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3200000021

第21章 成语、俗语(9)

1908年,英国人韦列再次提出日光节约时间,直至1916年德国首先实施、英美不甘落后跟上;1942年二战时,美国重新启动夏令时制,1966年正式立法确定永久使用;在1973至1975年石油危机爆发期间,美国连续两年延长夏令时制,以节省石油。

星期与礼拜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类就开始使用星期制了,星期制是公历中一种特殊的记日方法,以7天为一周期。

古代巴比伦把每个朔望月中能看到月亮的28天划为四个等分,每等分都是7天,这就是星期的雏形。后来,因为星期与天体有关,巴比伦人又给星期制的7天配上了美妙的“星”名,即星期一至星期日分别用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和太阳来表示,所谓星期便成了“星”的日期。因为日、月及五星合称为“七曜”,所以人们又把星期叫做“曜日”,星期一至星期日分别叫做“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现在日语中仍然这样称呼星期的。

“礼拜”是宗教用语。基督教徒相信上帝七天创造了世界,耶酥七天复活,因此,他们规定在星期天举行参拜上帝的宗教仪式,所以星期天就成了礼拜天,基督教新教谓基督耶稣在该日复活,故拜上帝礼仪多在此日进行。

暴雨雷电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的发布有严格的发布标准、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多种气象灾害同时出现时,可以按照相应标准发布多种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当发布红色预警信号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当接收到红色预警信号,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器。

天文学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恒星以及星系的科学,其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地解释夜空中所看到的各种天体及现象。

天文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研究人类头顶遥不可知的星空,天文学家观测的对象包括行星、恒星、星系、甚至星际的分子和宇宙等各种天体,通过测量其位置,计算它其轨道,研究其诞生、演化和死亡,来探讨它们能源机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天文学起源于古代人类计算时令和占卜活动。随着科学的发展,如今天文学已经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文之最

公元前2137年,中国《书经》最早记载了日食现象。

公元前14世纪,中国殷朝甲骨文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公元前11世纪,传说中国周朝最早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夹角。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的干支记时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时法。

公元前7世纪,中国就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11年,中国就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个彗星即后来著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6世纪,中国采用“十九年七闰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发生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首次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说法。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首次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金星。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首次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

公元前350年左右的战国时代,中国人就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人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

公元前28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天体力学

天体力学是天文学和力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应用力学规律来研究天体的运动和形状,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这一学科较著名的科学知识。

天体力学所涉及的天体主要是太阳系内的天体,通过天体力学的研究,科学家们不但提出了天体运动规律的理论,而且在航天事业的成功也实践了天体力学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因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也扩大到卫星等人造天体系统。

目前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万有引力定律等传统力学定律,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特殊天体现象做辅助性解释。

考古天文学

考古天文学是新近发展出来的天文学分支,它利用考古学的手段和天文学的方法来解释地球上一些奇妙现象。例如巨石阵这个人类遗址就得通过考古天文学来解释人类史前活动。

在文字出现以前,考古材料就成了研究人类古文明的重要依据,天文学家借助此类工具对研究古代天文学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考古天文学家研究对象包括建筑遗址、石雕画等古文明遗留物,出现了专门的学术组织和学术著作。

考古天文学的兴起,述说了古文明不能言的文化和科学,今天人们对战国秦汉时代天文学发展状况的了解,大部分应归功于几座战国墓和汉墓的发掘。因此考古学家越来越重视对史前文物的研究,以期了解有关当时的天文和历法。

天文遗址

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活动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考古天文学家发现,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历法,但天文遗址也给后人留下许多难解之谜。

除了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和欧洲巨石阵两大天文遗址外,还有很多古代建筑中存在着有天文学意义的指向线,这一点得到越来越多的考古天文学家的支持,因此欧美天文学家纷纷致力于寻找古代文化遗址,以期发现其中的天文现象。美国印第安人的“魔轮”、埃及的阿蒙-拉神庙中美洲玛雅人的遗址等都得到天文学家的研究。

巨石阵中的天文秘密

欧洲的巨石阵里包括很多天文现象。

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有人注意到,巨石阵的主轴线指向夏至时日出的方位,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时日落的方向。

20世纪初英国天文学家洛基尔进一步研究提出,在公元前2000年建巨石阵的时代就有一年分八个节气的历法。因此人们猜测,巨石阵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

20世纪60年代,纽汉提出他找到了指向春分日和秋分日日出方位石头的标志。同时,天文学家霍金斯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巨石阵中大量石头构成的各种指向线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巨石阵是古人有意建造的观测太阳、月亮的观象台的结论。后来天文学家霍伊尔更认为巨石阵能预报日食。

虽然目前天文学界人士对巨石阵研究仍有争议的,但他们均相信巨石阵的建造跟天文学有关。

天文学四大发现

天文学四大发现指的是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和星际分子,他们是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利用射电天文学知识发现的。

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相当于绝对温度3K的黑体辐射,这种辐射充满整个天球,形成了整个宇宙背景的辐射,它证明了宇宙是在200亿年前的大爆炸中从高温致密态下脱胎出来的。

脉冲星是20世纪30年代就预言的中子星,它有自转快、密度大、温度高、压力大、辐射能力强、磁场强等特点,能周期性地发出脉冲。

类星体看起来像恒星,它的主要特征是发射能量大,红移值比一般星系都大。

星际分子是很复杂的有机分子,少数分子即使是地球上也很难找到。星际分子的发现有助于人类深入了解星云特性,有利于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

彗星

彗星是由冰和少量岩石组成的小天体,当彗星飞近太阳时,表面冰物质受太阳风作用开始挥发,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拖着长尾巴的彗星。

彗星的运行轨道不规则的,扁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形状都可能有。椭圆形轨道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阳身边,称为周期彗星;抛物线或双曲线形轨道的彗星,终生只接近太阳一次,而一旦离去,就会永不复返,称为非周期彗星。

人类目前已经发现彗星1600颗左右,最著名的是1682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的哈雷彗星。经过观察,哈雷发现这颗彗星并非首次光临地球,通过观测和计算,他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出现。果然如他所说,1758年底该彗星再次出现。后人为了纪念哈雷,就以他名字命名该彗星为哈雷彗星。

中国天文学

中国的天文学发展很早,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日食的记载了,几千年来保存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关注。

中国古代天文学完整体系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后,内容包括朔望的计算、闰月的安置、二十四节气等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对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等天文课题的研究,观测天象的方法、仪器和记录等,涵盖了历法和天象观测。

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有关日食、月食、月掩星、太阳黑子、流星、彗星、新星等丰富的天文记录,是现代天文学观测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天相观察、仪器制作、编订历法。

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也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这些资料观察仔细、记录精确、描述详尽、其水平之高,达到使今人惊讶的程度,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我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许多种精巧的观察和测量仪器。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此外,西汉的落下闳改制了浑仪,这种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东汉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为动力的浑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创制和改进了10多种天文仪器,如简仪、高表、仰仪等。

我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如日月食发生时刻和可见情况的计算和预报,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预报等。一方面说明我国古代对天文学和天文现象的重视,同时,这类天文现象也是用来验证历法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测定回归年的长度是历法的基础。我国古代历法特别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准确测定连续两次冬至的时刻,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根据观测结果,我国古代上百次地改进了历法。

我国古代观测天象的台址名称很多,如灵台、瞻星台、司天台、观星台和观象台等。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观星台和北京古观象台。

我国有不少太阳黑子记录;世界天文史学界公认,我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无哪个国家可比;我国古代对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狮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记录,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

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圭表

圭表是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也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漏刻

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不仅古代中国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报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

浑仪

浑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后来,古人为了便于观测太阳、行星和月球等天体,在浑仪内又添置了几个圆环,也就是说环内再套环,使浑仪成为多种用途的天文观测仪器。

天体仪

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它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北京古观象台上安置的天体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重3850公斤。

水运仪

水运仪象台是宋代苏颂、韩公廉等人设计制造的一座大型天文仪器,它的一套动力装置“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它把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和报时装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古代一项卓越的创造。

占星起源

根据文字记载,占星术起源于上古时代。

古代农业社会或者游牧民族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人类就信仰日月星辰以祈福,后来有人发现,天体规律性的运动变化跟万物兴衰甚至人的命运都有微妙的的联系,这样就产生了占卜,也即近日占星术的基础,古代中国、埃及等文明古国都有专门的星相记录官吏。

占星学是天文学家根据天体及其运行规律与世间万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应体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占星学的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仅是历法的制定,现代人结婚典礼后的蜜月之旅就是古巴比伦人根据星相首创的。

巴比伦占星术

古代巴比伦占星术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化占星术,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已经很完备了,古巴比伦人通过对天体观测及有关的数学计算来预言未来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有关巴比伦占星术记载在一本研究天体预兆的锲形文字书里。

古巴比伦人最早研究天文想象与人类活动的吉祥关系,在他们眼中行星都有人的脾性,如水星活泼好动,是智慧之神,土星庄严稳重,是胜利之神,神的一举一动都能给人类活动带来影响。今天西方的占星术仍是以古巴比伦这些占星术为基础的。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鬼神

    置身于信息时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把“鬼神”当作茶前饭后消遣的话题与笑料,报之莞尔一笑。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古老信仰和观念不会静如此水,沉沙之下依然涌动和摇迹。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演变轨迹、《龙图公案》成书内容简介、《龙图公案》展现的市井乡村风貌、《龙图公案》中的破案技巧、《龙图公案》的艺术特色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愿有岁月恋回首

    愿有岁月恋回首

    “我等待阳光等待风,等待你张开双臂拥抱我。“暗恋是一场长久的等待,没有尽头,不期回报。
  • 主神进阶之路

    主神进阶之路

    众萌兽抱着莫宁洛的大腿,“主人,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好想你啊!”一脸尴尬的莫宁洛看着自己脚边这些小可爱,“请问我认识你们吗?”一只金灿灿的兔子哀怨地看着莫宁洛,“主人,你怎么将我们忘记了呢?我是你最爱的啻啻啊!”“你滚,我才是主人最爱的!”妴胡一把踢开金啻。接下来就是一群恢复原形的小动物在莫宁洛的脚边争宠。远处站着两个男人。“你就不管管你媳妇脚边的那些东西,不怕失宠?”颛御一脸无语看向旁边的玄宫湦。“没事,我媳妇最爱的还是我。”玄宫湦一脸淡定。颛御扶额,自己怎么身为一个神,怎么就让那个小丫头给契约了呢?不过自己也好想上去争宠啊!奈何旁边站着一个比神还厉害的男人。
  • 迷迭香花园

    迷迭香花园

    因为经济危机,迷迭香庄园面临破产,大小姐罗蓝被迫嫁给能挽救庄园的商人李墨修,两个人从此陷入情感的漩涡中.....
  • THE ORIGIN OF SPECIES

    THE ORIGIN OF SPEC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豚王子历险记

    海豚王子历险记

    在浩淼烟波的大海中,有一个热爱和平的海豚王国,小王子乐乐和所有的居民一样,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可是乐乐太贪玩,不想学本领,认为自己是王子,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在他过生日那天,一直对海豚王国虎视眈眈的鲨鱼王国前来进犯,占领了海豚王国。乐乐对自己贪玩没学好本领,不能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悔恨不已。他带领海龟老师、海狮大叔、剑鱼旗旗和大章鱼,决心到北冰洋找虎鲸旗云学艺,回来打败钢牙大王,夺回海豚王国。
  • 火影之修炼巅峰

    火影之修炼巅峰

    在忍者的世界里,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只有实力,才能说明一切,才能站在忍界的巅峰,成为傲视忍界的男人。且看迈特曦带着一个修炼系统,踏上忍界的巅峰。本书每天稳定更新中。书君羊:429,542,626
  • 少年至尊

    少年至尊

    武技锻身,魂控奇物,这是挑战迷宫高塔的征程,这是追寻历史文明踪迹的旅途。由学府到迷宫,见证主角一路霸气凛然的成长历程!
  • 粉嫩小祸妃

    粉嫩小祸妃

    所谓姻缘,何为姻,何为缘?因何而缘,缘又何时能圆,如何能圆?月老一根线,生出痴缠千。因为一个古老的传说,她穿越到这片陌生的大陆。她笑里看花,在痴里把世事都看穿。本想平平淡淡,奈何苍天不允,她遇到霸道的他,温柔的他,执迷的他,单纯的他……而他们中,到底谁才是她心中小小的所在?这一路几多波折,这一路甜蜜心酸,当爱恨成痴,当一切都到尽头。看她一身潇洒,笑看天下沧桑。
  • 重生金牌编剧

    重生金牌编剧

    万小麦被初恋男友抛弃之后,伤心至极不慎落入学校的荷塘。却没想到在冰冷的荷塘中见到了几年前因为车祸去世的姐姐万小米。万小米借妹妹的身体重生之后,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第一步就从作家学院开始。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是万小米从小的梦想,可是面对傅家大公子、鼎鼎大名的金牌编剧月下南风的一次又一次刁难,她究竟是迎难而上还是回家再考虑考虑?好不容易挤进了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台,当初狠心抛弃万小麦的初恋顶着帅气多金、著名海龟翻译的头衔又来穷追猛打。她到底是该避而远之还是遵从身体的本能反应?万小麦啊,万小麦,你就这么走了,给我留下了一堆难题。喜欢本书的妹妹们可以加我的读书群,群号:338954645
  • 凌天帝传

    凌天帝传

    恒古匆匆千百世,沧海桑田,几度花开花落?皇朝更迭,宗门林立,万族盛衰同争辉,几人不朽不灭?生老病死世间常态,如何跳脱?且看一个少年精彩纷呈的修炼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