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300000071

第71章 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2)

重建规划那两次变动,一次是1982年,一次是1984年。1981年11月底,中央电示河北:唐山重建实行收缩的方针。其基本精神:压缩城市规模,控制城市人口,减少占地面积,加快住宅建设。鉴于此,确定规划调整的原则:控制老市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1982年,规划调整之后,城市人口76万,占地73.22平方公里。住宅建设, 1平方米也没有减少。唐山重建,基本是按这次调整后的规划进行的。而对规划充实完善,则源于“第三产业”的风起云涌——那已经是1984年所进行的动作了。四

历来,中国人对逢“五”、逢“十”格外看重。1991年系唐山地震15周年,中共唐山市委机关报——《唐山劳动日报》适时开辟纪念专栏。我写了《新唐山城市建设之最》,记述唐山重建的“先河”工程。其中写道:“震后我市最早建设的住宅小区是河北1号小区,于1978年下半年动工兴建。”

在开工之前,那里是李各庄一片碧绿的菜地。听说马上搞建设,农民们用颤抖的手起了菜,腾出了重建家园的场地。这,便是唐山重建“先外围、后中心”的第一站;这,便是创造世界奇迹的开始啊!当时,整个市区被废墟所覆盖,市区建设无从下手,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先从外围建一些,再把市区的“面”倒出来,才能在失去家园的地方重建家园。

新唐山“坐标”的确立,是曾经有过一番“斗争”的。唐山,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百万人口、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拥有千万平方米建筑的城市,瞬间化为一座废墟,变成了几乎没有一笔一划的“白纸”。那么,新唐山的“坐标”如何确定呢?当时,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其一,异地建设。就是放弃原有的城市,放弃唐山。其二,原地建设。就是立足唐山,以唐山市区为基础进行建设。两者各陈其理,两种设想各有利弊。

前者的考虑,的确不无道理:市区地下那条毒蛇般的断裂带,不知何时还会引发大地震。倘若原地重建,清墟和搬迁也费工费时费钱呀。倘若把那些企业、事业单位分散到各县,不是可以武装和发展各县的经济吗?后者的理由,自然也相当充分: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原地重建利于保持其历史特色。原地重建尚可减少征地、迁移的巨额投资,节约土地。还有一点呢,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城市基础设施。

新唐山“坐标”确立之后,应把什么作为施工的重点呢?施工的第一步应从哪里走呢?1978年上半年,在重建准备的开始阶段,问题很自然地提了出来。曾有一种想法,首先搞两条街道——新华道和建设路的建设,尽快在两条主要街道两旁,矗立起一些大型公建项目。这样,可以尽快让世人看到重建的壮观场面。当时,这两条路两旁有4675间简易房,住着2300多户居民,短时间无法完成搬迁。况且,投入大量设计、施工力量搞公建,居民住宅怎么能大面积开工呢?

还是让我们把思绪牵到河北1号小区吧。当我把唐山重建研究作为一种责任时,我如痴如醉地翻阅各种资料,因而深感这“第一小区”功勋巨大。在一个金灿灿的星期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小区,悉心感受它的深刻内涵。河北1号小区——河北里,确切的建设时间为1978年9月10日。它坐落在市区的北部,就是现在属于路北区的地方。资料告诉我,小区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88栋“内浇外挂”结构楼房。施工者:唐山地区建筑工程公司。

唐山重建,其规模之宏大,实在令人浩叹。作为重建的第一个“小区化”成果,河北1号小区不仅在“搬迁倒面”中影响重大,而且为大规模重建积累了丰富经验。唐山地震10周年时,100多个小区出现在昔日的“墟海”之上。建设一个2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在唐山的历史上不曾有过。而在当时,就是在我们整个神州大地上寻找,也很难找到这样的小区的踪影。无疑,小区的示范作用也是其功勋之一。这里是唐山重建的起点,成为向一个伟大目标进军的第一站。五

唐山,这座被地震毁灭的城市,它的重建、它的复苏、它的蓬勃,与那些“正常生长”起来的城市,确实有着太多太明显不同的地方:必须把百年城市建筑的废墟,以及拆除简易城市所产生的废墟,进行清理腾出场地才能施工。清墟的工作量之大,居民搬迁的任务之艰巨,实属罕见。于是,便出现了清、拆、建并行的那种局面。我以为,唐山重建,似应分为三个大的阶段:1978年初至1979年7月,搞试点锳路子;1979年下半年至1984年底,大规模建设;1985年之后,完成扫尾工程。

“以人为本”的光辉理念,在唐山重建这一伟大实践中,已经体现了出来,而且充分,而且鲜明。重建活动,自始至终视住宅建设为“头等大事”。我查阅过相关资料,1979年至1985年,每年住宅竣工的面积,均占当年全部竣工面积的60%以上。而1980年与1985年,则分别占了72.53%和70.85%。安居,才能乐业。鉴于此,对住宅建设一“优”再“优”:资金,优先安排;运输,优先保证;物资,优先供应。凡不影响配套的公用建筑,一律给建房子的事情让路。

在龙华小区,诞生了一个“五虎闹龙华”的故事。虎,喻指参战的建设者:邯郸市二建公司,唐山市一建公司,中建二局三、四公司,张家口市一建公司。五虎争雄,那是一种真诚的沸腾,那是一种高昂的奋进。龙华小区工地,一个个动人的画面,在历史的天空闪耀。该小区实现“四个当年”: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配套、当年入住。唐山重建速度最快的,就是这个龙华小区。巧的是,我家曾在小区的附近居住。有时,我竟仿佛听到“五虎”竞赛响亮的吼声。

我写这篇东西时,不禁想起“邯二”的名字。“邯二”,邯郸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之简称。“邯二”有如一面鲜红的旗帜,在宏阔的重建战场上迎风招展。他们自重建伊始至1986年,完成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竣工交付的668个项目中,一大批优良工程令人赞叹。1979年8月,“邯二”在机场路甲区建设的第一栋楼——19号楼,被评为“全优工号”样板楼。这栋4层5个单元的住宅楼,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为做好最后一道工序的工作,油工班每人一把刷子一支笔,刷子走大面,用笔再找细……

把住宅建设视为“头等大事”,并非忽视配套工程的建设。倘若配套跟不上去,仍会影响居民入住。现代城市的地下,恰似一张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网。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埋一次地下管线,就得刨一次路面,人们戏称之为“拉锁马路”。怎样实现“先地下、后地上”呢?1981年春,在市中心区新华西道,市政、供电、邮电、煤气、热力,加之发电厂等单位,穿插作业,仅仅一次破土,8种28条地下管线,便安然嵌入地下。类似这样的联合施工,绝非一次,事例确实很多。

干好“头等大事”,多亏了各路援建的弟兄。规划、设计、施工,……重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洒下了他们艰辛的汗水;重建工地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拼搏的脚印。重建规划,那是一次建设思想的大交流;重建设计,那是一次建筑风格的大融合;重建施工,那是一次空前规模的大会战。援建的设计单位,提供了约2/3的住宅设计图纸。援建的施工单位,先后达60多支劲旅,11万人之众。他们提供的住宅“作品”,占竣工住宅总面积的60%还强呢。六

经过唐山大地震的人中,有一部分被称作“不幸的幸运者”:即虽未震亡却造成截瘫。唐山灾区,这样的截瘫患者3817人,其中市区1814人,各县2003人。正是他们,绝大多数要在手摇车上生活了。

震后仅几个月时间,市区和大部分县建起截瘫疗养所。1979年,建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截瘫疗养院。从建筑的角度看,这里的每一间病房都朝阳,全院都是平房且没有一级台阶。病员们借助于手摇车,可在院内自由自在地活动。重建基本完成之后,在新唐山振兴的凯歌声中,建成全省第一个残疾人教育中心,且达到国际无障碍设计水平;建成万余平方米的康复医疗中心,且位居全省最高水平……在唐山市区,在那些绿树掩映的地方,很容易找见为地震残疾人提供的建筑。

1991年,唐山市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村庄”——弥漫着浓郁人情味道的唐山康复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康复村。康复村坐落在市人民医院后面,是专门为找到爱情归宿的地震截瘫人建造的。这里有一个5000平方米的院子,院子里整齐地排列着8栋平房,供25对地震截瘫人夫妇居住。房间既没有台阶,也没有门槛。每户都隔成3个小间,临床的墙裙可随意拉开,截瘫人能从床上直接进入浴室、厨房和储藏室。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并从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找回自信。

那一辆辆缓缓行进的手摇车,乃是大地震之后唐山街头一道特殊的风景。在唐山生活的日子,每当我望着这些手摇车的背影,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言的情感。我真的不知道,那情感是怜悯还是同情?是对大自然的恐惧还是诅咒呢?总之,这种情感确实是很复杂的。地震截瘫人——这些“不幸的幸运者”,这些与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他们虽然行动不便,但他们更需要灿烂的阳光,更需要融入火热的生活当中。而他们的出行,也更需要某种特殊的关爱。

同类推荐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 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美言妙语

    美言妙语

    本书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取材,编选了古近名家高手的精美语言。本书又可像查工具书一样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查阅行文写作中所要参考的资料。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热门推荐
  • 专属记忆:恶霸少爷的俏皮丫头

    专属记忆:恶霸少爷的俏皮丫头

    她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女孩,她,曾是一家公司的小姐,却因被拐走而失去了记忆,养母给她起了新的名字,从新开始了生活,只有一块淡淡的胎记在她的脖颈处。家庭重合的她遇见了他,两个人却有扯不清的关系,一场大战不约而同地开始了……^?_?^
  • 帝妃传:步步为后

    帝妃传:步步为后

    她只求一生永远安然,却一次次卷入江湖与朝堂的血雨腥风,面对各方的步步紧逼,她只想躲开,只是当一个个至亲的生命在自己面前倒下,她所有的容忍瞬间崩溃.当风眸终于被仇恨沾满,天下注定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我要让你轩辕国所有的人都跟着陪葬--”只是当所有繁华落尽,当曾经仇恨的男人躺在怀里安然逝去时,她却迷茫了,到底何为爱,何为恨?心似乎在隐隐地作痛——
  • 万道之体

    万道之体

    浊浊荒初赦,暗暗流昼火,深蛹长溢彩,溢化四极五陨,以辞长显于世!天地之始,尽刻于方寸之间。万物持长,尽化于黑白之中。天清地浊,茧化神天七分计。天使审万生,魔诡夺心策九方。惜于羽,伤于炙,愧于蛟,成于道。道宇临,焚风起,道劫现,新星闪烁,执道体,共拓万道流长。
  • 韩氏医通

    韩氏医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在离婚后

    爱在离婚后

    施洛辰,你待我何其残忍!曾经,我是你上不了台面的伴侣,三年相守,只换得你一句:其实你什么都不是。后来,我是你独守空闺的妻子,全身心的付出,不及你“真爱”的一句谎言。她有了你的骨肉,成了你手心里的宝,我就算有了孩子,也必须打掉,虽然我爱你,但你无情我便休。山不转水转,离开了你,我的天空更广阔……强调一点:我的儿子属于我,和你无干!
  • 妖狐独宠:神尊渡我

    妖狐独宠:神尊渡我

    什么?穿越到狐妖的身上,我怎么这么倒霉!什么?我的任务是扑倒神尊,不然魂飞魄散!为什么这个穿越这么艰难?不过还好,神尊大人实在是颜值爆表,呆萌可爱,先扑倒再说。不过妖神不两立,五雷聚顶之劫如何能逃?!神尊大人:“绯顔,说好的渡你,无论天界魔界我绝不放手。”
  • 夏光

    夏光

    〈信札书舍〉出品,经过多番改版,《夏光》终于在创世中文网上和大家见面了!虽然还比较稚嫩,但我们却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见证它的成长。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 大千金的屌丝玩偶

    大千金的屌丝玩偶

    一个外出打工的屌丝张佑23岁,在偶然的时刻,帮助王氏集团的生性好玩二千金(王小雯20岁)摆脱追赶,经她介绍,进入王氏集团的一个数码软件分厂,后来跟王小雯玩得非常好,铁哥们之类,经小雯介绍,认识王氏集团大千金(王小静23岁)比张佑小几个月。思想成熟,而且帮王氏集团做出很多贡献,但是王小静高傲的性格又处处为难张佑,瞧不起张佑,玩弄张佑,最后被张佑感动,开始产生对张佑的重新认识,不在瞧不起他,就这样两人擦出火花,但是情路坎坷,之后他们又有怎样的结局。
  • 系统债主

    系统债主

    ‘赵溢孝’是个混喝等死的富二代,无意间却被一个坑爹的系统给缠上了,被系统穿越到二次平行世界,硬生生的被系统改造成了妹子,变成了赵依笑,从此被系统死命压榨,系统硬是把这个混喝等死的赵依笑,压榨成样样精通的天才。赵依笑哭丧着脸说了一句:“这特么都是被系统给逼的!”三年,一次旅程的终结,一段旅程的结束……三年,一个新的开始,一段即将开始的新旅程……一世三年,三年一世!(交流群:249860701)
  • 上古天骄

    上古天骄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上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