此:尽管人们很勤奋,但进展却极慢,要计算这些人每天的工作量,可不太容易。听说有个“洋”人,对他雇来的木匠钉板条的速度很烦,在他们进餐时,自己亲自上阵,结果他们四个人半天的活计,他一个人就搞定了。

对中国工匠而言,维修工具是件耗时的精品“工程”。不过,要是洋人的工具,那就随心所欲了,工具不可思议地无法用了,却没有人说曾动用过它。“我可没去那儿”,这是一句很烂的托辞。椽杆和小檩条往墙上一架,中间用绳子一捆,脚手架就算大功告成。整个工期里,天天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所有的经验,现在都派不上用场了。沙、石灰和泥巴,本来能用的东西,现在都无法用了。外国佬真是无奈。他就像被土人捆住手脚的格利佛,被一根根绳索拽着,这么多根绳子一起拉,他真的招架不住了。一个广东包工头的经历,深印在我的记忆里。他的誓言和钱财融化在腾腾的烟雾里,因为倒霉的他成了鸦片瘾君子。最后,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只能把他的烂事在他面前摊开:“早就告诉你玻璃的尺寸,窗户你量了三次。你全都做砸了,这些玻璃没用了。门关不严,一点胶水都没用,地板太短,太少,全是节疤,完全不能用。”沉默了一下,这位文质彬彬的广东人,一脸苦相,看着我们,颇有礼貌地说:“请勿说!请勿说!要有君子风度!”

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没有耐心,不仅难以理解,而且不讲道理。聪明人认为,他们厌烦我们没有耐心,就像我们厌恶他们没有诚信一样。

不管什么事情,也很难让中国人感到速度的重要。我们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大包外国邮件,在两个相距仅十二英里的城市间延误了好几天,只是因为邮递人员的驴子生了病,得在家休养!中国电报局的管理,与它应有的形象相比,只不过是一种拙劣的山寨模样。

外国人最恼火的是,中国人在通常社交访问中,视时间为无物。这种访问在西方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超时。在中国没有这种限制,要是主人不安排住宿,客人再累也得讲个不停。拜访外国人时,中国人完全意识不到时间的宝贵。他们坐而论道几个小时,倾诉一空,也无率先告辞之意。有位好牧师说过:“想见我的人,便是我想见的人。”要是他在中国住上一段时间,他非得改口不可。有过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他就会像另一位忙得团团转的牧师一样,在客厅里挂出一个条幅:“天主保佑你走好!”这种赤裸裸的警告,即便一个脾气火爆的中国人,也像当头挨了一棍,他会长久反应不过来,长得可以耗尽十个欧洲人的耐心。终于,他开始讲话了,他懂得了“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的真切。要是外国人能像前不久刚去世的马根济医生那样,就会感到解脱了。中国客人接踵而至,朋友又“只来不走”,浪费了接诊时间。马根济医生对他们说:“请随便坐,我现在很忙,请原谅。”要是他能像向一位学中文的学生那样直截了当,他就快成仙。这个学生刚学会几句中文,便来个“牛刀小试”,结果弄得老师目瞪口呆,因为这个学生在下课时,对老师喊道:“开门!出去!”

同类推荐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中华国学经典:楚辞

    中华国学经典:楚辞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被围与突围

    被围与突围

    本书表达了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的当代文化忧思。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它让人们在茫然中自失,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理想,剿灭信仰,滋长狡黠。而这种境况的改变,只能以人们原本敏锐的感受力的恢复为前提。因此,“突围”也就是使人们恢复对世界的原始感受。但是,世界是被各种假象遮蔽的,只有通过批判和清厘才能使它恢复。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 烟台婚礼指南

    烟台婚礼指南

    该书由烟台婚礼大纲、烟台婚礼风俗“99个为什么”、烟台婚庆行业服务谈、烟台婚礼趣谈、烟台婚礼服务指南等几大部分构成,是其经历5年时间,在潜心研究烟台婚庆文化的基础上写成。该书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引导读者们从物质社会的层面上剖析了婚庆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在精神文明的层面上解读了胶东半岛婚礼中民俗民风,以及其中蕴含的内在文化。
热门推荐
  •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

    本书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当作歌德的传记来阅读;但是我认为,它更加直接和突出地显现出了歌德关于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思想,所以还可以称得上是“歌德的谈话录”——就如《论语》体现着孔子的博大思想,以“谈话”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方面地体现“作者”(在这里,真正的作者应该是歌德了)思想,不受时空体式的限制,没有逻辑思维的束缚,是作者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现,也是我们来阅读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贴近的一扇窗户。
  • 北宋搅屎棍

    北宋搅屎棍

    时光的长河站着你我,李琦的到来让河流悄然分了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北宋。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李琦说:给我一文铜钱,我能搅动八方风雨。
  • 美女总裁的贴身男秘书

    美女总裁的贴身男秘书

    公司美女总裁是自己的未婚妻,普通员工方超被岳父提拔为总裁的贴身秘书。不需要工作,只要征服自己的未婚妻即可。一个想追,一个想躲。未婚妻为了解除婚约,让方超犯下作风问题。不惜找来美女闺蜜施展美人计,从此三人开始了打情骂俏的同居生活。
  • 穿越之月影宠妃

    穿越之月影宠妃

    太子殿下,我不是您的宠妃,我是晴天,我可是您的皇嫂呢,你不信可以去问问你的皇子哥哥呀!
  • 回到唐朝当夫子

    回到唐朝当夫子

    系统说,只可为师,不可为徒。那就没办法了。房玄龄杜如晦,抱歉,我不能当你们徒弟,不如你们给我当个普通弟子啊。。。李世民?你没办法放下国事好好学习?!那没办法了,只能委屈你做我记名弟子了!玄奘啊,倒是有资格做我亲传弟子,没其他意思,就是想试试孙悟空给我做徒孙是什么感觉。女徒弟:我想上了你,你却只想让我当徒弟………#想攻略美女当徒弟,却险被美人攻略,可是我只想要徒弟,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嗯,本故事纯属虚构且慢热型,严谨考据党慎入。你也可以当成是一本披着系统文的种田文,看的朋友当打发个时间看吧。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光余生

    时光余生

    这是关于我的故事,我叫易爽,是个十七岁的姑娘,我也不清楚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读了我的故事,也许你会知道吧
  • 倾城虐恋:何耐我们如此

    倾城虐恋:何耐我们如此

    一次偶然的贵族聚会,她他相见了,十年后英皇贵族学院她他相见了,他没有认出她,她以特招生的身份进入,同班,她人如其名冷,不愿意与之争执,她的性格深深吸引着他,他却发现冷漠是她的面具,当他去追求她时,她,去当兵了,当她回到学校,当第一贵族找到了她,她的记忆恢复,成了第一继承人,她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剑宗奇侠

    剑宗奇侠

    自古英雄多寂寞!我剑长三尺,却抵不上你青丝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