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3600000022

第22章 领衔:徐则臣(6)

徐则臣:乡土文学这一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已经非常成熟,鉴于中国多少年来身处于庞大的乡土社会,在乡言乡,乡土文学不发达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的文学有着巨大的现实主义传统,这也是乡土文学盛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的保障。国内最重量级的作家写的都是乡土,最重量级的作品基本上也都是乡土文学,这个自“五四”鲁迅他们的“乡土”以降的深厚传统让我们从事乡土写作更加容易,进入文学和社会的路径也更快捷更有效。而城市文学不行,面对城市我们传统的那套处理乡土的经验统统失效,如何有效地进入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成了作家们十分焦虑的问题。很多出身乡土的作家在城市里待了半辈子依然写不好城市,找不到感觉,写出来也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我听到很多关于写乡土的作家朋友抱怨,为什么一写城市文字就没了诗意呢。的确如此,城市给人的感觉是拒绝诗意的,而乡土在我们的文学传统里与生俱来就有诗意,不管是田园牧歌还是苦难叙事,你很容易挖掘出文学必要具备的“诗意”来。所以我们的现状就是,生在城市却写不好城市。

但写不好也得写,我说城市文学必将成为中国文学未来的方向,是因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乡土社会抵挡不了式微和逐渐消失的命运,城市生活将规模越来越大地矗立在我们面前,你避不开也躲不掉,它会成为生活和写作中越来越巨大,乃至唯一的现实,就像多少年前乡土成为我们几乎唯一的现实一样。

我写“花街”也写“北京”,哪个题材我都很感兴趣——之所以一直在写就是因为我有持之以恒的兴趣。以后我的思考可能会偏于城市这一块,但写作依然会跟着题材和兴趣走,哪个兴奋点成熟了就写哪个。其实你若是留心,会发现我常把这两块拧在一块写,人物和故事从花街出发,去往城市,我希望我能写好从乡土到城市去的半道上的人和事,既非纯粹的乡土,也非纯粹的城市,这部分人和事才是我和我们的真正的现实。

李尚财:其实,你还有一类题材属于“校园”的路子,并且也有了一些作品,最早大约可以从《春暖花开》《把自己藏起来》《南京,南京》开始算起吧,后来有了《沿着铁路向前走》《作为行为艺术家的爱情生活》,以及打上擦边球的《啊,北京》《三人行》等,这就让人感到,在这一题材领域上你也非常有潜力,以后有没有可能将其写宽写大?

徐则臣:这些都是擦边球,校园做个背景而已,都没有直面。我在学校待了二十多年,从小学到本科到研究生,其间还在大学教了两年书,但我很少写校园。原因很简单,觉得距离不够,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也可能是切入的眼光一直有问题,或者是关注的问题还不成熟,反正是下不了手。刚出版的长篇《夜火车》是直面大学校园的第一部小说,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关键词:知识分子。听起来很可笑,写大学校园你不写知识分子写什么?但这些年我的确就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或者说,我意识到但没能像现在这么明确,看知识分子还可以有这么一个角度。在这部长篇里,你会发现年轻的知识分子的可能处境之一是什么样子。这些正值青春好年华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并不一定会过上我们想象中的“好日子”,他们可能或者必然饱受体制和权威的压抑,同时,因为理想主义,必将领受自我精神困境的折磨,那么,这个理想主义如何坚持,理想主义者的出路在哪里,这是我的兴趣所在。高校题材的小说以后一定还会写,前提必须是我有了新的想法,否则吃别人和自己的剩饭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李尚财:你的很多小说,在风景描写上都非常出色,像《最后一个猎人》《养蜂场旅馆》《我们的老海》《西夏》等,这些小说中的风景都非常美。你对小说的风景问题怎么看,以后还可能往哪边写?

徐则臣:我喜欢风景,也喜欢有风景的小说,有风景的地方怡人,有风景的小说丰润。我生在农村,睁开眼就能看到自然风景,那种人撤出来后的绝对的风景,当你面对只是风景的风景时,你才可能去认真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那些阔大的风景,比如草原、沙漠、群山,或者在飞机上往下俯瞰,你可能说不清楚,但隐隐会感觉到形而上的意味。形象的东西大到一定程度,抽象就出来了。从技术上说,小说中出现风景既可以经营氛围,也可以调节叙述的节奏,让小说丰满放松,更加人性化。我的小说里基本上都要有风景,我受不了小说只在几个人之间干巴巴地走来走去。除了那种辽阔的、大得如形而上学的,我也喜欢很多偏僻、险怪的风景,有历史感,原生态,苍茫,色调偏暗,能让心往下沉的那一类,我把它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场景”。以后会写什么样的风景真不好说,只要见到了,感觉很好,能让我看到一些意味,就可能进入我的小说。

李尚财:你小说中的人物职业特别多,有的跨度还挺大,比如《纸马》中的主人公是为死人扎纸马的,《啊,北京》的主人公是假证贩子,《作为行为艺术家的爱情生活》中的胡扯是行为艺术家,《长途》中的主人公是长途司机,等等。将其中两篇小说放到一起对比,真的很难相信这两篇小说出自同一位作家之手,似乎哪种职业偏你就往哪里写,这不算本事,本事的是你能够将这一职业的人及其特性写得那么生动逼真。这就不禁让我感慨,你哪来的那么多“生活”呢,一个人又怎么可能拥有那么辽阔丰富而有深度的体验呢?

徐则臣:我写办假证时,已经对假证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想知道从业者的生活细节,以便写起来心里更有底,就问一个操此业的朋友。他的一句话让我踏实了,他说:生活中我和你一样。也就是说,除了职业习惯,生活中大家都是正常人,没必要另眼相看。你只要从一个“人”的基本感情和心理去理解另外一个人,大抵不会错到哪里去。这是人。关于职业,那你就必须去深入了解,你得知道这事怎么干,基本的操作和极为特殊的处理方式是什么。长途司机我也比较清楚,我小时候的伟大理想之一就是当个卡车司机,多少年了,相关的信息和故事我一直留心,《长途》中的很多故事就是听来的和看来的,为写这个小说我积累了很多素材。有些专业知识我特地找了朋友咨询。谁也没能力理解整个世界,但你可以尽量去理解这个世界。了解足够多了,你可以换位思考,就是所谓的“同化”,你要让自己尽可能地成为他;做得好,你就是他。“同化”不是坐在那里空想,而是要做足够的案头工作,查相关资料,去咨询和实地访问。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想象力的作用,写作不仅仅是虚构,光靠两眼望天地瞎想不行,它里面还有个科学精神的问题。很多作品里遍地硬伤未必就是想象力不济,而是作家太懒,托马斯·品钦写一部小说要成年累月地坐在资料堆里。手头的一个小说里写到中医和针灸,我对这块算是有点了解,我爸就是医生,如果凭记忆、经验和想象力硬写,大概也能敷衍过去,但我不放心,还是买了专业针灸书籍来看,边看边冒冷汗,若是不下这点死功夫,没准就丢人丢大了。

李尚财:也正是这么多不同题材、不同职业的人物,不同写作手法的小说,构建了你作为一名作家的宽阔和复杂性,加上你的年轻,我们更加觉得你复杂。“宽阔复杂”其实是你形容一些作家时说的话,你眼中的“宽阔复杂”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什么样的作家和作品算“宽阔复杂”?

徐则臣:包容性大,视野开阔,思想深邃,纠缠在叙述中纵横捭阖,摧枯拉朽,小说内部有着磅礴的张力,不乏粗粝和野蛮,是地形复杂的山脉,而不是一座峰,更不是造型曲折精致的盆景。有些作家和作品我以为就是这种类型: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美国牧歌》等,拉什迪的《午夜之子》《撒旦的诗篇》等,其实这两个作家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宽阔复杂的;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狗年月》等;福克纳和奈保尔的小说,托马斯·品钦和唐·德里罗的一些小说,等等。这可能和阅读趣味的转变有关系,过去很喜欢精致的小说,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太精致的小说,长篇如果过于精致,劲儿就小了。

李尚财:从你的小说中可以看出,你的故事编得特别有耐心,每一个部位都能感觉到你的用心所在,正是因为你的“用心”,所以我们一下就相信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纵观你的小说,几乎没有一个是草草收尾的,都有足够的力量贯穿到底。你对小说的故事有什么样的看法?

徐则臣:在小说里我重视故事,因为故事是小说的载体,也是小说是为小说而不是散文和诗歌的根本。既然是小说需要的,一个写小说的,你就没有理由不去好好经营它,就像一个作家没有理由写一手烂文字一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职业道德。耐心,沈从文先生叫“耐烦”,这是写作必需的。虚构是无中生有,要把“无”变成“有”,你就得充分考虑它的逻辑、细节、可信度和可靠性,让它有效、成立,让它经得起相应的逻辑和现实的推敲和印证,浮皮潦草肯定是不行的。书法里讲笔到、意到、力到,也是这个意思,笔笔落实,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这样作品才不会“飘”起来。

李尚财:你的小说很多细节闪闪发光,很有新意并精确。你好像也说过,对自己的小说细节还是比较满意的。你还说过,小说细节一定不要人家一看就能想得到的那种,比如“肠子也悔青了”,人人都知道这一句,要是将它写成“肠子也悔蓝了”,不也是同样说明很后悔吗,可是效果就很不一样了。你的小说细节,都是用这样的思维推出来的吗?

徐则臣:青和蓝只是随便举个例子,当不得真。我对小说细节的确很在意。我们的文学,包括我自己的写作,面临着一个问题,大的问题解决不了,小的问题又解决不好。解决大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获得的,你得认,然后努力;但小的问题我们有什么理由解决不好呢?算起来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写了十年二十年了,但是看看我们的小说吧,小说的基本面能解决好的有几篇?你在多少小说中能看见让你眼睛一亮进而心动的细节?一篇小说里又能发现几个这样的细节?我们的平庸和懈怠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我对小说细节的要求比较苛刻,这并非说我的细节有多好,而是说,我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如果大处做不好,起码我在小处要上心,尽力陈言务去。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陈言务去并不容易,你得不懈地与常规思维、常规经验和常规想象作斗争,如果你不跟自己较劲,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大路货。

李尚财:你的作品已成为当下小说的一个景观。因此,我想今天我不问你写作特质的形成,改天也会有人问。况且我十分感兴趣,就是说你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你曾说过今天小说里的叙述风格,在高中的日记中能见到一些原形,可见这与你个人的审美旨趣有关。你觉得有哪些比较具体的影响形成了你今天的写作风格?

徐则臣:高中时写过很多日记,因为神经衰弱,孤独内向,脑子里整天有些奇怪的想法和幻象又不能与人说,大家都忙着看书没人理你,也没人能够理解,我就把这些古怪阴郁的东西写进日记。那时候我是个敏感甚至多愁善感的人,你可以想象我的性格里必定有些忧郁、晦暗、黏稠、苍茫的东西在,进而出现在作品里,也逃不掉这样的底色。我的成长和阅读却又是极其矛盾的,小时候很快乐,生活在乡村,到野地里玩,放牛,自由自在,是个乖孩子,家里人很疼我,成绩好老师也喜欢,用现在的话说,有个阳光的童年和少年;但阅读的资源贫乏,读得最多的课外书是祖父订阅的《中国老年》和《半月谈》两种杂志,我父亲又经常强迫我背诵一些古诗文,这些读物和我的年龄极不相称;阅读和生活一样塑造人,我的性格里不得不早早出现苍老、早熟、理性等因子,这在我现在的小说里体现得很明显。经历、性格、疾病、阅读,这些因素共同造成我现在的趣味,我喜欢苍茫沉郁、开阔复杂、既悲观又强烈的理想主义的东西,我的写作也自然地在这个方向上发展。当然我也不可能不有所逆反和抗争,阳光的那一面你压抑不住,加上我从小就喜欢钱钟书,所以一直也有另一路的风格:幽默。写花街和乡村,风格多是前者;写城市,多是幽默。我最大限度地使用口语,力求准确、简洁,一针见血。

李尚财:对于有才华的人,很多人都会附加“灵气”来形容,读你的作品,我能够看到很多地方灵光闪闪,比如《西夏》中你描写姑娘西夏的眼睛“柳树洞里有什么东西在一闪一闪”,《最后一个猎人》中描写一只鸟“那鸟不怕船声和水响,怕杜老枪怪异的歌声,在我手掌心里乱跳,要不是我在它腿上系了一根线,翅膀坏了它也会飞走的”,以及《我们的老海》中描写偷情女人的细节“海生刚进卫生间,小鱼就凑过来,抱着我的头,把我的额头放到她平坦的小腹上”等等,这样的细节在你的小说中比比皆是。你怎么看待“灵气”这种东西,“灵气”在你的眼中是怎么样的?

徐则臣:“灵气”在我看来就是感觉好,对一个东西,比如细节、语言,直觉上一下子就有了,而且能简洁准确地描述出来。因为准确、形象,你就能在叙述中不断会心,步步莲花,觉得这家伙总能挠到你痒处,小说就显得灵动而不呆板。但有时候“灵气”也会沦为扎眼的小聪明,让你满足于小精致和小卖弄,格局和气势就小了。有一次我老师跟我说,好的小说要写到没灵气才行。我当时一惊,我尽管已经很警惕所谓的“灵气”,但这个论断还是惊心动魄。我老师以《战争与和平》作比,如果你能在这小说里找到那些闪闪发光的小灵气,它就不可能成为《战争与和平》。我恍然大悟。对一部长篇小说来说,它的苍茫、雄浑、开阔和复杂,它的巨大和纵横捭阖是排斥小挂件和小摆设的,你在泰山上没事就放两颗钻石,不仅破坏了泰山也糟蹋了你自己,在泰山上你该做的是垒巨石而不是镶钻石。所以,灵气这东西也得一分为二看。

李尚财:回顾自己的写作历程,你觉得有没有哪一段时间特别值得你留恋,这段时间写出了哪些作品?现在工作了,与文学相关的活动可能多了起来,是不是很难再有过去那种比较单纯的写作时光了。你工作后的写作状态是怎样的?

同类推荐
  • 花开的山谷

    花开的山谷

    草馨儿的这本《花开的山谷》,既有云朵的飘逸又有礁石的沉重;既有山溪的宁静也有瀑布的跌宕;既有水晶的清淳也有流水的透彻;既有子规啼血的深情也有蝶栖花蕊的温馨草馨儿的诗,既紧贴了时代火热的生活,又艺术地挥洒着诗意的想象与意境的深远与辽阔。她让平常变得不平常,她让宁静的水流产生诗的波浪……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本书包括获奖理由、名人小记、内容梗概、精彩赏析、名家点评五个栏目。对1936-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评论。
  • 孤帆独航绕地球

    孤帆独航绕地球

    本书为作者亲历的第一位个人单独驾驶帆船成功环游地球的英雄壮举的生动记述。
  • 爱如空气

    爱如空气

    这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新生儿。我热切地期盼我的朋友、我的读者捧出自己那颗真诚、慈爱、友善的心去爱怜她、呵护她、扶持她,让她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命如烟花般绚烂,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财富,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人生古来稀。人生是美好的,但也是公平的。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热门推荐
  • 灵鬼异谈

    灵鬼异谈

    万千世界,灵鬼异谈,疯狂阅读,绝对恐怖!
  • 雪儿与少秦

    雪儿与少秦

    雪儿与少秦曲折的爱情,由爱生恨,互虐,互相伤害,直至少秦崩溃,自残。心中对少秦还有爱恋的滕雪儿回到少秦的身边,可由于种种的误解,使少秦失去理智,把刀刺向……少秦的前妻何永华的从中作梗,掀起了腥风血雨,雪儿的误解和对前女友的无限眷恋。纠结,痛苦的少秦义无反顾的选择死亡,少秦差点命归黄泉,心力交瘁的雪儿心中的那根弦蹦断了,精神错乱。而人间蒸发的前女友突然出现,揭开了尘封多年的惊天秘密,也带给少秦无尽的痛苦和意外的惊喜。丧心病狂的何永华举起罪恶的刀,刺向雪儿和少秦……
  • 九州天帝

    九州天帝

    武道一途,一旦踏入,天地殊途相隔。少年自北而来,斩破天道,羽化成仙,超凡入圣,封号天帝!
  •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审美之旅与现实人生。
  • 傲世飞鹰

    傲世飞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一个人如果不想做退后的懦夫,那么就要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所以...我不可能在退后...我本鹰雄,傲视苍穹!——辰伦语...
  • 绊魔

    绊魔

    这是一个极尽璀璨的世界,光怪陆离,一滴血可填无边大海,一捧沙可演化三千世界,诸天生灵更是拥有着无比伟岸的力量,挥手可遮盖苍穹,弹指间星河破碎。一切玄奇,尽在绊魔
  • 国名千金:心从今日碎

    国名千金:心从今日碎

    付出,在她眼里是值得去珍惜的。她常常去猜想着男友的心思,她控制不了他的心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不是爱她的。“如果你不介意,我们可以试试。”他略粗糙的手指夹着香烟,头低着靠在墙上,谁也不懂他此时到底在想什么。试试?路译心毫不犹豫答应了,这只是简短的告白但也让人捉摸不透。
  • 将苑

    将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颤栗之源

    颤栗之源

    夜深人静时,你是否曾问过自己,最令你感到颤栗的,究竟是什么?颤栗之源,正式开启!(注:简介和内容没啥关系,另外就不要吐槽封面丑了,过几天做个2.0加丑版你们就会觉得还是这个好一些了)书友群:②⑥零零⑦①⑨零⑦
  • 穿越之今生无悔

    穿越之今生无悔

    前世,她是老公捧在手心里的宝。家庭也算幸福美满,但,他们结婚五年也没有生个一儿半女的。她还是个非常要强的事业狂,整天忙于事业的她没有发觉周围亲情朋友的改变。生活慢慢的变得不在那么平静,她越来越觉得老公对她很冷淡,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老公外遇的秘密,但她却不愿意相信努力的想去挽回老公的心,因为她还深深的爱着老公。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越来越不理智越来越遭。终于,婚姻走到了终点。她净身出户,临走时她却感觉没有那么轻松,反而丢了魂似的失落。就在离别的车站,她无数次的回头多么希望老公能来把她挽留,然而,已经没有了机会她坐上的是一辆永远不回头的不归路。。。。。。。。当她耳朵跟前轰轰隆隆的声音把她吵醒时,她才在朦朦胧胧的睡梦中醒来。原来火车到站,有好多人正在纷纷搬行李下车。哎!我明明是要回老家,怎么又回到了这个城市。她就像坐着梦,看看周围的人好熟悉,她还在疑惑中却被身旁的人推了一下。“村姑,赶紧下车。”她真的傻了眼,天呢我怎么又回到了这里。这不是十年前我刚来a市的时候吗?还是,我一直在坐着过去的梦。或者是我做了一个很长未来的梦。难道我被穿越了,难道再过十年后我才可以回家吗?。。。。。。男主陆天豪,陆氏集团最大股东懂事长的儿子。前世他是富二代,也是出了名的败家子一个。陆家亿万资产毁在他的手中,变得负债累累。还有可能会有牢狱之灾难,正想坐上火车去逃债的他却奇遇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切一切都改变了他的过去的命运。本事纯属虚构,如有类同纯粹巧合。男女主身心干净,他们再次的重生,各自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