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终一栏的得分数高于另一栏,你就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能拿下项目,如果是相反的结果,那么就有待于重新构思、评估,再决定。如果两栏最终的评分差不多,那就只能凭借之前的经验和运气了。不过,当所有的预案还没考核通过之前,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探讨,然后再做出最终的决定。一旦下定决心,就不要再随意更改,思前想后,犹豫不决。
当然,这次的决定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正确或者成功,但是如果通过你的分析确定可以成功,而你却没有选择出击,那就连最起码成功的丝毫机会都没有。与其这样静静地看着它溜走,倒不如鼓足勇气尝试一下。更何况,之前我也是反复强调过的,如果你总是以消极的态度做事,根本不适合担当重任,一些决策性的事情也就不需要你来决定。你一定要认真观察你的下属,一旦发现他们做事犹豫、踌躇不前,就一定不能将重任交给他。
任何一个优胜者,并不是每次竞争都能取胜,只不过他们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审时度势,把握住好的时机,具备良好的果断力而已,这也是他们区别于其他失败者的明显特征。经商与小儿学步其实是同样的道理。
尽管我从来没见过你工作时情绪低落或是肆意乱发脾气的情况,但是,却经常可以看到你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是否能够积极地处理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那些文件到底是需要马上处理的还是可以再拖一阵子的,你都应该好好地整理一下,让自己做起事来更有条理,希望你能抽出一些时间试试看。
为了你能更好地在重要机会面前果断地做决定,事先一定要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将一些事实、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试验结果一一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然后再等时机成熟之后做出正确的决定。往往这个时候,决策者都不会出现延期决定的情况,因为他们在考察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判断,这种判断能够帮助你取得最终的成功。
家信59挖掘赢得他人好感的潜质
具备良好的品质是赢得他人欣赏的关键,获得别人好感的前提则是具备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修养以及完美的人格。
亲爱的儿子,给你写这封信主要是想和你谈论一下如何获得别人对你的好感以及自身的素质修养问题。很多父母为自己的子女创造了接受基础教育、大学、留学深造的求学机会,但是对子女的道德素质建设漠不关心,任其自然发展形成,不太关注子女在接受每个教育阶段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即便有些父母注意到了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凡是觉得出现问题,丝毫不予准确地判断,只是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地训斥,而不是帮助其寻找具体原因。其实,他们的这些唠叨,只是图了自己内心的一时之安罢了。
孩子,目前正是你学习的重要阶段。如果现在不去努力让自己具备更丰富的知识或者不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你这一生也不能取得什么成就。因此,你可以在现阶段暂时将其他不重要的事情搁下,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上。如果能坚持将这两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对于你以后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上层社会供职都是一把尖锐的利器,必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一般那些墨守成规,离群索居一心做学问的老学究们,只是一味地将自己浸于书海之中,却很少去关注外在形象方面的修饰,如果他们听到这样的想法,一定会嗤之以鼻地认为,只注重外表的人一定是一个无用的绣花枕头,好看而不实用,而且对于个人发展,根本没有多大的帮助。
我觉得在老学究们的字典里,就没有形容人才貌、风度等之类有外表的字眼。否则他们怎么就只知道研究学问,而非外表兼修的道理呀!所以,我还是希望你不要像一个专门做学问的老学究那样,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从来都不去关心外面的世界,也不去关心自己是否在他人心中究竟什么形象,对别人是否会对他留下好感也从不在意。所以,我希望你能具备一种讨人好感的所有特质,活的更真实一些,然后对你身边的每个人都能赋予真心地关切,而不是淡然与漠视。
经常听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总是说现在的年轻人太不注重礼节。其实这种现状的形成不完全在于孩子,有些则是父母教导存在欠缺,有些可能是孩子太过于自我,不会将父母的劝诫记在心上,他们随心做事,随欲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即便给不同的人施行相同的教育,最后也并不见得就能取得相同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已经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性格或是习惯,即使进了社会也很难立即改掉,他们往往会将之前形成的习惯继续保持下去。因此,很多好的东西还是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给他灌输,并鼓励其将好的习惯不断坚持下去,包括良好的道德素质、自我修饰的能力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得到别人好感的行为也要坚持下去。
这些培养孩子成长的事情,如果父母做不到的话,别人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当很多年轻人在不断的错误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时,才会觉得原来问题就在于自己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这样的状态,而且还是继续着一种肆意妄为的行为。
之前,也曾不止一次地告诉过你这个道理,要想获得别人的好感,一定要从自身的修养与行为做起,首先要从态度方面端正自己。如果有幸成为了父亲,那么一定要对孩子倍爱有加,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自己招人喜爱的特质。然后以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来教导他们,培养他们,尽量让他们更温和,更友善地对待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但也要能想到做到。
总之,孩子我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样,具有敏锐、忠诚、友好的特质,而且对于你来说,几乎没有哪一件事,可以瞒过我。你一旦有缺点暴露,我必定能在第一时间要求你予以纠正。如果发现你的优点,也能立刻给予适当的奖励。我想,这也就是做父母的一种职责,也是让你获得别人好感的基础。
家信60让“白色谎言”横行于世
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发复杂的时候,“白色谎言”的出现无疑为人际关系的融洽增添了一抹清凉的绿。“白色谎言”是一种带着善意的欺骗,是建立在人性软弱面上的意识扭曲,当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时,它就成了一种“礼貌”。
亲爱的儿子,写这封信给你主要是想告诉你,人与人之间偶尔善意的谎言却足以让大家相处的更为融洽,更加惬意。即使是那些战场上全副武装的英勇无敌的战士,有时候也需要白色的谎言来支撑他们的精神家园,那么对于你而言,社会就如同战场一般,除了时刻做好全副武装的准备之外,还应该随身携带一件最强劲的武器——“白色谎言”。否则,稍不注意甚至一不留神,就会丧命于“战场”。
有必要装傻装蒙的时候,一定不要让别人看穿自己的聪明,而且绝不能小觑装傻的巨大功用。假如,在别人身上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或者不光彩的事情,即使你自己心里清楚,当别人提及的时候,你也一定要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在别人心目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尤其是当自己在给大家讲述某件快乐事情的时候,因为他自己觉得快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转述能让大家也同他一样获得快乐,也许他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也可能是希望得到大家对他的信赖与重视。或许对于他所说的一切你都清清楚楚,但是当有人问你:“这件事情你知道吗?”你的回答一定要是:“不清楚!”或者“不知道!”这样才能不使他人感到失望。
尽管有时候在相互谈话的时候,或多或少听到或是看到一些有关对方的丑闻或是不雅举动,除了对方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亲友之外,最好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也没看到的样子,为的是不让对方难堪,也不让自己尴尬。所以,当有些人想以此为话题的时候,即使你真的相信,也一定要表现出一副甚是怀疑的样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斟酌,适当加入一点自己的意见及建议。也许你越是这样低调,谦逊,总是表现的很迟钝,凡事似乎都对你来说都不重要,这样做反而可能会让你获得更多详细的信息,换言之,其实这就是一条收集情报的最好途径。
每个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虚荣的思想作祟,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人却为了获得更高的赞誉,他们表现的更为明显,更加突出。他们可能在一瞬间也要抓住这个机会,即使诉说的是一些无聊的事情。如果一旦掌握某些重要事情,再三要求封锁信息,不能外露任何一丝消息的情况下,他们也可能会为了炫耀自己掌握了很多人不清楚的秘密而故意散布一点小道消息,或者是因为太过谨慎而不小心说漏了嘴。这时候,如果你恰好在场,一定要假扮出自己毫不知情且对此事也毫不关心的样子,这样一来,你不仅能够获得秘密情报,而且还可能了解到其他更多有用的信息。因为当别人看到你一副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的样子,一定不会把你与那些阴谋家、间谍或者探秘者联系在一起。
尽管你表现的那么毫不在乎,但是你却不能因此而真的对其散布的信息置之不理。话是那么说的,但信息的收集还是必须要的。当你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好之后,必须再对其进行仔细地调查、核实。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收集信息的最佳方法,有些抛砖引玉之嫌,你可以在信息公布者将一些重要信息说出之后,表现出一种完全知情的样子,这样的话,信息散布者可能会着急,因为他为了占据上风,甚至不惜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地在自己的信息库中搜索重要信息,这样一来,反而处在了被动地位,将一切重要信息拱手相让予你,反而让你更加轻松地获得了大量信息。
相反,如果当你听到某些重要消息,立即对其所说的话提出质疑或者反问的时候,往往可能已经断掉了这条重要的信息链,所以说这样的做法不够明智,因为一旦你提出质疑,会让对方提高警惕,接着,对方肯定会将之前所说的话进行不断地重复,只会让你获取到一些纯粹的无聊信息。
因此,孩子,为了能够更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的小智慧,一定要多留意身边的每个人,并且能够尽可能多地从他们身上学习东西。因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从而变得也愈发的微妙,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一定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当有尴尬出场或者难堪再现时,记得“白色谎言”的魅力之所在,相信一定能让大家得到很好的精神安慰,心灵的逐步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