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8900000043

第43章 古今音韵变迁总论(2)

政府方面既任其自然,不加统一;民间还没有人作韵书,来审定字音。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韵部混杂,自是意中事。

第三期的音

13.第三期的音,却比第二期要有条理,因为从这一期起有书了。第一部书,是——

魏李登的《声类》。

后来又有——

晋吕静的《韵集》;

南齐周颙的《四声切韵》。

此外见于陆法言《切韵序》和《隋书?经籍志》的,还有好几种。这些书,现在都已亡佚,所以他的内容如何,是不能知道的了。

14.他们定音的标准,还有可考的。北齐颜之推《家训》的《音辞篇》里说:

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指马之谕,未知熟是。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

照这段话看来,可以知道这第三期的韵书,是用当时的首都的音作标准的。但这期的中国,分作好几个国:起初是魏、蜀、吴三国鼎立;中间是晋朝和十六国各占一方;后来就是南北朝对峙。当时的百姓,生在那国,就认那国为正统。作韵书的人,就拿他所生在国的首都的音定为标准音了。但是首都的音,其价值本来和各处的方音没有什么高下。要是遇到那些过于俚俗,不能行远的音,就不能完全依用,总得把各处的方音兼取几分。所以颜之推说“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了。

15.这期韵书的分韵分纽,究竟和第四期的《广韵》诸书怎样的不同,现在固然无从断定。但也不是绝无可考的;因为这一期的诗,现在存留的还很多,只要有人把这些诗中用韵的字,照顾炎武、段玉裁他们考《诗经》的韵的方法,排比起来,假定为若干韵部,这不是不可能的事。还有唐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其中采取这一期的人所作的反切,又是非常之多。如能把他采辑出来,和《广韵》的反切参证,则这期的音,必可发明许多。

第四期的音

16.第四期,是韵书很完备的时期。这期有四部最有名的韵书,就是——

隋陆法言的《切韵》,

唐孙愐的《唐韵》,

宋陈彭年等的《广韵》,

宋丁度等的《集韵》。

17.这四部韵书,后面三部,都是《切韵》的变相,可以并作一起论。现在《切韵》和《唐韵》都已亡佚,就剩了《广韵》和《集韵》了。所以现存的韵书,以《广韵》为最古。

《广韵》卷首,刻有陆法言的《切韵序》和孙愐的《唐韵序》。陆序有云,“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照这两句话看来,知道陆氏审定音韵,是兼采南北之音的,不是以首都之音为标准的。这是和第三期不同的地方。

18.一国之中,语言统一,是很重要的事。所以对于不同的语音;在学理上虽然不能判断他们的是非;在应用上却不能不在这许多不同的音的中间,拣选一个,作为标准音。

这选音的时候,拿什么来作标准呢?我想,这是没有一定的,只能看当时的情形来定夺。所以如周朝的时候,是诸国并立,中国尚未一统。所谓“王室”也者,不过是诸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这一国因为兵力强盛的原故,迫令别国去服从他,尊他为天子,服从他的政教;那么,全国的语音,自然就拿他的来作标准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全国又不统一,但是大家都是认己国为正统,目别国为僭伪。彼此既不相下,则定音的标准,只好各从其主。就是颜之推所谓“共以帝王都邑……为之折衷”的办法。所以那时候虽有韵书,虽有标准音,都是不止一个标准音。到了陆法言的时候,在政治上,南北是统一了,但是,南朝从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是个独立国,他的文化,程度是很高的,和北朝是不相连络的;兼之对于声音的研究,南朝人又是特别擅长的。要是因为政治上统一于北朝,就定北音为全国的标准音,叫南人完全牺牲他研究了四百年的成绩,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切韵》只能兼采南北之音了。

19.孙愐的《唐韵序》里说:

陆生《切韵》,……随珠书类,虹玉仍瑕,注有差错,文复漏误。若无刊正,何以讨论?

《广韵》书首,即题“陆法言撰本”数字。那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的敕中说:

旧本既讹,学者多误。……爰择儒臣,……校雠增损,质正刊修。……仍特换于新名,……宜改为大宋重修《广韵》。

《集韵》卷首的《韵例》中说:

先帝(宋真宗)时,令陈彭年、丘雍因法言韵,就为刊益,景祐(宋仁宗)四年(1037),太常博士直史馆宋祁、太常丞直史馆郑戬建言,彭年、雍所定,多用旧文,繁略失当。因诏祁、戬与国子监直讲贾昌朝、王洙同加修定;刑部郎中知制诰丁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李淑为之典领。今所撰集,务从该广。

照此看来,可知《唐韵》、《广韵》和《集韵》,对于《切韵》,不过加若干字,改几个音,于法言定韵的标准,是没有改变的。所以现在《切韵》虽亡,幸而《广韵》书在,我们尽可据了《广韵》当作《切韵》研究(本编所说《切韵》如何如何,都是据《广韵》说的。有时称《广韵》,有时称《切韵》,因为图称说的便利,所以名称不能一律)。

20.《切韵》这部书,因为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所以前乎《切韵》的周汉六朝之音,后乎《切韵》的元明清和现代之音,大致都不出《切韵》的范围。我们现在无论考求周汉的古音,或说明现代的国音,都该拿《广韵》作为重要的参考书。

21.唐朝末年,有守温定《三十六字母》这是专门讲“音纽”的。和《广韵》合起来研究,可以明白当时的音纽和韵部。不过《广韵》里的音纽,和守温《字母》不尽相同(《切韵》和《广韵》也有不同),所以守温《字母》,虽然是这第四期中专讲音的东西,但是这一期的音,不能完全拿《字母》来包括。这其间的异同,在第五讲里说明。

第五期的音

22.第五期的标准音,与第四期大不相同。你想,《切韵》这部书,是作于南北初混一的隋朝,历经唐宋两代,七百年间,政治有改变,文学有革新;那么,这标准音自然也发生变迁了。

怎样的变迁呢?就是把隋唐以来兼采南北的标准音,变为偏重北音的标准音了。现在把他分开讲一讲。

23.(ㄅ)政治的改变。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后,直到蒙古可汗统一中国,这三百余年间,外族的势力,一天一天的强盛,起初是割地,中间是分了半个国家去,最后竟灭了中国,进来作中国的皇帝了。这割让的,都是北方的土地;元朝的首都,就是现在的北京。外族对于中国,能由侵略土地而到了占领全国,则势力的雄伟,自不待言。当时中国的百姓,震于他们“长驱直入”之势,俯首投降,又作他们的官吏,则语言的声音,自然就跟着他们改变了。他们的首都,就是他们的势力的中心点。首都的语音,就是他们的官话。汉人仕于其朝者,自以能讲官话为荣。归乡以后,再把官话来夸耀乡里;乡里的人,“情钟势耀”,彼此学习官话,这都是意中所有的事。因为这么一来,首都的官话的音,自然渐渐的成为标准音了。

24.(ㄆ)文学的革新。陆法言作《切韵》,其用意在乎审定声音,并非为作诗者押韵之用。他的序说里说,“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因此,他所分的二百六韵,其中有若干韵列字甚少。唐朝以诗赋取士,拿《切韵》作为“诗韵”用,就不得不把那些字少的韵和别的韵合用,以便押韵了。那主张把(切韵)里若干韵合用的人,唐朝有个许敬宗,宋朝有个贾昌朝。二百六韵,经许、贾两人的合并,实际上只有一百七韵了(南宋末年,有个刘渊,他把这合用的各韵,老老实实并合为一百七韵。元朝又有个阴时夫,他把一百七韵中又并了一韵,成为一百六韵。均详第五讲)。这一百七韵的合用,全是卤莽灭裂归并的:尽有母音同的韵不合用,母音异的韵反合用的;于音理上和自然的语音上都说不过去,只有那些爱作律诗和绝句的人遵用他便了。宋朝的词,是当时的新文学。因为其中多用当时的活语言,并且还要合入乐器的原故,就不能用这种不合音理不合自然语音的韵了。所以词的用韵,别有一种面目,和那一百七韵的固然不同,就是和《切韵》也不相同,大概是依着当时的语音用韵的。据此看来,可见宋朝的音已经和《切韵》不尽符合了。到了元朝,北曲大兴。作北曲的人,几乎都是北方人。曲中文句,都是用北方的语言作的,则押韵的字,当然是纯粹用北音,决无再守《切韵》以来的归韵之理。后来北曲作得多了,周德清据了来作《中原音韵》,于是元朝的标准新韵书就出现了。

北音在政治上认他为一种很漂亮的官音,在文学上又认他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新韵。因为这两个原故,渐渐就成为全国的普通语音了。

25.《中原音韵》初出的时候,社会上未必就公认他为一种新韵书,不过当他一种“曲韵”便了。可是大家讲话的声音,于不知不觉之间,早已同化于北音,早已默认北音为标准语音,——不过他们虽然默认,他们自己还没有知道罢了。所以到了明朝,那部奉旨编纂的《洪武正韵》,竟用了《中原音韵》来作蓝本。

26.明清两代的文学,除了几部好的小说以外,简直说不上什么。那班“古典派”的诗人,守住“烧料”的主义,于是排斥《洪武正韵》等书的韵,仍守唐宋的韵——不是《切韵》,就是那阴时夫的韵。他们以为如此,则可以保存旧韵了。然而无聊文人对于旧韵,虽时时争持于纸上,而实则节节失败于口中。不但一般人的口不肯服从他们,就是他们自己的口,也拗不过环境的势力,不能依着阴时夫的韵读书讲话。所以他们虽然“痛斯文之将丧”,终不能“回既倒之狂澜!”到了现在,制定国音,还是沿用《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一系的音。

第六期的音

27.第六期,就是现代了。现在的标准音,就是注音字母。

1913年,教育部召集读音统一会,由各省选派代表,并延聘通人,商订全国公用的标准音。结果,即制定三十九个注音字母;并取《音韵阐微》(清雍正时的韵书),于其中选取六千五百余字,审定他的读音,注上注音字母。这注音字母是全国公用的音,也可以称为“国音字母”。

会事既毕,即由会中将审定的六千五百余字,编成《国音字典》,并将《音韵阐微》中未曾审定的六千余字,也比照已审定的注上读音。此外还加上普通应用而为《音韵阐微》所无的六百余字。

28.注音字母定音的标准,虽然本于《中原音韵》以来的韵书,可是这样制造记号以表声音的方法,却为前此所未有。这是中国表音方法的大进步!

以前表音的方法:表明一个字的音,是用反切的;表明许多同母音的字,是用韵书的。这反切所用的字和韵书的韵目,还是汉字。因为不知汉字的音,所以才用反切,才分韵部,乃反切和韵目仍用汉字,则对于不识字的人,毫无用处。这是中国以前表音方法的大缺点。现在有了这种音标的记号,则今后对于文字容易认识,对于音读也容易统一了。

29.从元明以来,虽说因为政治和文学上的关系,北音成了全国的普通语音,但绝不是以纯粹的首都的音为标准。这是因为首都的音不能完全采用的原故(详14节)。《中原音韵》大概就是如此。《洪武正韵》,因为是一代官书,所以更不能不“参校方俗,考核古今”。到了现在的注音字母,还是如此。当读音统一会开会的时候,劳乃宣氏曾经发表过一篇意见书。他主张取全国中最多数和纽韵最简少之音,合于上列二条件之音,就是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东三省及江苏、安徽北部之音,所以国音应该以此类之音为标准(原文详载第三讲中)。后来审定国音的结果,即从劳氏之说。

30.上面所述的六期,又可以括为四期,就是——

第一第二合为一期,以第二期包括于第一期之中。这期的音,以形声字的“声母”为根据。

第三第四合为一期,以第三期包括于第四期之中。这期的音,以韵书为根据。

第五期的音,还是以韵书为根据,不过这期的韵书,和前期大不相同了。

第六期的音,以音标为根据。

31.本编就这四期,分成四讲。每讲说明那期的音韵和他期不同之点。因为国音字母是今后通用的音标,所以首先讲述。次讲元明之音,次讲三十六字母和《广韵》二百六韵,未了讲近人所假定周秦古音的纽韵。各期的纽目韵目,都用国音字母和他对照,以明其异同。又因为以前的纽韵,有些音为现在所不用的,注音字母中未制字母,所以又列罗马字母,藉以明其音读。

同类推荐
  •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审美之旅与现实人生。
  • 花编新闻

    花编新闻

    毫无疑问,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和完全不可预知的乐趣,而陌上正引导我们去寻找这样的乐趣——蓝色小药丸、将裸奔当成事业的男子、可以在水下使用的电话亭、泄露一切秘密的GPS,甚至向我们飞来的彗星……很多时候,换个角度,事情就可以变得有趣。陌上的文字,正具备这样独特的可爱角度——她太热爱生活,任何时候都急于要将新发现告诉所有的人,就算是一成不变的爱情,在她笔下也有新的细节:人为什么会变心?接吻与巧克力的不同之处,以及当男人遇到美女时会产生的化学反应……本书主要内容有当众不做爱、蓝色小药丸、裸奔者、杠上花开、完美组合、杭州路人甲等。
  • 边走边想

    边走边想

    《陈世旭散文选集》主要收录了陈世旭的60多篇作品,包括:“森林”、“河谷”、“三清山”、“李白墓碑”、“园博园”、“洞经音乐”、“ 常山高士”、“人生的资产与负债”、“像鱼那样生活”、“学会遗忘”、“文学天地”、“古怪一族”、“自律四戒”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 中华对联(第七卷)

    中华对联(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黄大仙养仙记

    黄大仙养仙记

    一个幻想成为古惑仔的骚年,遇到一个奇怪的生物,开始了不靠谱的成仙路。“大黄,你确定这破镯子是神物?不是地摊货?”“必须的啊,老大。”“大黄,你确定这恶心家伙脑袋里有宝贝?”“必须的啊,老大。”“大黄,你确定茅坑下面是他们的藏宝库?”“必须的啊,老大。”“大黄,你确定……”“……”
  • 寒清关

    寒清关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校花之最强尊者

    校花之最强尊者

    在襁褓中时,他的家族就被灭门,在逃脱的路上,救他的人意外被一块石壁吸入而穿越到现代都市,长大后的他受命来到花都,从此之后,校花,萝莉,御女,俏护士统统融入怀抱,随而一切的纷争和杀戮也伴随在他身边,随着他一步步的强大,一群修真者也浮出水面。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TFBOYS之盛夏的诺言

    TFBOYS之盛夏的诺言

    那年盛夏的一场邂逅让我们相遇,开始的开始我们在樱花树下的诺言,最后的最后感情慢慢变淡了,最后我们散了……
  • 快穿之宿主大人总是不在状态

    快穿之宿主大人总是不在状态

    天上掉下一只系统君捕捉了她,也是,无趣的生活早该结束,开启攻略之旅。管你是霸道总裁、网游大神、忠犬暖男还是傲娇影帝等等等等,都到我的碗里来。史上最无厘头的女配,从这里走上了征服男主男配(也许是女主?)的大道
  • 长生何堪

    长生何堪

    挂帆沧海,风波茫茫。或沦无底,或达仙乡!这是一个追求永生的故事,也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仙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 大道主宰

    大道主宰

    一代邪神,穿越重生到一名废材身上。一个沉睡千年的青年,一枚奇妙玄奥的戒指,一曲追求自由的主宰之歌,且看一代强者,如何笑湮苍穹?
  • 时差党

    时差党

    本书根据这次活动整理其中的信件联系到当事人做采访,讲诉了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和种种有趣见闻。留学生并非和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过着优越的生活,在留学期间出去游玩、交友,其实真实的生活远非看起来那样轻松美好。诚然他们可以见识到异国风情,开阔眼界认识更多有趣的人,收获一段特殊的经历,但是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真实的爱与恨,悲与喜。
  • TFBOYS之那年的夏天

    TFBOYS之那年的夏天

    曾经的我们,青涩懵懂!我们只是彼此的陌生人。那年的夏天,我们认识了你们。我的身份遥不可及,而你也是那么遥远。我们从相识再到相恋!我和你,终究能在一起么?那年夏天的承诺,还能实现么?十年的约定,我将永远不会忘却!我爱你!TFB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