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4100000046

第46章 离离“原上草”(7)

他的工作虽然十分间单,但是并非他的心愿,一个想在劳动实践中,对煤山地质有所研究的人,是并不愿意离开那“阴曹地府”的--尽管那儿头上滴水,脚下淌水;幽暗的巷道,都靠一盏盏矿灯照明;并且时时刻刻,都有被石头砸死的危险。是为了安慰我的那个同类,还是我还在想念那只黑龟呢?也许是两种心情都有吧,我借一个倒班的白天,去了他开绞车的矸石山(矸石山,就是井下矸石拉到井外堆成的山)。

我先在矸石山角下转来转去,目的是想找回那具黑龟来。日夜三班倒的建井队,每天要向这儿倾倒上百车的矸石,要找一块石头,我自知难如登天;但是人的欲望,是个十分奇怪的东西;越是丢失了的东西,就越觉得它的珍贵。

“喂!你来这里干什么--”他隔着绞车房的小玻璃窗看见了我,走出车房向我喊着。

我不愿意使他重新记起我俩在井下挨训的事儿,一时之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便自嘲地说:“昨天往车里装矸石时,把我那‘英纳格’手表,也装进车斗里了。”

“天气这么冷,来绞车房烤烤火吧!”他向我招着手。

我用手已然在矸石中间扒了半天了,一块块石头,在这严冬时都冻如冰砣--尽管我是戴着手套翻弄石头的,但是那两只手掌上的十指,仍然被冻得疼痛难耐。听见“肌无力”在喊我,我便沿着矿车的路轨,向上爬了有三十米,到了他那间绞车房。绞车房里的一盆炭火正旺,燃起尺高的火苗,我伸出两只贴满胶条条的手掌,享受着火焰的温暖。他蹲在我的旁边问道:“你真丢了表了?这有悖常理。干挖煤这一行的,每天和石头打交道,没看见有哪个人戴过手表。”

“你真聪明,我早就成了无表戴的无产阶级。”我被他逗笑了,“过去在50年代,倒是真有一块‘英纳格’来着,后来被家里给卖了以喂饱肚皮。”

“那你到这儿来做什么?”他问,“眼下正是三九寒天!”

我迟疑了一会儿,对他说道:“你猜猜看,猜对了放你回你的老家杭州。”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对你说实话吧,我回不了老家了。”接着,他对我诉说了使我非常惊愕的内情:他的家里都是学医的,他曾就“肌无力”这个病,去信询及过他的父亲。写信时他多了一个心眼,为了怕家里挂心,他在信中说是为病友的病而写信的--家里的回答等于判处了他的死刑,说在当前的中国,还没有医治细胞不断坏死的“肌无力”之症的良药。他对我讲起这些话时,神情颓然地黯淡下来,与那盆熊熊的烈火,形成了明与暗的极大反差。

我安慰他说:“你很坚强,养病也要靠意志。再说你离开井下,劳动也轻松多了。”

“我请求下井时,已然接到了死刑宣判,我想一个学地质的,在临去西天正路之前,总该知道点我的专业吧,不然,不是等于一辈子白来吗!”

我被这位新结识的同类的精神感动了--他所具有的东西,正是我在消亡的东西。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了死于茶淀的几个同类,他们都是坦然地面对死亡的。他不同于他们的是,他不想自我消亡,而是想在临行之前,满足一下精神需求--试想如果没有1957年这场灾难,这样的知识分子,不是中国宝石中的宝石吗?但是历史的风暴,席卷走了他为民族贡献热能的机缘!

“你不能提出‘保外就医’吗,根据你的病情,我估计矿山是会批准的。”我向他提出建议,“你家里的人,又都是从医的,对你的疑难病症一定能有所帮助。”

“我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留在这儿为好。”他说,“人家革命群众把咱们视若洪水猛兽,一旦回到杭州,立刻会成为一块打靶的靶牌,红卫兵就是不斗死我,也会再一次牵连到我的家庭--‘文革’初期,我的家已经受过一次冲击了。”

我无言以对了--他的考虑是十分理智的。

“人的命,天注定。走一步说一步,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他凄楚地一笑,“用你们北方人的话说,该在河里死的,井里死不了。”

“你河里井里都死不了,咱们老右命硬。”我自知这是一种空头安慰,还是要说;否则我该说些什么呢,总不能说在这儿是等死吧!

他对我的话没置可否,取下挂在墙上的干粮袋,把两个白馍烤在了炭火盆边;他又把手伸进干粮袋摸了一阵,顺袋里掏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来。最初,我以为他在掏一块咸菜,当他的手伸向我面前时,我才看出来它是一块龟化石。它比我前两天在井下见到的那一块稍稍小一些,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背上粘连着一块手指高的煤矸石,颇似我童年在家乡孔庙中见到的龟驮石碑。

“好玩吗?”他说。

“不仅好玩,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呢!”

“送给你吧,我知道你是为它而来的。”“肌无力”开心地看着我,“在井下你就爱不释手了。”

我推辞地说:“你是学地质的,我不能夺人之美。”

“我在矸石山开绞车,留心一点还会捡到这龟化石的。”他说,“这块就是我在矸石山上拾到的。”

我表示了对他赠我“龟驮碑”的感谢之情,然后又安抚他说:“你们南方人,也一定知道,龟在民俗中是吉祥物的象征,你拾到它说明你是有福之人;它会保佑你的身体,很快恢复健康!”

我自从得到这具“龟驮碑”后,每天用机油和棉丝擦洗它体躯上的灰尘,直到把它擦洗得通体铮光明亮。张沪也很喜欢这具古化石,她年轻时喜欢画画,她还在工余时间,画过它的像。她和我经常坐在老屋,欣赏那龟背上的八卦纹络,不仅仅从中领略它演绎的大自然的升腾与沉没,更从它驮碑的形象中,去咀嚼历史与人生。

大约过了有三个月的光景,一个噩耗把我惊呆了--“肌无力”终于因为他的病,走到了他的生命尽头。事情发生在夏季里的一个晚上,我们在井下装完矸石车时,阎恒宝用电铃通知绞车房开车,可是铃声响了半天,还不见绞车启动。阎老西让我爬上斜井,看看井上出了什么故障。我吃力地爬出近百米深的斜井,出了井口又爬上矸石山,进了绞车房,见他低垂着头,一动不动地坐在开车的木椅上。我以为他是睡着了,便喊了他一声,但是没有回应--走近他一看,他面色如土;我把手放在他的鼻翼下,发现他已然没了呼吸。当夜,生产为此陷入了一团混乱,只好临时调上来一个曾经开过绞车的张同江,代替了他的位置。

“肌无力”与建原君,都埋葬在了矸石山旁边的一块向阳的山坡上。我虽然十分珍爱他送我的那具“龟驮碑”,经过与张沪商量,还是觉得应该“完璧归赵”。第一、他是学地质的,曾拖着带病之躯,到井下去实践他的抱负;第二、历史剥夺了他为中华民族寻找矿藏的权利,那具“龟驮碑”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慰他的灵魂;第三、那具“龟驮碑”,不是挺富有中国知识分子负重而又坚忍的寓意吗?他是可敬的知识分子中众多类型之一。因而在他入土不久,我把那具龟化石,埋在了“肌无力”君的坟茔之前。

狐狸朋友把我引到这里来,让我在我的小棚里,整夜陷于怀旧之中。因为“肌无力”君不是北京去山西同类中的一个,而是在山西被划成的右派,他的名字被我遗忘了--写此书时,我询及了我的许多当年同类,都因对其生疏,只知其人其事,而记不起他的姓名来--这里我只能用“龟驮碑”君代替了。

第二天早晨,我下夜班离开井口的小棚时,特意到两个同类的坟前转了一圈。当时,迎春花刚刚开放,我采摘了两束,插在了李建原君和“龟驮碑”君墓前……

背起了瓦斯检查器,走入犯人世界

晋普山在山西省煤矿中,是一座瓦斯含量最高的矿山,一旦引起瓦斯爆炸,晋普山也就不存在了。在井下听老煤黑子--我们的采煤组长阎恒宝说过,在60年代初期,大同有一座瓦斯煤矿大爆炸事情惊动了中央,周恩来总理曾亲自飞往大同去处理这一问题。当时,死伤了许多矿工不说,由于当时技术上无法处理全矿爆炸的后遗症,只好把一个好端端的矿山给封堵死了--但这只是解决地上问题,无法解决地下的灭火问题。直到70年代,地层下的煤层之火还在自燃。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消息。我到了煤矿才知道,煤的性格非常喜欢自燃;一旦燃烧起来,就很难扑灭。在1972年的夏天,因天气酷热,停放在煤场准备外运的煤,突然自起明火,矿山用了很大的力量,才把这场明火扑灭了。在同年,一条采煤巷道的工作面,在采煤开炮时,引起了瓦斯的局部爆炸,整个巷道内的设备以及支护煤壁的木质棚架,被一烧而光。这两场灾难性的事故发生之后,矿山为了防患于未然,便加强了瓦斯检查的力量--我就是在这个时刻,被抽调进瓦斯检查组,成为一名瓦斯检查员的。

这个活儿表面上看去,是十分轻松的;但是我每天背着一台模样小如照相机似的玩艺,比采煤的犯人和采煤的“二劳改”,要提前进入当天要采煤的巷道;并在当天要采煤的煤巷巷口小黑板上,标明当天煤层中的瓦斯含量。除此之外,地下煤巷密如蛛网一般,每一条没有采煤任务的巷道,也要我涉足其内,检查其内有没有瓦斯超限的征兆。在我担任这个貌似的闲差之前,经过一周的培训,技术科长对我们说了这样几句话:“这不仅仅是涉及到千百个人的脑袋的问题,也是涉及你们自己脑袋的问题。在谁的班上出了问题,不是去当犯人服刑,是要断头的事儿,你们都听明白了没有?”我很害怕这份差事。刚刚把我选进瓦斯班时,我就去找了秦队长,言明自己不是那块材料。秦队长说,这不是他权力范围内的事情,是矿山以文化程度的高低,由技术部门挑选出来的。所以我干这个工作,是打着鸭子上架--由不了自己的事儿。

另一件使我不情愿的是,我分工负责的煤巷是犯人开采的煤区。在曲沃我已经有过与犯人一起劳动的记录,而负责犯人采煤区,每天要在那地下深处全凭矿灯照明的世界中,与各种类型的犯人打交道。我们区别于犯人的标志有两条:一、他们出入煤矿的主巷道,走通往大墙圈里监狱的专线(在一个大巷道的丁字路口,他们向北拐弯--我们向东行,那儿站着荷枪而立的武警,以防止犯人鱼目混珠逃出矿井);二、我们头上戴着的是塑壳安全帽,他们头上一律戴着柳条安全帽。至于其他则无差别,不分你是干部、还是“二劳改”和犯人,一律是头顶矿灯,身着黑色工服,脚下穿着水靴;一个班干下来,一律是满面炭黑的黑鬼。因而在地下煤城里,要想区别身份,唯一的鲜明标志,就是那一顶头上的矿工帽的不同了。

就像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无常一样,井下煤层中施放出来的瓦斯也常无定式。因而我回忆起那一段当瓦斯员的日子,至今心里还经常后怕。首先,来矿井服劳役的犯人,身上都背着几年的刑期。此外,犯人的原罪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文革”制造的冤案,也有刑事犯罪的真案。当他们来到煤巷前,小黑板上分明已写好瓦斯数据,但是他们还是要询问我杂七杂八的问题:

“喂!我们的小命可都攥在你的手心里哪!”这是犯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我说‘老二’,你犯的原罪是强奸还是反革命?到底你是哪路好汉?”这是犯人们每天要问及我的问题。

“看你像个反革命。是不是你恶毒攻击‘红太阳’了?”

“……”

我只能装成聋哑人,或支支吾吾。背起瓦斯器之前,负责技术工作的干部,对我们有过规定,除了工作问题以外,少和他们啰唆。但是有些亡命之徒,见你不答开口就骂:“装他娘的什么龟孙,你要是没偷没抢,为甚来在这阴曹地府里受罪。”因而,自从来到犯人采煤区检查瓦斯后,我的精神就没有过轻松的日子。

其中的危险有三:第一,你分不清真假李逵,在井下曾发生过犯人逃跑时的恶性案例。有一天夜里,几个刑事犯罪的亡命之徒,在井下组织策划了一次杀人逃跑事件:他们用铁锹打死检查他们工作的劳改干部,偷梁换柱地戴上了干部头上的塑壳安全帽;然后,他们又互相埋在出井的煤车里,蜷曲着身子随着出井的煤车,被绞车一直拉到了井外高高的煤山之上(那儿有专职的翻斗工,将煤车里的煤,翻到煤山之下)。这样一来,他们就随着翻滚的煤块,一齐滚到了山下。可以想象,当他们随着煤块滚下山去的时候,一定是双手抱着自己的脑袋的--可是这次逃跑被翻斗工发现,都被矿山武警抓捕回来。试想,与这样的囚犯为伍,能不心惊吗?!第二,任何一个釆煤工作面,一个班至少要开两次采煤炮(当时还没有现代化的机械采煤法),而每次开炮前与开炮后,我都要冒着呛鼻浓浓的炮烟,顶着纷落而下的煤石,去测量瓦斯浓度,以防炮后瓦斯喷涌而出,进一步引发瓦斯爆炸。那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特别是在开炮之后,煤顶没有任何支护遮拦--有一次,我正半弓着身腰,把瓦斯器的皮管伸向龇牙瞪眼的煤层时,一块重有十斤的大煤块,突然从顶板上垂落了下来。算我命大,它偏偏一斜正好砸在我腰后背着的电瓶上(为头上戴的矿灯输送电能的一个方方的黑盒子),电瓶当即被砸得粉碎,电溶液烧坏了我的工服--但是我的小命被保住了。出井后,我换了一身新工服,并更换了一个电瓶,照常跟班不误。为了此事,同类们--特别是张沪,曾找到有关干部,要求更换我的工种;但都未能如愿--如果那块大煤,当时砸在我的腰上,我早就成了瘫子;如果它正好砸在我的头上,尽管我戴着安全帽,颈椎怕也会留下难以想象的后遗症了--我会不会成了一个缩脖坛子?!第三种危险,是肉体与精神合二为一的。我还要串行许多条无人劳作的煤巷,那种万籁无声的黑暗,带给人莫名其妙的恐惧,那是没有下过矿井的人,无论如何也难以体会到的。这里没有电钻的声音,也没有隆隆的炮鸣,走在冥冥的无边黑色中,唯一可以听到的是,大山中的煤层嘎嘎叭叭的断裂声响--那是大山所独有的语言,它们似在回叙着它们的历史:亿万年前,它们原本是遮天盖日的原始森林,在大自然的造山运动中,地火岩浆突然喷涌而出,它们从地表被翻盖到了地下;于是它们开始失去原色,一天天变成了黑色的火魔。一条条黑色的煤巷长几里路,我独自一人走在其中,真有走到了冥冥天国的感觉。这个天国中,原来有着许多活灵活现的生灵,但是那些远古年代的生灵,此刻都早已变成了动物的化石标本。我走在这些幽灵中间,突然想到如果这儿埋葬了我,过了数万年后,我不是也成了幽灵中的一个吗!

恐惧产生于心理本能,但是在这种肃穆之中,也有在喧嚣世界中享受不到的快乐。你头上的矿灯为你在这个冥冥之国带路,由于这儿没有阶级斗争,也没有人的各种面孔,你可以让你的各种思维自由驰骋。有时我走累了,便在一根棚柱旁坐下,并关闭了头上的矿灯,让自己独享在大山山腹中的那份寂寥。佛家方丈有在缸中坐化之说,想来他们在坐化之时,也一定会有这种意境的享受--我不是出家之人,虽然没有出世之禅功,但在这种死寂之中,多多少少洗掉一点凡尘还是可能的。因而我在无人巷道中,常常滞留很久很久--直到我必须离开时才走。

同类推荐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 明天见

    明天见

    《明天见》是Pano的首部旅行摄影散文集。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巴黎罗马布拉格等九个浪漫唯美之城的旅行散文,不同于一般游记作品,Pano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城市风格特色,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更是融入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情感 ,如同一部部浪漫的纸上爱情电影;二是“你好,陌生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记录着他遇见的陌生人们,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或安静聆听他们的故事,遇见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三是他在巴黎生活的日记,记录着些细小琐碎的点滴日常、思悟感念,真诚敞开了一个大男孩敏感、善良的幽谧心灵。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又是月季芬芳时

    又是月季芬芳时

    情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世间永远说不完也不清楚的就是情感,世间哪怕说了千遍万遍也不会感到厌倦的就是情感。人们常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世间由爱组成,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我们都需要,我们都离不开。离开了情感,离开了爱,人活着就失去了意义,就如月枯木死灰,人的生命就失去了光彩,失去了价值。无论情感的形式如何千变万化,但其性质永远不变,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不求回报的为对方为他人的付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总埋怨他人冷默无情,埋怨他人给自己的爱太少,却不知情感的付出是双向,你给予别人多少,别人同样会回报你多少。
  • 散落的珍珠:小滢的纪念册

    散落的珍珠:小滢的纪念册

    本书源自七十多年前现代著名学者、作家陈西滢凌叔华夫妇的独生女儿陈小滢的纪念册,书中以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为背景,将伟大时代名家名人的墨迹出版,可以使读者触摸历史,感受名家的丰富的学识,闪光的思想和他们的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爱恋与迷宫

    爱恋与迷宫

    说的是女主厌烦了自己世界的生活,而却在途中遇到了一个女孩她说自己跟她很像,之后女主就被吸进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你面的人都不同的还怪怪的………………因为这篇文章不好我弃文了不会在更谢谢读者
  • 总裁,请指教

    总裁,请指教

    第二十一次求职失败,张筱雨几乎对这个世界感到了绝望,梦想再次被现实打败!就在这时,时尚总裁南宫格出现在她的面前,“你剪坏了我的头发,就打工赔偿吧!”他将她带进时尚圈,她一步步蜕变成时尚一姐,而她的一颗芳心,也不自觉地落在他身上。但当他的旧爱归来时,她才知道,原来她只是一个替身!心碎之际,她决定抽身退出,但他却步步紧逼,缠着她不放!“女人,你休想离开我!我南宫格的户口本上,还没填上你的名字呢!”他暴怒的瞪着她,霸道宣誓!
  • 旋风少女之永恒的爱

    旋风少女之永恒的爱

    离《旋风少女》的一年之约已经近了,可是两个主角却都不在了。为了弥补第一季大结局的遗憾,小爱写了这本书,就当是能让白兔党和迎风党能如愿以偿。放心吧,我不会让这个作品太虐的。
  • 高冷男神请接招:你是我的依赖

    高冷男神请接招:你是我的依赖

    如水的情怀,轻盈着过往的悲欢,留不住的,终究是刹那芳华。用一颗莲心,在岁月的枝头摇曳成安然的守望,风雨来袭,我依然独自芬芳,只要岁月无伤,我便安然无恙。遇见你,是我的缘;爱上你,是我的劫。
  • 商海:纵横

    商海:纵横

    云:男儿,要么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要么披上西装,纵横商海!而那一天,上官瑾,踏入了商海,面对敌人,他是否应该放手一搏?
  • 爱情让我遇见你

    爱情让我遇见你

    爱情就像一张网,从这个站,把自己网到下一个大海。有时候相信的是自己,有时候相信的是忘却,我开始了爱情的旅行,开始了追逐的忘记。爱情的这一站简单,思念的下一站太远
  • 陨落之灾

    陨落之灾

    在某一个时代,各种各样的好战份子看上了地球这片资源丰富的星球。源源不断的战舰,飞船涌来,战争就此爆发......
  • 一舞倾城:绝世妖妃

    一舞倾城:绝世妖妃

    玄气作流彩,翩然起舞,她是第一人;一舞惊天下,琴弦拿命,她是第一人;神兽如倒贴,萌宠如云,她是第一人;各种外挂随便开,各种美男随便选,各种圣兽随便挑。邪恶是她的灵魂,精明是她的化身。不甘平凡,一步一步,只想站在世界顶端!她唯恐天下不乱,处处引火。最后却也是玩火自焚,坠入他早就铺下的情网…
  • EXO勋鹿之是不是错觉

    EXO勋鹿之是不是错觉

    这是一个有关誓言的故事,有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也有恋人与恋人之间的。我相信那些我们最终没能遵守的誓言都很真,就像是盛夏的果实,只是过期了而已。那些爱过我们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我们爱过和伤害过的人都值得我们用眼泪送他们离开。我们都平凡,我们都胆小,但我们都是唯一且与众不同的。你爱我难道只是我的错觉么?本文主勋鹿,虐心之恋——《是不是错觉》
  • 道号轻尘

    道号轻尘

    一介孤儿,以道修出身,却在鬼修的路上越走越远……道修生,鬼修死,同走一条路,只不过方向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