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400000006

第6章 改革之富国(1)

(一)均输法

熙宁二年二月十三日,北宋朝廷颁布一道谕旨,翰林学士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即副宰相。

在王安石的建议下,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成立了。从名义上看,这是一个制定变法条例的机构,而实际上,它的主要任务是策划和指挥变法,权力非常大。虽然遇到强大的反对声浪,但王安石作为执政之一,毕竟手握了变法大权。那么,变法从哪里入手呢?困扰着整个北宋王朝的是财政问题。王安石是个喜欢挑战的人。他自然选择财政问题作为变法的切入点。这既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心意,也是他作为宰相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他也想借解决这一问题显示自己的才能,平息天下汹汹之议。他知道,事实是最好的辩论武器。

在王安石的策划下,吕惠卿起草了第一道法律:均输法。

东京汴梁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宋朝最大的消费城市。为了供应东京,朝廷专门设了发运司,将东南六路供应朝廷的物资沿运河发送到东京。

但是,北宋的这个运输系统明显带有的计划经济色彩,发运司不了解东京的储备库里存着哪些物资,每年对各项物资需要多少,也不了解各路生产的变化情况,只是机械地按章程办事,年年刻板地按照多年前定下的数字进行征收,一点也不变通。有的东西原产地已经不生产了,却还要照样上交,农民们只好高价购买交给官府,运到东京却一钱不值;有的物资东京已经积压了许多,还是照样征收,堆在仓库里白白烂掉;有的物资随着消费的增长极其紧缺,发运司也不知道到其他产地购买,结果巨商大贾便参与其中,从远方购来,以高价卖给官府,从中牟取暴利。比如有一年朝廷要举行大典,需要大量的羽衣。大商人们知道了这一消息后,立刻把市场上所有的羽衣都买光了,然后以市场价三倍的价格卖给官府。

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起视察东京的仓库,看到江南上好的绸缎堆在库里,有的竟是七十多年前进贡的,由于保管不善,早已变黑变脆,用手一摸,就成了碎片。神宗叹息不已,这可全是民脂民膏啊!从百姓手中横征暴敛而来,却让它白白烂掉,然后报告说经费不足,难道这就是天子的牧民百官的做法?王安石当时就对皇帝谈了设立均输法的设想,神宗深为赞许。这一办法的基本要点是政府改征收方式为征收加采购方式,设立发运使,详细调查规划东京每年的物资库存及所需,了解各地的供应情况。如果供应有缺口,则有权直接到产地购买,供应有余,则直接在产地卖掉,这样,就消除了大量的浪费,也避免了商人的盘剥。据王安石的初步测算,这一措施可以使政府每年节省三分之一的供应费用。

熙宁二年七月,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五个月后,均输法正式颁布实行。同时,神宗任命原淮南发运使薛向为六路发运使,同时从内库中拨出一部分钱作为发运司采购的资本。

正如王安石所料的,均输法一颁布,立即招来了一片反对声。言官们一致称王安石为“兴利之臣”,“利”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禁忌话题,无人敢轻易提及。因为儒家思想,重义轻利。

(二)策划青苗法

均输法不过是王安石变法中试验性的一步。这个法令只是解决了局部问题,于国计民生并没有大的影响,对增加财政收入也没有明显帮助。下一步,他就要开始一项涉及全国的重大改革,实行青苗法。

王安石做地方官多年,非常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他知道农村大部分农民都是贫农,丰年勉强温饱,一遇水旱就无法度日。即使在正常年景,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也都要吃糠咽菜。因此,农民家里一有事情,就不得不借债。但当时民间高利贷的利息往往高达百分之百甚至二百、三百,高利贷往往使得贫农家破人亡,四处流浪,也造成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越来越不安定。

王安石深知靠天吃饭的农民是多么不容易,因此他在做地方官时就注意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在鄞县时他曾在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时把官府的谷物贷给农民,秋天再收回来,成效相当不错。因此,他创青苗法,官府每年春天贷款给农民,秋天归还,利息为百分之二十。这样,一可以帮助农民度过春荒,实现社会稳定,二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决财政困难。

但是,事情从设想到实际操作有很大的距离,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王安石的设想近似于现代的农业银行,无疑是一个有高度、有远见的创意。但是,现代银行制度是以现代的评价制度和保障制度为基础的。也就是说,银行必须能准确评定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且有强制回收本息的手段。但是,在北宋自然经济条件下,这些无疑是难以做到的。这一点,王安石是想到的。因此,他与吕惠卿再三商议,吕惠卿提出了这样的解决办法,即把农民按贫富结合,五户为一保。以富户为保头,贫农贷款,要由富户为担保,由富户出面申请。

青苗法费了王安石很多心血。他知道,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样一个大法不能不慎重行事。毕竟这涉及到天下所有农民呀!法案虽然已经尽力完善,但执行中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为慎重起见,他命苏辙认真检查条例内容,提出意见。

苏辙看完后,当头泼了王安石一头冷水:“介公,我觉得此法决不可行。”

这样直接的反对是王安石所没有料想到的。他诧异地问:“详细言之。”

苏辙说:“您在地方呆过多年,那些贪官污吏您不是没见过。这个法从立意上来说是好的,但到了他们手里,绝对执行不好,说不定又会成为他们盘剥百姓的一个手段。肯定会有提高利息从中贪污的。再说,借钱容易还钱难,百姓用度困乏,借来的钱花掉了不一定有能力按时还上,那些衙役小吏很可能借这个机会横征暴敛,最后还是得弄得贫民家破人亡。”

王安石听了,一时无法反驳。苏辙所说,正是他心里没底的地方。虽然不像苏辙说的那样严重,但弊端肯定会出现的。

经过反复思考,王安石认定这个法律利大于弊,所以他决定先在附近的河北、京东、淮南三路试行。

熙宁二年九月,经神宗批准,青苗法正式公布。

(三)推行青苗法

青苗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之后,犹如平静的湖水中扔进了一块巨石,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北宋社会各个阶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

相对于百分之百、百分之二百的高利贷利息,百分之二十的青苗钱对于贫困的农民来说无疑是极富吸引力的。虽然变法之初,百姓们不知道“官家”搞什么鬼,对于这样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半信半疑,但在一些敢吃螃蟹者带头申请了贷款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加入了申请者的行列。

地方官员对于推行青苗法则意见不一。有的人希望通过积极执行青苗法博得上司的好感,获得升迁的机会;有的人则积极钻青苗法的空子,挖空心思从中渔利;有的人则因为青苗法带来的繁重工作量而怨声载道,在执行过程中不过走走形式,敷衍了事。

执政之臣王安石、吕惠卿则希望青苗法能尽快为政府解决越来越严重的财政问题,他们迫切希望各地方官员干出实效。青苗法的实施也就是改革派的政绩,是他们向天下说话的本钱。同时,他们还希望青苗法能够起到抑制富豪大户的作用,使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不再扩大。

由于地方官员素质不同,青苗法的实行在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有相当多的地方官员因为申请青苗钱的农民十分踊跃,就擅自提高了利息,从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

更多的地方官员从来没有操作过这样繁杂的工作,他们动用了在中国社会屡试不爽的最有力的办法:一刀切,不管你需不需要贷款,一律贷给你,按保发钱,到收息日由保头上交本息。交不上来,就带着衙役上门强收,拆房扒屋,抓人吊打。这样,他们获得的成效就远远超过那些认真执行的地方官员。

还有的地方只把青苗法的布告贴出去,对前来试探贷款的人推三阻四,说钱没拨下来或者人没到位,一推了之。

真正认真执行的地方不到二分之一,而这二分之一的地方官员也因为对这一事务不熟悉,对贷款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没有经验,忙得焦头烂额。毕竟,这个工作的工作量太大了。在北宋,地方上的所有事务都由地方长官一个人负责,像青苗法这样专业性工作本来应该有专门机构、专业人员来操作,但那时远远做不到。因此,工作中的疏漏在所难免。

很快,青苗法执行中的各种问题被反对变法的官员反映上来,各式各样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送朝廷。

御史韩缜首先进言,他认为,朝廷既然把青苗法当成一项利民措施,就不应该收取利息。收取利息,就是和百姓做买卖,就是盘剥百姓,和那些放高利贷的富户没有什么分别,有失朝廷体面。

对于这样的书生言论,神宗和王安石自可不必理会,但许多原来轻易不说话的朝廷重臣的话,他们就不能不认真对待了。

轻易不说话的司马光终于发言了,他上了一道《乞罢青苗法》,在这份奏章里,他系统阐述了他对青苗法的看法,以及他对王安石均贫富主张的反对。

大名府的老臣韩琦上了一道长达几万言的奏章,极言青苗法的弊端。在这封奏疏中,韩琦说河北路至今仍普遍存在一刀切现象,无法禁止。这封奏疏,让神宗大为震惊。

变法开始后,一直在观望变法的苏轼,写下了那篇大宋历史上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书》,揭露“制置三司条例司”、均输法和青苗法的弊端。

韩琦和苏轼的奏章让神宗十分震动。此二人的雄辩让神宗对自己的整个变法主张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们的话听起来句句在理,然而又句句是反对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呢?神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同类推荐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
  • 萧红的虹:萧红传

    萧红的虹:萧红传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个人传记。作者用文字一行行重新拼凑和梳理着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用细致哀婉的笔致,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萧红命运多舛的一生,让热爱萧红及其作品的读者,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慢慢步入萧红的内心世界,重新回到那个岁月动荡的年代,与这位柔弱而又坚强、终身都在用全部的善良与悲悯追逐着爱的奇女子,共同走完她短暂而又奇绝的一生。
  •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爱国侨领”陈嘉庚、“亚洲糖王”郭鹤年、“银行界翘楚“郑鸿标、“农牧巨子”谢国民、“金融大王”陈弼臣等十位海外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商业史,向读者展示了海外华商的经营智慧、商业战略。
热门推荐
  • 流年里的青春

    流年里的青春

    青春是放肆的,青春是疯狂的,青春是疼痛的,青春是不舍的.......在肆意的青春面前,我们终究还是抵不过感情的缠绵。也许青春就是在,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暗恋里,渐行渐远.....
  • 盗者之道

    盗者之道

    道者,非盗其物,而是修其心也-王氏祖训。王越出生于盗门世家,从小练习盗术,为盗义、盗资、盗文、盗术以及盗名。其父对他说:"世间万物皆可盗,但不可盗情,凡盗情者,亦无好果!"王越一直遵照着父亲的话语,劫富济贫。却不知有天,当偷一个赃物之时,遇上了她。从此走向了。。。
  • 明刺

    明刺

    正德皇帝玩心正酣,寻找刺激制造祸端。阳明老兄悟道出关,收拾残局授业在先。朝中阁老手忙脚乱,苦撑社稷力保江山。奸佞小人趁机上位,搅弄天下又是难安。看他一个大明王朝小小教谕,贫困山区的学校校长,如何步步生莲,化险为夷,玩转这个时代的波诡云谲,震慑腐朽僵化的朝堂,给大明王朝带来一番新气象!
  • 玉书劫

    玉书劫

    让天下人趋之若鹜的神秘”玉书“,有一部分机缘巧合地落在了黎卿玉的手里。祸福相依,虽因此卷入江湖恩怨,但稀有玉石、武林秘籍却成了囊中之物!再加上,有一位武功盖世、名声显赫的未婚夫陪在身边,不怕阴谋诡计就怕遭人妒忌啊!
  • 天角琢闻

    天角琢闻

    一块璞玉,初时不为人类所知,琢玉能手卞和将其雕琢成器,正其名曰和氏璧,方得流传百世。春秋战国之际,各国混战,几经流离,终秦国得之,始皇制其得传国玉玺。曰:“得玉玺者得天下”秦灭,其归于高祖刘邦,流转于各皇帝之间。五代之时,天下大乱,其不知所踪。卞和力荐和氏璧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 与大妈们纠缠不清的奇妙世界

    与大妈们纠缠不清的奇妙世界

    当主角在西行寺的樱花树上做了个巢的时候,再也没有然后了。
  • 飞袖刀

    飞袖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没有最厉害的刀,只有最快的刀。刀是飞出来的,从袖子里飞出来的,但不是飞刀,而是一把两尺长,一寸多宽的细刀。飞袖刀,天下公认最快一种刀……
  • 轮回彼岸:繁华不过一瞬

    轮回彼岸:繁华不过一瞬

    五万年前的陨落,五万年后的相遇,他们之间的故事虽已结束,却又刚刚开始,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她,遇上假温柔的他,当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他们的选择是什么?当他们经历过风雨,终于要携手共度的时候,却没想到……
  • 便宜夫君快走开

    便宜夫君快走开

    不知道怎么说,女主穿越遇上鬼,似乎……应该……拭目以待吧!哈哈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