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能够明白就好,并不一定都要讲出来,就像郑板桥所讲的“难得糊涂”,因为“糊涂”往往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一种处世的人生哲学。但一个人若是真正做到大智若愚却并非一件易事。因为仅仅是做到表面上的糊涂还远远不够,还要在自己心里明白,但这种明白不是要让自己去在心里计较、去争斗争,因为计较来计较去,只能让自己的情绪越来越焦虑,而是要做到一种内心的淡定,从而才能够做到该聪明时要聪明,该糊涂时要糊涂。
1.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智若愚方是处世王道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是古人高明的处世之道。花开艳了,招人妒忌,要么被人采了,要么就会被秋风打落;酒喝得太醉了,必然不醒人世,甚至“酒后吐真言”,酒后伤人。
人生也是这样,在与人交往时,就要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过于纠正对方的错误。在人际交往中,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只有具备好的演技,才能“疯”得恰到好处。
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世上聪明者数不胜数,而自作聪明者更是不计其数,那么,到底什么人才算是真聪明呢?有一种说法,就是“真正聪明者,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这话不无道理。古往今来,聪明反被聪明误者可谓多矣!倒是有些看似“愚”的人,却是真正聪明的人。
洪武年间,朱元璋手下的郭德成就是这样一位大智如愚之人。当时的郭德成任骁骑指挥,一天,他应召到宫中,临出来时,明太祖拿出两锭黄金塞到他的袖中,并对他说:“回去以后不要告诉别人。”面对皇上的恩宠,郭德成毕恭毕敬地连连谢恩,并将黄金装在靴筒里。但是,当郭德成走到宫门时,却又是另一副神态,只见他东倒西歪,俨然是一副醉态,快出门时,他又一屁股坐在门槛上,脱下了靴子——黄金自然也就露了出来。守门人一见郭德成的靴子里藏有黄金,立即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见守门人如此大惊小怪,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说:“那是我赏赐给他的。”有人因此责备郭德成说道:“皇上对你偏爱,赏你黄金,并让你不要跟别人讲,而你却故意露出来闹得满城风雨。”对此,郭德成自有高见:“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们都知道宫廷守卫那么严,藏着金子出去,怎么可能逃过守卫的监督?一旦被他们发现,我岂不是成了宫中大盗了?到那个时候,跳进河水我也洗不清了。而且,我的妹妹在宫中伺候皇上,我出入如此方便,怎么知道这是不是皇上在试探我呢?”如此看来,郭德成临出宫门时故意露出黄金,确实是聪明之举。因为如果恰如郭德成所言,到时的确有口难辩,而且以朱元璋的为人来看,这类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郭德成的这种做法,正是运用了“花要半开,酒要半醉”的做人思想。
因此,从人类生存智慧的角度来看,智慧的人从来不会拒绝糊涂。装糊涂更具有与众不同的灵活性。因此,对于工作、生活等难以一时辨明是非、衡量得失的事情,我们可以采取含蓄隐曲的态度加以应对。要知道,糊糊涂涂才是真。难得糊涂,也正是大智若愚的境界。因为,大智若愚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谋略。只有懂得“花要半开,酒要半醉”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比如,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否则会弄巧成拙。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不仅要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我,并且适时发挥自己的才华。
2.有时,糊涂是聪明智慧的一种表现
每个人,无不崇尚和追求着聪明智慧。聪明智慧,是个最有魅力的字眼,又是一个古老的人生课题。聪明智慧是人类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一切从先天获得,后天培养的悟性、技能和才思都可以归结为聪明智慧之果。人类正是拥有这种聪明智慧和对它的不懈追求,才成为大千世界的万物之灵。
然而,老子曾经教导孔子要难得糊涂,隐其锋芒。老子还说,做人要像精明的殷实商人一样,明明家缠万贯,表面上却显得很清贫。虽然许多仁人智者德行高尚,但是他们往往表现得比较愚笨。
济公和尚面对世道不公、人事不公,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有不平哪有“我”,专拣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醒亦醉,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应该说是“悟”透了世态炎凉,人间祸福,一般人难于做到。
商末君主纣王,凶残暴虐,一味纵情酒色,穷奢极欲。他手下有三个大臣:微子、比干、箕子。三人心忧朝政,决定上谏劝说。微子数次上谏,但纣王置之不理,微子见状便与二位同僚商议之后,辞官而去;比干甚是忠烈,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相争!”乃强谏之,且措辞尖锐,终于触怒纣王,遭以极刑;箕子见情势不对,于是装作疯癫,遭纣王囚禁,总算躲过一劫。
先秦的学者们对微子、比干、箕子的政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曾进行过激烈辩论,并对他们的崇高气节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堪称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他对微子见到纣王已无可救药就立马溜之大吉的态度十分推崇;对微子“道不灭,身亦不废”的实践更是十分向往。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左,无道则隐”才是一个进退自如,既可以保全自身,又可以无愧于天下的好办法。
又如春秋时越国大将军范蠡。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际全心辅佐,终于以“韬光养晦”之策造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神话!可是他在大功告成之后封印辞官,飘然远去。究其本意,却是他发现勾践这个君王只可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特性,并且深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纵观历史上众多名人墨客或是时运欠佳,或是仕途不济之时,便把身心回归大自然,有的即便不隐居山林亦寄情山水,从而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绝唱!晋时绝代才子陶渊明,可以算是一个在山水田园中寻求清静,以化胸中愤嫉的典型,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唱。孟浩然一生不仕,为平心中忧愤,山水田园也成了他的主要生活空间,于是有了“我爱陶家趣,村园无欲情”的千古名句;王维在仕途一帆风顺时已对山水情有独钟,后来因“安史之乱”而受到政治风波的株连,愤然隐居山林,那一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给后人留下了别具一格的心灵写照;诗仙李白的一生更是与山水纠缠不清,即使他在翰林院身居要职时也有“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之句,当他发现朝廷中的腐败糜烂而心灰意冷之时,终于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暮从碧山下,山有随人归”,才是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
历代文人墨客为什么要糊涂处事?因为个人的聪明才智、知识技能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懂得了糊涂的学问,就知道了自己的意见不那么绝对,从而也就能更虚心地对待不同意见。懂得了糊涂的学问,就知道了自己能力的局限,你所不能驾驭的,就不忙于去驾驭;你所不能把握的,就不会急于去把握;你所不能强求的,就不会勉强。他们将自己的精力更专注地投入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善手其技,精益求精,成为某一行业的行家里手。懂得了糊涂学问,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会看得很重。这不但增强了耐受挫折的韧性,又能养成心如止水、宠辱不惊的持重。
总而言之,懂得并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糊涂学问,才能在这个充满欲望、争斗与冲突的世界中更加清醒,更加冷静,才会有宽容之心,更加平静地看待世间纷纷乱乱的厮杀与尔虞我诈的争斗。也才能超功利、超世俗,善待世间的一切,居闹市而不染一尘,处世从容自如!
3.假装糊涂,成就自己的智慧人生
“糊涂”不是要人们摒弃聪明,崇尚愚笨,而是主张善用聪明,善不善于运用聪明是人生大学问。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邃观察,在他的《呻吟语》一书中说道:“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意思是说,对一个人来说,聪明还是非常需要的,但关键是要在浑厚中悄悄地运用。这就是说,聪明是人自身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而关键就在于如何运用。真正聪明的人不仅有智慧、有见地、有主张,更重要的是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那些能够适时适度表露的人才是真聪明。而自恃聪明、卖弄聪明或一味耍小聪明,则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
春秋时的范武子及儿子范文子,世代为晋国卿士。据《国语》上记载:一天,范文子很晚才从朝中回来,武子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文子回答说:“有一个秦国人在朝廷上说了许多隐伏诡谲的问题,大夫们都不能回答。我知道其中三个就做了回答,所以回来晚了。”武子很生气,教训他说:“大夫们不是不会回答,而是尊敬长辈,你这小子凭这件事在朝廷上贬低别人,我不在后,晋国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说完便用木杖打他,把他帽子上的缨子都打断了。
范武子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也是一个深谙人情世故的老手,他对儿子的教训是发自肺腑的,他知道人不隐才技,四处招摇,尤其爱在人前表现自己,那离大祸临头的日子就不远了。
自恃聪明,又爱卖弄,自然是要被众人妒忌的。真正聪明的人,才不外漏,假装糊涂,但是却能够成就自己的成功人生。
糊涂需要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作根基,糊涂是高素质要求,然而,它不能与生俱来,它需要培养、修炼。聪明人运用糊涂之术,也显示出了聪明人的大智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