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泰勒教授来到实验室,关切地询问杨振宁的工作情况,看到杨振宁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便明白了一半。泰勒教授以他对杨振宁才能和特长的了解,建议他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理论论文,而你在理论上是擅长的,我建议你写一篇理论论文作为毕业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
杨振宁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觉得十分失望,一方面又觉得力不从心。也许是该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了。经过两天的考虑,他决定放弃写实验论文而转向理论物理。为此,他如释重负。两个月以后,杨振宁就得到了博士学位。后来,他自己也说:“如果当时我不离开实验物理,那么也不可能有我今天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收获了!”
李晓磊边听古老师讲故事,边思索自己选择的目标——长大以后去开发游戏,这真的是自己的兴趣之所在哩!只是自己在能力特点方面,真的适合去做吗?比如说,自己好像就没什么数学天分,对开发游戏来说,这也是致命的弱点啊!
古老师继续讲下一个问题:“目标是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长期目标就是理想,短期目标嘛,我想,对大家而言,都是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学!虽说长远目标很美好,可离我们很遥远啊!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如果老不能实现,我们还有足够的耐心去坚守么?所以,我们要善于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短期目标,这样才会在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享受目标实现的快感!即使是短期目标,也是可以分解成为更小的目标的,比如说,你想提高英语成绩,打算背2000个英语单词,但又觉得这个目标太难实现了,那你可以把它分10周来完成,每周200个,这样就每周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了!关于分解目标的好处,我再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大家好好体会一下。”
·十公里远外的村子·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线,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作家西华的分解法·
美国作家西华曾阐述他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分解法:“当我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不是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我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不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西华还回忆道:“几年前,我接了一个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如果当时签一张‘写作2000个剧本’的合同,我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另一个。”
古老师说:“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分解目标的好处。现在快下课了,最后我还讲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现在还没有远大的目标,还没有理想,不知道自己长大以后该干什么,那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我就没希望了,干脆不读书算了?也不是这样的!其实,同学们现在不过刚刚进入青少年时期,对未来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规划,那也属于正常情况,也没有必要硬要为自己制订一个长远目标。你可以先潜下心来学习,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有意识地慢慢地寻找长远目标!更何况,即使你现在长远目标定得好好的,没准以后还会发觉并不适合自己,还需要对目标进行调整呢!这个问题,我们下次‘读书沙龙’再具体讲!”
这时,下课铃也响了。古老师发给了大家一个小测试题,又留下了一张表,让大家去填写自己的长期目标(理想)和短期目标分别是什么。
李晓磊领了作业,背着书包,一边往回走,一边思考自己想开发网络游戏的目标,又想如何分段去实施,首先把数学成绩补上来。在一个街道拐角处,一辆小轿车突然开过来,挡住了他的路。
李晓磊正想绕开,前车窗突然慢慢地降了下来,他看到一位漂亮的女司机正在对他笑呢!这笑容李晓磊再熟悉不过了——她竟然是朱颜老师。
“傻站着干什么?上车啊!我刚好路过,顺路送你回家吧!”
李晓磊上了车,傻里傻气地问:“你车都有了啊!那为什么还去做家教啊?”
朱颜哈哈哈地笑了:“你知道吗?我的目标,就是做一名最了不起的数学教师啊!你可一定要配合我实现这个梦想哦!”
李晓磊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呵呵,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这个世界该多么的精彩啊!
你是个有计划的人吗?
能实现自己目标的人,往往会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制定计划。长期目标可以分解成为一段一段的短期目标,把这些短期目标罗列在一起,其实就是计划。做做下面这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否是个有计划的人?
1.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时候,你觉得
A.很无聊。
B.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C.很开心。
2.如果你在书上看到某种新奇的建议,你会
A.马上去实践。
B.有时间的话就去做。
C.一笑而过。
3.每做一件事之前,你通常是
A.想也不想。
B.大概构思一下主要步骤。
C.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4.与人交谈时,你最喜欢的关于自己的谈论内容是
A.自己过去的经历、故事。
B.随便什么都可以。
C.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5.一件事,如果别人抢在你前面做了,你会
A.觉得很后悔。
B.心里很自豪,因为那个点子是你想出来的。
C.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感觉。
6.你的学习效率一般情况下
A.很低。B.中等。C.较高。
7.是否经常有人指责你爱白日做梦?
A.是。B.偶尔。C.没有。
8.你是什么时候定的人生目标?
A.到现在还没有。
B.最近。
C.小时候就有了。
9.你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A.没有任何管理,想用直接就拿。
B.只记花销比较大的开支。
C.存起来,认真记账。
10.面对突发性事件,你感觉
A.很刺激。
B.有些慌乱,但能很快镇定下来。
C.很不舒服,无所适从。
◎计分:A—1分;B—2分;C—3分。
说明:
★24—30分:
你是一个做事计划性很强的人。不在你计划之内的事情,你很少去做,而且不喜欢去做。在别人眼里,你有点古板、僵化,而事实上你很享受这种有规律的生活。
建议:做计划的同时,别忘记留点空余时间。注意加强对突发性事件应对的能力。
★16—23分:
做事情比较有计划性。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事情,一般会按部就班,有条理地完成。但是,有的时候会做些“出格”、“越轨”的事情。面对非计划的事情,也能很好地处理。
建议:对于一些小的事情不要太随意,“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10—15分:
你是一个基本没有计划性的人,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即使自己制定了计划,也极少会遵守。有些小聪明,追求刺激冒险的生活,却很难成就大事业。
建议:如果你想实现你的学习目标,就必须马上开始制订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
经常有同学说:“我并不需要将目标写出来,因为目标就在我的脑子里。”这意思像是说,将目标写出来,对实际的学习和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事实上,这些人只是不愿花时间树立目标。把希望达成的目标记录在纸上,这就好比你在独自旅游时一定要带好旅游地图的道理一样,一定要写下来。
说明:
1.认真填写上表,或者依此制作一张大的表格,填好后贴在自己的床头或书桌旁。
2.短期目标实现后,制订下一个短期目标。如果未达到,请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