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后,潘勇带他到矿上的心理咨询室,二人在心理减压室打了20分钟拳击才收手。这时李玉峰的情绪慢慢高涨起来,这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他家里种了几亩花生,邻居家的都收了,自家里只有妻子一人,秋收困难。这些天又老是下雨,地湿把花生的根须都沤断了,一拔花生全落在地底下。为此,李玉峰上班心里不踏实,回家还干不成活,干着急。
潘勇耐心地听李玉峰倒完苦水后,根据前阵子学习的心理诊断知识,判断这是一般心理问题。待李玉峰情绪平静一点,潘勇娓娓道来:“可以先趁雨住点儿的时候把花生拔起来,鲜花生晾在地里不怕淋,等天晴再运回家。”
“我不在家,她一个人能干多少?”
“你8月份开多少工资?”
“3600元。”李玉峰一脸疑问。
“给你算笔账,3600元工资加上安全奖早过5000了,按25天出勤你每天的收入超过200元,根据现在村里的收入水平,你一天拿出100元雇人收花生,保证有人抢着干。你安心上一天班,比回家干一天活还结余100元呢……”
听潘勇说着,李玉峰紧锁的眉头解开了,不由得咧嘴笑了。
压力有时候是自己给的,有时候如若放不开,就要懂得寻求帮助,总有办法放下。若心里一直纠结着不放,心情就会越来越烦躁,原本简单得不得了的事情,反而变复杂了。
生活是一场持久的战争,你就是运筹帷幄的将军!与其拥抱压力,不如努力放下。太大的压力压着自己,只能阻碍自己走向幸福的步伐。放下压力,心平气和地享受生活,无疑是智者的姿态。摆着幸福的姿势,在时间里定格,是你年长以后的快乐。试着学会放下你所背负的压力,拥抱当前的幸福吧!
哈佛课堂笔记
一个人若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执念,放不下自己的压力,任凭欲望和贪念无限膨胀,最终会使自己不堪重负,人生也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无聊的游戏。为了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比如压力。解脱心灵、释放自我,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生命的真谛。
§§§第四节 豁达,为幸福保驾护航
豁达是人安享幸福快乐生活的先决条件。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欲望,都希望自己钱挣得多一点,事业顺利一点,官做得大一点,生活过得幸福一点……欲望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实有欲望也并非坏事,问题在于人不可能事事顺心,当这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答案是:豁达。
豁达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观大度,坦然面对,知足常乐。因此,他们的生活轻松惬意、快乐幸福。而心胸狭隘的人,一旦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或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老是为名利所累,为一切不顺心的事所累,整天生活在沮丧懊恼、苦闷抱怨之中,这不仅不利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会毁了自己的一生。老实说,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失去很多东西,如果失去之后,再失去快乐的心情,岂不是失去的更多了?所以,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豁达是一种真,更是一种善;豁达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崇高;豁达是一种精神文明,更是一种精神境界;豁达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升华;豁达是一种形象显现,更是一种身心和谐。
三伏天,某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徒弟说,“别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种,秋风疾起,草籽飘舞。“草籽被吹散了。”徒弟喊。
“随性。”师父说道,“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徒弟又急了。师父翻着经书说:“随遇。”
半夜下了一场大雨,徒弟冲进禅房嚷嚷道:“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师父正在打坐,眼皮都没抬,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的院角也泛出绿意,徒弟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站在禅房前,点点头:“随喜。”
这里的“随”不是“跟随”的“随”,而是顺其自然的意思,要不抱怨,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的“随”,而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五随”概括起来就是要珍惜一切,轻松随性地过自己的生活。这是对待得与失的正确态度。当草籽被雨冲走以后,在别的地方还会发芽。当你失去某种东西以后,你心灵的种子可能已经在另外一个地方开始开花了,它可能会结出另外一种美丽的果实来。
内心不豁达,身心难和谐,内心不和谐,表现难豁达。威廉·特姆坡曾说过:“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回过头来想一想,在你与父母有所争执的时候,其实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而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你是对是错,只要你有颗豁达的心,去体谅一下父母的用心,或者放下态度来解释,那你就可以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幸福与温暖,何乐而不为呢?
让自己的心豁达一点,为自己的幸福保驾护航。因为很多时候,幸福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
哈佛课堂笔记
幸福其实很简单,很平凡,它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对待。总是会有人说,傻人有傻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思想很简单,只要有一点的拥有就能知足,他们不去争不去抢,他们心里的豁达,不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第五节 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有这样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最愚蠢的事情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跟生活过不去。其实生活是没有理由不快活的,关键是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我们有我们的悲哀,生活有生活的难处,应当学会原谅生活。
我们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别为一点小事结下一生的死结。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被人欺负、被人误会的时候,但我们要及时送出自己的宽容。学会宽容,我们的生活才会重现生机。
我们常常会听到身边的人在抱怨生活,抱怨自己。其实,与其抱怨,与其悲哀,不如想着如何来改进自己的不足,如若不尝试着去原谅,就抽不出灵魂来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凡事换一个角度去想,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福莱说: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有一次,发明大王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制作了一个电灯泡,那是他们辛苦工作了一天一夜的劳动成果。
随后,爱迪生让一名年轻学徒将这个灯泡拿到楼上另一个实验室。这名学徒从爱迪生手里接过灯泡,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上楼梯,生怕手里的这个新玩意儿滑落。但他越是这样想,心里就越紧张,手也禁不住哆嗦起来,当走到楼梯顶端时,灯泡最终还是掉在了地上。
爱迪生没有责备这名学徒。过了几天,爱迪生和助手们又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制作出一个电灯泡。做完后,还得有人把灯泡送到楼上去。爱迪生连考虑都没考虑,就将它交给了那名先前将灯泡掉在地上的学徒。这一次,这个学徒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
事后,有人问爱迪生:“原谅他就够了,何必再把灯泡交给他拿呢?万一又摔在地上怎么办?”爱迪生回答:“原谅不是光嘴巴说说的,而是要靠做的。”
如果爱迪生没有真正地原谅这位学生,那这位学生就不会有机会成功地帮他拿稳一次灯泡,将功赎过。原谅了别人,不仅自己心里明亮了,也照亮了别人。
邰丽华听不到掌声,但她能感受得到掌声的热烈。她今年27岁,却已为世界20多个国家的人民带去了她的优美舞姿;她实现了许多著名艺术家一生的梦想,是中国唯一两次登上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的舞蹈演员。她被誉为全世界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是我国著名青年舞蹈表演艺术家。
在她两岁那年,因高烧而失去了听力,难以想象她当时的寂寞与痛苦。邰丽华小时候刚进聋哑学校时,一堂“律动课”对她后来从事舞蹈事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天,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是节奏。当同学们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已时,小丽华已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教师:“我喜欢!”她努力地感受不同的震动,娇小的身体随之摆动。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她说过:“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愈是残缺,愈要美丽!”
她对世界充满了感恩,她觉得自己已经注定一生都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当你看到那一个个优美的动作时,是否会发出一声惊叹?是否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邰丽华却做到了。也许她并没有达到舞蹈的顶峰,因为学是无止境的,但她却已经战胜了任何人。邰丽华用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她有着一颗坚强、火热的心,她用行动告诉人们,她和正常人一样!
即便听不见,邰丽华仍对生活抱着感恩的态度,从不抱怨生活,并且从生活中寻找到了支撑自己灵魂动力的源泉——舞蹈。她以宽大的心胸原谅了生活跟她开的这场悲剧的玩笑,所以她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原谅生活,不是可以淡漠所有的不公,不是为了超脱凡世的恩怨,而是要正视生活的全面,以缓解和慰藉深深的不幸。相信生活,才能原谅生活,如果你的桅杆折断,不论是你自己的错,还是生活的错,都不该再悲哀地守着荡舟的孤独。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哈佛课堂笔记
生活本身并不是可以实现所有幻想的万花筒,生活和我们是相互选择的,不该过分计较生活的失言,生活本来就没有承诺过什么。它所给予的,并不总是你应当得到的,而你所能取得的,是凭你不懈的真诚和执著所能得到的。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幸福感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泰勒·沙哈尔】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全球幸福学之父”
/本课小结/
幸福课是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众多听课者称这门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哈佛幸福课”力求引导人们在追求幸福的人生旅途上做更好的自己,给那些在幸福之路上迷茫的人以警醒,给那些徘徊在幸福门外的人以启示,让更多的人们找到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内容精粹/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感悟,幸福无处不在。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吧!说不定你在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你呢。
◎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烦恼也越来越多,可幸福却越来越难找。也许是拥有的太多了,让我们不断贪婪地想要得到更多。等到真的得到太多时,你会发现其实你想要的不过就是最初平凡的幸福。
◎不要以为只有富人才能获得幸福,如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即使身无分文,我们照样可以得到幸福。我们需要时时谨记,钱只是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工具,从来都不是幸福的结局。
◎如果希望得到幸福,那千万别做懒汉,一定要做个勤劳的人。勤劳的人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会把自己的工作打点得有条有理。当生活中的一切都按秩序进行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愉悦。
◎人最需要的是换一种心态,调整一下看问题的角度,这样就可以将坏情绪变为好情绪。因此,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快乐的生活状态中,就要赶紧强迫自己呈现出快乐的表情来。当我们佯装的快乐演变为真正的快乐时,你就能形成一种极好的生活态度了。
◎在这个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
◎幸福并不意味着享受,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自身价值的实现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在整个幸福感日渐麻木的时代,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追求幸福,而是要唤醒所谓的幸福感。
◎我们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别为一点小事结下一生的死结。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被人欺负、被人误会的时候,但我们要及时送出自己的宽容。学会宽容,我们的生活才会重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