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5500000034

第34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2)

邵荣的情况前面已经讲过,按照《明实录》中的记载:邵荣与朱老大在濠州时期便是战友,渡江占领应天之后,在小明王的册封中,他和朱元璋基本是平级。后来随着朱元璋一系列手腕的运用,在革命队伍中的核心地位逐渐确立,邵荣才逐渐变成其手下,但所充当的是副职的角色,也就是比朱老大低半级,但高于徐达等人。赵继祖则同常遇春、邓愈等人平级。

对于邵荣,朱老大一贯甚是尊敬。但自平定处州之乱后,邵荣愈加居功自傲,对朱元璋颇多怨言。其部下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朱老大,邵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与赵继祖等谋划伺机作乱。

有一天,朱元璋在三山门外阅兵,邵荣与赵继祖伏兵门内准备痛下杀手。朱元璋感到了异常,于是换了服装改从其他道路回去了。邵荣没有得逞,其手下宋国兴偷偷到朱老大那里告密,朱元璋于是将邵荣叫来当面对质。没想到邵荣倒也干脆,对此供认不讳,只道:“死而已。”

朱元璋便将邵荣等拘禁起来,召集诸将商讨处置办法。

这一方面是向大伙表明,自己念及战友之情,不忍立刻诛杀之;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诸将的态度,让大家选择站队。毕竟邵荣在名义上还是自己的副职,诸将的副统帅。

常遇春第一个表明立场:“荣等凶悖,一旦忘恩义谋为乱逆,不利于主公,将害及我等。纵主公不忍杀之,我等义不与之俱生!”力主杀掉邵荣。

常同志这一发言,就等于定了调子,就算还有想替邵荣说几句话的,也不敢再多嘴了。毕竟,保一个将死之人于己何利?于是,大伙齐声说杀。

朱老大见众人态度如此坚决,心里也很满意。

于是“命具酒食饮食之,涕泣与(邵荣等)诀,皆就诛”。作秀成分自不必说,或许也有几丝伤感。

需要说明的是,《明实录》中的记载是不能尽信的。

对于邵荣谋反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是朱元璋清洗郭子兴旧部的一种继续,而且他分明使的是“打草惊蛇”、“请君入瓮”之计——故意惊动邵荣,迫其作乱,而自己则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专等邵荣往圈套里钻,最后再抓个现形。

另外,也有其他史料上记载说,邵荣被抓后有悔恨之意。当朱元璋质问邵荣等人时,说道:“我与尔等同起濠梁,望事业成,共享富贵,为一代之君臣。尔如何要谋害我?”

邵荣则回答说:“我等同年出外,取讨城池,多受劳苦,不能在家与妻子儿女相守同乐,所以举此谋。”有点避重就轻,将责任归咎于朱元璋,但也在暗示自己是一时糊涂,并无真正反心。

朱元璋请他饮酒,他却不喝,只是追悔而泣。但赵继祖却很认命,他呼喊着对邵荣说道:“若早为之,不见今日猎狗在床下死。事已如此,泣何益?”他认为应该早下手除掉朱元璋,否则,也不至于落到今日兔死狗烹的下场。

朱元璋本想给他们留条活路,“禁锢终身,听其自死”。

但常遇春却强烈反对:“邵荣等反得成,岂肯留我等性命?妻子亦没为奴婢。上位有天命,其事败露,乃天诛之也。今反留之,是违天也。勿教后人仿效。遇春心实不甘。”这样一番话,言之凿凿。

最后,朱元璋便命人勒死了邵荣等人,并抄了他们的家。

总的来说,这次事件,表面来看是邵荣谋反伏诛,实则还是朱元璋对革命队伍内部的一次清洗。

邵荣一向不是朱元璋的嫡系,至正十九年五月朱元璋出任左丞相之前,邵荣与他曾是平级的,只不过朱元璋掌握着军事指挥权罢了。在郭氏兄弟被除掉后,邵荣便掌握了原郭子兴的旧部,队伍内部的派系之争便延续下来。

对于身居朱元璋之下,邵荣很不甘心,他们之间的矛盾迟早是要爆发的。《国榷》中对这一状况也进行了说明:“彼渡江旧勋,俱鱼服之侣,臣主未定,等夷相视。见兵柄独握,未免为所欲为耳。”朱元璋与邵荣等人皆奉龙凤政权号令,并无臣主名分。当朱元璋一路由平章、左丞相而至于吴国公后,邵荣的心里就愈加不平衡。

而朱元璋对此自然也早有觉察,并有防范。他既借刀杀了郭氏兄弟,势必会有人不服;而且邵荣的存在,本身也是对朱元璋权威的一个巨大挑战。

至于邵荣等人为什么会选择至正二十二年七月谋反,显然跟之前浙江、江西的那几次叛乱有关。此时朱元璋根基动摇,邵荣便携平定处州之威,向朱元璋发难。

另外,邵荣之前一直没有敢轻举妄动,或许也是在等待有利时机。到了至正二十二年时,他不能再等了,因为朱元璋正在脱胎换骨——之前,邵、朱二人名义上都是小明王的臣属,可到了这年,小明王的政权眼看就要灭亡,而朱元璋却大有自立之势。一旦朱元璋称王,名分一定,那么就回天无力了。所以,他只得仓促动手。

在大明开国后,邵荣的功绩,基本就被选择性抹去了(有兴趣的,可以参看李新峰先生的《邵荣事迹钩沉》一文)。

在连遭叛乱的危急关头,朱元璋仍然不忘清洗内部,以断臂求生式的狠辣来换取对全军的绝对掌控,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这点与他日后大肆屠杀功臣宿将可谓是如出一辙。

血染的风采

至正二十三年,对于朱元璋的事业来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在坐观时局之后,朱元璋预感到天下形势的深刻变化。

所以,这年一开春,朱老大便重申屯田之令,他传谕诸将士:“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昔日汉武帝以屯田定西域,魏武帝以务农足军食,定伯兴王,莫不由此……数年以来,屯田并未见多大功绩。唯康茂才所屯得谷一万五千余石,以给军饷,尚余七千石。其余地方,所获甚寡。至今以后诸将宜督率军士,及时开垦以收地利,庶几兵食充足,国有所赖。”

就这样,各地驻军都被迅速动员起来,且战且耕,将士们转眼间俨然成了农夫,到处一派春耕景象。

不过,祥和的田园景象还是很快被打破了。

在南线无所作为的张士诚此时又打起了北线的主意,这年二月,张士诚派出了吕珍前往攻打小明王、刘福通所在的安丰(今安徽寿县,约在南京的西北面四百里处。)。

安丰城内不过是一群红巾军的老弱病残,实在难以抵挡张家军,于是小明王不得不向朱元璋求救。

这时,刘基刚从家里赶到应天,力阻朱元璋去救援安丰。他说:“应天这边陈友谅、张士诚都在伺机进犯,我大军不能轻动。”而且小明王也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真要救回来,又往哪里摆呢?

但是朱元璋主意已定,他认为:

第一,如果不在北线狠狠教训一下张士诚,那么张士诚就会愈加猖狂起来;还有,张家军若夺了安丰一带,就会同元军的势力连成一片,那时张士诚就可以从东、北两面,对应天政权形成半包围态势。

第二,通过前几次,陈友谅已经被自己打疼了,尚须时日恢复,一时间并不可能有大动作。

第三,援救小明王,不仅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个好名声,也可以将小明王完全控制起来。

不过,北线毕竟是四方敌人云集的地方,因此不能只命一支偏师北上。为了好好教训一下张士诚,朱元璋遂不顾他人的再三劝阻,亲率20万主力大军北援安丰。

三月,朱元璋率领着右丞徐达、参政常遇春等到达安丰一带,此时刘福通已经被杀,小明王则突围来到了朱元璋军中。不过有史书上记载刘福通此刻并没有死,而是后来同小明王一起被朱元璋设计所害。

当时安丰城已经被吕珍部所占据,吕珍听说朱元璋大军赶到,连忙部署防御,准备拼死反抗。

朱元璋麾下元帅汪某先行发动攻击,不料反遭吕珍部的围攻。于是朱元璋急命常遇春“以兵横击其阵”,结果吕珍这个常遇春的手下败将还是没长进,竟三战三败,只得退出了安丰。

坐镇庐州的左君弼虽然是陈友谅方面的人,但在对付朱元璋这点上,他们却是与张士诚一致的。于是,左君弼出兵来援助吕珍,结果也被常遇春所击败。

朱元璋见教训张士诚及救主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急忙赶回了应天。不过,他留下了徐达并命其围攻庐州,因为左君弼部对于应天的威胁也很大,而此刻,安丰已被一伙元军乘机占领。

小明王最后被安置在了滁州,本来他就是徒有虚名,《国榷》中记载他:“决事于左右,日捕鱼斫鲜为乐,筑樊楼,歌舞不绝,自称樊楼主人。”不过是个寄兴游乐的公子哥儿。

然而,这边刚刚到家的朱老大还没坐稳,西线就传来消息:陈友谅大军直逼洪都,已将整座城团团围住。

其实,陈友谅早就憋着一口恶气!近两年来,他被朱元璋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连丧土地,若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他姓陈的就得玩完。另外,经过几次对朱部的大战,他更明白:在南方地区作战,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是必不可少的。

上次龙湾之战的失利虽有偶然,自己的水军并不弱,但朱元璋的水军之强大给他留下了惨痛的印记。这一次,为了扭转战局,为了占尽水军的绝对优势,蓄谋已久的陈友谅不惜血本,倾尽全力,打造了一支空前强大的“无敌舰队”——这支舰队中的数百艘主力舰比从前的那些什么“混江龙”、“塞断江”等体形还要巨大,“舰高数丈,外饰以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橹数十其中”,以至于每层上的人说话其它层竟听不到,包括船体、橹桨都是用铁皮包裹了起来。

对此,陈友谅是非常自信,“自为必胜之计”,报仇雪耻的时刻就要到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和激励将士们的斗志,陈友谅一同装载着自己的“家属、百官,空国而来洪都城”。

这一年是闰三月,陈家军包围洪都时已是四月份。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陈家军首战选择洪都,而不是趁虚直捣应天?

在我看来,陈友谅选择这样的进军路线是为求稳妥。上次他进攻应天时,江西大部还在自己手里,无后顾之忧,如今他只有先行拿下洪都,并以鄱阳湖地区为基地,然后东下,才觉得更有把握些。

另外,洪都毗邻鄱阳湖,且是江西的腹心,也正好发挥陈家军的水师威力。反正,在陈友谅看来:取洪都势在必行,也易如反掌。

相对于上次的奇袭应天,这一次他能达成所愿吗?

洪都在鄱阳湖西面不远处,与鄱阳湖之间有水路(赣江)可以贯通。前面已经说过,鉴于太平城失守的教训,洪都城靠江的一面在加修时特意向里缩了三十步,如此一来舰船就无法迫近登城了。

陈友谅此次动员了几乎全部力量,总兵力为60万人。虽然这个数字值得怀疑,但除开家属、随员后,至少也不下于40万。

而朱元璋部当时的总兵力估计在40万左右,与陈部旗鼓相当——当然,陈皇帝留守后方的估计仍有不下十万余人。

所以,当陈友谅率领着其超豪华阵容包围洪都时,其铺天盖地的气势,让任何久经沙场的老将见了,都不免胆寒。

当时洪都城内守军约2万人,与敌人相比,这一数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朱文正等人仍旧选择了坚守,以他的身份,也只能这么做了。他将诸将迅速集中,召开了临战会议,大致作了防守分工:参政邓愈守正面的抚州门,元帅赵德胜等守宫步、士步、桥步三门,指挥薛显等守章江、新城二门,元帅牛海龙等守琉璃、澹台二门。文正居中节制诸军外,还率领精锐二千往来做救火员。

下面再介绍一下守城诸将的简历,也好让大家看看:究竟是些什么人在创造奇迹。

主帅朱文正,一个前不久还在糟蹋良家妇女的纨绔子弟。业务能力待考。

参政邓愈,一代名将。朱元璋把他放在洪都,作为定盘的心。

元帅赵德胜,朱元璋的老部下,人称“黑赵”,草莽出身,个性刚直沉稳,号令严明。史书称其“随机应变,料敌如神,动与古名将合”。

指挥薛显,具体情况不详。但朱元璋后有评价:“薛显、傅友德勇略冠军,可当一面。”能与傅友德相提并论者,绝非善类。

同类推荐
  •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本书以林海音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有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末世重返

    末世重返

    已经改成长篇了哦~大家放心食用吧!讲述了迷の重生妹拯救世界的故事!好像太夸张了喂!第一次接触末世文,感觉写的很涩,所以只写短篇,以后还会有许多作品跟大家见面,希望大家支持!丧尸题材试写,以后会有更多长篇小说跟大家见面!
  • 昆虫战士

    昆虫战士

    不明来历的行星撞击地球,经过基因改造的昆虫战士肩负查明真相保护地球的责任。
  • 卿本非神

    卿本非神

    万物之初,始于混沌,魂归混沌。人人都说她唐琬是命定之人,她也一直这么以为,知道后来才发现她其实应该是大boss,她和她的命运才何去何从?????
  • 痴情总裁的情人

    痴情总裁的情人

    她,敢爱敢恨,莫名其妙被人强吻,春心蠢蠢欲动,却被现实打击的支离破碎,多年后,她抱着“爱过不遗憾”的精神冲进他心房,也抱着“打不死的蟑螂”精神对他死缠烂打。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相爱了。然而却在半路杀出的“陈咬金”扰乱了她的心湖。从此,三角状态的恋情就此展开。
  • 飞跃之门

    飞跃之门

    《门》充满着未知,充满着神秘一个中二少年秉承着一股热血开始了一段坑与被坑的路途。。。一个中二骚年的传奇逗X之路,欢迎各位亲们多多支持
  • 复仇公主恋爱录

    复仇公主恋爱录

    华夏国出现了一对神童兄妹。。但却由于一场灾难。全家上下五千人口死于非命。仅留下了这对分离的两岁兄妹。十五年后背负着家族惨案的兄妹可否为父母报仇?神童又有怎样的旷世奇缘?他们二人何去何从。爱情。。家族。。可否二者兼得?本书女一号和男一号未在一起,若亲们不喜欢,请自觉绕路!全文2v2,暖宠
  • 下一世爱你

    下一世爱你

    一如当年,一袭青衫,不染尘埃,桃花树下,我泪流满面,你还我笑面如花。他说:流年之初,玉颜无妆,折一纸鸢,窈窕影依窗;华年度之,眉梢轻扬,遥望南岸,江水隔一方;经年往之,两鬓微霜,又临秋至,泪痕淌心上;暮年忆之,满面沧桑,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她说:初之,愿他一生伴天涯;度之,无奈一别常牵挂;往之,若等一纸在世花;忆之,来世青梅在竹马。
  • 诛天狂刀

    诛天狂刀

    世人不容我,我便灭世间!天要灭我,我便诛天!我名狂刀,只想好好活下去,为什么就那么难?都是宝物惹得祸,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逆天改命,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来,来,来战!
  • 你来,琳琅满目

    你来,琳琅满目

    顾琅的安慰使我渐渐放下心来,我松开了被子,起身去洗澡。等我擦着湿头发出来,我看到顾琅在整理我的床铺,他给我换了一床床单,我看着他有些不好意思,“我自己来就好了。今晚……”顾琅瞥了我一眼,继续铺着床单。我站在床边有些不知所措,人是我招过来的,就算他今晚要做什么,那理也不在我了。可我真的不想这么快就……就把自己交出去,我虽然不是非常传统非要结婚才能上床的那种女人,但是这么突然就———我没办法说服自己,心里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有.........一个深陷精分痛苦,一个在亿万抑郁里苦苦挣扎,他们是彼此生命里光,亦是压死对方的最后一根稻草
  • 王源爱

    王源爱

    “因为什么?”王源向远处的江希希招手。“因为我爱你啊!我喜欢你!”江希希鼓足了勇气对王源说生怕这是一个梦。“可是我不喜欢你”王源调皮的说。江希希低下头哭泣落泪珠。王源担心极了跑过去抱住她“笨蛋,我爱你。”这时天空上浮现出五颜六色的烟花,漂亮至极。江希希靠在王源怀里和他一起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