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1100000010

第10章 国学文化与自然规律(3)

人类来源于自然,可以说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人类本身就与自然有一种亲近感。如果说,古代的狩猎、采集、种植、畜牧以及民间的手工业也是对大自然的某种变革的话,只能说这种变革是对自然的合理索取,还没有改变自然的本质属性。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却不是这样的,它通过强大的物理、化学、生物等高科技手段,对大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这些对大自然都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从而导致了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也就使得自然的本质发生了变异。

现代工业造成的环境破坏,既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享受,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空前没有遇到过的威胁,这样就让我们人类处于难以抉择的困境之中。所以现在我们既要走一条强国富民之路,又要大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人们共同研究的课题,因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经历了先建设,后环保;先过度开发,后治理环境污染的曲折发展道路。到今天为之,虽然很多国家都已经将污染预防的战略列入到了各项建设和开发的计划当中,而且还将整个国家的发展计划持续地贯彻于建设、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在探索治理环保的根本方法。但是,现在许多环保的法律和规定,只能局限于物质生产、企业管理、交通运输和社区环境等方面,还很难把环保问题上升到人的精神领域,从文化、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高度来进行阐释和强调。虽然环保问题的相关法律中的惩罚制度发挥了一点作用,但是环保不能单纯的依靠法律,还是要每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而且还需要配合现代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环保的目的。

我们品味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思想,其中都贯穿着一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高度重视的东西,比如环境伦理精神。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们都是一致认同环境伦理精神的,而且这一精神与当今非常流行的西方环境伦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国家却比西方的理论要早提出几千年。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大。”认为宇宙中这四方面都具有伟大的平等性,因此,老子始终都是在强调人与自然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进。他认为“道”是“天地母”、“天地根”,是“万物之尊”和“万物之奥”(《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也就是把“道”当成大自然中一切生命的本源。而他所强调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所说的主要是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都是来源于“道”这个无所不包的大生命体,“道”既是万物的根源和起始点,又是一切事物发展演变的终结点。所以,我们人类对待世间所有生命的态度,都应该是和谐相处,平等对待。如果我们人类能和自然界的万物像好朋友一样进行相处,那么这也就是最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由于我们过度向自然索取,导致世界万物害怕人类,那么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就会不好了。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我们过于狂妄自大,把自己当成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没有限制地对大自然的资源进行掠夺,那么大自然就会憎恨人类,从而向人类发动反攻,这也就是意味着人类末日的来临。

庄子在《天道篇》中说:“夫明白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我们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庄子把老子的“道为万物之尊”和孔子“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的精神实质融合在一起,强调凡能“与天和者”的圣人,必然也是能“与人和者”的智者。他在《天道篇》中还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刻意篇》中则强调“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将这一观点表述为环境理论观和审美观的思想运用在旅游景观的开发和人类生活的美化方面,这也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还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这里的“袭明”指的是因崇敬大道而显出和合与高明。这种常常怀有救人救物之心,悲悯一切生命的高尚道德,正是树立环境理论意识的核心内容,我们只有爱护众生,才能显示出高尚的人性魅力,这也就是培育人民道德情操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孔子在《易经·文言传》中有这样的话:“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所谓“大人”,是指与天地融合在一起的精神人格。“天人合一”的主要内涵,就是人类应当认清和敬畏大自然,从而关爱万物以及一切生命,心怀一颗仁义、普度众生的心。

《中庸》第二十二章中则强调指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这段文字的论述是相当精辟的,文中多次强调的“尽其性”,就是尽量使世间万物自我实现其生命的潜能,而避免受到任何破坏或者干扰。

孟子则把贯通天、地、人的自然观和人文精神称之为“浩然之气”。而他那句我们熟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也正是从《易经》中汲取精华后所发表的警世之语。

我们从上面这么多经典典籍的论述可以体会到,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看,道家与儒家的学说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描写得形象逼真、淋漓尽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以来,西方学术界所大力倡导的环境理论,与现代工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是有直接关系的。它的核心也就是人类应该如何善待自然、善待万物,以便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互利互惠,这样才能保持最佳的生存环境。而我们现在就应当以道家和儒家的学说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对现在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一定要进行环境伦理学的教育。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纠正人们对自然的错误观念和有害行为,将人们的道德修养、心理、情感从“尽人之性”扩展到“尽物之性”,从人类社会扩展到自然万物,使被异化和扭曲了人性能够回归到原位。

在当今工业化和商业化正在加速的时代,许多事物却呈现出种种的非自然化倾向,在人群密集的大城市里,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人们的脑袋被噪音弄得头昏脑胀,人们的心情被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弄得心烦不堪,所以我们都想着能够到大自然中去放松身心,让自己的心灵在其中得到一份可贵的宁静与安详。

其实越是自然,越是简单的东西,就与人类生命的本质靠得越近,也就是说人们对它的感情越深。人类最为甜蜜的享受,都是那些最古老、最原始、最基本的享受。难怪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那些圣贤哲人都主张要远离喧嚣,到田园中过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受到名利的诱惑和物质的束缚,保持精神上的一种自由状态。我们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自在。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病重,子路请求向神灵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啊。《诔》中说:‘为你向天神地只祈祷。’”孔子说:“我做祈祷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工作成绩的取得是自己长期努力的结果,工作职位的提升也是靠工作成绩和民意的积累。看见机会来了,才抓紧学习,是肯定抓不住机会的。

【品故事,明心志】

领导者要具备抗干扰能力

公元前229年,秦王令王翦率兵攻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的兵马,策应与他一起讨伐赵国。赵王迁令李牧、司马尚率兵御敌,李牧是赵国有名的智勇双全的名将,但是王翦怕不能成功,于是派人使用了反间计,贿赂赵王的嬖臣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说李牧与司马尚有背叛赵王的意思。

结果赵王听信了谗言,即下令撤销李牧及司马尚的职务,令赵葱与颜聚去替换他们,李牧不服从命令,认为赵王处置不当,赵王便派人把他逮捕并杀死,司马尚也被撤了职。王翦见赵王中计,便进击赵军,大破赵军,杀死赵葱,而颜聚则逃跑了。因而大举进军,包围了邯郸,俘虏了赵王。

五、“天人合一”是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是中国人思维一个最基本的模式。“天人合一”思想立足于自然,强调“与天为一”,“天人合一”,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深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管理思想。可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再加上受到西方“天人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在各国思想家、科学家对此现象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思想,由于它独到的思想内涵和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作用,从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就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总的要求。所以我们今天重提“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甚至是和谐世界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有机部分,人是从属于自然的。首先,老子把“道”看成是宇宙的物质本原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认为天地间的各种事务都是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贻,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可以说是老子创造性的贡献,老子建立了宇宙大道本体论。而“道”这个本体,生成事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也就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有机部分。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所表达的“人属自然”的宇宙生命统一论,是人类科学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前提。我们从这一思想出发来考察宇宙万物,才能把人看作是与自然不可分裂的统一体;才能够发现人与自然、人与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现代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应当以道家这种“人属自然”的宇宙生命统一论作为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起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与自然界万物都是宇宙中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是有机的自然整体。而“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生物之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循环,只有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完善,人与万物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道家还认为,宇宙的普遍规律性就是“道”,而以“道”为基础的存在方式就称其为“德”。“德”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中的普遍性价值。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之所以受到人们尊重,“德”之所以被人们推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本身顺应了自然地发展。

内在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内在自然的道,也可以说“自然”是道的根本属性,而道又是万物的本原,于是内在的自然本性就成为了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的根本属性。从本质上讲人性自然,就人类个体而言,人类的自然之性的本真状态就是刚刚出生婴儿的状态,无知无欲,质朴无华,纯真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才是自然人性的基本内涵。道家认为人性本自然,但后来由于人的私欲膨胀,智力日增,所以使得人逐步丧失了这种纯真无求的自然本性,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与丧失,于是也出现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因此老子主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无知无欲”,并由此提出了“知止”和“去甚、去奢、去泰”的节俭思想。这一思想既包含了满足人类需要的适度原则,也包含着生产发展和人类行为的适度原则,这一原则,对于重新建立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同类推荐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本书对世界文化艺术做了介绍,分为文学名著篇、美术雕塑篇、音乐歌剧篇、历史遗迹篇、节日风俗篇、饮食文化篇、饮食文化篇。
  •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数据天赐巫溪之三

    2009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巫溪调研时指出,巫溪很漂亮,很有魅力,历史文化,秦楚之门,大有发展前景。于是,本书随应而出,志在推广巫溪风光!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热门推荐
  • 我是妖兽

    我是妖兽

    我们有理由相信“神话”的力量。当神明真实的站在面前的时候,人类的脆弱如同蝼蚁。当神秘的图腾竖立在大地之上的时刻,就算是最精明的物理学家也会为之失语。天空露出了一个巨大的洞口。龙的口齿狠狠的咬下。凤凰遨游在火神制造的海洋当中。黑色的渡鸦静静的看着黄泉的河流。嘶吼的八歧大蛇。睁开双眼的芬里尔。展翅高飞的孔雀。窃窃私语的欧德姆布拉。你能够想象吗?一个人类掌握着神话的力量,笑眯眯看着你的样子。称之为“地上神”都毫不夸张的形象,将人类作为圈养的牛羊的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连呼吸都难以自持的威严。注视着你。——请勿对号入座历史。这是平行空间。这里压根就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管是哪次大规模破坏都少不了妖兽的影子。要说的话,这就是妖兽的后花园。连神明都感到哭笑不得的世界。用物理与化学去束缚神话?你在开玩笑吗?
  • 妖孽皇子求放过

    妖孽皇子求放过

    一个是上天宠儿,邪魅强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无意权贵,只求一生逍遥,却被谁推入地狱?一个是忠臣之子,温文内敛,谨听父命为国尽力,却不成想被卷入宫廷争斗,又被谁打乱了他的平静安稳?淋漓草檐下,誰撞入窗前旧灯笼。他说拂衣,长情刻在三生石上,三世轮回,生生相依。可晏兮,三生三世,人依旧,情何往,孟婆汤入喉,从此陌路人。他说拂衣,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此生不得,来世再续。可晏兮,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知来者之可追,你又何必负我。他说拂衣,机关算尽,我得了天下确失了你,若时光倒流。晏兮,我只求久伴佛前,一步一叩首,为你平安。他曾倚云端笑看尘世痴儿情断心肠,而如今,世人笑他痴苦只求那人提灯回看。
  • 唯儒独尊

    唯儒独尊

    上一世,百无一用是书生,只见朱门酒肉,只恨生不逢时。这一世,读书人书心笔胆,胸怀《圣贤书》,成人望书心,手持才气笔,书山河日月。人族不亡,人望不灭。儒生【笔下生花】,儒秀【笔诛墨伐】,儒士【笔扫千军】,儒君【笔走龙蛇】。儒师一怒,【笔点江山】,天地为纸。儒圣一念,【代先圣书】,可诛苍天无道。此时,儒教治国,无君王,废百家,儒术独尊。此时,群魔乱舞,山河碎,礼乐崩,烽火连城。这里记载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专属读书人的热血与传奇!
  • 忧郁女星

    忧郁女星

    靠自己的努力慢慢爬到一线女星的她,因为被算计跌入谷底,可她仍不放弃,经过努力她终于可以把那个人踩在脚底。
  • 无极至圣

    无极至圣

    前世纵横天下的天帝林彻天,意外身陨无上禁地,临死之前逆天而行,创造出重生契机。于是,无人问津的平民废材风清扬记忆觉醒,以惊世骇俗的速度成长崛起,傲立于天才林立的阳衍大陆之中。…………昔日废材,今日便要手持神兵,斩尽天下英才。
  • 天世武神

    天世武神

    这个世界规则由强者而定,生死由强者定。你弱还有什么,没有人会可怜你,也许这才叫弱肉强食。有些你想得到的难道就能得到吗!有些人你想守护难道就能守护!实力为尊的世界里,没有实力的你,什么…都不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之农家时空小管理

    穿越之农家时空小管理

    一朝醒来,刚迈入大学的李芩忴发现自己居然成了一个农家小村妇,破屋,荒田,还有空空的米缸……内心如同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尽管那个时空管理员保证会给她来个金手指,她还是无言。这是飞来横祸,还是飞来横祸?!!
  • 道之外的道

    道之外的道

    主要讲述一对来历非凡的孪生兄妹的成长故事,其所见所闻之中掺杂笔者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个人爱好,绝对不稳定更新。
  • 都市之纨绔太子爷

    都市之纨绔太子爷

    世界法则强者吃肉弱者连汤都喝不到。让我们一起见证成就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