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故事,古老师说:“阿里、史泰龙、凡尔纳,分别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对他们的成功历程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永不放弃!有时候,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关键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坚持到最后的一秒钟!但凡能成大事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就是普通人放弃的时候,成大事的人却咬咬牙,坚持下来了!我们再看几个意志薄弱的人是怎样做的吧——”
·主管的特殊考验·
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
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又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浑身是汗,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下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
这时他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
当他上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啪”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扔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了出来。
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刚才让您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所以要求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意志薄弱的年轻人·
有一次,松下电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层管理人员,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计划招聘10个人,报考的却有几百人。经过一周的考试和面试之后,通过电子计算机计分,选出了10位佼佼者。
当松下幸之助将录取者一个个过目时,发现有一位成绩特别出色、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不在10人之列。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
于是,松下幸之助当即叫人复查考试情况。结果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名列第二,只因电子计算机出了故障,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导致神田三郎落选。松下立即吩咐纠正错误,给神田三郎发录用通知书。第二天公司派人转告松下先生一个惊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没有被录取而跳楼自杀了。录用通知书送到时,他已死了。
听到这一消息,松下沉默了好长时间,一位助手在旁边也自言自语:“多可惜,这么一位有才干的青年,我们没有录取他。”
“不,”松下摇摇头说,“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录用他。意志如此不坚强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
·最后一粒子弹·
曾经有两个人由于缺水而困在沙漠里,一个旅人要抓住最后一线希望去找水,便将自己的水袋交给他的伙伴说:“你一定要耐心等待。”临行前他拔出一支手枪,说道:“里面有五颗子弹,你每隔一小时就向天空放一枪。这样我就不会迷失方向。找到水便能循着枪声返回你身边了。”
同伴等啊等,等枪里还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时,他还没有回来,是被风沙吞没了还是找到了水自己离开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吞噬着他的精神和灵魂,他将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胸膛。
其实,他的同伴刚刚向一位赶骆驼的老人讨到了水,当他循着枪声的方向找回原处时,看到了同伴的尸体。
就差一步,他没有等到。
古老师继续说:“忍耐是让人痛苦的,它压抑了人性本身的快乐,但是成功,往往需要人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才会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实现最初的梦想。我们觉得忍无可忍,准备放手的时候,往往就是成功正举起手敲门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光明距我们仅一步之差,但往往是我们自己,首先放弃了希望。这时,就连近在咫尺的成功,都要为我们的放弃而无奈叹息了。在困难面前,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有的人不能坚持呢?在意志方面,人与人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我觉得,但凡能实现自己梦想的人,一定会有以下三个良好的品质:一是专注,二是勤奋,三是坚韧。举几个例子吧——”
·百家讲坛上的中学教师·
他是一位中学历史老师。在学生心里,历史是副科,没有语文、数学、外语这些主科重要,再加上历史本身的枯燥无味,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很低。在他初为人师的那段日子课堂上有人睡觉,有人做数学作业,有人看课外书,真正听他讲课的学生很少。
对此,他没有生气,认为学生不爱听,是因为自己讲得不精彩,如果自己能把枯燥的历史讲得生动、鲜活,学生肯定会乐意听的。为了能把课讲好,他买来大量的历史书,还有一些轶闻趣事,埋头苦读和钻研。学生喜欢听哪位老师的课,没课的时候,他就去听,汲取别人的优点。节假日,别的老师休息,他骑自行车去离家10公里的国家图书馆看书。一年下来,他在图书馆做的笔记就有四千多页。
自己肚子里有货,才能招来买主。他的努力渐见成效。每节课一开始,他都会讲一些和当节课有关的历史之谜,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讲到课本上的历史事件,他会插讲一些奇闻趣事,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样一来,枯燥的历史在他的讲解下,变得生动起来。在他的课上,再也没有学生分心去做别的事情。每节课,他都能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从1978年开始,他教了20年历史。20年来,他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每一届,他带的学生历史成绩都是北京市中学里最好的。2005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一个设想:找一位中学历史老师来讲清朝的名臣重臣。编导收到了大量的推荐信,选来选去,都不是很理想。正在发愁的时候,编导相继接到了四个电话,这四个电话来自不同的省份,推荐的都是同一个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历史老师纪连海。
编导亲自跑到学校,走进教室,听他讲了一堂课。一下课就对他说:“纪老师,你让我找得好苦啊,就是你了。”就这样,他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讲台,给全国的观众讲历史人物。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居然创造了《百家讲坛》开播以来收视率最高的纪录。于是,他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历史老师成为明星学者。
·杰作·
贺库塞是日本古代著名画家,他的作品极受皇族的喜爱。有一天,一位贵族请他为一只珍贵的鸟作画。贺库塞把鸟留下来,请贵族过一个礼拜再回来。贵族很想念他那美丽的鸟,一个礼拜之后,他迫不及待地来到画室,要取回他的宠物和他的画。但是,当贵族到达的时候,画家谦卑地要求再延迟两个礼拜。两个礼拜延长到两个月,接着,变成了六个月。
一年之后,贵族气呼呼地冲进贺库塞的画室。他拒绝继续再等下去,要求立刻取回他的鸟和画。贺库塞向贵族鞠躬之后,便转向他作画的桌子,拿起一支画笔和一大张宣纸,当场挥毫起来。几分钟之内,他就轻而易举地画了一只一模一样、栩栩如生的鸟。贵族看得目瞪口呆,但他立刻就生气了:“如果你能够这样不费功夫,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画好,为什么让我等了一年呢?”
“这你就不懂了!”贺库塞说罢,便领着贵族走进一个房间,在那儿,四壁贴满了同一只鸟的画。然而,没有一张能与最后这幅杰作媲美……
·摔不碎的玻璃钢杯·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
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瘫痪在床的祖母。
20世纪8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