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9800000006

第6章 到上海求学(2)

叔叔带余秋雨去得最多的就是书店。那天叔叔带他来到福州路的一家旧书店。余秋雨一走进这家旧书店,就被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排排垒成山一样的书惊呆了。他感觉全身热烘烘的,血直往头上涌。他像是走进一座他梦寐以求的宝库,不由得张大了嘴“啊”了一声!

叔叔一定经常往这家书店跑,他那无精打采又有些得意的眼神告诉了余秋雨。叔叔看他这么喜欢这里的书,又解释道:“虽然全是旧书,可比新华书店更有价值。”叔叔继续说着,余秋雨却一句也没听见,只是不停地摸摸这本,看看那本,好像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这书里面了。

“你说你正在练颜真卿的字?正好,我也给你买一本吧。”叔叔一边说一边将余秋雨领到碑帖柜台,问营业员有没有颜真卿的字帖。

这位上了年纪的营业员看了一下他,说:“我们最近收到了他的一部帖子,珂罗版印刷的,可能有点贵。”说完他没有直接去拿,又用探寻的目光打量了他一下。

“多少钱一本?”

“九元,这是叶家的藏品。”说完,他才将那个帖子递给了叔叔。

余秋雨从叔叔手里拿过字帖,见上面写着:“颜真卿书祭姪贴”。叔叔这时用手指着封面上的姪字对余秋雨说:“你每次给我写信,署名前的姪字都像这个,用女字边。现在报上说,北京的语言学家有了新规定,写竖人边。”叔叔真是有文化,随手就可以找出一点东西指点他。余秋雨这样想着。

叔叔从余秋雨手中又拿过帖子,轻轻地翻开来,叔叔的面部表情有些凝重。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回忆道:“我连忙伸头去看,也大惊失色,眼前出现的完全不是我平日见过的那种字帖,而是满篇烟云,黑雾森森,潦草恣肆,时断时续,涂涂抹抹,极不规整。我疑惑地转脸看叔叔,满眼是疑问:这也算好字吗?”

余秋雨正想发表自己的疑惑,叔叔又问了营业员一句:“多少?”

“九元。”

仿佛不是营业员和顾客在对话,双方的语气像是在作重要的选择,重要的决定。余秋雨的叔叔没有兑现刚才要为他买这本字帖的承诺,他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拿着,一只手把余秋雨揽在身边,向家的方向走去。

因叔叔没有兑现“颜真卿书祭NFDA1L”的事,余秋雨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只是那个时候,九元钱实在是个不小的数目,送给一个读中学的孩子是不是有点奢侈,再说叔叔也喜欢字帖,现在想来,叔叔带给他的是用金钱买不来的求知精神,叔叔带着余秋雨来回于家和书店之间,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也不是说教就可以达到的。

后来,余秋雨终于知道叔叔为什么那么酷爱颜真卿的字帖,原来叔叔不光是欣赏颜真卿的字,更欣赏他的为人,余秋雨这样描写颜真卿祭NFDA1L:“对毁坏盛唐气象的叛臣叛贼,文化大师颜真卿全家都举起了刀戟。他亲自率兵抗逆,堂弟颜杲卿被叛贼脔割,连遗体残骸都无法完整。侄子颜季明也被杀害,留下的只是一颗头颅。但朝廷对这样的烈士却不闻不问,只得由颜真卿自己来祭。这样的祭文,怎能不大气磅礴、感天动地。颜真卿撰写这篇祭文时四十九岁。二十七年后,七十六岁的他又在另一个叛将前不屈不挠,壮烈捐躯……”颜真卿的《祭侄贴》这样写道:

……

土门即开,

凶威大蹙。

贼臣不救,

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为茶毒?

念尔遘残,

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关。

泉明比者,

再陷常山。

携耳首概,

及兹同还。

抚念摧切,

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

卜尔幽宅。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

尚飨!

叔叔回安徽后又来过几次上海,来的目的是想要余秋雨帮他抄写几封寄给北京领导机关的投诉信,投诉安徽政府隐瞒巨大灾情的情况。余秋雨从小就受母亲的影响具有同情心,那些和母亲自愿帮乡亲写信、读信、算账的日子,教会了他如何尽可能地善待弱势群体,而乡亲因没有文化造成世代贫穷,以及被有权有势的人愚弄的事,更梦魇般地触动过他的灵魂。直到现在,他还会经常想起,并经常告诫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尤其是叔叔告诉他,老百姓太苦了,北京却不知道,凡是安徽灾区写给中央办公厅的信都被截留和侦察,他只得到上海投寄,又只得让余秋雨抄写。余秋雨愤怒了,他想难道就没有老百姓说话的地方吗?

祖母知道余秋雨为叔叔抄信的事,叹了一声:“他不会在安徽成家了!”

余秋雨被祖母的这句话触动了,叔叔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准备不顾一切了!他觉得他此时才真正了解了叔叔,这个平日里谈吐温和的叔叔,却有着大将的风骨。

有天余秋雨的叔叔将他带进他在上海的临时住所,问他每个月向家里要多少钱?余秋雨回答五元,伙食费有助学金。叔叔要余秋雨每月到这个地方来一趟,向他的同事领钱,他已经关照过他们,还不要余秋雨告诉他父母,因为他们家里实在太困难了。余秋雨说父母问起来怎么办?叔叔说,就说是他的稿费。尽管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余秋雨就这么办了。也在此时,余秋雨想到,那次叔叔没有兑现买那本字帖时,心里还有些怪罪叔叔,现在想来,叔叔确实是爱他的,在关键时刻,关键事情上,叔叔就会挺身而出来保护我们全家的。

从此,余秋雨完全理解了叔叔。

四、痴迷于绘画

余秋雨不仅文章写得出色,美术也很棒。这得益于他在乡下“堂楼顶”小书房里看到的《芥子园画谱》。那时他天天临摹,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上了中学,美术老师发现了他在绘画上具有超人的天赋,异常欣喜,指定余秋雨为美术课代表,他还被邀请参加学校的美术小组。余秋雨的自尊心再一次得到满足,成就感也再次得到提升,对学习和绘画的热情更高了。由于这些经历,他后来当教授及院长时,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以鼓励为主,很少批评学生。他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绘画方面,余秋雨非常崇拜两位大师:一位是费新我先生,一位是哈定先生。他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他们的画后,立时就有一种冲动,希望将来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画家,享誉全世界。与一般人一样,余秋雨对美好的东西都有一种向往、冲动,但他又有别于一般人,只要对一项事物发生兴趣,他便会执着地走下去,他坚信,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执着则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保证。人一旦具备这两项素质,就没有迈不过的坎,闯不过的难关。正是由于拥有这种精神和信念,他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在不同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余秋雨将两位大师的绘画教本拿回家,认真地边读边画,读他们传奇的人生,读他们的绘画内涵;临摹他们的作品,临摹他们的神韵。他还经常到长风公园写生,画物、画景、画人,他时刻留心捕捉万物灵动的瞬间。在他的笔下,生活是美好的,学习是美好的,未来更是美好的。大自然以其博大的胸怀充盈着他的心田,丰富着他的阅历,在这样一个让心灵放飞的地方,他的心智跟着画笔在成长。

美术课在学校是副科,同学们常常不很重视,但教余秋雨美术的陆老师却不服气,常会做些出格的事情。他在班里搞人体写生,叫余秋雨只穿内衣站在讲台上当模特儿。结果同学画出来的写生让余秋雨啼笑皆非。余秋雨回忆说:“满嘴大蒜味的陆老师笑着对我讲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美术不同于照相,画你,其实是画每个人自己。我会给这些画打分,那分数不属于你,只属于他们。’”

余秋雨对画画的痴迷影响了其它课程,那学期的数学考试他没有考及格,这是他的父母无法容忍的,他自己也觉得问心有愧。因为数学不及格,父亲第一次对余秋雨发了火,而且是过年时当着叔叔、姨妈和益胜哥的面。

叔叔为了缓和气氛问余秋雨:“不及格的同学多吗?”

“超过一半。”余秋雨说道,“这两个学期老师和高中同学都在校园里炼钢,我们天天到外面去捡废铜烂铁,还要参加消灭麻雀的运动,没多少时间做功课,而且我还要画画。”余秋雨将“画画”二字说得有点重。

同类推荐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本书内容包括:历代帝王之谜;影响后世的历史谜团;生命之谜;人类生命之谜;地球之谜;历史悬案;历史文化之谜等。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 大佛寺诗联选

    大佛寺诗联选

    本书是一本古今诗人吟颂张掖大佛寺的诗联荟萃,作品主题鲜明,咏意厚重,风格迥异;诗集编排得体,融贯尔雅,和谐成篇。这对弘扬佛寺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热门推荐
  • 绝世逆天:相府四小姐

    绝世逆天:相府四小姐

    曾经,毛爷爷教育过我们,要相信科学,但是这个大陆的神奇事件太多,神马科学,神马技术,都让它见鬼去吧!她,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次任务穿越异世,她是废柴?看她如何斗气,训魔兽,当知道自己母亲的强大身世后又该如何踏上自己的寻亲之路。他,神渊大陆的待选统治者。一次历练是他们相遇。“你是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你未来相公。”“想占老娘便宜,小子看你有那本事没有。”“那好,我们来打赌,看我能不能然你成为我的娘子。”“好啊!赌注是什么?”反正到时后自己不同意就行了。“胜者为王,败者暖床。”“。。”某天,她通过自己的本领来到了神渊大陆“少主,少主夫人来了。”“很好,送一个门派去给少主夫人当见面礼。”。。
  •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

    本书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性格等不同文献来为女性诠释不同的说话技巧,内容包括能说会道、随机应变、愉人悦己、巧于说服、赞扬批评、玲珑口才、职场攀升、巧言慧语等。
  • 一个鬼子也不留

    一个鬼子也不留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刀下,将曾经用鲜血捍卫的誓言,划割地支离破碎。誓死不做亡国奴!在刑具前的威逼利诱中,将曾经最崇尚的信仰,换取了苟延残喘。尊老爱幼!在一群群畜生面前,将华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践踏于蹄下。一块手表,带着都市少年陈子豪,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在这人性没有任何遮掩的岁月,目睹祖国河山遍地狼烟,他浴血奋战,只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铭记家恨,勿忘国耻。
  • 双界天渊

    双界天渊

    现代人宋佚的神魂一朝穿越,来到以修行为要,以力量为尊的世界。月晟皇朝风光鼎盛,神州内外暗流汹涌,曾默默无闻的宋佚如何一飞冲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踏上血火交加的至尊之路,双界纵横,三路争锋,还有隐藏在深渊尽头,纠缠错杂、步步为营的阴谋与阳谋……
  • 不到你心不为情

    不到你心不为情

    首先,《身向你城那畔行》和《不到你心不为情》出自《我叫兔子萌》这首歌的歌词,此两本小说的阅读,需要参同《长安城外冷》这本小说,才可以把所有的局了解到,所以单纯地读其中一本,可能读不出什么感觉,跨界性的弊端也会应运而生。所以,最好三本同参。当然,由于三本小说同写,以及,我的记忆力在衰退,希望我可以在失忆之前,能够自说其圆。那么,故事开始吧。
  • 倾城诀:乱世邪妃

    倾城诀:乱世邪妃

    那年,她带着父亲的期望,整个家族的荣耀踏进了皇宫,却因他而放弃使命。他曾说过,宁可放弃江山,只要她一人;他曾说过,带她去宁静田园,从此白头偕老。可这一切终究不过是南柯一梦,权势江山远远比美人重要。为了权,他可以诛她九族;为了势,他可以废她后位。她重病卧床,他却另取新欢。一颗他亲赐的毒丸,了结了她今生所有的恩恩怨怨,也同样埋葬了她的心。三年隐忍,万千谋算,只为倾了他的江山,覆了他的社稷,但最终没能逃过他的桎梏。她对他恨之入骨,他待她却深情如初。终有一日,她如愿以偿,却发现她对他早已情根深种。四季交替数载,新绿浸染满树枯枝,寒风吹散漫树繁花,而他,却终究未归。
  • 森屿不浓白越之行

    森屿不浓白越之行

    柒夏与林森在三年前是一对人人羡慕的天生一对。但是后来因为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让林森远赴法国巴黎。柒夏也与米白和林子璃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最后柒夏发现了同样对她好的苏辰与林听,正当柒夏举棋不定时,林子璃却与米白同时喜欢上了社会人物柳澈扬,这场姐妹关系变得十分岌岌可危。林森的突然到来,让所有人都陷入了一个泥沼……
  • 异世之大武侠系统

    异世之大武侠系统

    好似是宿命的穿越。来到这个华夏大陆的高武世界。似是一步步引导的系统任务。神奇的系统小镇,首次教他武功的田伯光。看守藏经阁的扫地僧,位于藏经阁第十层的达摩祖师。生无可恋只知道醉酒的令狐冲。生活在小镇普通民房内的郭靖与黄蓉,以及总是不经意间见到的五绝。立于高山之巅的无上宗师令东来。总是在湖边垂钓的覆雨剑浪翻云。雄霸竟然是小镇衙门的官员,手下还聚集着四大名捕,那么风云又在哪里。客栈老板无名,医馆老板胡青牛,奇门坊的老板朱停,百丈通天塔之上更有金色佛头的救世之人。这个小镇只有这些么,不应有尽有,当然更不能缺少的是江湖的儿女情长与残酷杀戮。企鹅群,号:1‘6’2‘7’4‘7’5‘2’8欢迎任何人加入。
  • 妃你不可:病太子偏宠煞妃

    妃你不可:病太子偏宠煞妃

    她是煞星,出生便克死生母,众人避之唯恐不及,却坐上太子妃之位,且无人嫉妒。他是病种,三岁便浑身毒疮,无人想要靠近一步,却坐上了太子宝座,且无人争夺。可为啥米,洞房之夜两人同罩大红盖头,咦,盖头下竟是绝色啊!原来丑蛋成妖孽!
  • 剑祭诸天

    剑祭诸天

    百万年前鸿蒙大界突现最强之器——九鼎。万族就此开始夺鼎之战,后九鼎被人族大能获得放入神州大地镇压人族气运。当时最强的三大种族仙、神、魔、不甘人族就此崛起,联合其余种族侵入神州大地,那一战人族誓死反抗,九鼎也在对敌中被打碎不知去向。仙族为了寻找九鼎,将人族的道统尽数毁灭,留下自身的道统被忘却人族当年辉煌的后人称为——修仙。百万年后、少年林凡在宗门内偶然获得神秘小鼎,机缘巧合下得知一切真相,被迫卷入这场持续百万年的纷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