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7100000023

第23章 超越生死(2)

假如我们希望将来可以长寿,就要珍惜一切众生的生命,不仅慈悲不杀,还要放生、护生;假如我们希望得到庄严的相貌,就要培养忍辱之心,对方无论冤亲都和颜相向;假如我们希望得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消除嫉妒心,以友好的态度与人相处,对别人的困难主动帮助,对别人的荣誉随喜赞叹;假如我们希望出生高贵,就要恭敬父母,恭敬师长,恭敬有德之人,同时,不轻视地位卑贱的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2)相信无常:(略)(3)相信缘起性空:

缘起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它贯穿于佛教的整个教义中。佛教的因果观之所以不同于宿命论者的机械因果论,也是因为它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因需要在缘的推动下才会结果。无常也是同样,因为事物是缘起的,是众缘和合的,所以才会处于无常变化中。

缘起又是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中论》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世间万物既不是神造的,也不是偶然有的,离开因缘也就没有一切。

缘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缘,也就是佛经中所讲的四缘生诸法:

因缘:是事物生起最直接的条件,比如我们在土壤中播下一颗种子,这种子就是亲因缘。

增上缘:是助成事物成长的外在条件,比如种子的成长需要土地、水分、人工、阳光等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增上缘。

所缘缘:所缘是缘起的外境,外境是心法生起的缘。比如眼识生起要有色境,耳识生起要有声境,色声之境就是所缘缘,它是心识生起的重要条件。

等无间缘:心念的现前,如流水般相似相续。一念接一念,在心识活动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的念头,必须待前念过去之后,后念始能随之生起。而前念就是后念生起的等无间缘。

世间一切事物无不是缘起的。比如眼前这张桌子,就是由铁钉、木头、油漆、木工等因缘和合而成。我们的身体也是五蕴和合的。五蕴中的色蕴为物质,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则是指各种心理活动,其中又以识蕴为精神主体。任何精神活动同样需要众多因缘的成就,如眼识的生起要具足九缘:即光线、空间、色境、注意、种子、俱有依(根身)、分别依(意识)、染净依(末那识)、根本依(阿赖耶识),只有这九缘都具备了,眼识才能生起。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到一种心识的生起,大到整个宇宙,都是众缘和合而成。佛陀让我们用缘起法观察世界,是要求我们透过缘起现象通达事物的空性。在三论宗的根本论典《中论》里,有这样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因缘所生法为什么是空呢?因为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自性即不由因缘、固定不变的自体。比如前面所说的桌子,是由木工、木头、铁钉等条件组成,离开这些条件,桌子是什么?而其中的木材,也是地水火风等元素的组合,离开了这些元素,木头又是什么?人是五蕴的假合,离开了五蕴,人又是什么?

由此可见,缘起法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性空并不否定现象,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事物的本性是空,也要认识到事物的假相宛然,这才是符合中道的正确认识。

在众多的般若经典中,处处要求我们以这种中观思想去观察世间的一切。《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经文主要是告诉我们:缘起与性空不二,这也是佛菩萨以智慧对宇宙人生所作的透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缘起有与自性空为一体。很多人对佛教中所说的“空”认识不足,或以为空在色外,或以为色灭才空,因而对空产生种种误解。而佛法所认识的“空”,是建立在缘起有的当下,不可以离开缘起有去寻找另外的空性。“度一切苦厄”,是说有情只有认识到这个道理,才能度脱世间的种种苦恼。

不住于相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导致种种痛苦。如果我们想要从中解脱,就必须断除对一切假象的执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以智慧去透视世间一切事物,认识到因果和无常的规律,认识到空性了不可得。只有洞悉事物的真相,我们才不会被它的假象所迷惑,才不会执著其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贪嗔痴烦恼的生起,避免生命中由执著而带来的痛苦。

在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中,须菩提请教佛陀:“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刚经》,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应云何住”,即修行者的心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即通过什么方法来降伏我们的心。

佛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无住生心。”无住,就是不住于相。菩萨在修布施时要不住于相:“菩萨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如若不然,又会如何呢?“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相布施,就是在修布施时观三轮体空,不住于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及所施的物相。倘若在布施时心有所住,则布施有限,功德也有限;布施时心无所住,则布施无限,功德也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菩萨在度众生时,也要不住于相。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却不能住于度生相,不能有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众生相。菩萨如果在度生时尚有我相、众生相,就没有资格称为菩萨。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也要不住于相。佛说:“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通常,人们没有学习佛法以前,住著于世间相;学了佛法之后,又住著于佛法。其实,只要是住相,一样能成为修道的障碍。就像落在眼中的金子与沙子,对眼睛会构成同样的影响。所以,修学佛法不但不能住于世间相,也不能住于佛法。

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同样要不住于相。须陀洹没有得须陀洹的果相,斯陀含没有得斯陀含的果相,阿那含没有得阿那含的果相,阿罗汉也没有证得阿罗汉的果相。因为,阿罗汉如果认为我得阿罗汉果,那就是有我、人、众生、寿者相。《金刚经》又说:“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须陀洹等四种果位是声闻乘行者证得的果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佛果。三乘行者在修证佛法过程中,以般若智慧证诸法实相,能所双亡,无智无得。如果取相妄生分别,早就和真理不相应了。

《金刚经》中处处都在提醒我们不住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实相者即是非相”;“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要证得实相,必须以般若去观察一切:“如来身相者,即非身相”;“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所言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从而达到无住生心的效果。

禅宗发展到五祖之后,开始以《金刚经》的思想作为修证指南。其后,六祖也是因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而惠能大师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正体现了般若空无相的道理。

六祖的《坛经》,也是以无住相修行来教授后世的学人。对于烦恼与菩提的区别,祖曰:“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与菩提仅在执境与离境的一念之差,执相就是烦恼,不执相则是菩提。

对于见性成佛,祖曰:“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又说:“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佛性每人都本自具足,只为烦恼尘劳不得显现,如能不住于相,佛性便能显现。

对于佛法的修证,六祖同样以无住生心概括了禅宗的几大要领。

同类推荐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热门推荐
  • 绝色佣兵:魅惑女杀手

    绝色佣兵:魅惑女杀手

    堂堂一个杀手穿越时空成了痴傻女?还被人拒婚?理由是她痴傻?有没有这么搞!当她是好惹的吗?痴傻女改头换面了,拒婚男人上门了,后悔了?想让她回去?窗户都没有!美男如此多,她慢慢选,你后面排队去吧!
  • 强抱萌媳带回家

    强抱萌媳带回家

    初次见面,龙景琛:给你两个选择。1、跟我去民政局;2、送你去公。唐小诺:弱弱的问一句,还有别的选择吗?龙大少斜眼一瞟,一声冷笑。唐小诺:......后来唐小诺:龙少,我们谈谈吧!你每天占着我的小木板床,我可以不计较。但为什么要偷看我洗澡?还把我的衣服暗搓搓全搬到你的衣柜,又是几个意思?龙景琛:这么明显,老婆你看不出来么?我们是夫妻,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唐小诺:……呵呵哒!不就碰个瓷没成功,反被腹黑大少赖上吗?赖也是有期限的!三月一到,爱谁谁谁!可……
  • 天集

    天集

    天集宿舍小大室长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小十仿佛时间大概是没过多久还像初见却已早不是昨天。。。。。。静寂风波璀璨岁月晓梦渐深揉乱年华谁怜惜风中的碎雪谁轻叹隔桥的溪帘谁又问今时的枯叶令不绝至行不退,愁云似灰流斑斓,花影似花天上还是那片云我们在这片时间维度相遇,只是我们,早已不是我们。就像,从前的与现在的,早已不同...
  • 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一个逻辑游戏

    如果你平时不喜欢做逻辑游戏。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爱上它;如果你是个逻辑游戏迷,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觉得有新意;如果你觉得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上的题太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出师了!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则是智商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提高!《每天一个逻辑游戏》突破以往根据解题方式而分类的方法,将题目分为文字游戏、数字游戏、图形游戏等;使各种题型灵活的交叉在一起。
  • 天朝队长

    天朝队长

    白天,他是默默无闻人畜无害的宅男保安。黑夜,他便化身成为让恶势力闻风丧胆的超级战士!这个世界,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天朝队长,将是人民最忠诚的后盾!
  • 小吃货李二烟

    小吃货李二烟

    李诗瞳,外号李二烟,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因为吃变成了小胖子,因为胖而感受到许多不平等的待遇。这一切逼着她不得不做出改变,也告别了美食。
  • 超级动物变身系统

    超级动物变身系统

    收到错误的星际快递?错,这个超级大变身系统明明就是给我的!方烨如是说道。它能做什么?变身禽兽啊!我靠,有人举报?想歪的都去面壁去呀,你们这些不纯洁的孩纸!我说的真是变身禽兽,禽兽啊,禽类和兽类啊!我这么纯洁,怎么会误导你们…………想什么呢,怎么可能只是简单地变成小鸟什么的,明明是大雕…………好了不扯了,系统功能一:变身禽兽,恩,相信你们知道什么意思。系统功能二:获得变身动物一项技能,例如狗的超级嗅觉啦,蝙蝠的回声定位啦,泰迪的日天,狮子的一日十三次,咳咳,我在说些什么?总之,以上就是不靠谱的简介了,其实我是很纯洁的,对吧。
  • 万穹之主

    万穹之主

    此书已经重写,名字叫魔仙盛世,起点和创世同时发布。
  • 佳人坊

    佳人坊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人人皆知,长安街上有个佳人坊,那里搜罗着天下各种绝色美人,在佳人坊,越美的人地位越高。无论你是位高权重的朝臣,或是身世显赫的皇亲贵族,都不可动佳人坊半分。佳人坊的美人们地位也是无比寻常的高,哪怕是皇帝,没经过美人们的同意,不能轻易将她们纳入后宫。这整个长安城,只怕没人制得了她们。因为,佳人坊有个背景相当强大的东家……这是这东家是谁,只怕没几人知道。【嗯,其实本文就是想讲女主当红娘撮合各种女配男配最后和男主百年好合的故事,里面每讲一个配角的爱情故事都会放一个番外。不过还是以女主男主的故事为主噢。】
  • 犯上豪门老公:老婆,吻你上瘾

    犯上豪门老公:老婆,吻你上瘾

    “跟我睡一夜,我付钱给你!”女人朦胧的双眼看着司徒巡,眼中带着固执的霸道!一夜纵情之后,她不屑地丢给他一张支票,扬长而去!“男人,你别想太多,我只是想要一个孩子而已,恰好你的皮囊很符合我的标准。”该死的女人,竟然把他当作怀孕工具?该死的,敢玩到他头上?冰冷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女人,得罪我司徒巡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好! 我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