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1900000004

第4章 中国古代火箭之路(2)

1388年,明初大将沐英(1345—1392年)奉命率兵入滇,思伦发聚众三十万,战象百余,至定边(今云南蒙化县南)邀战。沐英选骁骑三万,昼夜兼行应战,“乃下令军中,置火铣、神机箭为三行,列阵中。俟象进,则前行铣箭俱发;不退,则次行继之;又不退,则三行继之。”明代江东人顾少轩著《皇明将略·沐英传》记载,在此次对付象战的过程中,沐英部属“火箭、铣、炮连发不绝”。在火力和巨响之下,象群惊走或被矢而死,思伦发败阵而遁。这次定边战役也是以火箭与火铣、火炮齐发而奏效的。

明代火箭是直接继承宋、金、元火箭而发展起来的,它在明初朱元璋各地用兵的过程中就用之战场上了,此后又有许多新的改进和技术上的突破。明太祖及其继承者都很重视包括火箭在内的火器,称为“神器”,下令督造并装备于马、步、水军等常备军中。明代军制至成祖永乐时(1403—1424年)更为完备,设火药局制造各种火药,兵仗局和军器局则司制造各种火器,而神机营则操练军士使用火器,内库负责贮存武器。这些机构由内臣掌握,禁止泄露技术机密,京外卫所不得擅自制造。

明代中、晚期,由于沿海倭寇滋扰和北方清兵的南下进袭,使明廷统治者特别注意火器生产。明中叶以后,朝政纲纪不振,火器技术逐步外流,因而出现不少这类兵书,为研究火药和火箭技术提供了丰富资料。例如,《火龙经》、唐顺之的《武编》、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赵士祯的《神器谱》、王鸣鹤的《登坛必究》、李盘的《金汤借著十二筹》、何汝宾的《兵录》、茅元仪的《武备志》和焦勖的《火攻挈要》等书,都论及火药、火箭、火炮等火器,并有插图。虽然火箭已在宋、金、元时用之于实战,但关于火箭技术拥有明确而详细的记载和图样,还是从明代开始的。

根据这些明代兵书的记载,明代火箭达几十种之多,其中有战时用的军用火箭、信号火箭,也有民间用的娱乐火箭。在军用火箭中,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单飞火箭、集束火箭、火箭弹和多级火箭。单飞火箭是单个的一支火箭,导杆上端附有铁箭链,有时铁上涂以虎药(毒药),导杆下端有羽翎制成的尾翼,尾翼下有小的铁锤。安装尾冀、铁锤可以使火箭飞行平稳,并控制飞行方向。单飞火箭是最基本的常用火箭,所有其他种类的火箭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束火箭是为了提高单飞火箭的命中率并加强其火力集中而设计出来的。将许多支单飞火箭用一根总药线串联起来,并排放在筒里或盒子里,点燃总药线后,所有这些单飞火箭迅即同时向同一方向发射出去。在敌方有生力量或粮草集中的地方,集束火箭的密集袭击能构成严重威胁。火箭弹是在火箭筒上附有炸药、毒剂,当火箭筒发射到敌方后,发射药引燃炸药,爆炸后发出震耳的响声,并散出火焰、烟雾或毒剂。多级火箭是为增加火箭射程而设计的,将两个以上单飞火箭首尾相连,可达到单飞火箭无法达到的距离。多级火箭是明代火箭技术的重大成就。在上述四大类火箭中,每一大类又可细分为许多种。

(三)清代的火箭

明末,以李自成(1606—1645年)为首的农民军声势浩大,终于在1644年推翻了明朝,李自成在北京建立大顺政权。但未及巩固,山海关握有重兵的明将吴三桂(1612—1678年)勾结满族贵族势力攻打大顺,使义军遭到失败。清世祖福临在汉族大地主势力支持下率军于1644年进入北京,建立了清王朝。清代统治二百六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火箭史上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清代火箭发展的特征有两个:一是明代以来的传统火箭技术在这时得到继续发展和改进;二是道光年间(1821—1850年)以后,从欧美引进了西方新式火箭,从而过渡到火箭史的近代阶段。

清兵的武器装备技术最初是落后的,但在与明军的历次交战中,缴获了许多先进的火器,又俘虏、诱降一些汉军和技术工匠为清兵制造各种火器,从而一改旧观。在与明军交战的战场上,清统治者目睹火炮、火枪和火箭等火器的威力,因而对这类武器的制造和使用给予了很大的重视。早在天聪五年(明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就下令铸造红夷火炮,命汉军以火器攻大凌河(今辽宁省锦州附近)。1631年大凌河战役中,清兵用火炮和火箭向明军发动了攻势。据魏源(1794—1857年)《开国龙兴记》所述,当时明总兵吴襄(?—1644年)率部渡小凌河与清兵应战。清兵则直趋吴襄大营东,“发大炮、火箭攻之。时黑云起,风从西来,襄军乘势纵火将逼我(清)阵。忽大雨反风,襄营毁,先走”。实际上,在这次战役中双方都动用了火炮和火箭,但战局的发展使明军失利。1634年,守卫鹿岛的明副将尚可喜率部降清,其随军火器尽为清兵所有。

清代开国后的第二个皇帝玄烨(1654—1722年)即康熙帝,也特别重视火器。在他铲平“三藩”割据、统一中国和抗击沙俄侵略的过程中,他所统率的骑兵和军中火器也助力不小。康熙中期以后,战事较少,旧史称为“盛世”,火箭技术被用作娱乐表演。根据当时在华的法国传教士张诚的记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上召张诚等至畅春园,还观赏了火箭表演。张诚写道:“晚上我们去观看焰火。焰火架设在皇后寝宫的对面。皇上带领各位皇子亲临观赏……焰火没有特殊之处,可观的只有火炮连环点燃的一串灯盏,腾空而起,光焰耀目,犹如许多流星。这是樟脑制成的……第一支火箭在皇上到场之前发射,他们说这支火箭是他(皇上)亲自点燃的。这支火箭像射离弓弦的急箭一样,射中并且点燃三四十步以外的另一架焰火。这架焰火又飞蹿出第二支火箭,触发第三架焰火,射出第三支火箭。几架焰火犹如机器,连环发射。”这里提到的靠火箭连环发射的焰火虽非军用,但反映出清代火箭技术的进步。

康熙、乾隆在位的二百年间,由于战事较少,史书关于使用军事火箭的记载亦不多。但魏源的《征缅甸记》记载说,乾隆二十年(1755年)缅军一度进入车里地区,朝廷谕大学士杨应琚率军以连环炮和缅军的象驼炮交战。1757年,经略傅恒领满、汉精锐数万,“京城之神机火器、河南之火箭、四川之九节铜炮、湖南之铁鹿子……皆刻期云集”,在大金沙江展开一次激战。在这次战役中,清军使用了火炮、火枪和火箭等武器。乾隆年以后,继续制造火箭,贮于内库以备应用。像明代一样,清代也在京师设火器营,进行操练,后期更设火箭营。

道光年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1840—1842年,英国统治集团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英军以大炮和康格里夫型火箭袭击中国军民。中国军民为保家卫国,也以自己造的火炮和火箭还击。据《平海心筹》记载,1841年林福祥奉命督带水勇在广东抵抗英军,获三元里大捷。林福祥写道:“他用大船,我用小船。他一艘大船,我用一百只小船,如蜂如蚁,四面八方。我船上概不用炮,只用喷筒、火箭,一切补火器具,飞掉而进,使他应接不暇。”以及:“小船四出,施放喷筒、火箭,抄后旁击为奇兵。”这就是林福祥胜敌的战术,要点是以许多小股队伍持喷火筒、火箭等轻型火器从四面八方袭击敌之大船。

据乾隆年间袁宫桂的《洴澼百金方》记载,清代火箭有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单飞火箭九龙箭、一窝蜂和飞枪箭、飞刀箭、飞剑箭等。袁宫桂写道:“火器约数百余种。然与其传博而圈效,不如少而致精。与其行吾所疑,不如行吾所明。故集中止取以上数种,足以备用而已。”清代其他火攻书所列火箭种类,都不及明人茅元仪的《武备志》,可见清代火箭是向少而精的方向发展的。

像明代一样,清代的火笼箭、九笼箭或一窝蜂,属于集束火箭。先用竹篾编成长四尺(132厘米)的竹笼,“口大尾小,纸糊油刷,以防风雨。内编横顺阁箭,竹口三节,旁留小眼,穿药线总内起火箭上。每筒装十七八支,或二十支”,点燃总药线后,筒内火箭齐发。一般用小火箭作集束火箭。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第二大核武器国家……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彼得大帝”、万民倾倒的政治偶像、冷酷强悍的铁血总统,也是无所不能的全能天才。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政治理想到治国方略,从行事方式到个人魅力,揭开普京六重身份下的真实面貌。普京究竟是谁?为何这个冷峻的政治强人总是收到西方不绝如缕的批评声?他究竟是一个专制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他如何平衡取舍?他又将把俄罗斯带向何方?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
  • 哥伦布

    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中世纪热那亚共和国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哥伦布1451年8月10日出生在意大利,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热门推荐
  • 寄浙东韩八评事

    寄浙东韩八评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域之殇

    雪域之殇

    他,是雪域的神话,也是世间最美的风景。他为她写了好多被后人赞美的情诗。也许是想见不能见的无奈,他才把这份情藏在诗中……她,是魔界最年轻的君主。有人说,人和魔相恋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可是她偏要逆天而行,最后却落下一身的伤疤。可她,还是不甘心……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 万物天启

    万物天启

    千年前龙族的入侵使得世界陷入危机,并无实体的神明以降世之法现身人间,并把力量被分为六种降临到未来注定成为神之眷属的六人身上,危机的关头六人集结全部力量在神明大人的领导下击退了龙族。那之后这场战役获得神之力的六人在千年之后后代遍布世界各地,然而在国家与国家紧张的趋势下,这些后代们的力量被投入到战场,为了集结这些能力者而成立起了一座座能力者学院。神明看着贪婪好战的人们,心生两意一个是毁灭人类重塑世界,另一个则是想引导人类重回正轨。两股意志的分歧化成两股力量,想要重塑世界的意志降临人间并酝酿起自己的计划。引导人类的意志为阻止也降临人间,两股意志将引爆一场灭世之战。
  • 星空下的火焰

    星空下的火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星空,它可以无限的大,也可以无限的小。
  • 吸血鬼的专属情人

    吸血鬼的专属情人

    我是一个吸血鬼,在我3岁的时候被亲哥哥陷害。醒来之后发现身边多了一个迷一样的男子而且还不止一个...然而岁月对我来说是漫长的因为我不会衰老不会死亡,就在我要实施复仇计划之时,谜团一个一个被揭开。当真相被表明我才发现原来即使千年之后爱着我的那个人竟然是......
  • 陌上林下

    陌上林下

    很想很想你。3年的同桌,最好的青春给了彼此,却因为可笑的自尊心浪费了彼此7年。7年后的我们,还是彼此最好的他(她)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三生之琴若谣

    三生之琴若谣

    她为魔族始尊时,他是万神景仰的九天神尊,相斗万余载,她终落了个惨败。她落为一株桃花精,为报恩成他座下弟子,她一生只听他的话,唯独那段不为世道所容的情,终是因痴成魔。他赐给她的诛仙两剑,让她的命数早已消尽。又是谁不惜逆改天命,只为让她得以重生?她转世重来,奈何摆脱不了伶仃之苦;他轮回为赎罪业,奈何抵不过命运纠葛。当她再世为神魔,他那诛仙一剑,可还能再诛神御魔?
  • 别离我太远

    别离我太远

    房间里“南黎辰,我是你妹妹,你别乱来!”你有你的呆萌秘书,我也有我的未婚夫,你怎么能这样?这是乱伦。“我怎么不记得我妈什么时候生过你,恩”男人上挑的女人的下巴,悠悠开口。写文只是兴趣,文笔比较烂,希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