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3600000056

第56章 领衔:戈舟(7)

弋舟:听了这样的话,实在是温暖人。如果说我们做的这些事情,能够有所回报,那一定就是这样的吧——以“文字私下结盟”,如同找到亲人般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支队列。所谓圈子,一定是不能涵盖这种情感的,起码大多数时候,圈子并不能让我们支取到正当的力量。对于我的小说,你当然有发言权,我也庆幸,自己发在刊物上的两部长篇,都是你做的责编。其实当我们力图用小说这门艺术来打动所有人时,实际上,我们能做到打动同类就已经堪称安慰了。于是,自己人终于会合,穿着蓬蓬裙,或者赤着脚,跳舞,或者跋涉。

而且你还准确地说出了读小说这件事对人的裨益。这种感触不是读一两本名著便可以收获的,而是将阅读浸淫到那么一个相对充分的地步,才可以获取的曼妙滋味——以有限的生命去体察无限的岁月,然后,卑微的自己便得以丰盈。

王小王:有时候我们会说写作是出于内心的需要,但是,如果写出来没有一个读者,我们内心的需要是否会得到满足呢?假如写出来没有一个人看,或者没有一个人喜欢,你是否还会写呢?

弋舟:这个可能会出现两种状况:不写了,彻底承认,自己干不了这个;继续写,写到愤世嫉俗,没准会变成个疯子。在我,估计会是第一种局面。首先我不能算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其次,我也不算心智彻底非理性的人——没人读便去怀疑别人的水准。但这种局面不太容易发生,写作之初,那么一点点自信,还算是有,也因此,才有提笔的动力,何况,真要庆幸,最初我便得到了那些弥足珍贵的声援,总有些渠道,可供我们承荫蒙泽。这说明世上令人绝望的事儿还是有限度的,总有些跟自己相仿佛的家伙吧。

王小王:我自己觉得其实作家都是有大野心的人,这种野心不以名利啦物质啦权势啦什么的来衡量。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终极野心,是有神性的。作家的内心是想把人看明白,并告诉世界,人是这么个样子。假如有一种别的方式,可以让人真的抟捏人性,甚至具备一种“造物”的能力,我想作家们便不会再采取这种无望而又无奈的“写”的方式了。

弋舟:这也许就是现代作家和古典作家的分野了?那种不期待被阅读的作家,起码不热烈期待被阅读的作家,一定有,但看来只属于古典时期了。而且,那部分作家已经被证明,不乏杰出者。但是,文学到了今天,实在是被裹挟着前进,也愈发接近于一门职业了。这里面并无优劣,不能说当我们盼望读者时,就一定比古典作家埋汰了一些,当然,庸俗一些可能是会有,但是没有办法,人在时代面前就是这么卑微,即使你是个野心勃勃的作家,也不能不潜移默化地接受时代给出的一些准则和方式。其实我觉得,一个作家的野心,往往都是隐而不发的,甚至往往都是不自知的。从我的写作经验来看,我没有明确地要去堪破或者改造什么的目的,但那份根本的动机一定是有的,否则如此无望和无奈,谁还会去为之颠倒生命?如果再往最根本的地方说,显然,我们如今的文学生态,几乎已经没人敢这么追根究底了。起码大多数人,是羞于甚至耻于这样表态了,我们已经习惯语焉不详或者躲避比较高级的诉求。比如寓言这种文体,如今几乎没人喜欢了,好像这东西有些幼稚,在我们日益完备的大脑里,多少已经不屑于这样的方式。但殊不知,这个世界的本初,便是建立在寓言之上的,神也借着寓言来向我们显明上帝自己。文学之事,从来是,而且永远是高级的东西,那种终极性的、神性的方向,也永远借着寓言般的“幼稚”,在根本上哺育着一切艺术,否则,时风之下,若没有这样一个根基,文学早玩完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我们这些自己人心怀野心,无望而又无奈地写着,本身便是一个寓言,并且,我们“私下结盟”的那个角落,原来就是在寓言的地盘上,在那里,我们是天然的主角。

我们为什么读小说

鱼禾

一个人读小说,肯定不是为了获取实际的用途,也不是仅仅为了获得一个故事。否则,去看菜谱,去看电视剧,一定是更为有效的办法。

我们为什么读小说?至少,在看到弋舟的小说之前,准确地说,在看到《隐疾》之前,我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人的行为其实在许多时候都是盲目的,许多事,也许还是自认为很重要的事,若是追问其中的缘由,会把自己问得茫然失措。弋舟的叙述,令我对自己的阅读状态产生疑惑:你为什么会在阅读一篇小说之后感到沉痛,感到你其实误解甚至高估了生活。

即使生命犹如监牢,也总是会有一部分人,是受到命运优待。尽管我获得的并不丰盛,但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是被优待的人——衣食无忧,家人安好,有足够的闲暇来阅读或写作。于是我也就有了挑剔。如果阅读中的挑剔严格到所剩无几,弋舟的小说也应该是被保留的那部分。因为,我常常在欲哭无泪的时候,读弋舟。

《隐疾》,乃至弋舟所有的小说,几乎都是不可转述的。它们所呈现的幽暗与悲痛,难以略写。

《隐疾》中小转子的梦游症,或老康们为了攫取而不惮制造出的人间地狱,抑或“我”内心深藏的委屈、孤独、软弱和羞耻,这一切躲在光鲜仪式之下,已如瘟疫般浸透了我们的生活,逃都逃不脱。“那些天我们整日在草原上游荡,不知所终,忘乎所以。我偶尔也会想到老康,想到左玲莉,想到瘦岗村和水俣病,但仅仅限于‘想到’,他们如同一些非常遥远的往事,就像前生一样,说和我有关就有关,说无关,也实在是无关。眼前的一切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段盲区,从时光里抽出,悬置于蒙昧之处,就像小转子记忆中那些电脑碎片般的间歇性的空白。”两个孤独、伤痛的人,从老康、左玲莉、瘦岗村和水俣病构成的景象里出逃,行走在意识的蒙昧之地,行走在另一种黑暗里,沉静,疯狂,恬适,悲伤,似乎进入了独属于自己的梦境,与其余一切失去了联系。

弋舟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梦游者。

让向日葵低下头去的,一定是黑夜。它吞没了颜色、热度和清晰。小转子唯有在癔症里才可以与之匹敌:“我把他干掉了。”而“我”,面对瘦岗村的水俣病,只能在打开的电脑上留下一个无字的页面。“我”与小转子的出逃被老康截获;小转子被带回精神病院,被限制,并被做掉了孩子;与瘦岗村一样,小转子所在的地方“医院里人满为患,因为,这里发现了铁矿。”

阿莫偷用公款,开始是为了一件昂贵的毛衣,为了掩饰过于细长的脖子,让自己看起来顺眼一点。然而偷顺了手,阿莫渐渐习惯了用偷来的公款赎买一切,直到公款的缺口变成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除了对那个年轻男孩的爱情含有确凿无疑的执意,阿莫所做的一切,似乎都陷于懵懂。一切丧失殆尽的时候,阿莫乘着出租车漫无目的地走,隔着玻璃,她看见了一株幼小的黄色稆生植物,如同“被无限缩小了的向日葵”,在路边“动人的冷漠”里开放(《凡心已炽》)。

对于爱,对于安慰,金农军是有所向往的。他的谨慎与天真,并没有避免丧失。他失去了爱情,失去了诗歌,失去了儿子和财产,甚至失去了身体的完整。“金农军终于知道了,自己第一次离家远行时无法遏制地颤抖的原因——那个家伙长久以来柔韧地蛰伏在他的心里,确凿无疑,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觊觎着,无时无刻不在伺机荼毒他的生活——那就是,一个人一无所有的,孤独”(《金农军》)。

毛萍在一个荒寂优美的废旧车间里被恋人的手指戳破,得到一疙瘩黄金。当初恋被父亲的一桩交易毁尸灭迹,从此她就爱上了黄金,她不断交出自己,换得黄金(《黄金》)。

张教授的羞愧成为一桩杀人事件的引索。这羞愧,来自一段困兽般的经历:“一切都被放大了,饥饿已经促成了谵妄,它挤出了我身体里所有的本能,并且在这一刻,无限地放大”,“当我被一声响亮的撞门声唤回到现实中,我发现自己竟然压在那女人赤裸的身子上”,“他没有对我进行任何暴力的惩罚,只是凝视着我,目光里充满了怜悯。这怜悯是何其的深切,子弹一样地穿透了我”(《锦瑟》)。

毁坏之后,谁也难以说清这是怎么了:竟不是美好在修复残缺,而是残缺在毁损美好。

这一切,还有讨回的可能吗?

毛萍也许试过了,最后,她去找了那个当初无意间毁掉她的处女膜的人,“十多分钟后毛萍出来了,她的脸色煞白,神情却很平静”,当初那块黄金回到了她手上。然而,她顺手把它抵偿给了那个向她索赔的小卖部摊主。摊主问她那一疙瘩金属是什么,“毛萍觉得自己依然如同16岁时的那个黄昏一般的疼痛和庄严,她在一瞬间的憔悴中体面地说出了那两个熠熠生辉的字:黄金。”

谁曾讨回过呢。谁可以通过毁弃和放纵,再讨回什么呢。

生命中布满了试探、诱惑和强迫,往往,毫无预兆地,我们会突然跌进壕沟。无论你自以为多么洞察,都会被精确无误地算计;有一些东西,永远不可能以你自以为拥有的力量去克服。

于是,我们只得以自己的卑下和不堪去克服。

就像一直试图抵抗卑下的曲兆寿,面对不由分说的剥夺,还是被迫亮出了这样的底牌:“我的眼睛有些发乌,有两团絮状的白颜色爬了上来。……我感到喉咙奇痒无比,禁不住就要用手去抓,但那痒在喉咙里面,我只有把自己的脖子掐起来,才能管些用。我觉得有泡沫从自己的肚子里翻涌上来,顺着嘴角流了出去”(《我们的底牌》)。

这样的撕开,像冷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呼应着生命经验里难以言说的幽暗和悲恸,因而令阅读化为沉溺,化为剔除与清洗。仿佛我们面对的已不是虚拟之事,而是一场正在发作、原本浑然不觉的隐疾。

一切似乎都如此无望。

不过,在弥漫的晦暗之中,总会有一种明亮的,哪怕很微渺。那是见证过冶炼与败坏、从炉膛里抢出碎瓷的手(《碎瓷》),是在被贬低的冷漠里求生的向日葵(《凡心已炽》),是本来无邪、却被玷污的黄金(《黄金》),是令“我”视如同命、被人用以藏匿毒品的锦鲤(《锦鲤》),是高傲的金枝以卑贱的方式换得安身的资本之后,那令人啼泣的戏剧式的独白(《金枝夫人》)。当然,还有在“我”与小转子的逃路上,那匹“巨大的藏獒,它在越野车刚刚提速的一刻悍然扑了上来”(《隐疾》)。当“我”面对毁损感到了无上的绝望,当“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读小转子的来信,那匹坚决骁勇的藏獒,却冲进了记忆,它“撞碎了我体内那种恒久的昏聩与消极,尽管只有那么一瞬间,但我也猛然地感觉到了,在这个瞬间,我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宛如初生之婴儿一般充满光明面的完好如初的人”。

当生活被冷硬和蒙昧一再践踏,当纯洁一点点没入黑暗,这些明亮的事物,有如乍然出现的强光,直刺得人泪眼婆娑。

遇到他的小说的时候,我正深陷在一种失败里,整个人变得无情,唯恐最后一点热气也随风散尽。那时候,我遇到了弋舟的叙述,遇到了弋舟笔下那些虚构的人。那些被着意摹写的人,精神上有一种息息相通的东西,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归纳,那就是:病人。那是这样一些特立独行的病人——单纯,痴情,坚决,骁勇,怀着幽暗的无边无际的梦想,在俗常生活冷硬的逼迫中永远不懂得妥协与叛变,宁可、也只能把自己撞碎;即使碎落在尘泥里,也还是目不斜视。

这令人悲戚、貌似绝望的特质,才是人性深处的光辉啊。这样的照耀,常常令我内心的沉痛化为汹涌的泪水,令我为自己的苟且自惭形秽。

我想我遇见的,不仅仅是表达的庄严。那道看穿之后而能温存、悲恸之时仍含想往的目光,也许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解、安慰与珍爱,它不是文字的修炼所能企及的,它来自表达者的虔诚与洞察。那种悲痛与信念,化为檀木般浓沉的意蕴,似乎无迹可寻,似乎柔软似水,却具有无坚不摧的辐射力。它像银针一样刺中了我们自己都抓摸不到的痛楚,令人陡然醒彻:原来,我们身上竟然藏匿着如此多、如此深、如此隐蔽的疼痛;原来,我们竟是遍体鳞伤的人;原来,我们无论多么黑暗,多么羸弱,也都可经由体认与顺服,化为光与盐。

弋舟说,我们的写作,是为了将生命的姿势降低;小说最基本的意义,就在于守护不存在的事物,企图用真来诉说无。

那些——向日葵、黄金、藏獒、锦鲤、台词——并非虚妄,它们呈现的,也许恰恰是一种逼真的灵魂图景,由于太明亮、太单纯、太坚决,所以会令我们羞愧难当。甚至,一切纯粹、锐利的事物,比如爱情,都可以照见这种深埋于内心的羞惭:“和你在一起,我常常感到自己很滑稽,而且,挺可悲的——我是说,即使没有你,这些东西也是我自身本来就存在的问题——但没有你,它们就是不易察觉或者是可以被有意忽略的,有了你,这些东西都变得很尖锐,让人无法承受,嗯……和你在一起,我总是,很羞愧”(《跛足之年》)。

无疑的,生活是被我们自己毁坏了,我们身体内部埋藏着如此无可转圜的黑暗和残缺,以至于,遇到任何有轮廓的东西,我们都会像梦游症患者似的在不自意中绞碎它。但这些黑暗和残缺,又是什么时候栽植下来的呢?似乎只要呼吸,就会不停地加深自己的毒性,就会污浊下去、坏下去。

他们也感到了这可悲的不可克服,他们也知道没有什么可资清洗、弥补。他们,凝视着锦鲤的“我”,带着小转子逃向草原深处的“我”,在向日葵丛中质问爱情的阿莫和黄郁明,搂抱着的金农军和小史,讲故事的张老和听故事的老张……他们,“哭了,哭了,哭了”。甚至那场发生在草原深处的肌肤之亲,也充满了怜惜和悲戚,不,这甚至就是两个人在抱头痛哭:“这里面有爱,那是确凿无疑的,我怜惜身下的小转子,有种害怕将她弄坏般的谨小慎微;然而除了爱,这里面也有确凿无疑的悲苦与凄凉,毋宁说是一种抵抗,抵抗我们的不完美,抵抗被时光弄得支离破碎的一切”(《隐疾》)。

我们心底的委屈、疑问和羞惭,还可以怎样来倾诉、来申辩呢。也许,我们阅读,读小说,正是为了抵达这样一场哭泣。它赋予我们沉醉初消般的疼痛与孤独;它赋予所有的悲痛以尊严;它赋予我们痛彻之后,片刻的安宁与怀念。

同类推荐
  • 白是一种重

    白是一种重

    诗集分“魂系潇湘”、“缘于真爱”、“源头的水”、“无关风月”、“返回真实”共五辑,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诗作。他写故乡,写亲人,写爱情,写永州的山山水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之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一番的解释是他自己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念,他认为诗歌是一种信仰与追求,白色是一种最干净纯洁的接近于灵魂的颜色,而他一直强调的是用灵魂与心在写作,所以白色又是一种诗歌追求的高度。
  • 五一先生诗集

    五一先生诗集

    吴卫祖先生,字越,号鄙夫,别号怪癖、西伍、辛卯兔,又号五一先生,一九五一年生。江苏江阴申港西伍村人。爱博览、好云游、广交友。兴趣广泛,尤嗜盆景、书法和文学艺术。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最深厚、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由于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两大艺术特质,以简约的形式蕴涵了丰厚的韵味,所以一直受到作者与读者的青睐,其粹参与的广泛程度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时至今日,诗词在海内外仍拥有大批爱好者:自发成立的众多业余创作团体,大量的相关读物,为数众多的诗词网站,无一不在昭示着这种古典形式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护花狂龙

    重生之护花狂龙

    “敢抢老子的女人,死!”废材陈飞,身负被灭门的血海深仇重生地球,不想成为一个私生子,母亲遇害,为了复仇,陈飞疯狂修炼,一边被追杀,一边开始了牛逼闪闪的彪悍人身,在美女如云的都市,他霸道、强势,可以一怒为红颜,也可以舍身为爱,不论是世俗的娇艳美女,还是隐世门派的清新女修,都被陈飞的霸道征服,伴着他一路走上了王者之巅。
  • 狐妃当道:神君万万岁

    狐妃当道:神君万万岁

    萌贱蠢的林木木狗屎运爆表,误打误撞吃了魔王儿子胚胎被神君拎上天庭做了一只小狐仙。听扫把星说九天云上云凌神君可是单身好久了啊~根据多日的观察这神君不仅自恋而且猥琐。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吞了魔王儿砸元神的蠢狐狸偷吃丹药开外挂升级五尾狐仙,现在和神君挺配了吧?可是可是,等级再高她也是个什么都不会的渣渣!好在多了四条尾巴,神君奉旨天天守在她身边想想还是好激动有没有!“云凌你这么无耻猥琐除了我真的没有哪个仙子会瞎了眼看上你了。”“……”就因为扫把星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九尾狐曾经勾引过神君噢。从此,蠢贱萌的小狐仙从此走上升级外挂勾引神君的不归路!
  • 花痴少女寻爱记

    花痴少女寻爱记

    【巧克力寻爱系列①】白筱唯,一个名字极其文雅性格却。。。咳咳,总之就是花痴少女一枚,整天只知道沉浸在帅哥杂志、美男漫画与六点档的泡菜剧中,正是这样的屌丝花痴少女也遇见了她心目中的完美男神!她在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但是,他却是个除了外表之外全是缺点的男生,她渐渐对他失去了好感,在偶然的机会中她知道了他的秘密,一段奇妙的冤家爱情就此展开。
  • 魔道尊

    魔道尊

    挥毫泼墨惊鬼神,擎天一笔定乾坤。叶明,孤儿一个,在某个黎明之际被一云游真人收养,得道家真传,看的了风水,灭的了小鬼。十二三岁时,真人归西,自此浪迹天涯,看遍世间善恶,十八岁成年之际被人追杀,穿越至天魂大陆,踏上无尽腥风血雨。
  • 大鱼海棠

    大鱼海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至此之前,我从不信什么怪力乱神之说,直到……直到它化为幻象,出现于我的梦境之中,绵延数千里,看不见尽头。它游动的姿态很缓,很慢,让我的身心都柔和起来。尽不愿醒来……或者这么一直睡下去也是不错的,不用再活的那么麻痹。“鲲,你是谁?而我,又是谁……为什么每晚出现于我的梦中!梦的尽头又是什么?”真的有如童话传说中的人生吗?真的可以浴火重生,破解成蝶吗?呵呵……人的一生究竟能有多长呢?
  • 霸道少爷遇上高冷小姐

    霸道少爷遇上高冷小姐

    霸道的少爷遇见高冷小姐会发生什么?想知道吗?看了你就知道!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从不同视角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了解读,看十二个小人物是怎样串起红楼史话的。
  • 灵道仙尊

    灵道仙尊

    远古的迷雾,种族的恩怨,沉睡的真灵;一个纪元的结束,一场浩劫的开始,一个惊天的阴谋;随着一个少年无意的卷入,到底是世界的终结,还是纪元的伊始。
  • 道法至上

    道法至上

    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惧因果,却不知业不可逃;惟我道家,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不信天命,不惧业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哉!
  • 穿越之绝世第一元素师

    穿越之绝世第一元素师

    夜冰灵原是一名杀后,然而在坐轮船时触礁沉入海底,可恶身体竟然抽筋,你妈,这神马回事。一穿竟成了人人讨厌的刁蛮废材小姐丞相夜墨染的女儿,看她如何逆转局势。小星在这里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