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4100000056

第56章 离离“原上草”(17)

在临汾的日子,是我文学井喷前的涌动期。除了郑怀礼对我不断地鞭策与鼓励外,友人刘绍棠也为此而雀跃不已。他来信中写到:

维熙:

你终于走出来了,这是你人生一次大的转折。

好在那些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们,已被历史钉在了耻辱柱上;你正在这个时刻走出大墙,似乎预示着另一个生命春天的开始。我是这么认为的,愿你更能坚信这一点。临汾为古之尧都,尔今又出此贤达之士,实为难得之举。调你去他们的文联工作,不仅说明他们的眼力,更表明中国知能善任的伯乐,骨头很硬并且是杀不绝的。

你在生活上比我承受的痛苦多得多,从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看,苦难出真知。若将这种真知变成为文学,就是人类的财富。维熙,你有了这种条件--尽管当初你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非自愿地去接受这种惩罚。付出的越多,收获也会越大,这是个定理,这是我为你高兴的原因。

近来,中央有小道消息传出,耀邦有可能出任组织部长。如此消息属实,当为我们这批五七年人的幸事。临汾未必是你最后一站,回到北京文苑也并非没有可能。当然,“左”的力量还相当强大,但是中国的“文革”之苦,已使党内一些有识之士猛醒。依我个人的拙见,中国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即将到来。为此,你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写出些好作品来--我们这些五七年的文化人,首先挑起历史新时期的文学重任,是定而无疑的。

有回北京的时机了,我等着你。在山西如能见到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请替我问候!

这是我来山西之后,他的第一次署名来信。其中不仅有对我友情的期望,也表露出绍棠在当时的敏锐政治嗅觉。我曾把这封信拿给怀礼一读,这个身着布衣布鞋的老革命,读罢信后惊呼:真才子之手笔也!你回信时,一定替我问候绍棠,并向他致以一个老西子的敬礼。

我当即按着他的叮嘱做了。之所以我对怀礼如此信任,不仅仅由于是他把我调到临汾来的,我更为看重的是他的一身风骨。在我第一次奉召来临汾,他请我喝“竹叶青”时,因为酒喝得多了一点,他当着我的面就口无遮拦地大骂江青。我当时不敢有任何表示。他先把江比做为武则天,但是又说她没有武则天的才--戏子,祸水……一连串的贬义词,从他嘴中吐出。虽然这些话都说到我的心坎中去了,但我一个刚刚来到“大观园”里的“二劳改”,是无法对此表态的。

第二件使我对长者怀礼肃然起敬的,是他办公室里挂着的那幅漫画。那画出自谁人之笔,我已然记不清了,但是那幅漫画的内容,足以使我牢记一生。画面上画的是武大郎开店的肖像,旁边诠注着中国古代的一句民间谚语: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别进来。他的办公室光线很暗,我是多次走进他的办公室之后,才偶然发现的。他见我认真地看那幅画,便哈哈大笑地对我说道:“我郑怀礼虽然无才,可是知道挖掘人才;这幅画挂在这里,就是时刻注意咱不能挡别人的道。你就算是我请进店里来的一个!刘绍棠给你的信中写了,你还有可能重回北京文坛,你什么时候走,我们一定像热烈迎接你来一样,热情地欢送你走!”

文联其他的同志,也都对我没有歧视的目光。无论是戏剧组的刘浩、姚金玉、牛家义,还是美术组的宁集贤、尹向前、李文龙、王鹰,抑或是小说组的谢俊杰(他是文联副主席),以及行政人员范笃义、关兴元、郭琳等。这种没有歧视的关怀,对我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我神经的苏醒,恢复我在文学上的自信。记得那年冬天,郑老给我一个创作任务,要我在周恩来逝世一周年之际,拿出一首长诗来。当然,他首先征求了我的意见,是不是愿意写--我很快答应了下来,于当年11月尾写完了《一月的哀思》,诗长200多行,发表于省文学刊物《汾水》1977年第l期。郑老并于该年的1月8日,将此长诗用墨笔书写,张贴于临汾地委大院门前。可以想象,在那个还强调集体创作的年代,我这个刚刚被解禁的囚徒,不可能在诗作前署上个人的名字--此长诗便以临汾地区文联集体创作名义,出现在山西省唯一的一家刊物上了。

应该说,那是一次自我检验,检验我文学的细胞是不是还活着。检验的结果还算及格,因为我过去是写小说的,写诗等于是打着鸭子上架。郑老对此喜形于色,因为从山西作家反馈回来的信息,多是赞美之声。我怕其中藏有水分,便把诗寄往当时的《光明日报》副刊,以求得进一步的验证。不久,我收到了报纸副刊的一封来信,言及此诗寄来得太晚了,已过了总理的祭日,如果早寄半个月,他们将与诗人李瑛怀念总理的诗一起发表。我有意没有写上我的名字,其目的也是自我考察我灵肉中,是否还具备真正的文学基因。准确地说,这首诗是我结束劳役生活之后的第一篇问世之作。它多多少少给了我一些自信:我的文学生命还活着,蕴藏于内心深处的激情,还没有被驿路风雪冷冻成冰砣。

之后,与谢俊杰一起,走访了山西大同煤矿的一支“娘子军釆煤队”。由于我在劳改煤矿生活过四年光景,对井下劳动生活了如指掌。不久,在1978年八月号的《上海文学》上,我以真名首次亮相发表了小说《女瓦斯员》--读者知道了告别文坛21年的我,并没有死去,编辑部转来大约有十多封读者来信。同时该刊主编赵自和唐铁海,给我写来问候的信件,他俩表示了对我死而后生的祝贺(可惜当时自己并没看重这些来信,没有加以保留,不然选摘两封在此文中,当会别有韵味)。

这时,《大墙下的红玉兰》已然在怀胎之中。借着山西省作协让我和谢俊杰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写煤矿电影剧本之际,我苦思冥想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脱稿了。这部中篇长约6万字,因涉及了毛泽东是人还是神的问题,关心我的谢俊杰读过之后,苦口婆心地劝告我,无论如何不要拿出去发表。因为当时“两个凡是”还盘踞着中国的思想阵地,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召开--要发表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显然是风险极大的。但是,我几经思想斗争,出于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命运的良知,还是在告别西安时的火车站邮局,将其掷进了信筒--稿件的寄往地点是上海《收获》编辑部。半个月后,我收到了《收获》的复信,他们将在1979年第2期,以头题的位置发表此作。同时,我开始了另一部中篇小说的写作,那就是后来在1979年之春与《大墙下的红玉兰》先后问世于《十月》的《第十个弹孔》。当时刘心武与章仲锷在《十月》任编辑,他俩去我的北京住家找我,我当时身在临汾,他俩便给我留下一封约稿信,我的第二部中篇就交给了《十月》。

当然,今天回眸这些作品,我自己也为之面红耳赤--但在当时,却是驱赶阴霾的惊雷之作。《收获》为此洛阳纸贵,当期刊物加印到几十万册之多,西影拍来加急电报,让我马上赴西安将《弹孔》改编为电影。这是在冷暖交替时节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我承受了解禁之后的最大压力--某省公安厅劳改局,称《大墙下的红玉兰》为“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党小说,在上书给中央公安部的行文中,不称呼我的名字,却称之为“从犯”--多亏了此时“两个凡是”被邓小平、胡耀邦等一批改革家们批倒,不然我第二次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命运,不是没有可能。记得,当时《文艺报》连续两期,发表了20多篇文章(后又发表读者来信的综合材料),对小说进行了肯定的评说,才算把我从压力中解脱了出来。

那是我最最难忘的一段日子。当时我之所以有勇气写劳改营的作品,除了生活的赋予之外,对我直接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二:一、在临汾图书室里,我第一次读到一个美国记者写下的《第三帝国的兴亡》,那是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三卷着作。我在读此书时,发现了我们的国家--特别是在“文革”时期,与二战前的希特勒狂热地煽情于暴政,有着若干的相似之处。这是在理性上给我的最大刺激。二、在于我的人性的全面复归:在西影有一次与导演艾水一起看一部老掉了牙的片子《魂断蓝桥》,其实这部电影,我在少年时期曾经看过,并没有引起感情上的多大反应;但是历经了二十年苦难生活的我,突然被人类美好的真情震撼。我一直为故事中的男女主人的遭遇而哭。直到电影散场,我已回到我下榻的招待所,我仍然像痴呆症的患者那般,止不住自己的泪水。

导演艾水没了主意,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说:“老从,你的生活中,是不是过去有过类似于故事的恋情?”

我摇摇头--在青年时代,我确实没有与故事相似的经历。

“那你是为什么呢,你也知道电影是剧作家编出来的。你不也是来编剧的吗?”

我仍然呜咽着,不能自抑。

艾水有点着急了:“快开饭了,我去给你打饭吧!”

我摇摇手,意思是我不吃午饭了。尽管如此,艾水还是为我把午饭弄来了。他见我还沉溺于悲情之中,便骂开了我是个情种。真是亏待了艾水的心,我当天没有吃午饭,他百无良策之后,只好回家去了。

当时,我梳理不清我自己是中了什么邪,就是止不住泪水。事隔很久很久以后,我才对我自己那天的失态,有了一点理性的分析:我是在非人的生活中生活得太久了,面对人间真情的突然袭击,我一时之间难以承受--但是极为可贵的是,它像一声惊雷一般震醒了我的灵肉,我是在那次泪水洗面之后,还原成为一个人的!那种力量犹如雷击朽木,使我这棵枯木,在那一瞬间重新萌蕾吐芽。

我十分看重我在临汾时,理性与感性的再生。也许就是它支撑着我,勇敢地走向倾吐真情的文学之路的--这就是我死而后生的全部,而无其他。到了1979年初,北京终于来人要我重回京城了。那天是该年的元月6日的午夜,临汾文联的所有同志,在白天为我饯行,晚上又亲情难舍地把我和我的那些劳改纪念品,送上了火车。文联中年纪最小的王鹰,还特意为我买了许多干红的枣儿,送到了车厢中来。我的眼圈湿了,对郑老及送行者说:“我一定回来看望大家。你们是给我雪中送炭的人,我一生难忘(1983年,我偕北京作协的斤澜、绍棠、友梅、心武曾重访临汾,以答谢对我的融冰化雪之情)!

至此,我经历了22年告别文坛的生活之后,踏上了重回京城文坛的列车。

车轮滚滚向前,我身后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劳改驿站。它们的名字是:塞外的营门铁矿,海河之滨的茶淀农场,北京近郊的团河农场,山西的曲沃砖厂,晋普山煤矿,大辛庄农场和伍姓湖农场--临汾是把我从鬼还原成人的中转驿站。多少凄楚的往事,无数的苦涩酸凉,如烟似梦地一起涌进了我的心扉。我想:也许有一天,我要用理性把它们从头到尾地反刍一遍。这么多年的生活,将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中的悲怆乐章。

鲁迅先生说过大意如是的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们看。我想我并非偏爱悲剧,而是20年的苦难生活,使我与轻歌曼舞绝了缘分--这倒也好,良药苦口,苦书警世。这是中国自古至今,传流下来的两句极富有哲理内涵的名言。

感谢生活。假如没有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我将会是一生平平。那不仅少了人生的曲线,更无法体察中国土地所独有的色泽。当然,我为此而交出的学费是昂贵的--那就是我从24岁到44岁的青春年华。但是反过来想想,我如果不交出这笔学费,是个后半生开顺风船的角色,我会有什么作品问世呢?那些被称之为大师级的作家们,在解放后这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究竟给中国留下了什么宝贵的文学遗产呢?我想,他们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一定为他们虚掷了时间和才情而遗憾。有鉴于此,我对于自己在社会最底层,上了20年的人生课--并把这些人生感悟变成为文字,而无怨无悔!

(原载1998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是刘春的“诗歌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沿袭前两部的整体风格,精辟地论述了近二十个著名诗人的作品和生活经历。其中有孟浪、王寅、陈东东等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举成名的诗坛高人,有伊沙、蓝蓝、张执浩、杜涯等90年代引人注目的骁将,还有朵渔、江非、余地等新世纪异军突起的“70后”新秀。全书文风鲜活,见解新颖,具有极强的可读性、现场性和资料性。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离离

    离离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标志与季节

    标志与季节

    本书描述了时间在自然中发生的微妙作用,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界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生机盎然的自然和谐之美。同时也是一部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朝圣记录。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热门推荐
  • 夜月离殇之残妃天下

    夜月离殇之残妃天下

    这一世,浅月告别曾经让她痛彻心扉的过去,拥有了上一世她不敢奢望的家人,虽然不是那么完美,她却视为珍宝。她用尽所有努力去呵护,她以为老天为了弥补,定会让她有个完美的结局。然而即使付出了双腿的代价,可老天注定不会让她平凡。宝物现世,风起云涌,她以为的爱情却是贪婪和欲*望下的可笑手段。她看着他,绝望嘶吼:“你不爱我,我不怪你,可为什么却要赔上我的家人,毁了我的一切!”死而复生后,她站在高山之巅,蔑视苍生:如果宝物是你伤害我的源泉,那么,我不仅会毁了你,也会毁了它!——他以为这是他站在顶端的绝佳机会,所以接受了父皇的考验。他接近那个京城的笑话,剥下她疏离的面具,一步一步走进的她的心里。可到了后来,他已经不知道到底是谁陷入谁的网。他想要停手时,已经晚了,她痛恨的目光比她插进自己身体的匕首还有痛。他嫉恨她和别的男人成双成对,用尽一切手段逼她回到自己身边,可最后,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离自己越来越远......他悲凉的笑:“宝物宝物,到底什么才是宝物?我曾经轻易拥有过,可却愚蠢的放手了......”红尘一场,到底谁爱了谁?谁又负了谁?......且看一缕异世魂魄在苍邛大陆的爱恨情仇.———————————————————————吼吼吼*****各位看客,来看文吧,来推荐吧,来收藏吧,来说说吧,我每天每天等着的吼******
  • 吾本大神

    吾本大神

    多年以前,不知是仙见我日亦崛起,灭了我,可惜我还没死透!五十年后君归来,拿破这日月,盗尽这苍穹。吾本大神,护佑天下。吾本大神,无限嚣狂。吾本大神,无惧仙邪。
  • 摄政王妃:皇叔,笑一个

    摄政王妃:皇叔,笑一个

    洞房花烛夜,逍遥王爷忧心看着云秋晨,“爱妃,你好像对夫君的那些侄儿很感兴趣啊?”她点点头说“是的啊夫君,你的那几个侄儿真的是风华绝代,一个比一个妖孽啊,你看皇上内敛霸气,三王爷器宇轩昂,四王爷貌若潘安,五王爷风度翩翩,除了那个没品前夫君之外,真的是个个都是极品美男啊。”“本王的七侄儿呢?爱妃为何没有对他下毒手?”“那是因为我还没来得及下手,就走进婚姻的坟墓了啊。”逍遥王爷半眯着双眼,好,很好,非常好,婚姻的坟墓!某日,某个女人因为胃肠感冒而呕吐,皇上,三王爷,四王爷,五王爷还有没品前夫六王爷齐刷刷的看着她,问她肚子里是谁的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分手在恋爱之前

    分手在恋爱之前

    一个平凡的十四岁的女孩和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对着电脑荧屏,展开一段真实而虚构的网恋。看不见ta的脸庞,听不见ta的声音,触不到ta的指尖,却依旧有着如同恋情般的美好。是的,如此美好,美好到仿佛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但是,请别忘了我们的约定,因为我忘了告诉你,我还欠你一个拥抱。
  • 昨夜京城

    昨夜京城

    在乎我的人,我会加倍在乎他;不在乎我的,我会无视他。
  • 易烊千玺的蜜妻:千总,约不

    易烊千玺的蜜妻:千总,约不

    自打我进公司以来,就独得千总恩宠,这公司佳丽三千,千总偏偏宠我一人,于是我就劝千总,雨露均沾,可千总呢,非是不听呢,千总呢,就宠我,就宠我,你说这叫为奴的情何以堪呀!
  • 人界沉浮

    人界沉浮

    (新人求帮助啊)一个神秘学院的天才,一个妹控的强者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绝宠之局

    绝宠之局

    重生?复仇?崛起?都不是,那些不过是一个经营了百年的局。
  • 豪门情伤:恶魔总裁温柔点

    豪门情伤:恶魔总裁温柔点

    他压在我身上,对我说:“我爱你。”他说过会对我负责,可是最后却无情离开。洛岚羽!你特么把我当什么了!!!三年后。。。。他抱着我,一副不要脸的样子,“老婆,跟我回去吧。”我瞟了他一眼:“先生,你哪位?”“回来就是为了把你追回去,还想逃?老婆,你可真不乖。”霸道总裁开启追妻模式!小妖精哪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