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9800000021

第21章 余秋雨的“看家本领”(6)

数百年来一直亲如一家的一个和睦村庄,突然产生了邻里关系的无穷麻烦,本来一见面都要真诚地道一声“早安”的村民们,现在都怒目相向。没过多久,几乎家家户户都成了仇敌,挑衅、殴斗、报复、诅咒天天充斥其间,大家都在想方设法逃离这个恐怖的深渊。可能是教堂的神父产生了疑虑吧,花了很多精力调查缘由。终于真相大白,原来不久前搬到村子里的一位巡警的妻子是个爱拨弄是非的长舌妇,全部恶果都来自于她不负责任的窃窃私语。村民知道上了当,不再理这个女人,她后来很快搬走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村民之间的关系再也无法修复。解除了一些误会,澄清了一些谣言,表层关系不再紧张,然而从此以后,人们的笑脸不再自然,即使在礼貌的言词背后也有一双看不见的疑虑眼睛在晃动,大家很少往来,一到夜间,早早地关起门来,谁也不理谁。

余秋雨通过对小人的研究,接通了“中国文化与社会灾难”和“中国文化的精神归宿”两大主题: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这样写道:“中国文化从来离不开灾难。我借清初和清末的民族主义激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思维灾难,借东北的流放者来讨论中国重生父母的生存灾难;借渤海国的兴亡来讨论社会灾难与群体生命的关系,借苏东坡的遭遇来讨论社会灾难与个体人格的关系;借岳麓书院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来救助愚昧的灾难,借山西商人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来救助贫困的灾难。”这是余秋雨谈该书的第一部分即:中国文化与社会灾难。他继续写道:“正因为灾难,文化更具备了寻找精神归宿的迫切性。我借自己的家乡来讨论狭义的精神家园,借海南岛来讨论广义的精神家园,借科举制度来讨论精神家园在官场、世俗化过程中的变异,借魏晋名士来讨论精神家园在反官场、反世俗方面的固守。”

《抱愧山西》点出了一个很多人不甚了解的秘密: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是山西!而且,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而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先进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这真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味道,在人们的印象中,山西在中国是一个贫穷的省份,从民歌《走西口》中就可得知,人们因贫穷离开家乡到“口外”去谋生,歌调虽昂扬高亢,却隐藏不住哀戚无奈的境遇。还有“大寨”,流传一个顺口溜:“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灾情多”。全村东西长2公里,南北1公里,总面积为1.88平方公里。在解放前,全村700多亩土地就有4700多块,全部斜挂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只是后来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顽强拼搏,才改变了旧貌,成为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从此大寨走向全国,闻名于世界。尽管基本摆脱了贫困,但山西在人们的心中大体还是只能和贫穷联系起来,似乎这才是真实的山西。

但事实和数据是不容辩驳的,这也是余秋雨考察和研究了山西之后作出的一个结论,这是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清代全国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国性募捐,捐出银两数最大的是山西人;要在全国排出最富的家庭和个人,最前面的一大串名字大多也是山西人;在京城宣告歇业回乡的各路商家中,携带钱财最多的又是山西人。当然,如果仅限于“商”和“钱”,山西人最多也只能算是有钱没格调的俗人。要注意的是,在谈山西的富时,余秋雨的眼光并不局限于“商”和“钱”的层次上,他所看到的山西的富是全方位的,是定位在文化意义上的,如果失去文化意义上的富,这种富就不是大富,用一种人们心照不宣的话说叫:“富而不贵”。

为了印证山西不仅富而且贵,余秋雨描述了自己在山西考察的实际感受:离开平遥后来到祁县的乔家大院,一踏进大门就立即理解了当年宋霭龄女士在长途旅行后大吃一惊的原因:进门一条气势宏伟的甬道把整个住宅划分成好些个独立的世界,而每个世界都是中国古典建筑学中叹为观止的一流构建。余秋雨还特别点到了张艺谋在这里拍摄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景观,人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山西历史的悠久与富饶。

余秋雨谈山西人的富,意寓着一个更高的起点,他们无一不是经过一场超越环境、超越家世的严酷搏斗,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为了证实这一点,余秋雨列举万历《汾州府志》卷二记载:“平遥县地瘠薄,气刚劲,人多耕织少。”乾隆《太谷县志》卷三说太谷县“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故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土俗殷富,实由此焉。”是的,很多时候,人们无法改变自然,却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能以这种迂回的生活方式获取自己最大的利益。智慧的山西人知道天地之辽阔知道在这个地球上除了脚下贫瘠的土地,必定有比脚下土地富饶的土地,也知道,除了土地,还有能发挥自己其它才能的地方,于是他们想到了“走西口”。

“走西口”,在人们的理解中,就是山西贫穷的农民为了生计而背井离乡,这种理解对也不完全对,因为穷确实是“走西口”的起因,但正因为“走了西口”,山西的这拨贫穷农民才由此摆脱了穷困。他们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却有着读书人的大智若愚:口外,大片的肥沃土地需要人耕种;当时战争频频,驻防军需要粮食,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他们将塞北的毛皮、呢绒运到内地交易,有的在不长的时间便成了显赫的商人;由于商贩们的需求,又创建了施舍、客店、饭庄,他们就是这样边走边动脑筋,他们就是这样终于找到了一条生财的道路,“走西口”不仅让山西人摆脱了贫困,也让山西人摆脱了奴役,开辟了一条在中国前所未有的致富道路,这种致富的景观是恢弘的,也是凄楚的,正如任何一条成功的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定会有牺牲者。余秋雨举了一个例子,交城县徐学颜的父亲远行关东做生意二十余年杳无音信,徐学颜长途跋涉到关东寻找,一直找到吉林省东北端的一个村庄,才遇到一个乡亲。乡亲告诉他,他父亲早已死了七年。这个故事在众多的“走西口”人中只是一个缩影,多少难以想象的艰苦经历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淡去,人们早已习惯了种种凄惨,也就习惯了“走西口”,在他们的眼里,只要“走西口”的人,无论生或死都是光荣的,他们“杀”出的是一条血路,留下的却是一条金光大道。

关于“走西口”,余秋雨提出了一个话题:山西商人全方位的成功,与他们良好的整体素质有关。这种素质,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因此也可称之为商业人格。余秋雨认为山西商人在人格素质上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引人注目:

其一,坦然从商。做商人就是做商人,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这种心态在中国长久未能普及。士、农、工、商,是人们心目中的社会定位序列,商人处于末位。

其二,目光远大。最能显现山西商人目光的莫过于一系列票号的建立,他们先人一步看出了金融对于商业的重要,于是就把东南西北的金融命脉梳理通畅,稳稳地把自己放在全国民间钱财流通主宰的地位上。

其三,讲究信义。有一家商号欠了另一家商号白银六万两,到后来实在还不出了,借入方的老板就到出方的老板那里磕了个头,说明困境,借出方的老板就挥一挥手,算了算了;一个店欠了另一个店千元现洋,还不出,借出店为了照顾借入店的自尊心,就让它象征性地还了一把斧头、一个箩筐,哈哈一笑也算了事。山西人机智而不小心眼,厚实而不排它,不愿意为了眼前小利而背信弃义。

其四,严于管理。不少山西大商家在内部机制上改变了一般的雇佣关系,把财东和总经理的关系纳入规范,总经理负有经营管理的全责,财东老板除发现总经理有积私肥己的行为可以撤换外,平时不能随便地颐指气使;职员须订立从业契约,并划出明确等级,收入悬殊,定期考察升迁,数目不小的高级职员和股东共享,到期分红,使整个商行上上下下在利益上休戚相关、情同一家;总号对于遍布全国的分号容易失控,因此进一步制定分号向总号的报账规则、分号职工的书信、汇款、省亲规则。

余秋雨以上总结出了山西商人的人格,并进一步指出: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回来在一个十分强健的人格水平上。

余秋雨在肯定了山西商人人格的同时,也指出他们人格结构中脆弱的一面,也是最深刻的一面:他们奋斗了那么多年,却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能够代表他们说话的思想家。他们的行为缺少高层理性力量的支撑,他们的成就没有被赋予雄辩的历史理由。严密的哲学思维、精微的学术头脑一直在躲避着他们。他们已经有力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但社会改革家们却一心注目于政治,把他们冷落在一边。说到底,他们只能靠钱财发言,但靠钱财发言又是那样缺少道义力量,究竟能产生多少精神效果呢?

说穿了,他们只能落俗于“商人且富不贵”的怪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永远制约于经济基础,有了这种制约,经济也就成了上层建筑把玩的附属品。只是无论怎样说,就富而论,山西首当其冲是不可辩驳的事实,我们应当尊重山西人,尤其要尊重山西人的精神:善于思考、执着顽强、朴实无华的精神。

行走、考证、推敲、铺展,再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余秋雨将《山居笔记》再次演绎到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然而,从写这本书的一开始,余秋雨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那样的苛刻也是那样的我行我素:

我是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山间居舍里开始这本书的写作的。我显然已经不在乎写出来的东西算不算散文,只想借着《文化苦旅》已经开始的对话方式,把内容引向更巨大、更让人气闷的历史难题。朋友初见面不妨谈得轻松一点,但是谈得知心了,就想把深埋心底的苦楚畅吐一快,吐露出来的一切可能会令朋友皱眉,然而这是朋友的义务,知心的代价。连已经习惯了《文化苦旅》表述风格的读者也可能会对《山居笔记》不习惯,这没有办法了,既然我的文思已经无可奈何地进入了深秋,那么只能让不厌弃我的读者一起来消受寒风和残荣,真对不起。

同类推荐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本书是详细介绍老北京的人文辞典,描述了这古老城市的风俗变迁,市井状况,人文古迹。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创世女皇

    重生之创世女皇

    重生!全手工精致机械猫!空间?还有漂浮岛下不爱说话的漫画美男……
  • 阴阳师之逆战

    阴阳师之逆战

    “如果你的能力仅限于此的话,那就不要再继续走下去了!”“不,我的梦想,是打败他们,找到事情的真相!”少年抬起头,一脸认真的说道,他,要做最强的阴阳师,得到最后的答案!QQ群:302797442,欢迎喜欢二次元的小伙伴加入一起交流!
  • 汐颜若雪

    汐颜若雪

    秦淮河烟花女子和鄂硕生了一个女儿柳若汐,鄂硕的嫡妻去世后才接女儿凉夕回府,府中有一对儿女,女儿绝色的柳霜雪和柳若汐,儿子费扬古。柳霜雪害怕柳若汐夺走父亲的爱,就命下人把柳若汐卖到青楼,阴差阳错结果被人利用成了花妖傀儡,柳若汐逃了出来,被弟弟费扬古发现带回府里。柳若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柳霜雪更妒忌她了。钮钴禄容华向皇上告发柳若汐与襄亲王有染(并无此事),高塞证实柳若汐清白。最终还是和柳若汐和好。
  • 穿越空间之带着萌宝闯江湖

    穿越空间之带着萌宝闯江湖

    当赵筱盈醒来时候就看到一对小萌宝趴在她身上,她决定带着宝贝赚钱,闯江湖。额那个腹黑的家伙你追着我跑干嘛!宝贝说‘’娘爹爹说他可以让娘给我们生个小妹妹‘’
  • 宿归:逆命诀

    宿归:逆命诀

    命若王者,天不可欺。宿定凡身,何必逆命。尊卑城主楚恬以命换命,不过少城主楚越尘天生魄芽残缺,在姐姐的保护下,开启了一段逆天命的旅程,拯救鑫盟,大战寒渊界,勇斗宿归城....
  • 石战仙

    石战仙

    战一个至热血的世界一个从小被欺负的孩子,机缘巧合获得战字决。从此,他的路改变了。战,是他唯一的目标。
  • 等你,归期

    等你,归期

    在前世,他们是相爱的...转世之后,他们遇到的挫折比想象中的还艰难,他们最终会又怎样一个结局呢?
  • 野犬纪元

    野犬纪元

    2120年的世界,人口大爆炸,臭氧被破环,人类生活在类似玻璃器皿的大罩子中,机器人愈加智能,更重要的是类人程度高,几乎难以分辨......“我们是被上帝惩罚的野犬。”竹州市的冬天,青禾私高发生了三位老师接连坠楼自杀案件,周航着手调查,因而与记者、GT公司成员命运相联,当拨开案件的迷雾,人类世界的真相触目惊心.....
  • 玩转现代闯古代

    玩转现代闯古代

    权齐羽因在现代太受女人欢迎,遭人嫉妒,受人暗害,中枪而亡。而醒来的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古代一个美男阔少身上,从此,他开始了玩世不恭,天天撩妹耍感情的日子。无论平民美女还是当朝公主,一个个被他玩弄于鼓掌间,但是,他也没有这么幸运。比如,相府二小姐林虞,她从未正眼看他过,正因如此的清傲,在权齐羽心中,扎下了根,他疯狂的追求林虞,一点点,打动了她的心......他也从此,发掘了一个上古秘密......
  • 焚心之薄荷泪

    焚心之薄荷泪

    6岁的时候诗茵的妈妈在最绝望的时候把诗茵送进了孤儿院,自己选择了自杀,六岁的诗茵被上官玉宇的父母收养,玉宇,这个名义上的哥哥处处维护她,13年后诗茵遇到了她同父异母的哥哥慕容子辰,而不知内幕的子辰爱上了诗茵,诗茵知道真相后想利用子辰报复慕容一家,但是诗茵却爱上了玉宇,她是选择为了玉宇放弃报仇还是为了复仇离开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