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7700000017

第17章 家庭情商:让家庭之爱永驻(3)

又是一名年轻的妈妈,当抢救人员发现她时,她已经死了,只是她的姿势有些奇怪——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毫发未伤。被救出时,他还在安静地睡着。抢救人员在包裹孩子的被子里,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了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类似的场景还有太多太多,也并非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韩红一首《天亮了》感动了无数的人,那个用肩膀托起孩子重生的起点的伟大父亲让无数的人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这无比厚重、无比伟大的来自父母的爱感动了那么多的陌生人,难道作为儿女的我们还能不为之动容,还能不为自己拥有这样的爱而感恩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人尚有如此的情感觉悟,何况我们现代人!

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之恩,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反哺之心侍奉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

令人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不但没有感恩、孝顺于父母,反而伤害了他们。

在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有意无意地做出令父母伤心的事,并为之寻找种种不堪一击的借口或理由。

有个女孩与妈妈吵架之后,一气之下,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气扑鼻,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儿,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没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很热心地招呼她,“来,你坐下,我煮碗馄饨给你吃。”

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而你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喜色:“你这孩子,跑哪里去了,饭早做好了,你再不回来,菜都凉了!”这时,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每个人都要怀有感恩之心,不要以为父母把自己抚育成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不要漠视父母辛劳的背影,不要充耳不闻父母的谆谆教诲,不要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心生怨恨。在他们劳累的时候,帮他们捶捶肩膀;在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说些让他们开心的话、做些让他们开心的事……以父母对待我们的心,去对待他们,去爱他们,去感激他们的恩情。

把关心真正送到父母的心里

在城市中生活的老人大多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少要求子女对他们进行经济供养,在衣食无忧的同时,开始渴盼儿女们的精神关爱。人老了会对子女有一种依赖,也会变得敏感、脆弱,受到子女冷落,内心的痛苦是免不了的。了解父母的想法,要深入到父母的内心世界。父母不说,不等于没有;父母没有做,不等于没有需要。

这是一个做女儿的讲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或许能够获得怎样去孝敬父母的一些启示。

有一次,因为忘了一份文件,我从单位返回家中。推开门,看见父亲独自坐在沙发上对着窗外发呆,我走到父亲身边,他没有察觉,看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又有一次,快下班时,我为了参加同事的生日聚会回家换衣服,看到父亲呆呆地站在窗前出神,我换好了衣服出来时,父亲还是那种姿势。

我开始在意了。时不时留意父亲,竟发现父亲常常会一个人发呆很久,他就那样一言不发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恍然明白,父亲有的是大把的孤独时光:报纸看完了,他不爱看电视,也不爱去邻居家串门,他只能在自己的空间里“若有所思”,他的生活看似平静悠闲,其实很苦很难熬。

第二天上班后,我就给父亲打电话:“爸,我今天走得匆忙,碗筷也没收拾,你洗一下吧;盆里还有几件衣服没来得及晾晒……”父亲大声地一一允诺。下班回到家,父亲乐呵呵地对我说:“孩子,你交待的‘任务’都完成了,我还把你没来得及拖的地拖了。”

此后,我总是刻意地留一些杂活给父亲,每每下班回来后,我看到的是一个整洁的家和父亲的笑容。

我这一“懒”,父亲便有了“用武之地”,每天显得忙忙碌碌,神采奕奕,还会时不时乐呵呵地告诉我他的“工作计划”。看着父亲充实的生活和灿烂的笑容,我的心中开出了欣慰的花朵。”

其实,孝顺有许多种方式,爱也有许多种方式。当你看到父母丰衣足食背后落寂的眼神时……不妨给他们找点儿事儿做,让他们感觉自己依然宝刀未老,依然老有所用。

歌手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响遍了大江南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唱出了父母的心声。常回家看看老人,不但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还要多观察父母,关心老人的仅有的一点精神需求,让老人过得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这是做儿女的该做的事情。

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离家乡100公里以外的城市。父亲早逝,身为长子,每个月他都雷打不动地回老家看望母亲。

返乡的车票是用质地较厚的彩色胶纸印刷的,每次,母亲都对他说:“孩子,你的车票挺好看的,送给我吧!”他笑一笑,就把车票送给母亲。晚上他就睡在母亲的土炕上,每次回家,母亲都只留下那张车票。

后来,他恋爱、结婚、生子,开始每两个月回一次家。再后来,他担任单位领导,更忙了,有时甚至半年才回一次家。后来,他有了专车,不再坐长途汽车,母亲慢慢地也就不再向他索要车票了。

10年过去了,他已是一位市长。有一天晚上家里电话响了,老家的弟弟打来了长途,说母亲突患脑出血,生命垂危。一个多小时以后,他便见到了母亲。这时,他突然发现母亲已是白发苍颜,衰老憔悴。见了一面,天亮时母亲就去世了。

他带领兄弟姐妹们,披麻戴孝,安葬了母亲。

整顿母亲的遗物时,他从母亲的那只樟木箱子里翻出了一本中学课本,那是昔日母亲用来夹鞋样的。他翻开来,书内竟整齐地夹着一迭车票——他当年每次返乡看望母亲时留下的车票。

他再一次泪流满面,他后悔,为什么母亲健在的时候不多回几次家。回市里时,他只带走了那一迭花花绿绿的车票。

他常常把车票的故事讲给周围那些父母尚在的朋友们,极力使他们意识到父母对子女有一种深深的牵挂。他说,多回家看望看望老人吧,哪怕只停留片刻,否则,也许你也会有深深懊悔的那一刻。

“子欲孝而亲不待”,这种巨大的遗憾还继续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如果你还幸福地拥有父母之爱,那么,请别忘了,在百忙中抽出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谈谈……

孝顺不仅仅是为父母创造一个丰衣足食、休闲安逸的物质生活环境,还要关注父母的内心感受,明白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他们孤独的时候多陪陪他们,在他们无聊的时候,为他们找点事儿做……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孝顺。

高情商的父母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高情商的父母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以一种孩子认同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对孩子建设性的关怀,既不是溺爱,也不是一切都帮孩子决定好规划好,更不是“棍棒式”教育。高情商的父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而不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那么,这些高情商的父母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的呢?他们认为,要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有以下3点是至关重要的。

1.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个体与他人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的基础,是个体认知情绪的必要条件。

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在理解世界的最初始阶段,是以同情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几个月大的孩子看到其他的孩子哭泣,便会引发情绪的低落甚至跟着哭泣。

同情心是情商的最低级形式,也是最基本形式。要想使孩子将来成为情商高手,就要从培养同情心开始。只有培养起了孩子的同情心,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信、乐观、爱心等。

一项针对儿童所做的测验发现,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情感比较稳定,在学校中比较受欢迎,而且表现也较佳。

2.不可忽视情商培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受国情影响,在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仍然以知识掌握为主,而情商的教育,几乎是完全忽视了。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参加一些专门的情商培训,把对孩子的情商培养同样重视起来。

15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围成一圈,盘坐在地上。

上课前,老师开始点名,喊到名字时,学生不是传统式地答应一声“到”,而是报分数来表达他当天的心情。1分表示心情最低落,10分表示情绪激昂。

看来这一天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

“杰西。”

“10分:因为是周末,我心情很好。”

“崔克。”

“9分:有点兴奋,还有点紧张。”

“尼可。”

“10分:我觉得很快乐。”

这是纽约学习中心情商自我训练班的上课情景,这所私立学校设计的课程已被作为情商教育的典范。

这种情商培训班的影响之大,可以从该校统计的数字得到印证。该校规定,学生打架将被勒令休学,决不宽容。开办情商培训班以来,被勒令休学的人数已稳定下降。

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得到改善。实质上,有太多的孩子不善于疏导情绪,难以克制冲动,对学业不负责任、不关心,更无法专心。这么多的问题,只要任何一项获得改善,都有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也就是说,参加情商培训班不仅能够使孩子的情感更好地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并且,这种课程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也有帮助。将来,无论他们是扮演朋友、学生、子女、配偶、员工、老板、父母、市民等任何角色,都将更为称职。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意识到,无论国家有没有把情商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的范畴,它都是每个孩子必须修习的课程,而不是专为问题儿童设计的补救措施。

3.让孩子尽情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是儿童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开端。通常游戏时,儿童的认知、记忆、思维、注意力等状况都远比在课堂中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儿童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景下,更容易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欲望。

不少家长在传统文化影响下,认为游戏是不务正业,甚至是有害无利的,与其让孩子玩,还不如让孩子多学点儿东西。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许多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已经表明,过早或过多地强化训练孩子的知识技能,不仅不能让孩子拥有更强的社会竞争能力,而且还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短期上可能致使孩子出现过度紧张、厌食、头晕等症状,长期上极有可能彻底抹杀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等一系列与成功密切相关的个人特质。

玩游戏是孩子锻炼大脑最好的方法之一。只要父母在孩子娱乐的时候,稍微动脑想办法,做一些努力,把理论基础知识融于娱乐之中,单纯的玩耍也会马上变成使大脑变聪明的工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的所有游戏都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和创造关系密不可分。孩子在游戏中充满了奇特想象和不同凡响的创造与主动探索精神,这对塑造孩子的情商大有益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由于知识教育的大力推广,孩子所面临的是一个“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对知识的掌握已经不能成为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了;孩子所面临的是一个情商制胜的时代。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情商。

同类推荐
  • 不纠结 不抱怨 不生气

    不纠结 不抱怨 不生气

    吴学刚所著的《不纠结不抱怨不生气》讲述处在竞争激烈时代的我们,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对我们自身的威胁,将远远大于生理疾病的威胁。善于调适生活的人,如同善于增减衣服以适应气候变化一样,能获得舒适的生存;而不善调适者,却长久走不出烦恼的怪圈。《不纠结不抱怨不生气》从“不纠结”“不抱怨”“不生气”三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调节自己的心态来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达到心灵的宁静状态。
  •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据统计,80后在中国有超过2亿的人口。中国社会的转型,造就了80后的很多独特性。 80后,这曾经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富有朝气的词语。随着时间碾压而来的尘烟,一切都呼啸而至,别再躲避了,这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了——80后,欢迎你们进入三十的殿堂。
  • 口才必胜

    口才必胜

    本书内容包括:口吐莲花群英会、说话技巧招招鲜、口才诊所判症结、舌头制胜有经典。
  • 人脉的气场

    人脉的气场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条潜在的财脉。表面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获得财富。即使你拥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还具有雄辨的口才,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促成一次商谈。但如果有一位关键人物协助你,那么你的出击一定会完美无缺,百发百中!两百年前,胡雪岩因为擅于经营人脉,而得以从一个倒夜壶的小差,翻身成为清朝的红顶商人。三百年后的今天,检视商界成功人物的成长轨迹,也都因为拥有一本雄厚的“人脉存折”,才有之后辉煌的“成就存折”。
  • 诡道

    诡道

    俗话说:“诡计多端,别有洞天”。诡道,即制造假象,欺诈对方,是反劫斗争中的智斗术。“兵不厌诈”,就是诡道的本质内容。一场战争的胜负,最终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势力相当时,谋略运用得当,能够克敌制胜,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在一场力量十分悬殊的战争中,谋略恰当对于优势一方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而对于劣势一方却能够出奇制胜,取得一些战术胜利。孙子“诡道”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用兵作战必须用“非常手段”、“奇异多变”的方法,才有可能取胜。“兵者,诡道也”,对本句的理解,关键在于“诡”字。
热门推荐
  • 修成天道

    修成天道

    在这里没有华丽的魔法,没有神奇的法力,只有修成天道的灵力等级介绍:幽魂,死灵,艮鬼,魑魅,魍魉,阴煞,地煞,天煞,血煞,罗刹,修罗,修罗王,天帝,天道本书主角李凌,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轮回体又会在神魔大陆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大家敬请期待····
  • 穿衣戴帽妙招1668

    穿衣戴帽妙招1668

    本书第一章讲提不同人群的穿衣技巧,如销售职业、教育性职业、办公室人员、自由职业等人群;第二章讲的是穿衣遮丑小窍门,如小个子、白皮肤、下身胖等;第三章讲了服装的选购和搭配。
  • 战魂不熄

    战魂不熄

    嗯,不用看了,文笔太差,改了又改又不想重写,可以说弃了,抱歉。(幸好没什么人看)
  • 倾城萌妃:王爷轻点爱

    倾城萌妃:王爷轻点爱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不知倾城乃倾国,佳人难再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她经历过背叛、欺骗、悲伤离合。试问还能相信谁?直到某男闯入她的生活中。他用冰冷的指尖,在她的手心里轻轻写下依赖。一朝一穿越只为句'既来之,则安之。'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脑与网络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脑与网络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遵命阿飘

    遵命阿飘

    【一句话简介】阿飘:将复仇进行到底!女主:遵命。因为一次意外,女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属性各异的四只美人阿飘。阿飘们皆死于非命,心中各有不甘之事,想要女主替她们完成心愿。女主看着白纸上罗列出的每个美人的要求,欲哭无泪。白纸上——复仇!复仇!复仇!救人……咦?等等,为什么连那些要复仇的目标都要救?圣母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请不要伤害任何人,即便他们做过错误的事……其她三只阿飘过来将正在给女主洗脑的圣母飘拖走,留下一句话:务必要虐死那群人渣!!!PS:非灵异文,阿飘们都美美哒萌萌哒!本文以帮美人阿飘们完成心愿为主线,喜欢的就跳坑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听十大总裁讲故事

    听十大总裁讲故事

    叱咤风云的十位商业巨子,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成功?听这十位商业精英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们的奋斗故事,或许我们会受到启发,得到鼓舞,成为下一个成功者。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我和胖妞有个约定

    我和胖妞有个约定

    作为一个绝世屌丝,再一次意外中我和亲爱的胖妞双双死去。当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的时候,冥冥之中却听见一个声音对我说,结束就是开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那长了翅膀的是天使么?那御剑飞行的就是神话中的仙人了吧?那莲座之上的美女就是菩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