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100000005

第5章 紫砂壶(3)

好的紫砂款识应具备以下特点:

(1)印章制作精美、考究。名家的印章或由本人刻制,或请篆刻名家为其量身制作,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而伪印章则难以达到这种水平,多呆滞无神。

(2)印章形式使用合理。在同一壶上使用的多枚印章钤印位置讲究,形式多样,整体上显得和谐统一。

(3)刻写、钤印位置适当。若紫砂壶的款识使用部位恰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壶起到装饰作用。反之,如果壶上没有铭刻诗句或题画,仅在壶腹正中部位署一姓名款识,必然不是名家所为。一般而言,紫砂壶的款识位于壶的盖内、底、把梢、腹四个部位。用于壶盖,则处于盖内孔的一侧;用于壶底,一般处于中间位置;用于把梢,一般位于梢下壶腹上;用于壶腹,则用于诗句、画的结尾处。

(4)款识大小适宜。刻款、印章的大小与壶本身具有一定的协调性。款识的大小与壶的大小相协调,即壶大款识大,壶小款识也相应小;款识大小与款识所处的部位相协调;底部的款识比盖款、把梢款相应大一些,反之则很有可能是伪品。

(5)款识刻画、钤印轻重适度。名家壶的款识刻画整体和谐统一,钤印用力均匀,深浅一致。

(6)风格协调和谐。名家壶的款识风格往往与其制壶的风格相协调,这与其审美观和情趣往往是统一的。一般来说,工艺精致的作品,款识娟巧秀丽;朴实奔放的作品,款识粗犷老辣;端庄稳重的作品,印章方正平稳。

(六)紫砂壶名家

1.金沙寺僧

金沙寺在宜兴西南镜湖山间,离鼎蜀镇约十余里,建筑宏伟。这里原是唐代宰相陆希声晚年隐居的地方,被称为“陆相山房”,又称“遁叟山居”。

约明成化、弘治、正德年间(1465—1521年),江苏宜兴湖父金沙寺内有一位未曾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僧人。他被后人列为紫砂壶的创始人。

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篇》:“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自从供春学了他的造壶技艺后,紫砂壶才始为流传。

2.供春

供春(约1506—1566年),又称供龚春、龚春。正德、嘉靖年间人,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从紫砂壶推广的角度而言,供春是公认的紫砂壶鼻祖。他的传世之作有:树瘿壶、六瓣圆囊壶等。

相传供春的主人吴颐山在金沙寺复习迎考期间,供春在寺中看到一个老僧炼土制壶,成品精美,于是开始仔细研究僧人的制陶技术。供春用老僧制壶后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土做坯,用金沙寺旁的大银杏树的树瘿作为壶身的表面花纹,用一把茶匙挖空壶身,完全用手指按平胎面,捏炼成型,制成几把茶壶。他的茶壶烧成后,茶壶表面上有“指螺纹隐起可按”的痕迹,显得古朴可爱,令人叹服。他制作的壶被称为“供春壶”。

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地薄而坚实,久负盛名,时人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评价。供春所制茶壶,款式不一,而尤以“树瘿壶”最为著名。此壶乍看似老松树皮,呈栗色。凹凸不平,类松根,质朴古雅,别具风格。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绝技的矜重受惜,供春的制品很少,流传到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

3.时大彬

时大彬(1573—1648年),别号少山,明万历至清顺治五年宜兴人。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宋尚书时彦裔孙,为著名紫砂“四大名家”之一时朋之子。

时大彬是万历年间紫砂艺术的集大成者,居“壶家妙手称三大”之首位。他的紫砂壶制作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对紫砂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以及署款书法,都有研究。时大彬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

时大彬的作品风格古朴雄浑,作品初期模仿供春,喜作大壶。后根据文人饮茶习惯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他的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被时人推崇为壶艺正宗。大彬署款,最初是请善书者落墨再自刻,以后直接运刀镌刻,书法闲雅俊秀,有晋唐意味,使其作品更具艺术韵致,为时人和历代所珍视。

时大彬的传世作品较多,海内外藏家均有收藏。他的壶大多有“大彬”款识,以此作为识别标志。

4.陈鸿寿

陈鸿寿(1768—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老曼、曼公等、别称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活在清乾隆、嘉庆年间。陈鸿寿工诗文、擅书画,精篆刻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亦擅长砂壶设计,人称其壶为“曼生壶”。

陈曼生才气过人,擅长古文辞,以书法篆刻成名,一生酷爱紫砂壶。嘉庆六年(1801年),陈曼生设计壶样十八式,与杨彭年、邵二泉等紫砂名人合作,制作了大量的紫砂壶,也就是著名的“曼生壶”。曼生壶的造型有石兆、横云、井栏、合欢、却月、镜瓦、瓜形等十八种样式。由此他成为了“西泠八家”中最受关注的人物。

曼生壶也叫半瓢壶,以半瓢为器身,流短而直,把成环形,盖上设弧钮。陈曼生一反宜兴紫砂工艺的传统作法,将壶底中央钤盖陶人印记的部位盖上自己的大印“阿曼陀室”、“桑连理馆”,而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如不留意,往往是看不到的。

曼生壶将紫砂壶艺术与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要素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人壶风格。由于曼生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曼生壶被认为是艺林珍品,存世之作极少。

5.黄玉麟

黄玉麟(1842—1914年),原名玉林,曾用名玉麐。宜兴蜀山人,清末制壶名家。黄玉麟是邵大亨之后又一重要的制壶大家,擅制《掇球》《供春》《鱼化龙》诸式。他所制的壶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精巧而不失古意。

玉林7岁丧父,由母亲邵氏抚养成人。六年后由于生活所迫,母亲邵氏托远亲邵湘甫收玉林为徒。邵湘甫当时以制作粗货(一般日用壶、盆、罐)为业,壶艺并不出色。黄玉林跟随邵湘甫所学茶壶款式,主要是《仿古》《掇球》之类。

邵湘甫的邻居汪升义家是蜀山细货好手。汪升义的祖父也是个制壶艺人。汪家有一名叫《鱼化龙》的壶,黄玉林十分喜爱。闲暇之时总是瞒着自己的师傅,在工房里偷偷做《鱼化龙》茶壶。三年后黄玉林满师之日,将自己做的《鱼化龙》茶壶作为礼物送给恩师,一时赢得“青出于蓝”的美名。

黄玉林20岁之后改名为玉麐,并开始在茶壶上使用“玉麐”印章。玉麐在制作《鱼化龙》时,不断改进茶壶的样式。他制作的壶圆纯玉洁,整体丰满,龙头威武尊严,龙身扭曲变化,张口睁目中吞玩宝珠,敞开的两根龙须亦格外引人注目。鲤鱼图案随着龙的神气而更显精神,强化了“鲤鱼跳龙门”主题。龙腾鱼跃,十分生动,故有人赞誉玉麐为“玉麒麟出世”。于是,玉麐改名为“玉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黄玉麟受聘于大收藏家吴大澂府上为其仿古创新,精品迭出。进入盛年,黄玉麟技艺愈深,造诣愈深,每制一壶,必反复斟酌推敲,精心构撰。他的作品很受鉴赏家珍爱。至民国三年(1914年),黄玉麟病逝于宜兴蜀山豫丰陶器厂厂房中,享年71岁。

6.王寅春

王寅春(1897—1977年),江苏镇江人,紫砂茶艺名人。自幼家贫,13岁拜制壶艺人金阿寿为师,开始求艺生涯。三年后满师,24岁时在家自产自销紫砂壶。

王寅春是一位紫砂制作功力很深的艺人,以制作茶壶多、快、好而著称。他以创新品种占领市场,人称“寅春壶”。传世之作有亚明方壶、六方菱花壶、梅花周盘、半菊壶、小梅花壶、六瓣高瓜酒具、铜锤方方、圆条茶具、汉群壶、高流京钟等。

王寅春的技艺风格独树一帜,光素器和花塑器都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质;方器规矩挺括,敦厚朴实;筋纹器雍容大方,秀美可掬,很难有人企及。他所制的茶壶,造型雍容大方,光润和洽,口盖准缝严密,令人赞叹不已。

7.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年),原名顾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陶瓷学会名誉理事,曾任宜兴市政协常委、宜兴紫砂工艺厂紫砂研究所名誉所长。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可以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其作品在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影响巨大,被海内外誉为“一代宗师”、“壶艺泰斗”。其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代表作品有僧帽壶、汉云壶、三羊喜壶、汉铎壶、牛盖莲子等。

顾景舟从小立志于紫砂陶艺创作, 18岁拜名师学艺,年方20便已身列紫砂名手之林。数十年来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旁涉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等多门学科。其作品特色为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着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

顾老的紫砂作品以茗壶为主,以几何形壶奠定自己的个人风格,并与韩美林、张守智等人合作,开创了紫砂茗壶造型的新意境。顾景舟一生制作的紫砂壶数量不是很多,件件堪称精品。

20世纪50年代初,顾景舟收徐汉棠为第一个徒弟。此后几十年间,顾老可谓桃李满天下。

同类推荐
  •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 最风流,醉唐诗Ⅱ

    最风流,醉唐诗Ⅱ

    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或清婉,或豪气,或叹息,每一位诗人都有属于他的符号。 诗是诗人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起伏,留下的诉说。
  • 云岳诗选

    云岳诗选

    本书是作者的韵体诗作品集,作品有:拐杖吟、读《史记》随感、赞玄奘大师、读散文杂感、惦念、长征颂、咏松、庆澳门回归等。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在一个线性时间的来龙去脉中,范小青以中庸的力度打开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哲学,一个是现实。极简的故事主题:我丢失了弟弟,我又去寻找弟弟。故事叙述中,患有智障的弟弟恰如龙卷风,把所有人物都裹挟了进去。丰富庞杂的情节,循环往复的纠结,谵妄无休的盘诘,把故事的迷径写得海咸河淡,温度适中。独到的以萤火之光起笔,以一片废墟灰烬收山,显示出作家卓越丰稔的艺术功力。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了作者1988~2002年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作者关于中国新诗、鲁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思考。
热门推荐
  • 踏铃

    踏铃

    会轻功的驴,腰挂铃铛的少女。传信的斑鸠,飘渺如仙的男子。一个灭亡的大漠之国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PS此文架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再PS本人初次写文难免有不妥之处大家尽管提出意见=w=再再PS不会写简介不过请记住,这是一篇温馨文!!!!
  • 短篇小说:再见,旧时光

    短篇小说:再见,旧时光

    (第一篇短篇小说,青春励志美好式结局。喜欢的支持一下言梦归,内容很短,但很精彩。)——一次偶然,让我遇见了他,可是再怎么喜欢也终究抵不过时间,三年时间,三年承诺,三年等待,三年努力,最后换来的是:“你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直到那时我才知道,相似的人适合玩闹,互补的人才适合终老。阿晨,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那么,我愿意用一生去等待你。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我的世界之校园

    我的世界之校园

    主角陈鹏威是个中职学校的学生准备要毕业了过一个月就得离校了过完最后一个暑假就去征兵,但是毕业前危机来临,有某教授研究出生化病毒,带到了所有学校,大多数学生被感染慢慢变成了丧尸,警、军队等把所有学校封锁了,学校里还有幸存者在避难,鹏威要坐车回校但是危机来了,潜伏回小学救弟弟。返回现读学校发现自己喜欢的女生和同学朋友还幸存的活着避难又奋不顾身的再闯回学校!
  • 异界之宣武至尊

    异界之宣武至尊

    万物之灵,皆为混沌。混沌生阴阳,阴阳即为天道。来自地球的灵魂,脚踏万里白骨,对天长啸:“挡我成帝之路,即便是天又何妨,我也要逆天而行,打破这天道,只为傲世天下,与你相遇。”
  • 创世五雷

    创世五雷

    身受偷袭无意穿越。一次意外身封魔主。家族遭灭爱人遭杀。复仇之路屡遭羞辱。成神之道艰巨无比。他的未来是福是祸?
  • 随身带个镇妖塔

    随身带个镇妖塔

    丢了工作,意外获得修罗塔,里面关的全是妖孽,还能像游戏一样升级解锁召唤妖孽,沈秋从此一飞冲天,美女房东、靓丽总裁、高冷女经理、失足少女、泼辣女警都等着他去拯救……多年以后回头看,沈秋轻声感慨:“其实我也纯洁过。”
  • 校园绝品少爷

    校园绝品少爷

    他本是修炼家族天赋异禀的大少,却被阴谋设计,命悬一线,幸得恩师锦囊保命解难...纵横校园,闯于都市,屡陷阴谋,机智破除,身边红颜不离不弃...看逆天大少,能否强势回归...
  • 听影师

    听影师

    上古本有十个太阳,彼时世界一片光明,万物活在光明之下,万物有灵,皆为神圣,持有神圣之力,称为圣持。但一个名为李毅的猥琐男把太阳射掉九个之后,黑暗降临人间,阴影横行。自此,世间多了一股持有黑暗之力的生灵,他们的影子有无穷的力量,称为影持,影子力量持有者。圣持和影持争斗不休,整个修行界秩序混乱。为了守护光明,圣持之中出现了不可战胜的强者,名为听影师。听影师的出现,让影持联盟一度退败,最终退到不可知之地,隐藏在世间,等待影持中终极战士的出现,带领影持重回人间。这样一个战乱的时代,你是要成为圣持,守护光明?还是堕入黑暗,掌握影子之力,横行世间?这是最好的时代,一个强者的时代。
  • 毒辣王妃:学吧不好惹

    毒辣王妃:学吧不好惹

    “天不亡我!”这是岚墨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也只有这一句话。那个女人害她这么狠,自己是不是要报答她的前世啊。哈哈哈!岚墨承认自己前世太懦弱,太低调。竟然老天让她重活一回,哼哼!闯皇宫,强王府,咱都干得出来!为啥?咱后台硬,我爸是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