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一个孩子,必须要做好计划,以免他(她)的出现让你们手忙脚乱。我们知道做任何职业,都需要经验,需要专业知识,需要从业资格证书。其实做爸爸妈妈也同样需要,记住你的生育计划里面,有一个必修课叫“儿童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有很多需要注意和引导的地方,这些你们都要提前了解。
1.生子——养育和自我奉献
孕育生命在每个女人的一生中是必不可少的婚后责任。虽然,孕育的过程女人要付出艰辛,而且在孕育的过程中,女人的身体也会身体不适等症状,但是当一个生命在你的体内日渐长大时,女性的生理会更加趋于成熟,心理会更加幸福。因此,做为女人,非常有必要对这一神圣又美丽的生命历程有所了解。
拥有一个健康而聪明的宝宝是每一位结婚男女的共同心愿。虽然宝宝的聪明与否与后天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要想生出一个聪明的宝宝也需要一个恰当的时间。
法国科学家摩里士的研究成果表明,年龄在30~35岁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是最聪明的。因为男性在30岁时精子质量达到高峰,能持续5年的高质量。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3~30岁,这一时期女性全身发育成熟,卵子质量高,若怀胎生育,危险性比其他年龄段较小,胎儿的发育也较理想,而且在这个年龄段生出来的小孩出现畸形和痴呆的几率也较低。
同时,理想的受孕日一般应是月经周期第十四天左右。若在月经周期第十七天以后同房受孕流产率会较高(以月经来潮的第一天为周期第一天)。在决定要孩子后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各种有害的因素对精子和卵子中遗传物质的损害。因为在精子和卵子的形成时期,对环境因素是十分敏感的。有许多有害因素可直接危害生殖细胞,抑制受精,或使胚胎发育异常而导致胚胎死亡,或导致分娩出有缺陷的婴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整生活方式,迎接宝宝的到来。
(1)做孕前健康检查
孕前健康检查是相当必要的,尤其婚后数年才准备生育的夫妻,家族中曾出现遗传病史的夫妻,特别需要进行检查。即使曾经做过检查也生育过的夫妻,在间隔数年后想再度怀孕,也要再做一次检查,以确保目前体能与健康状态适合怀孕。
(2)服用药物须先停药
药物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影响受孕,最好在怀孕前3个月就停药,让身体恢复自然机能。此外,有服用慢性病药或精神科药物的人,要先征询医师建议看能不能停药,或换成低危险性的药物,以免造成胎儿发育异常或畸形。
(3)提前补充维生素
现代人外食情况普遍,加上偏食等不良习惯影响,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因此,若是能提前补充维生素,将有助于健康受孕。
(4)不要吸烟,不要酗酒,尽量不要喝咖啡,茶、咖啡因会经由血液透入胎盘,怀孕妇女每天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可能会导致早产。
(5)不要熬夜
熬夜对人体坏处多多,除了会影响隔日的精神状况,让皮肤干燥,容易长黑斑、青春痘之外,也会连带造成免疫力下降,更重要的是,会让男性减少精子的数量及活动力,还会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和卵子的质量。
(6)妥善安置宠物
猫、狗等动物排泄物是引起弓形虫病的主要来源,若是怀孕后感染弓形虫病,在初期多引起流产、死胎,怀孕中期则引发死胎、早产或胎儿严重的脑、眼等部位疾病,到了怀孕后期有90%为隐性感染,也就是宝宝出生时表现并无异常,但有可能出生数月或数年后出现心脏畸形、智力低下、耳聋等现象。虽然怀孕的时节没有明显的宜和忌之分,但若从综合角度考虑,在每年的5~7月份怀孕,到第二年的3~5月份生产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此时刚好避开冬季流感高峰,又未进入细菌、蚊虫等容易滋生的夏天,在对宝宝的护理上较容易。对于妈妈而言,此时正值春夏交替,蔬菜、水果产量充足,产后月子调理也相对轻松。
婚后生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能给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与更多的幸福。
2.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美国作家古德在他的小说《家庭》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在我国曾经也有人说:“家,就是一本翻旧了却舍不得也丢不掉的书,外表平凡无奇,里面蕴涵着无尽的东西。”
那么家到底是怎么样的?家庭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家庭的佑护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所接受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同时也是对每个人的人生影响最深的教育。
从任何一个孩子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他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品行无不跟他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例如:叛逆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家庭教育过于严厉、死板所造成的;活跃、开朗的孩子则往往生活在一个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里。我们甚至可以断言:每个人的观念或者思想的形成跟其所受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
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所完成的发明给人类作出的贡献怎么夸奖都不过分,可是谁能想到他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原来他真正的老师就是他的妈妈——南希。
南希当过教师,结婚后由于孩子生得过多,她就做了家庭妇女。南希发现爱迪生特别喜爱物理、化学,她便为孩子买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鼓励他好好学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爱迪生不是有这样一位好妈妈的话,这个天才的大发明家极有可能在萌芽时就被扼杀了。
家庭是指以血缘或感情关系为基础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它是大社会的缩影,也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每个家庭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家境的贫富、家庭成员的涵养、家庭成员的组合都各有其独自的特点。因此,每个家庭又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正是这无数个小家庭组成了我们这个大社会。要想了解社会就必须先了解家庭,甚至说要想建设好大社会就先要经营好每一个小家庭。
家庭是一所大学,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修身养性,再到更高的境界——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和谐共处,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家庭是一所大学,是孩子的启蒙教育的第一站。
3.及早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做人所具有的资格或品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品质的总和,被称为“人的第二生命。”
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其主要标志是是否进取、诚实、坚毅、公正、宽容。
对家庭教育而言,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比学知识、考高分更加重要。一个人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学,也可以在走上社会后,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而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年龄越大越难改变。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那对于他将来长大以后的事业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最初3年,是进行人格启蒙的关键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在这个阶段如果做人的基础没有打好,出现自私、任性、说谎、孤僻、脆弱、冷漠、懒散等问题,没有能够得到父母的教育并及时矫正,一旦形成某种人格方面的缺陷,长大以后很难改变,甚至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不幸。有的父母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还小,啥也不懂,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启蒙。如果孩子小时候的基础没有打好,期望他长大以后自然变好,或者再去教育,是十分困难的。
根据专家的建议和优秀家庭的实践经验,对孩子进行人格培养的目标和方法主要是:
(1)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通过对孩子讲述人生的价值、英雄模范的伟大事迹、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激励孩子立志,使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2)培养诚实公正的品格
用典型事例进行对比分析,使孩子明辨是非,区分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从行为上进行规范和约束,使他懂得哪些可为,哪些可不为,哪些不可为。
(3)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
从小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战胜困难,通过生活实践,尽量从正面教育启发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并从生活的一点一滴来培养孩子的坚强毅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性格。
(4)培养宽容待人的态度
父母以身作则和积极引导,可使孩子养成文明礼貌、宽容待人的习惯。
家长还要特别注意要尊重孩子。有尊重才有教育,尊重不仅对孩子现阶段成长很有帮助,而且对他们未来发展更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那么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也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小朋友,将来就会尊重身边的朋友,与周围的人和睦共处。
父母与孩子之间,既是长幼关系,也是平等关系。因此,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应当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实事求是地向孩子说清楚。千万不能以长压幼,以长欺幼。对孩子的同学也要热情,不能冷淡。如果父母对孩子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或者错怪了孩子,要主动承认错误,当时发现,要当时承认;当时未能发现,过后明白了,也要承认。不要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孩子已经忘了,明知错了也不承认,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只有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将来才会尊重父母。
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
4.做称职的父母
家庭是孩子生命教育的重要课堂。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父母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方式,而科学的教育方式正是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每位家长都应该学习家教知识,增强自己培养孩子的能力,确保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都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孩子永远是错的。其实,作为成人的我们,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观念,到底有多少科学性?而孩子所犯的错,难道就没有我们家长的责任吗?
面对日益成长的孩子,很多父母都很困惑,到底怎样做才能算得上是称职的家长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换立场
调整自己的角色,把子女当作好朋友去了解、尊重与鼓励。孩子有行为偏差时,如果站在他的立场去理解,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及处理方式。转换立场的出发点是对子女的了解、关心与爱护,但切忌做过了头,变成溺爱。
(2)选择宽容
带给孩子以亲切、温暖的感觉,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要避免亲子间出现沟通障碍,父母应善意地回应孩子;宽容孩子所犯的错误;善于把负面状况转向正面。这样的教育态度才不会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才不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3)营造情境
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受到熏陶。家庭的风格、特色是一种情境。如果父母能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行为,就会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生活习惯也可以形成一种情境。父母应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修正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