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最后一刻,为了稳妥起见,自己还是用上了最安全的吹针,以保万无一失,到最后,还是被躲掉了!
第一次可以是幸运,可第二次呢?那后退的速度可绝对不是一个人的无心所为,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早已经发现了自己,并且每次都在攻击即将来临的一刻躲避掉。
“下来吧,我已经看到你了。”钟筹冷冷说道。
咻~
一根吹针再次袭来,这次钟筹只是淡定侧过身便轻松躲过。
“唉。”树上传来一声叹息,紧接着一道人影便从树上落到地面上。
名为蒋逸的杀手下到地上,手中仍紧握着一杆一米多长的吹针筒,大腿的旁边缠着一个黑色的盒子,想来这就是用来装针的盒子。不仅如此,在他的手臂和小腿上也有着几把黑色的小刀紧贴着。
“刚才就是你偷袭我。”钟筹道。
蒋逸点头。
“你是谁?”
“杀你的人。”
“我知道。”
听到钟筹那充满‘我早就知道’语气的话,蒋逸愣了愣,紧接着嘴边露出一丝笑容。
“杀手。”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我知道。”钟筹还是以同样的语气说道。
这回蒋逸就真的是愣住了,感觉脑袋有点当机不知道钟筹的意思。
“你到底想说什么,不如开门见山的直接说出来吧,不要拐弯抹角了。”
“我一开始不是说了吗,你是谁?”说着,钟筹双手交在胸前。
蒋逸笑了,却是那种不屑之中还带着些骄傲的笑,“就是这样吗?如果你想问的是这些,那我只能告诉你四个字,无可奉告!”
“杀手中的其中一条条例,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知道自己的姓名,即便是早已被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目标,也绝不能说出。尽管现在的那些小兔崽子都视这条条例为无物,但我们这些老早就踏入这条行业的人,却是死都要坚持的!”
蒋逸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中不禁涌出一股豪气,腰板也随之挺得笔直,那是他这一生,唯一值得守护和骄傲的东西……
听到蒋逸的话,钟筹也首次真正的去观察他。
眼前的人看起来应垓年龄已经不小,但是脸上的皱纹更像是他的勋章,让他整个人都充满坚毅,这是钟筹所没想到的,在他看来,杀手就是隐藏在黑暗处,进行远距离狙杀,一击得手便马上撤离,来无影去无风。
至于相貌,可以不带有杀气,但也应垓是那种丢人人群中便再也找不到的样子,而不是像眼前这个人一脸正气。
随身携带的匕首都用黑色的刀套装起,现代的枪械在他身上找不到影子,反正钟筹是这么看的。
这时,蒋逸从背后掏出一样东西,用力一拉底端的线,一道红色的光芒瞬间冲天而起,在空中绽放开来。
“坏了。”钟筹心里暗叫一声不好,他居然没想过他会叫来增援。
“我杀不了你,但并不代表我就会放弃任务。”蒋逸将吹针筒收起,转而将两边小臂上的匕首取下来。
钟筹冷哼一声,转身就要离去,但是后面的蒋逸比他更快,只是一个呼吸就已经贴到背后,钟筹甚至能感觉到他鼻孔间流出的杀气。
无奈,只能应战。
不得不说,蒋逸选择近身搏斗的攻击在此时绝对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他一味的在远处用吹针,那不管他吹个几百年,他都是无法射中钟筹,哪怕仅仅一发。
但是,现在被近身的钟筹可觉得十分憋屈。
之前能够轻松避过吹针,是因为他能提前知道蒋逸的吹针动作与速度。因为人体从大脑发出命令到身体执行,之间会有着一段间隔,钟筹就是利用这个间隔,在他脑袋发出命令而身体未有动作之时就做出回避。
当然,这也表示,自己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动作都要比蒋逸快得多,不然即便你有着超高的大脑运算速度,但身体的速度跟不上,这反而会变成累赘。
现在的钟筹就是这种情况,远距离攻击,冰针的飞行时间给了钟筹更多的动作时间,但是……一旦近身,即便蒋逸挥刀的速度没有冰针快,但是钟筹的身体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躲避,有很多次,自己都是险之又险的才躲过攻击,然后第二把刀以一个极其细微的时间差就来到跟前,躲避不及的钟筹唯有挨上这一刀,也幸好刀只是普通的匕首,对钟筹造成的伤害也只是停留在划伤的层面。
“可恶啊。”钟筹低吼,他当然能知道蒋逸的想法,无非是将自己尽可能地牵制住,只要一段时间,援兵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到了那时候,钟筹可不觉得能有活下去的可能。
“快、快、快!我需要更快。”
不仅难以躲避,手上就连一件能作为武器的东西都没有,哪怕是一节树枝。当匕首挥舞过来,他可没有空手入白刃这技能,但躲也不是,硬拼更是不可能。终于在付出六七道伤痕的代价后,钟筹终于找到一个稍微能让自己轻松点的方法。
是的。只能轻松点。
情况依旧不乐观,钟筹在蒋逸的刀近身的时候,不去躲刀,也不去迎接,而是以掌成刀,用力击打蒋逸的手腕关节处。
但蒋逸是何许人也!以一手高超的吹针技巧杀人于无声的杀手。而吹针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一个字,稳。
唯有稳,在举起吹针筒的时候,才不会至于摇晃而无法命中目标。
而稳,不只是手部,更是全身的一个协调,在瞄准目标的时候,全身与针筒融为一体,人是针,针也是人,任风吹雨打,我自屹然不动,是为稳。
至于如何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稳’起来。这就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但最终还是离不开两个方面:力量和耐力。
力量,给予握紧吹针筒的权利。
耐力,给予长时间保持的权利。
蒋逸曾给自己做了一个测试,来测试自己从高速运动中马上进入“稳”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最后测试出来,发现每一次的耗费时间,都不会超过0。1秒,有一次更是达到了惊人的0。07秒。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蒋逸发现再也无法将耗时缩短的时候,他便将注意力转向另一个方向,这时候的他,只需要0。06秒的时间,就能进入“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