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1000000008

第8章 记者看中国(1)

学堂里有件非常刺眼的东西,是一具新制作完成的柏木棺材,这是校长为自己准备的。在棺材的一头还贴着鲜红的剪纸,上面写着“喜”字。

清国的公主出嫁时,皇帝会赐以专门的府第,驸马居住在公主府外舍,负责宣召驸马的保姆权利非常大,公主如不贿赂保姆,宣召可能被其阻拦。清国公主命运悲惨,大多因相思郁郁而终。

端郡王载漪开始大出风头,这得益于他娶了慈禧的侄女做老婆。端郡王利用一切机会向慈禧推销他的宝贝儿子。溥儁又圆又胖,走起路来就像是一只麝鼠,目空一切的样子,今后一定是个抱负远大的家伙。

001

1858年10月23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新闻专稿,写的是《天津条约》签订后法国公使葛罗和他的卫队初探长城,路遇清国骑兵的一段经历:这些在首都门户安营扎寨的清国士兵们,竟然对自己的国家一直与英国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根本不知晓。至于广州事件、大沽海战、停战协议在天津签订,所有这一切都不知道。这些清国骑兵没有弓箭,但每个人肩上背着一杆粗糙而又落后的火枪。在各自的弹夹里除了子弹还有一些小小的铅块。这些士兵每个人的长统靴内都插着烟斗和扇子……

002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恭亲王是个较为内敛的男人,但不缺乏男人的魅力,他长着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看上去有些虚张声势的感觉,但同时,他又淡泊自处、不事张扬。他的王府在紫禁城旁边一个小湖中的宫邸里。它的萃锦园生趣盎然,飞满仙鹤、鹦鹉和鹰隼。色彩斑斓的金鱼儿飞快地穿梭在池塘中和瀑布下,亭阁中有一座狐仙庙,据说狐仙是一种神秘而危险的动物,能够变成貌美的女子,诱使懵然不知的男人加入夜晚的冒险。恭亲王共有五个妻子,其中正室是大学士桂良的女儿,她和另外四个王妃一共给他生了九个孩子。”

003

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报道:“大清国稀奇的事情总是不停地上演,他们的学堂里有件非常刺眼的东西,那就是一具新制作完成的柏木棺材,这是校长为自己准备的。在棺材的一头还贴着鲜红的剪纸,上面写着‘喜’字,这个字在中国的语言里代表的是幸福和快乐,和棺材本身所代表的阴沉、黑暗和凄凉的含义没一点关系。”

004

1886年8月29日,《纽约时报》写道:“清国的公主出嫁时,皇帝会赐以专门的府第,不与公婆住在一处。公婆见到公主也须行君臣之礼。驸马居住在公主府外舍,没有公主的宣召,驸马不得相见。其间,负责宣召的保姆权利非常大,公主如不贿赂保姆,宣召可能被其阻拦。公主大多柔弱,没有实权,入宫见母亦不敢上诉。可见,清国公主命运悲惨,大多因相思郁郁而终。但是幸运的荣安公主除外,荣安公主许配给了瓜尔佳氏固山额真符珍,然而,由于得不到保姆的‘照应’,荣安公主与丈夫一年多不曾见面。荣安公主不得不入宫向父亲诉苦,皇上说:‘尔夫妇事保姆焉得管?尔自主之可也。’公主得此指令,回府斥退了保姆,从此夫妻俩才过上了恩爱的生活,生育了子女。”

005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端郡王载漪开始大出风头,这得益于他娶了慈禧的侄女做老婆,这桩婚事让他有了崭露头角的可能,他有了作为家庭成员接近太后的特权,并使他受到慈禧的栽培,成为她的耳目。端郡王的这位福晋同时还是隆裕皇后的妹妹,所以他能够常在宫里走动。端郡王利用一切机会向慈禧推销他的宝贝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溥儁变得又圆又胖,走起路来就像是一只麝鼠,目空一切的样子,今后一定是个抱负远大的家伙。”

006

1911年11月27日,清朝大臣端方被起义军杀害。英国记者莫理循在《泰晤士报》上如此评论这一事件:“他是满人,但属于满人中之佼佼者。汉人野蛮杀害端方,引起人们普遍的谴责。”

007

1937年1月25日,美国《生活》周刊杂志报道了驻华记者斯诺,几个月前在战火纷飞中冒着生命危险采访到的、被蒋介石称为“赤匪”的红军领袖们和他们的士兵。《生活》还给这篇文章起了这样一个响亮的标题——“中国漂泊的共产党人首次亮相”。这期《生活》周刊还配发了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的文章,文章中这样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完全是神秘的。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以劣势装备对付蒋介石委员长的优势装备。下面发表的这些关于漂泊的红军的照片,是第一次被带到国外的。他们的领导者毛泽东,非常的智慧果敢,精通用兵之道,被称作‘中国的斯大林’,或者‘中国的林肯’。现在,他的新首都定在中国西北的保安。”

008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欧美驻华记者斯诺在北平南苑目睹了中日战争的开端。在一次日军召开的记者会上,他大声质问:“日本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斯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问得日军新闻发言人狼狈不堪,气得咬牙切齿,最后只得仓促宣布记者招待会结束。

009

《泰晤士报》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曾经这样报道白求恩,“从白求恩所留的发型以及短短的胡子来看,我猜想他是特意打扮成这个样子的。我给他照过一张相,照片中他目光凝视,朝前挺着身子,昂着头,与列宁在芬兰火车站的样子很是相似,使人以为他也许就是在那部史诗般的俄国影片中扮演列宁的演员。在我看来,这张照片拍得很成功,是他在中国拍得最好的一张。后来,尽管他也陆陆续续拍过一些照片,但他看上去面容消瘦、憔悴,像老了二十岁。”

010

《泰晤士报》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在他的中国回忆录中这样描述1938年的中国:“1938年初春,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全面秘密合作。虽国民政府以及中央各部都已迁往重庆,但蒋委员长和总部还在汉口。周恩来不仅是八路军办事处的负责人,而且是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硝烟弥漫的汉口仍然每天遭受着飞机的轮番轰炸,蒋介石残存的空军和苏联、意大利美国的驾驶员组成的混合机队,时断时续地保护这个城市,汉口变得越来越像马德里了。它是一座真正得人心的前线都城,它不像被放弃、遭蹂躏和摧残的可怜的南京那样,而是放射着一股傲然屹立坚持抗战的光辉。”

011

1938年,毛泽东在接受一名德国记者采访时公开表达了对美国记者斯诺的感激:“当我们正被整个世界遗忘的时候,只有斯诺到这里来认识我们,并把这儿发生的事情告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斯诺对中国的巨大帮助。”

012

1938年4月7日,台儿庄战役取得巨大胜利后,《芝加哥新闻报》驻华记者以《胜利的圣地》为题报道了这一战役:“台儿庄一战,遗下的日军钢盔满地都是,可以证明日军伤亡惨重。中国军队争相收集这种钢盔作为纪念。另有一只钢桶上写着‘内有毒气,切勿打破’,这是日军曾用毒气的铁证。”

013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后,西方各国媒体争相报道和评论。美国《华盛顿星报》评论:“中国军队在山东方面的胜利,打破了日本40年来军事胜利的纪录,是欧战后军事史上又一伟绩!”《华盛顿日报》评论:“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所取得的胜利,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要比日军在华作战的诸次胜利都尤为伟大。如今,日军作战不失败的信念现已动摇。”英国《泰晤士报》也不得不发表社论:“最初,英军事当局对中国军队获胜的消息还尚不确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的心理正逐渐有所转变,都认为中国将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014

美国著名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就中国1938年的武汉会战发表公开评价:“之前,中国军队虽奋勇杀敌,但节节败退,士兵们垂头丧气。武汉会战虽小,却增加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一些美国军事观察员说,一直以来,中国北方的军队被认为是封建而落后的队伍,看如今,却打得惊天地泣鬼神。一名年近六旬的北方将军,他体型肥胖,以至于他的卫士不得不把他推上一个战略高地。他气喘吁吁地登上山头后,就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使他移动一步。他就像一尊勃然大怒的弥勒佛一样站在那里,一直到中国军队安全撤退,他才又在卫士的帮助下离开那座山头,再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

015

1938年1月,美国的一家电台这样评述美国作家赛珍珠,“她曾经生活过的南京,刚刚被日本军队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十分悲痛。她创作的《大地》等以中国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赢得了很高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这显然与中国抗战爆发、世界关注中国是分不开的。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将一直活跃在援助中国的活动中。”

016

1938年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的一位记者发表了访问蒋介石的采访手记,在采访手记中,他这样叙述:“几天以前,蒋委员长告诉我,朱德将军一直是他很敬佩的指挥官,他们之间的关系甚好。他认为朱德是八路军里最有才干的指挥官之一。”

017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这样描述1939年的重庆:“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重庆连续遭到日军的强烈轰炸,虽然重庆百姓对于这样的轰炸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日本不断升级的轰炸行动,却是暴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018

1939年夏,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将其在一家中国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演绎,这则报道原本讲的是一个名叫蔡金花的中国妇女,朝坐满日本兵的戏院里投掷了一颗手榴弹,炸死了几个日本人,然后逃走了。经过白修德的演绎,变成了蔡金花是中国一个游击队的首领,领导一支巾帼英雄与侵略者斗智斗勇。多家国外报刊将这个故事作为头条新闻登了整整一版,同时,都配发了“一张身着制服、年轻的中国妇女的照片,腰间还插着两支手枪”。一时间,大街小巷开始流传“双枪金花小姐”的事迹。

019

1940年7月,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一篇有关日本侵华三周年的报道中这样描述:“蒋介石是中国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蒋介石那柔弱的神采飞扬的贤妻(即指宋美龄)倡导的新生活运动,给中国人注入了无尽的勇气。”

020

1941年4月18日,宋美龄在《纽约时报》发表了《如是我观》一文,该文引起了全美的轰动。文中这样写道:“在过去3个月里,中国民众目睹了西洋军队处处对敌人屈降,却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团结一致拿起武器对抗敌人。到了今日,中国抗击外敌快有五年之久了。西方人必须改变他们对东方的观念,不应当再有谁是优秀谁是低劣的思想存在,应当人人平等,全世界各民族的男男女女大家应携手往崇高的理想迈进。我们中国的精神力量,会使我们度过最恶劣、最艰辛的岁月,希望西方各国能够了解这种精神力量的价值。”

021

1940年10月19日,皖南事变发生,记者斯诺在他的《复始之旅》一书中这样描述皖南事变:“对于皖南事件的具体情况我是最先知道的,是新四军后方联络官廖承志告诉我的。皖南事变是蒋介石一手策划并蓄意已久的,这件事很可能意味着国共战事全面恢复,中国的抗日力量全面崩溃。报道一传播开来,我的同行记者们都致电询问,伦敦和华盛顿也要求立刻作出报道。然而重庆政府却坚决否认曾发生过任何事件,而且再次撤销我的记者特权。当时,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在华盛顿坚持要《先驱论坛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他的一则谈话,诬蔑我的报道纯属捏造。他竟说中国根本就不存在中国共产党军队。而英国驻重庆的外交官们证实新四军事件(皖南事件)是真实的,他们还向伦敦报告说,国民党已经准备对延安大举进攻了。这时蒋介石才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发生了事件,但却声称是新四军袭击了他的部队。此事发生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暗示,如果内战重开,重庆就别再指望从华盛顿那儿得到丝毫的财政帮助。这清楚地表明,美国对蒋介石的战时支援将取决于蒋能否在联合抗日方面保持某种团结。”

同类推荐
  • 殷商崛起

    殷商崛起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夏朝开始走下坡路。夏桀即位后,更加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此时东方的商地,一个国家却在迅速崛起,并逐渐吞并其他部落、方国,谋划着推翻暴君桀的统治,剑指夏朝都城斟鄩……
  • 南北朝风云录

    南北朝风云录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 吟咏初唐

    吟咏初唐

    唐朝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武将坚毅果敢,努力的扩展着自己生存的土壤,士子风流傲世,留下篇篇华丽的诗篇,大唐,有怎样的胸怀才能够在经历五胡乱华,隋末征战的创伤之后,迅速的使中国重新立于世界大国之林,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之骄傲的一个时代,倘若置身其中,又会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 前世驸马爷

    前世驸马爷

    今生穷学生,前世富驸马。公主蛮可爱,驸马也逗比。此书适合众男众女观摩,男的看了有撩妹的动力,女的看了有制服男的的霸气。
  • 江山烟云

    江山烟云

    一个21世纪的大贼,带着一女警赶上了穿越的潮流。于是这个叫大秦的帝国开始不太安宁,世家,朝廷又一次的动乱了。新人新书求点!
热门推荐
  • 青春一式

    青春一式

    关于青春,我们忘不掉爱过的人,忘不掉那些陪我们一起上课、吃饭、睡觉、上厕所的姐妹。我们一起疯一起笑一起闹。时光荏苒,终于伴随着一场高考,我们走散了,物是人非,那些回不去的,留在记忆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青春。
  • 全民争仙

    全民争仙

    捕快:我不管你是道尊还是佛祖,请配合我的工作,跟我往衙门走一趟。医生:什么,你说那位圣人要死了?赶尽滚!等他死了再来找我!歌者:我唱歌不仅要人钱,更能要人命!戏子:谁能告诉我,我到底是谁?十五灯火:全民修行,只要你敢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真仙!
  • 恶魔千金:重生之璀璨娱乐圈

    恶魔千金:重生之璀璨娱乐圈

    原本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却被渣男渣女害死,死不瞑目,老天垂怜,一朝重生,她许清风势必让渣男渣女付出代价,从头开始又如何?她照样能蜕变成女王,亮瞎渣男狗眼,让渣女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 方秋流年

    方秋流年

    刚来到世界那天刚好春暖花香你顺从我旁把我带到时光的家乡走过烟云风尘流年你走的好远已经不能跟随你的脚步…………
  • 追捕逃妻:毒宠亿万千金

    追捕逃妻:毒宠亿万千金

    父兄双亡,未婚夫背叛,直到她将死之时,她才知道,她一直是被利用的那个人。他,冷酷无情,邪魅嚣张,却救了她的性命。为了报仇,她做了他的奴仆,却只是踏进了另一个深渊!
  • 毁灭剑主

    毁灭剑主

    一闭眼一睁眼,已是另外一个世界!江山如画,美人多娇,这一切到底是游戏还是现实?以毁灭之力,成就无上之名,誓要解开一切真相,逍遥自在!游戏之作,大坑勿入!!!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仙家超市

    仙家超市

    神秘玉杯将主角张成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开始了一场梦幻的修仙之旅。神奇玉杯本领多多,屡创奇迹,助张成开创一个修仙界的商业帝国。从门店到超市,从超市到仙家坊市,开创一个个修仙界奇迹。从此以后修仙界也有了收营员、促销员、财物、人事经理……
  • 天星乱

    天星乱

    一朝醒来,六岁少年丢失了记忆、身份以及身上的服饰,看全身赤裸的少年如何一点点找回己身,,霸天下,乱诸天······
  • 花中界

    花中界

    有一个很聪明的光头曾经说过: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静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传说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还真的就包裹在一朵七彩冰花之中,此花无名。或许它并不是真的无名,而是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黄泉一指莲花殇,血海无边浪滔天,乾坤转,时空乱,花开花落花满天。皆在花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