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3600000056

第56章 领衔:戈舟(7)

弋舟:听了这样的话,实在是温暖人。如果说我们做的这些事情,能够有所回报,那一定就是这样的吧——以“文字私下结盟”,如同找到亲人般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支队列。所谓圈子,一定是不能涵盖这种情感的,起码大多数时候,圈子并不能让我们支取到正当的力量。对于我的小说,你当然有发言权,我也庆幸,自己发在刊物上的两部长篇,都是你做的责编。其实当我们力图用小说这门艺术来打动所有人时,实际上,我们能做到打动同类就已经堪称安慰了。于是,自己人终于会合,穿着蓬蓬裙,或者赤着脚,跳舞,或者跋涉。

而且你还准确地说出了读小说这件事对人的裨益。这种感触不是读一两本名著便可以收获的,而是将阅读浸淫到那么一个相对充分的地步,才可以获取的曼妙滋味——以有限的生命去体察无限的岁月,然后,卑微的自己便得以丰盈。

王小王:有时候我们会说写作是出于内心的需要,但是,如果写出来没有一个读者,我们内心的需要是否会得到满足呢?假如写出来没有一个人看,或者没有一个人喜欢,你是否还会写呢?

弋舟:这个可能会出现两种状况:不写了,彻底承认,自己干不了这个;继续写,写到愤世嫉俗,没准会变成个疯子。在我,估计会是第一种局面。首先我不能算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其次,我也不算心智彻底非理性的人——没人读便去怀疑别人的水准。但这种局面不太容易发生,写作之初,那么一点点自信,还算是有,也因此,才有提笔的动力,何况,真要庆幸,最初我便得到了那些弥足珍贵的声援,总有些渠道,可供我们承荫蒙泽。这说明世上令人绝望的事儿还是有限度的,总有些跟自己相仿佛的家伙吧。

王小王:我自己觉得其实作家都是有大野心的人,这种野心不以名利啦物质啦权势啦什么的来衡量。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终极野心,是有神性的。作家的内心是想把人看明白,并告诉世界,人是这么个样子。假如有一种别的方式,可以让人真的抟捏人性,甚至具备一种“造物”的能力,我想作家们便不会再采取这种无望而又无奈的“写”的方式了。

弋舟:这也许就是现代作家和古典作家的分野了?那种不期待被阅读的作家,起码不热烈期待被阅读的作家,一定有,但看来只属于古典时期了。而且,那部分作家已经被证明,不乏杰出者。但是,文学到了今天,实在是被裹挟着前进,也愈发接近于一门职业了。这里面并无优劣,不能说当我们盼望读者时,就一定比古典作家埋汰了一些,当然,庸俗一些可能是会有,但是没有办法,人在时代面前就是这么卑微,即使你是个野心勃勃的作家,也不能不潜移默化地接受时代给出的一些准则和方式。其实我觉得,一个作家的野心,往往都是隐而不发的,甚至往往都是不自知的。从我的写作经验来看,我没有明确地要去堪破或者改造什么的目的,但那份根本的动机一定是有的,否则如此无望和无奈,谁还会去为之颠倒生命?如果再往最根本的地方说,显然,我们如今的文学生态,几乎已经没人敢这么追根究底了。起码大多数人,是羞于甚至耻于这样表态了,我们已经习惯语焉不详或者躲避比较高级的诉求。比如寓言这种文体,如今几乎没人喜欢了,好像这东西有些幼稚,在我们日益完备的大脑里,多少已经不屑于这样的方式。但殊不知,这个世界的本初,便是建立在寓言之上的,神也借着寓言来向我们显明上帝自己。文学之事,从来是,而且永远是高级的东西,那种终极性的、神性的方向,也永远借着寓言般的“幼稚”,在根本上哺育着一切艺术,否则,时风之下,若没有这样一个根基,文学早玩完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我们这些自己人心怀野心,无望而又无奈地写着,本身便是一个寓言,并且,我们“私下结盟”的那个角落,原来就是在寓言的地盘上,在那里,我们是天然的主角。

我们为什么读小说

鱼禾

一个人读小说,肯定不是为了获取实际的用途,也不是仅仅为了获得一个故事。否则,去看菜谱,去看电视剧,一定是更为有效的办法。

我们为什么读小说?至少,在看到弋舟的小说之前,准确地说,在看到《隐疾》之前,我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人的行为其实在许多时候都是盲目的,许多事,也许还是自认为很重要的事,若是追问其中的缘由,会把自己问得茫然失措。弋舟的叙述,令我对自己的阅读状态产生疑惑:你为什么会在阅读一篇小说之后感到沉痛,感到你其实误解甚至高估了生活。

即使生命犹如监牢,也总是会有一部分人,是受到命运优待。尽管我获得的并不丰盛,但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是被优待的人——衣食无忧,家人安好,有足够的闲暇来阅读或写作。于是我也就有了挑剔。如果阅读中的挑剔严格到所剩无几,弋舟的小说也应该是被保留的那部分。因为,我常常在欲哭无泪的时候,读弋舟。

《隐疾》,乃至弋舟所有的小说,几乎都是不可转述的。它们所呈现的幽暗与悲痛,难以略写。

《隐疾》中小转子的梦游症,或老康们为了攫取而不惮制造出的人间地狱,抑或“我”内心深藏的委屈、孤独、软弱和羞耻,这一切躲在光鲜仪式之下,已如瘟疫般浸透了我们的生活,逃都逃不脱。“那些天我们整日在草原上游荡,不知所终,忘乎所以。我偶尔也会想到老康,想到左玲莉,想到瘦岗村和水俣病,但仅仅限于‘想到’,他们如同一些非常遥远的往事,就像前生一样,说和我有关就有关,说无关,也实在是无关。眼前的一切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段盲区,从时光里抽出,悬置于蒙昧之处,就像小转子记忆中那些电脑碎片般的间歇性的空白。”两个孤独、伤痛的人,从老康、左玲莉、瘦岗村和水俣病构成的景象里出逃,行走在意识的蒙昧之地,行走在另一种黑暗里,沉静,疯狂,恬适,悲伤,似乎进入了独属于自己的梦境,与其余一切失去了联系。

弋舟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梦游者。

让向日葵低下头去的,一定是黑夜。它吞没了颜色、热度和清晰。小转子唯有在癔症里才可以与之匹敌:“我把他干掉了。”而“我”,面对瘦岗村的水俣病,只能在打开的电脑上留下一个无字的页面。“我”与小转子的出逃被老康截获;小转子被带回精神病院,被限制,并被做掉了孩子;与瘦岗村一样,小转子所在的地方“医院里人满为患,因为,这里发现了铁矿。”

阿莫偷用公款,开始是为了一件昂贵的毛衣,为了掩饰过于细长的脖子,让自己看起来顺眼一点。然而偷顺了手,阿莫渐渐习惯了用偷来的公款赎买一切,直到公款的缺口变成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除了对那个年轻男孩的爱情含有确凿无疑的执意,阿莫所做的一切,似乎都陷于懵懂。一切丧失殆尽的时候,阿莫乘着出租车漫无目的地走,隔着玻璃,她看见了一株幼小的黄色稆生植物,如同“被无限缩小了的向日葵”,在路边“动人的冷漠”里开放(《凡心已炽》)。

对于爱,对于安慰,金农军是有所向往的。他的谨慎与天真,并没有避免丧失。他失去了爱情,失去了诗歌,失去了儿子和财产,甚至失去了身体的完整。“金农军终于知道了,自己第一次离家远行时无法遏制地颤抖的原因——那个家伙长久以来柔韧地蛰伏在他的心里,确凿无疑,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觊觎着,无时无刻不在伺机荼毒他的生活——那就是,一个人一无所有的,孤独”(《金农军》)。

毛萍在一个荒寂优美的废旧车间里被恋人的手指戳破,得到一疙瘩黄金。当初恋被父亲的一桩交易毁尸灭迹,从此她就爱上了黄金,她不断交出自己,换得黄金(《黄金》)。

张教授的羞愧成为一桩杀人事件的引索。这羞愧,来自一段困兽般的经历:“一切都被放大了,饥饿已经促成了谵妄,它挤出了我身体里所有的本能,并且在这一刻,无限地放大”,“当我被一声响亮的撞门声唤回到现实中,我发现自己竟然压在那女人赤裸的身子上”,“他没有对我进行任何暴力的惩罚,只是凝视着我,目光里充满了怜悯。这怜悯是何其的深切,子弹一样地穿透了我”(《锦瑟》)。

毁坏之后,谁也难以说清这是怎么了:竟不是美好在修复残缺,而是残缺在毁损美好。

这一切,还有讨回的可能吗?

毛萍也许试过了,最后,她去找了那个当初无意间毁掉她的处女膜的人,“十多分钟后毛萍出来了,她的脸色煞白,神情却很平静”,当初那块黄金回到了她手上。然而,她顺手把它抵偿给了那个向她索赔的小卖部摊主。摊主问她那一疙瘩金属是什么,“毛萍觉得自己依然如同16岁时的那个黄昏一般的疼痛和庄严,她在一瞬间的憔悴中体面地说出了那两个熠熠生辉的字:黄金。”

谁曾讨回过呢。谁可以通过毁弃和放纵,再讨回什么呢。

生命中布满了试探、诱惑和强迫,往往,毫无预兆地,我们会突然跌进壕沟。无论你自以为多么洞察,都会被精确无误地算计;有一些东西,永远不可能以你自以为拥有的力量去克服。

于是,我们只得以自己的卑下和不堪去克服。

就像一直试图抵抗卑下的曲兆寿,面对不由分说的剥夺,还是被迫亮出了这样的底牌:“我的眼睛有些发乌,有两团絮状的白颜色爬了上来。……我感到喉咙奇痒无比,禁不住就要用手去抓,但那痒在喉咙里面,我只有把自己的脖子掐起来,才能管些用。我觉得有泡沫从自己的肚子里翻涌上来,顺着嘴角流了出去”(《我们的底牌》)。

这样的撕开,像冷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呼应着生命经验里难以言说的幽暗和悲恸,因而令阅读化为沉溺,化为剔除与清洗。仿佛我们面对的已不是虚拟之事,而是一场正在发作、原本浑然不觉的隐疾。

一切似乎都如此无望。

不过,在弥漫的晦暗之中,总会有一种明亮的,哪怕很微渺。那是见证过冶炼与败坏、从炉膛里抢出碎瓷的手(《碎瓷》),是在被贬低的冷漠里求生的向日葵(《凡心已炽》),是本来无邪、却被玷污的黄金(《黄金》),是令“我”视如同命、被人用以藏匿毒品的锦鲤(《锦鲤》),是高傲的金枝以卑贱的方式换得安身的资本之后,那令人啼泣的戏剧式的独白(《金枝夫人》)。当然,还有在“我”与小转子的逃路上,那匹“巨大的藏獒,它在越野车刚刚提速的一刻悍然扑了上来”(《隐疾》)。当“我”面对毁损感到了无上的绝望,当“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读小转子的来信,那匹坚决骁勇的藏獒,却冲进了记忆,它“撞碎了我体内那种恒久的昏聩与消极,尽管只有那么一瞬间,但我也猛然地感觉到了,在这个瞬间,我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宛如初生之婴儿一般充满光明面的完好如初的人”。

当生活被冷硬和蒙昧一再践踏,当纯洁一点点没入黑暗,这些明亮的事物,有如乍然出现的强光,直刺得人泪眼婆娑。

遇到他的小说的时候,我正深陷在一种失败里,整个人变得无情,唯恐最后一点热气也随风散尽。那时候,我遇到了弋舟的叙述,遇到了弋舟笔下那些虚构的人。那些被着意摹写的人,精神上有一种息息相通的东西,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归纳,那就是:病人。那是这样一些特立独行的病人——单纯,痴情,坚决,骁勇,怀着幽暗的无边无际的梦想,在俗常生活冷硬的逼迫中永远不懂得妥协与叛变,宁可、也只能把自己撞碎;即使碎落在尘泥里,也还是目不斜视。

这令人悲戚、貌似绝望的特质,才是人性深处的光辉啊。这样的照耀,常常令我内心的沉痛化为汹涌的泪水,令我为自己的苟且自惭形秽。

我想我遇见的,不仅仅是表达的庄严。那道看穿之后而能温存、悲恸之时仍含想往的目光,也许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解、安慰与珍爱,它不是文字的修炼所能企及的,它来自表达者的虔诚与洞察。那种悲痛与信念,化为檀木般浓沉的意蕴,似乎无迹可寻,似乎柔软似水,却具有无坚不摧的辐射力。它像银针一样刺中了我们自己都抓摸不到的痛楚,令人陡然醒彻:原来,我们身上竟然藏匿着如此多、如此深、如此隐蔽的疼痛;原来,我们竟是遍体鳞伤的人;原来,我们无论多么黑暗,多么羸弱,也都可经由体认与顺服,化为光与盐。

弋舟说,我们的写作,是为了将生命的姿势降低;小说最基本的意义,就在于守护不存在的事物,企图用真来诉说无。

那些——向日葵、黄金、藏獒、锦鲤、台词——并非虚妄,它们呈现的,也许恰恰是一种逼真的灵魂图景,由于太明亮、太单纯、太坚决,所以会令我们羞愧难当。甚至,一切纯粹、锐利的事物,比如爱情,都可以照见这种深埋于内心的羞惭:“和你在一起,我常常感到自己很滑稽,而且,挺可悲的——我是说,即使没有你,这些东西也是我自身本来就存在的问题——但没有你,它们就是不易察觉或者是可以被有意忽略的,有了你,这些东西都变得很尖锐,让人无法承受,嗯……和你在一起,我总是,很羞愧”(《跛足之年》)。

无疑的,生活是被我们自己毁坏了,我们身体内部埋藏着如此无可转圜的黑暗和残缺,以至于,遇到任何有轮廓的东西,我们都会像梦游症患者似的在不自意中绞碎它。但这些黑暗和残缺,又是什么时候栽植下来的呢?似乎只要呼吸,就会不停地加深自己的毒性,就会污浊下去、坏下去。

他们也感到了这可悲的不可克服,他们也知道没有什么可资清洗、弥补。他们,凝视着锦鲤的“我”,带着小转子逃向草原深处的“我”,在向日葵丛中质问爱情的阿莫和黄郁明,搂抱着的金农军和小史,讲故事的张老和听故事的老张……他们,“哭了,哭了,哭了”。甚至那场发生在草原深处的肌肤之亲,也充满了怜惜和悲戚,不,这甚至就是两个人在抱头痛哭:“这里面有爱,那是确凿无疑的,我怜惜身下的小转子,有种害怕将她弄坏般的谨小慎微;然而除了爱,这里面也有确凿无疑的悲苦与凄凉,毋宁说是一种抵抗,抵抗我们的不完美,抵抗被时光弄得支离破碎的一切”(《隐疾》)。

我们心底的委屈、疑问和羞惭,还可以怎样来倾诉、来申辩呢。也许,我们阅读,读小说,正是为了抵达这样一场哭泣。它赋予我们沉醉初消般的疼痛与孤独;它赋予所有的悲痛以尊严;它赋予我们痛彻之后,片刻的安宁与怀念。

同类推荐
  • 萧红作品集(二)

    萧红作品集(二)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天下美文校园卷)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文精选著名作家古保祥的校园生活类文章,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记叙了温暖的亲情、美好的友谊,还有纯真如月般的师生情感,讴歌了老师的辛勤付出、家长的谆谆告诫、学子的凌云壮志,是不可多得的学生阅读佳品。对陶冶情操、激励斗志、指导成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本书收集了作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与文坛名家交往的文章约七十篇,包括近眸名家、名家故事、名家书信、怀念名家、名家说我、我与名家、我“读”名家有感等七个专栏。
  •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以乡村生活为背景,以系列随笔的形式对乡村的全景书写!并揉入大量乡村民风民俗,且主题相对集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字质朴静谧,唤醒人们对乡村那种“无防”境地的心灵回归。
热门推荐
  • 轮回之夏

    轮回之夏

    科特·康纳斯的进化人类计划笼罩着纽约;孤山处半兽人征服一切的铁蹄带来着毁灭;雨果·巴斯克维尔的死灵诅咒着一切生灵;火神公瑾在赤壁一战灭绝曹贼、名传四海;侏罗纪的世界暴龙与剑龙上演生死的厮杀;戴维·琼斯孤独地站在飞行荷兰人的甲板;穿梭在你的恐惧中,只是我的宿命。——初夏
  • 娱乐之巨星之路

    娱乐之巨星之路

    凡人的不凡人生,用心倾听嵌入灵魂的音符。
  • 绝恋之半夏情殇

    绝恋之半夏情殇

    带走身影带不走你瞳孔的星带走心境带不走你眉角的笑缘是镜中花留在镜中死原谅我不记得忘记“少泽,我拼命的想学会忘记你,可是我学不会怎么办?”“少泽,我想你,我想你,洛灵晴想你啊!”少泽,让我把你放在我心底最深的地方。子默,谢谢你一直爱我,谢谢你一直陪着我。哥哥,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保护我。少泽,原谅我学不会忘记。子默,谢谢你。哥哥,来世我还要做你妹妹,让你宠着。
  • 绝世狂帝妃

    绝世狂帝妃

    苏颜,21世纪的超级女特工,在完成任务时意外发生。没想到魂穿回异世大陆,顶着“丑女”“废材”的名号活着,绽放实力。与异世的他相遇,相爱,檫出火花。凤凰浴火,涅槃重生......
  • 我是封魔师

    我是封魔师

    每个人都是魔物,只要时机契合就会觉醒。而封魔师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些人类腐化成熟之前,展开封印,使其重归凡人。
  • 春风不识相

    春风不识相

    岁月落尽了繁华,鲜血染透了戎甲,谁能为你君临天下?当红星冉冉升起,带来死亡的气息,这万里锦绣河山和如花美眷,你又选谁?“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白蒙蒙的雾气弥漫,恍然看不清晰,有清脆悦耳的童音传来,“师傅,笙,是什么东西?”
  • 穿越异世:一舞倾城

    穿越异世:一舞倾城

    穿越么?背叛么?异世么?神器么?没事,照样活得好好的!女扮男装,天下女子都想嫁的八大公子之首!一舞倾城,天下第一美人!男主们:“无论你在哪,天涯海角,海枯石烂,我都会找到你,你只能为我一人而舞!”“是么?”她玩世不恭的笑笑,“这天下我还没玩够,你们再等等吧。”众人表示已吐血身亡。
  • 勇敢去追直到遇见自己

    勇敢去追直到遇见自己

    生活是一个无限死循环,有时候我们过得浑浑噩噩,不知所措。但是,只要你愿意,勇敢一点去追寻梦中的自己,那么你终会遇见一个美好的自己,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 绝弑冥王

    绝弑冥王

    世人皆称吾鬼王,半生杀戮非本意,既是不留容身所,绝弑君王亦不辞,待得他日称尊时,孰敢指点再妄言,功过那管谁来定,只留吾名于今朝。
  • 我是捉鬼道士

    我是捉鬼道士

    我叫李玄,出生在板开村,年仅15岁,我的村里有一个婆婆卖糖,有许多的孩子纷纷去那里买的,可我的奶奶不让我去。我的好奇心就萌生了,可谁知那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