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4100000052

第52章 离离“原上草”(13)

“阿弥陀佛,你上有老下有小,多亏没有出啥意外;不然,我夜里睡觉都要做噩梦了。”张师傅笑了起来,“我听你的口音是北京人,怎么到山西去工作了;听你们这些人谈吐,都不像是半大老粗……怎么……”

我赶紧打断了他的话:“真是要感谢张师傅了,不然的话,连带队的车间头头,回去都没法交账。”

我必须以谎言取代真诚,尽管这是使我内心痛苦的事情,我还是得那么做。有那个瞬间,我的良知曾叩打我的心灵,想在救我一命的老师傅面前,说出其中的真情--但是,那后果比我被烧伤还要严重,我只好把两面人的角色扮演到底了。

夜已很深,我催张师傅回家。因为他进屋时曾说他的家离这儿很远,他是骑着自行车特意来看我的,此时我正好用这一点劝老师傅早点回家。他对我笑笑,并用力握了握我的手,走出了病房。他一出屋,我的眼泪就流了出来,我觉得我对不住这位张师傅的心--在那个谎言成灾的年代,我也是一个不得不说谎的人。因而,在我们临离开张家口之前,我拆去脸上的绷带,面颊上还留有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张师傅来我们的住所为我送行时,我有意回避了张师傅。

“同类”们说:“你得去见见张师傅。”

我说我不能去见他。

“为什么?”

我说:“我怕功亏一篑,露出咱们的马脚来;对他撒谎,我的灵魂实在不得安宁!”

但是张师傅还是在一间空房里找到了我。他用那铁钳一般的手掌,紧紧攥住我的手说:“哎呀,你成了没毛的和尚了。不要紧,头发和睫毛都长得很快--三个月以后,又是一条好汉!”

在临登上归途的火车之前,他再一次向我祝福:“记住,大难不死,必有后贵。”

我是带着张师傅的吉利祝福,坐上返程的火车的。白白来了一趟张家口,什么化工技术也没有学成,我心情之灰暗,可想而知。再加上我的头发和眉毛,都已荡然无存,我在火车上只好拉低了棉帽帽檐,以遮挡我的丑陋--人没有眉毛的形象,是非常难看的,这只有自己最有体会。该怎么说呢?那样子比太监还要难看十倍。带队的队长告诉我,他在临离开张家口时,已经请示了场部:鉴于我的情况,允许我在北京养病两周;待面部伤好之后,再返回农场。“同类”们对此都面露喜色,我则没有一丝快慰之感,因为老母亲和我的儿子,见我的脸烧成了这副模样,一定会悲伤至极;与其三个人难过,还不如我一个人背起这个十字架为好。

“你不该这么想,化工车间一开工,你想回家怕是都没有时间了。”

“在家里养病,怎么也比在农场要好;我们想回家看看,还没有条件呢,这也算是因祸得福。”

我说:“我愿意把这个福分,让给你们享受。一句话,我不想让老人和孩子,为我心里难过。”

“你真是一根筋,你怎么不想想,你母亲现在是多么想你,你的儿子是多么想你。”其中的一个“同类”提示我说,“能在家里休息两周,与母子相聚一段日子,那是多大的乐事。至于面部难看,怕街邻白眼相待,那也非常好办,现在正是冬天,鲁迅先生昔日曾写过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一句:‘破帽遮颜过闹市’,你把两扇棉帽耳朵往下一拉,便一丑遮百丑了;咱们都到了这个份上,还怕人家的白眼?!”

这个“同类”的话使我悖然心动,我想母亲和孩子,可能是会为此而难过的,但是也有劫后相聚的快乐。因而,在火车快要驶进北京站的时候,我向队长提出,感谢场部的照顾,我不用两周时间养伤,十天内一定返场。

魂去来兮

母亲和孩子都不知道我会从天而落--当我帽檐低垂,走进我家那阴山背后、终日不见阳光的十米小屋时,正是个残冬的夜晚。母亲戴着老花镜,正在为孙儿缝补衣裳,孙儿伏案于一张木桌上,在做作业。

我拉开那扇吱吱乱叫的木门,走了进去。母亲愣住了,儿子回头看见是我回来了,高声叫了一声:“爸爸--”母亲赶快捅开蜂窝煤的炉子,让炉火更旺一些。她见我帽子捂得严严实实,一定是认为我很冷很冷。屋里的灯光很暗,一老一小还没看见我是面部带着伤回家来的。

“快烤烤火,我说这两天我总是左眼跳个不停呢!”母亲一边端详着我,一边绽露出笑容,“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我告诉母亲,我是灾后来探家的。因为我在家中不能永远戴着那顶棉帽,索性把它摘了下来:“妈,您看--”不等这一老一小询问,我就把发生在张家口的事情,一股脑儿抖落给母亲和孩子听--当然,我尽量说得像小病小灾那般轻松。

母亲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已经十六岁、正在读初中的儿子,身高已超过了我半头,他平视着我说:“奶奶,爸爸连眉毛都烧没了!”

母亲颤巍巍地站起了身子,我忙把老母亲按坐在床上,尽量装出欢快的样子,安慰这一老一小说:“大夫说了,眉毛还会再长出来的,脸上也不会留任何的疤痕,您可以一百个放心。”我弯曲下身子,让坐在床沿的母亲看个清楚,并冲淡着小屋内的沉郁气氛。“大难没有倒下,将来必有后福。您说对吧?!”

母亲用她的手心,抚摸了我的脸好一会儿,才放下了手掌--我闯过了这个感伤的关口,就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俗话说“母子十指连心”,老母亲能不为此而过度悲戚,我也就松了一口气。母亲在为我深夜做饭的时刻,儿子为我脸上涂抹着我带来的止痛药水,本来这一老一小都该是受我照顾的,而我一个汉子,此时却只能被这一老一小关照,悲情不禁油然而生。我怎么了?1957年的那些往事,越来越被历史的发展证明,一些直言国是的人的话,绝大多数是正确的--怎么历史已过去了十几年,只不过说了一点点真话的我,依然是这副模样?不!我比过去还不如了,过去我还有梦,而今连梦境也没有了--这不是一具会出气的活尸了吗?!

回眸我养伤的那几天,在我的改造史上虽然十分短暂,但可以说对我的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疗程。那十七岁就历经了五花大绑的英木兰,还有攀登四十米高大烟筒的巾帼之勇,我在生活的重轭之下,就没了一点任何突围的勇气--尽管现实是一块铁,但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一书中,不就是描写在死亡线上,勇敢地面对铁的现实,而自我突围,并获得了生命的故事吗?!当然,每到孩子去了学校的时候,母亲总是用宿命论的观念,叫我安于现状活下来就行了。可是每到夜晚,我与母亲和儿子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的时候(当时我家只剩下一张木桌和一张木床了),一个非我和一个真我,就展开灵魂上的对话:

“你过去可不是这个样子对待生活的。你为了磨炼意志,曾经舍弃坐火车,而从二百多里之外的茶淀农场,以自行车的轮子,代替火车的轮子,进行自我磨炼的‘马拉松’!”

“我累了,我不想再自我折磨了。”非我回答说,“人是在希望中生活的,去了山西我更看不见这种希望了。”

“希望常常孕生于失望之中。从1957年起,你的生活占有是个富翁--尽管你现在没有表现这一底层生活的机会,你要去争取这一机缘。”

非我说道:“我只想随遇而安了,因为这个历史的暗夜太长太长了。”

“你大概早把雪莱的诗忘光了吧?他在诗里写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也学过几天辩证法,古语中说的‘物极必反’,‘文革’走得相当远了,是不是快到了它寿命的边缘?你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

“……”

当真我把非我问得哑口无言的时刻,我就会从梦境中醒来。在这一刻,我听到母亲的轻微呼噜声。她说过,只有我睡在这个家里的时候,她才能睡得安心,她才能有鼾声。我从她的鼾声中得到了认证,可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她的身边来呢!为了母亲和儿子,我再不能自甘随波逐流,我应该为改变命运而付出努力。

可能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声音,摇撼了当前的非我,我在那几天除了去医院看病换药之外,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走访昔日的朋友当中。燕祥家我去过,厚明家我去过,绍棠家我当然更是跑了几趟。但是非常不巧,三个人中间,我只见到刘厚明(记得燕祥当时在搞个什么剧本,人未在京;好友绍棠,那几天正在老家通县。绍棠爱人曾彩美,想叫绍棠回来与我一聚,因我归程在即,没有应下彩美之意。她说,绍棠已经给我往大辛庄农场发出了信件)。之所以能够破帽遮颜在北京城内穿行,大概是得益于真我的苏醒--因而我把这次回京,看成我生命中一次不凡的思想变化历程。

重新回到大辛庄农场,张沪除询及我的烧伤经过,当然也非常关心家中的情况。之后,她拿出了两封信给我,一封是绍棠的来信,他在信中写道:

维熙:

你有了想重新进入文化圈子的念头,是个重大的变化。我觉得不管你能不能进入长治文坛,已然在思想上是个升腾。因为它证明,你的文名,你的创作能力,在主导你恢复自信。只要政策幅度再宽一些,长治想要你,恐怕还求之不得呢!

我寄希望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与繁荣,要靠现今四五十岁的人才;北京文苑的百花盛开,也要靠咱们这些“二度梅”的开放。浩然一个人,太寂寞了。万紫千红才是春。近日我写了一首诗,摘以下四句给你:

恶竹根除尽

雨后发春笋

请君拭目待

新苑花似锦

你的处境已大大改变,小众(我儿子)即将自立,更无后顾之忧。一定要趁年富力强,写作和储蓄一些作品。今日无用,将来未必无用。书到用时方恨少!……跟你这封信同时来到的,是我二弟自武汉寄来的贺年信。前些日子,武汉流行着我的小说,李冰和吉学霈向我二弟打听我的情况,深表惋惜之情。我也惋惜李冰和吉学霈,他们不是也没有新作问世吗!我妹夫与周立波住在同一个居民楼,每天都看见他,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矣!跟他相比,我们有年纪的优势。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

我昔日与绍棠有约,他给我写信是不留名的(其实这是自欺,劳改单位要想查写信人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他那笔十分漂亮的钢笔字,给我带来很大的安慰。因为我在北京没能与他见面,这真称得上是见字如面了。另一封信是山西省作家协会段杏绵大姐来的,由于这封信已丢失,无法在这里引其原文;但信中的大意,因其与我的文学生命关系甚大,我至今还记得其内容。信的大意如下:她说她接到我的信十分惊喜,她不知道我已在山西多年。关于我能否离开劳改农场,去文化单位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她已与有关同志商量,看看能不能想些办法--但是无论如何,组织部门也要了解你的档案的,不知山西劳改局是否存有你的材料。她让我接到信后,把我被劳改的“原罪”,简单扼要地写一份寄给她。信尾只署了她一个人的名字,马烽同志并未署名。

我与张沪仔细地研究了杏绵大姐的来信,得出结论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表面看上去,杏绵谈了一些困难,但是在字里行间,闪烁着人间难觅的真情。马烽同志没有署名,应是情理当中的事情,不久前在报纸上似乎看见他曾随江青去过大寨,政治上是属于炉火纯青的类型--但我们也分析到,杏绵这封回信,绝对是经过马烽同志过目的--除非他当时不在杏绵身边。

两封来信,都给我带来了希望。绍棠给了我力量,杏绵的信则让我看见了一丝曙光。是的!从1957年到1975年,时间已然流逝了17个年头,要是以日为单位计算,17年365天乘在一起,我已经劳动改造了6215天--人的一生有多少个6215天?而在这庞大的数字里,我修理地球中的感受自然不少,但是丧失了我多少可贵的写作时间?似乎我的文学梦醒于这两封来信之后,这是张家口的一场大火烧出来的觉醒,是在北京养伤期间自我拷问后的心灵独白--我要写--我要写,我是生活占有的富翁,尽管我当时穷得买不起稿纸。

从大辛庄的供销社里,我买了最为便宜的窗纸,开始了在上面勾勾画画。那些类似远古象形文字的符号,只有我自己清楚它们的含意是些什么--它们都是我十七年中悟性最深的东西。当时化工车间,已建筑起外形,时间不允许我写出成型的作品。但是我庆幸,我死去多年的梦,于一朝苏醒……

随风飘逝--蒲公英飞过了黄河

感谢1974年夏天的骄阳,天上那一轮火球,不仅给自然界的万物以生机,还给了我生命的原色。那一年春天,我的脸上还留有青一块、紫一块的烧伤烙痕;夏日的炎阳一照,我的面部完全恢复了原来的肤色。眉毛长出来了,头上又是一头黑白间杂的头发了。在春天参加劳动时,化工车间的同号,还常拿我取笑:和尚,尼姑,修女……不一而足,到了盛夏,我又是一个男子汉了。

截至到该年,我在劳改生涯中,已经经受过四次生死大劫:在北京郊区开山的年代,我差一点成为独眼龙;在矿山井下挖煤时,一次透水事故和另一次煤块塌落,都因我命大而幸免;最后一次就是被烈火包围,我又从死神的怀抱中逃了出来。好友姜葆琛学过《易经》,他说人的一生,都有两次以上的劫难;能大难三次而不倒者,当真会有后福。“你算是受过四次大劫了,当然晚年福缘更厚。”

我笑笑说:“这么说,你也该属于有后福之人,你受的折磨也不少。比如在云南……”

“所谓劫难者,是指外力而言。”他打断了我的话说,“我的出逃差点送命,是咎由自取;这与外力形成的灾难,不能同日而语。”

“你可以当个算命先生了。”我开他的玩笑说,“我想听听你对你自己的命相分析。”

“不,还是先谈你。”他煞有其事地说,“比如,你最近接到山西文联的来信,把内容跟我说说。”

“你的戏法露了馅了。你所以知道山西给我来了信,我听张沪说过了,那信寄到了化工车间,是你收转给她的。”尽管我知道,葆琛君是凭借着他的聪明,在我的所谓命相问题上胡说八道;但是我还是把两封来信的内容,一块儿告诉了他--他是我可以信赖的朋友。

他听得十分认真,并时不时提出他没听懂的问题。之后,他沉默了好半天,对我表示祝贺道:“你我可能要分手了,信不信由你。你的事情惊动了山西文艺界元老的夫人,文曲星归位当不会久远。”

我俩当天是在他的设计室聊天的,室内只有他和我两个人,因而说起话来百无禁忌。我笑笑说:“行,假的我也当真的听。那么你说说你自己的命相,让我长点见识。”

他的脸色顿时沉郁下来。本来他的脸就瘦削,再消失了刚才的欢快神色,病态的苍白立刻爬满了整个面部。我甚至有点后悔跟他开这样的玩笑,但是话已出口,无法收回;在他没有作出反应之际,我站起身来说:“葆琛,我回去还要擀面条儿去呢,咱俩改日再聊吧!”

他也匆匆站了起来,拦着我说:“你别走,我谈谈我。人总有一天要死的,我的命相中劫难还没有到头。说了你别害怕,我有着血光之灾。被杀头?看起来是不会了!我的风湿性心脏病,早早晚晚是会开膛破肚动大手术的--怕是我难过那一关。”

我忙安慰他说:“西双版纳你都闯荡过来了,上帝还能把你怎么样?”

“上帝分配健康与死亡是不公平的,反正我会走在你的前边。”他说,“你记住,要是那一天到来的时候,看在我们患难之交的份儿上,你到我的坟头前常转转来。还记得茶淀的坟场吗,埋死人的地方是在大芦花荡里;这儿也不会比那儿强到哪儿去,要是坟前的木牌倒了,你把它扶扶正;要是看着黄土少了,你给上边加点土--省得黄鼠狼之类的野物,把我的尸骨给吃了……”

同类推荐
  •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篇”,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学、社会学、形式分析、经济学等主要视角与方法;下编为“个案篇”,以最能体现一个世纪小说研究全貌与视角方法转换成历史的《红楼梦》研究为个案,考察分析了红学史上曾出现的10种研究视角与方法。
热门推荐
  • 我在盛夏等你

    我在盛夏等你

    在一个普通的城市里面,一对情侣在争吵中恋爱,可是,女孩的家庭遭受重大打击,而男方富裕的家庭让女孩倍感压力,在兜兜转转几年后,他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是否会开花结果。
  • 妖珠

    妖珠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暮流年,精雕细琢,无法复制。陆倚云对校草顾卿‘惦记’已久,奈何君子如玉隔云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她真的不忍糟蹋了这么一个良好青年啊。可命运齿轮早已反转,讲两人紧紧捆在一起,是的,捆在同一个身体里。当精致少女眨眼间变成了妖孽少年,又瞬间成了少女,身为转换角之一的陆倚云表示‘我想静静’。顾卿表示‘好巧,我也想静静’不知情起,一往而深,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这便是情起之初。阳光宣泄的楼阁上,女孩花容月貌,枕在英俊非凡的男子腿上,调弄着男子的发丝,无缘皱眉‘学长,我爱上了别人怎么办’苏君墨‘爱你,不过是从了真心,顺了天意’顾卿‘你要走,我放手’
  • TFboys之一晌贪欢

    TFboys之一晌贪欢

    2026年,白纸黑字,寥寥几笔,签定了半世悲凄苍凉。三世为劫,一生牵绊,不过半世,便人去楼空。也罢,那场盛世葬礼,你终是不必来了。上帝果真是永远的公平,赐予了我们半生巅峰的睥睨,也交换了半生的残阳枯柳。蓝颜知己,红颜枯骨,半生萧索,一世贪念。也终是被尘埃掩埋,遗忘在了忘川水畔。谁渡谁过了忘川之水,谁又把暖黄白烛光染成了半片夕阳。暮霭深树,金撄红藤,那个人,他回来了吗?
  • 快穿灵魂治疗师

    快穿灵魂治疗师

    被迫成了灵魂治疗师的简宁很无奈,上有重度人格分裂的‘吸血鬼’医师要调教,下有面瘫小童要照顾。说好的完成了契约就可以离开呢,为毛转眼契约任务变成了无期??任务路漫漫,生活惨兮兮,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 踏歌远行

    踏歌远行

    且看踏歌远行,漫漫人生路中走出不同的前方;鲜衣怒马、仗剑江湖、浴血战场···哪个不是曾期盼,曾经历。
  • 校园生化异变

    校园生化异变

    我,一个即将毕业的学渣,却因为世界突发丧尸危机,走上了一条血腥之路。全书无异能,无乱入
  • 重生之新生

    重生之新生

    顾新生身患血癌濒临死亡的一杀那。。。看着父母那苍老的仿佛生命失去意义的眼神。。。内心撕心裂肺贼老天我顾新生从不奢求高官显要有多大成就你为什么不怜我。。。再次睁开眼却变成了另一个人。。。陌生的环境是她死前死党硬是塞给自己的玛丽苏小虐文。。。长久因病痛折磨的已经淡然如水的心都忍不住爆粗口‘KAO‘....................................亲哥哥却满眼的不屑厌恶。。。。。父亲冷漠如斯。。。后边一朵开的正艳的伪白莲骚姿摆尾。。,顾新生‘不知道是哭还是笑好贼老天,既然我顾新生能够重活一会我就要活得肆意洒脱。。。。。她是沉。。。是浮且看顾新生如何一步步从平凡登上巅峰。
  • 巨星供应商

    巨星供应商

    这是一个平行世界。原本只是好莱坞巨星、黑人音乐、韩娱日娱肆虐的天下,从无华娱的影子。可是,自从“明星供应商”突然降临以后,这个世界却从此改变了。相声大师,影视巨星、主持大咖、一代歌神、甚至……只要墨尘轻松召唤出星牌,那么,必然就会有一名华娱明星与他签订契约,供他经营。事实上,这是一个既热血又逗逼、既欢乐又有爱的超级经纪人养成故事。
  •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噬宙武帝

    噬宙武帝

    一次武帝间的对决,使他意外穿越到了几万年后!也罢,大不了再修炼一次。但,为何他成为了一个被废修为的人?“只有不勤修炼的人,没有不成强者的人!”且看他如何走向武道巅峰,超脱他上一世的强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