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0000000002

第2章 厉行节约

“勤俭节约”,是持家之道,尤其针对收支的问题。按照我们的理解,勤俭节约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克制需求;避免浪费;以小搏大,获得资源。不管在哪个方面,中国人都是非常节省的。

外国人来到中国,第一个印象,就是中国人的吃喝很节俭。人口众多,但看上去只靠很少的食物糊口,比如稻米、豆制品、小米、蔬菜和鱼类。这些东西,再加上其他一点东西,构成了无数人的主食。只有在节日或是其他特殊场合,才会有一点儿肉吃。

人们已看到,西方人正设法为赤贫者提供廉价而又营养丰富的食物。人们看到一个有趣的事实:在中国,普通年景里,每天两美分钱,就能为一个成人提供足量的卫生食品。即便是灾荒三年,每天不足一个半美分的配额,也足以让无数人苟活下来。这无疑表明了一个事实:中国的烹调功夫实在是高妙。尽管中国人的食材一般是简朴的,在外国人看来,还经常是寡淡无味,甚至是难看的,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在对这些东西进行烹调方面,中国人的确是厨艺大师。对待这个问题,柯克先生认为中国人处于法国人之下,而在英国人(他可能还算上了美国人)之上。厨艺大师的排列次序,我们肯定不会像柯克先生那样武断,但中国人无疑要比别国人会烹调。如上所述,即使从人体科学的观点来看,中国人对主食的选择显然是明智的。高超的厨艺,简单的食材,丰富的花色品种,即使对中国烹调最不注意的人,也知晓他们堪称“食神”。

另外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实,尽管还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很容易证实。那就是,中国的饭菜在烹调时很少浪费,没有废料这一说。任何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每次剩菜剩饭,下顿都会重新端上桌来,哪怕这些残羹剩饭已毫无营养。要说明这个普遍的事实,只要看一眼中国的猫、狗的生存环境。这些动物的“生活”真是艰难,它们依赖人们的馊饭馊菜,始终是“苟活性命”。“暴富之国”中人们的豪奢,真是臭名远扬,我们可以肯定,像美国这样的富国,每天浪费掉的东西,足以使六千万亚洲人过上饱食终日的生活。但是,我们愿意看到这么多人被我们所浪费的东西养肥,正如许多中国富人在“撑饱”之后,仆人或小厮就有份来分享剩饭剩菜一样!即使茶杯里剩下的茶叶,也要重新倒回茶壶里,去再煮一遍喝。

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特别关注:人们很讲究食品的卫生,西方人越来越关注这一点,但中国人却不这样。进网的都是鱼,不管什么货色早晚都得“落网”,几无幸免。在中国北方,马、骡、牛、驴到处都在干活,不少地方还用上了骆驼。有些读者看到下面的做法,无疑会感到这俭省得过分了:动物死后统统吃掉,不管是撞死、老死,还是病死。这太常见了,常常让人无语,没人因为牲口死于胸膜炎等流行病而放弃这种习惯。这种病死动物的肉,可不比其他病,人吃了就会传染。人们在低价购买病畜肉时完全知道这一点,但肉还是全部卖完,并且全部吃下去了。知道有害还去买,无疑是因为他们贪图便宜,冒险而去贪口福。不过,吃了病畜肉而生病的人还是占少数。死狗死猫也吃。与死马、死骡、死驴一样,酒肉依旧穿肠而过。我们曾几次亲眼看到村民煮死狗吃,死狗都是被人毒死的。有一次,有人去问一个外国医生,吃了有何危险,但因为狗已“在锅里了”,狗肉飘香,这帮人无法割舍这顿美味,结果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大吃一通,却一点事都没有。

与饮食有关的节俭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巧妙地平衡了火与锅之间的关系。燃料既少且贵,基本上是些叶子、秸秆和庄稼的根,烧一下就没了。为了对付这种情形,锅底要做得越薄越好,但炒起来要特别小心。搜集燃料的过程,是中国人节俭至极的又一范例。任何一个小毛孩,别的干不了,起码还能捡点柴禾。拾柴大军,出现在秋冬的田野上,在他们竹耙那饥饿的利齿之下,地上连一根杂草都不剩了。孩子们被派往树林去打秋叶,好像打的不是秋叶而是栗子,就连麦秆也很少能在秋风中“摇曳生姿”,它们早已被性急的人们“收拾掉”了。

每一个家庭妇女都懂得最大限度地节约布料。她的衣服不像她的西方姐妹那样,在花式和做工上费尽心机,而是尽力谋划节省时间、精力和布料。一块再小的洋布,中国妇女也不会嫌弃,她会让这块洋布再次现身时,不是以美妙的方式,就是以物尽其用的方式,让人赞叹。这会令所有“家政”女作家目瞪口呆。一个地方用不上,另一个地方肯定用得上,一片小碎布条也能用来纳鞋底。伦敦或纽约的善人们,把自己不再穿的衣服施舍给穷人,希望这样的接济,千万不要造就出一些仰赖别人的穷人。否则,真是害处多于利处。但不管谁把类似的东西施舍给中国人,尽管他们所用的布料和式样与我们的完全不一样。但我们完全可以信任这些衣物迟早用得上,最后的碎布与其他布料“混搭”在一起,不会剩下一丁点布料。

中国人常常在纸上题字送给友人,但纸是松垮垮地缝在一块丝绸面料上,是缝而不是裱在上面,目的在于朋友要是另有选择时,可以把题词拆下,这样就有一块可以派上用场的绸缎了!

中国人的勤俭,也反映在小商贩的交易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小到忽略不记。一个小商贩,比如说,可以精准地说出各种火柴盒里的根数,并知道每盒能赚多少厘钱。

中国人的每一页旧账单,都会糊上窗户或者化身为灯笼。

中国人勤俭到了这个地步,甚至到了节约日常必需品的程度。他们看不到其中的荒唐,而认为是合乎情理的。香便文博士的《十字架与龙》一书中,有一个范例。三个苦力抬着他,走了二十三英里路,花了五个小时。这三个人接着又返回广州,去吃专为他们而留的早饭。前后走了四十六英里,一半的路还抬人,就是为了节省五美分。

还有一次。两个轿夫把轿子抬了三十五英里,又坐船回来,他们从早上六点起,就没进食,却不愿花三文钱,吃上两大碗饭。那条船搁浅了,他们直到第二天下午二点钟才到达广州。这样,这两人已经有二十七小时没进食,抬轿走了三十五英里,然后又抬着香便文博士,再走了十五英里到达广州,这十五英里当然还包括抬着他的行李!

中国人勤俭带来的很多东西,西方人完全不愿意见到,但我们却必须承认这里面的淳朴人性。帝国的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真奇怪),男孩、女孩一年中有好几个月几乎什么也不穿,到处跑,就像是在伊甸园里。这是为了让他们舒适一点,但本质上是为了节省衣服。无数的中国独轮车都吱吱作响,它们缺少几滴能使车子不叫唤的润滑油。油从没上过,因为对被称为“神经麻木”的人而言,忍受吱吱声,相比滴上几滴油所“浪费”的钱,还是划算的。

要是一个日本侨民,他租房子时,会在合同上特别注明,每天需要多少加仑的热水,以便按照传统方式洗澡。中国也有浴室,但大部分中国人从没有靠近过它们,甚至从没见过。一位中国妈妈的孩子一身灰土,她拿起一把旧笤帚,给孩子“洗尘”。见到这一幕,一位惊奇的外国女人便问:“你每天给孩子洗澡吗?”这位中国妈妈怒气冲冲地说:“每天?他生出来就没洗过!”对于一个中国平民而言,肥皂商就是把肥皂“比泥巴还便宜”的广告贴到他窗口上,他也无动于衷。

无疑,中国人会把外国佬看做“肥皂浪费狂”,这是意大利人对英国人的评语。中国人洗衣服,对他们自己而言,总算是搓了搓,用的肥皂省到了极限,但要是探讨洁净程度的话,就只能无语了。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为了节约,因为很多中国人同我们一样,也爱清洁,尽管生活条件糟糕,但他们真是洁净的榜样。

正因为勤俭的特性,通常不能买到现成的工具。你可以买到“粗蠢”的半成品,然后再自己精加工。自己加工总要比买现成的便宜,人人都这样想,现成品就看不见了。

我们已说过节约材料的事例,比如,一般房间光线都很暗,点一盏灯也花不了多少钱,但也要把这盏灯放在挖出来的墙洞里,以便同时让两个房间光亮起来。这种情形也出现在中国的大小加工厂,比如各种编织厂、陶器厂、金属加工厂、象牙雕刻坊等等。这些工业,对于我们而言,似乎更能证明中国人的勤俭,而不是他们的创造力。本来可以有许多比眼下更先进的方法来完成中国人的劳作,但这些更先进的方法,就会使中国人一直劳作的事儿变得索然无味了。他们看起来能够无中生有地制造所有的玩意,这是他们的产品的共有特点,无论粗劣的还是精致的产品都是如此。他们可以在一个小院里建造一个小炼铁炉,也可以在一个小时内,用一小堆泥砖垒起一个炉灶,可以一直用下去,也挺好烧的,而且不花一分钱。

即使重大任务出现,也得厉行节约,没有比皇粮上京更能体现中国人的勤俭了。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谷物作为皇粮送到北京。从天津通过北河运到通州。一位外国粮商会惊奇地看到,一座座小山般的稻谷,需要卸船、称量、搬运,搞定这一切的“机械”,却只是一帮苦力用的状如截锥、体积一蒲式耳的木箱,以及若干数量的草席。草席铺在地上,谷子倒上去复秤,装袋,运走,再把草席一卷,这个帝国的谷物交易中心又重新成为泥岸了!

对于一个美国烟草种植园主而言,最大的支出,就是一个构造精巧的长棚子,它是为烘干烟叶而建的,而中国烟草商更绝,连这笔费用也差不多省了,棚子用茅草搭就,茅草旧了可以充作燃料,与新茅草同样好烧。烟叶摘掉之后,肥壮的秆还挺立在地里,用草绳把烟叶扎紧,挂在一根根的秆上,夜里连同绳子一起收进屋,就好比晒在绳子上的衣服。在简便和效果上,这让我们叹为观止。

每一个在中国居住过的人,要是细心观察的话,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例,它体现了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事例太令人难忘了:一个中国老太婆,蹒跚前行,有人问了一下,才知道她是去一位亲戚家,那里离祖坟最近,这样将来死去就能省下一点抬棺材的钱!

同类推荐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热门推荐
  • 小花仙之拯救拉贝尔

    小花仙之拯救拉贝尔

    安安和库库鲁来到了拉贝尔大陆,并且拯救了拉贝尔,安安也见到了妈妈……
  • 看脸世界

    看脸世界

    在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在这个眼里只有颜值的世界,颜高任性。你胸大可以你说了算,我颜高我就可以任性!世上没有丑男人,只有懒男人。不都说胖子是潜力股吗,那就看他怎么变成大帅哥吧!!
  • 每朵丁香都会盛开

    每朵丁香都会盛开

    我有两个生日,一个是5月17日,一个是6月1日。前者是从一张塞在我襁褓里信纸上所获知的,上面还有诸如“无力抚养,恳请好心人收留”等字样。后者则是养父母给我定的,他们说,每个孩子的有生之年应该快乐似童年。
  • 最强圣域

    最强圣域

    爱尔兰大陆,分为七国八域。七国为七大帝国。七大帝国纷争不断。八域掌控大陆命脉。八域名为魔法圣域。七域为辅,一域为主。七大辅域各驻一国。主域为最强圣域统治七大辅域,实则统治整个大陆。八域纷争不断犹如七国,只为成为最强圣域。我命由我不由天,待我横扫七国八域,打造最强圣域,错,是最强神域!铸造最强法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火线都市

    火线都市

    一个迷失在都市中的酒色之徒,混迹在纸醉金迷的大都市。一日送往妹妹上大学,一个神秘组织的出现再次引起了他的关注。并渐渐地重新踏入了抛弃已久的生活。看他能否重新找回自我,脱离迷失的境遇。看他如何在都市里面展现不同的烽火硝烟。
  • 夏魂

    夏魂

    神州大陆大夏王朝。这个拥有着十几万年历史的古老古国经历了太多血与泪.......一个腐朽的王朝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岁月中挣扎着。且看主角如何将一个腐朽的王朝从一个乱世中拯救出来。不做乱世之枭雄,只为救世之能臣!不为皇帝歌功德,只为苍生说真话!
  • 五行大陆狩猎记

    五行大陆狩猎记

    一个五行的大陆,人类与灵兽共存,究竟谁是谁的猎物?
  • 神裔养成计划

    神裔养成计划

    神裔学院,表面上是享誉全球的高等学院,而其实,它的真实面目,却是培育神之后裔之地。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神裔们使用神的语言,改变着神创造的规则。降临异星的疯狂冒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神秘案件,以及虚拟世界的艰难训练。莫十寒,一个来自夏国的【普通男生,一段注定不平凡的学院生涯。欢迎来到,神裔学院。(本书不同于传统的打脸升级无限流,内容广泛,毕竟作者脑洞不上税2333333)
  • 不语刀

    不语刀

    一位仁慈的少年一把仁慈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