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由于年龄小,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他们会以好奇的心态向父母提问,这些问题是孩子了解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是嫌弃孩子的提问过于荒诞而对他嘲笑或批评,否则,孩子会逐渐失去好奇和热情。所以,父母要珍视并且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正确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创造环境,点燃孩子学习新鲜事物的欲望。
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印度诗人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从小就讨厌去学校上学,凭借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他丰富的历史、文学和科学知识都源自于父兄。
在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决定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泰戈尔高兴得手舞足蹈。
旅行开始了。他们到达的第一个地方是桑地尼克坦,那里有辽阔的原野,平坦的荒地,还有那错落有致的沟壑,在蓝天白云映衬之下,仿佛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壮丽的景色深深感染了泰戈尔,他有种无拘无束、心旷神怡的感觉,从空旷的大自然里感受到了自由遨游的乐趣。
一路上,他们不断前行,向目的地——喜马拉雅山进发。父亲带着泰戈尔沿途游览了许多地方,还特地参观了阿默尔特萨尔的金庙,并与那里虔诚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锡克人的颂神曲。
在向海拔7000英尺的德尔豪杰峰攀登的途中,由于路途坎坷,他们有时步行、有时骑马、有时坐轿。山路两旁,棵棵松树秀颀挺拔,花儿开满了枝头,不时地还有鸟语声声。这一切,对泰戈尔来说都是新奇的,就如同天堂一般,都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迷人景色。他那颗好奇和探索的童心完全陶醉在这山区的美景之中了。
父亲在达德尔豪杰峰早已购置了小屋,他们到达那里稍作休息后,便开始欣赏美丽的景色。每天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父亲就带着泰戈尔到户外散步,回来后就在屋里教他学习英文,学完就到冰凉的水里沐浴,下午的时间仍是读书,讨论一些宗教及哲学问题。到了晚上,泰戈尔则是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高山美丽迷人的夜色。就这样,父子俩在达德尔豪杰峰度过了4个月的旅游生活。
这次喜马拉雅山之旅,使泰戈尔心旷神怡,对旅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与喜马拉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留给他许多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他后来称喜马拉雅山是“蛰居在心灵上的情人”。许多年以后,泰戈尔怀着深深的眷恋,曾多次攀登喜马拉雅山。在他出版的一本名为《飞鹤》的诗集中,就真实地记录了他这些游览活动的感受。
后来,父亲看到泰戈尔十分迷恋喜马拉雅山的生活,就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桑地尼克坦买了一块地,修建了房屋和花园,他们常去那里游览休假。从此,泰戈尔的生活已经与桑地尼克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通过旅行游览,扩大和增进了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不仅饱览了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也熟悉了当地的民土民情,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自然是智慧之源。如今,城市里的孩子被钢筋水泥、旧的思想观念隔断了与大自然的接触与联系,变得更孤独了,家长可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孩子的生活,开阔孩子的视野。花鸟虫鱼、风雨云雪、山河湖泊……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有趣的东西,它可以引起孩子们无穷的遐想,给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晚饭期间,一个小男孩不吃饭,用小勺在碗里划来划去,嘴里好像还在自己嘟囔着什么。妈妈轻轻走过去,做出饶有兴趣的样子问:“儿子,你在做什么?能告诉我吗?”孩子说:“这儿长江,这儿是山。”妈妈看到,孩子碗里的饭被分成两部分,堆得高高的像两座山,而中间被挖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沟。妈妈意识到这正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立刻肯定了他丰富的想象,并给孩子讲关于长江的事情。
创造离不开想象,孩子靠想象力开启幻想世界。只有在这种自由幻想世界里,创造思维才会萌发。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进步的东西,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家长应尽量发觉孩子进行活动的想象功能,促发想象。比如,孩子一会儿把扫帚当马骑,一会儿把它当冲锋枪,一会儿又用它来堆雪人,其中有丰富的想象,有“发散思维”,发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处,这就是创造性的表现。对于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平整机想象拼搭的东西、自编的故事等等,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
对于孩子所表现出的、所谈论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建立于幻想上的自我概念等,不要认为孩子荒唐,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或微不足道,不屑一顾。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使孩子明白过多、过分夸大的表现是不正确的。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上去想象、去创造,理想要与实际相接近,与实际生活相符。
培养孩子的超强耐性
忍耐力是孩子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曾做过一个着名的实验。研究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
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力”——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实验证明,忍耐力强的孩子,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常常缺乏忍耐力,他们在家里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己需要什么就得马上得到。如果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大呼小叫,让所有人不得消停。这种情况如果得到不正确的引导教育,长大后就可能要承受“恶果”。例如,孩子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稍不如意就觉得无法忍受,不能够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承受挫折,以至于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琪琪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一直被家人呵护在掌心。这天,琪琪和妈妈路过商城的玩具柜台,琪琪看上了一个芭比娃娃,他立刻抱在怀里非要妈妈买给自己。因为家里已经有好几个芭比娃娃了,这个只是颜色不同而已,妈妈觉得没有买的必要。然而,琪琪却怎么也不肯走,她大声叫喊着:“我就要!不给我买的话就是坏妈妈!”妈妈拽着琪琪的胳膊想把她拉走,但琪琪却使劲朝反方向用力,最后干脆就势倒在了地上,又哭又闹起来。妈妈虽然心中满是恼怒,但架不住琪琪的折腾,忙把售货员叫过来开票,最终买下了芭比娃娃。此时,琪琪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抱着芭比娃娃欢快地向前跑去,妈妈无奈地叹了口气,一路小跑地跟在琪琪身后。
显然,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是无益的,让孩子学会等待与延迟满足,才是一生幸福的基础。当然,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或压制欲望,而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耐性,技巧就在于“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学会忍耐、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
让孩子学会等待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问家长:“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想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心。而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那种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的性格一定会令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而如果我们让孩子学会“等待”,孩子就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例如,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这样一来,孩子就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忍耐,克制了自己花钱的冲动。再如,一桌晚餐摆放在桌上,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宝宝就嚷着要吃,家长不要立即满足他。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爸爸的肚子也很饿呀!可还在辛苦的工作。我们等爸爸回来,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那该多幸福呀!”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忍住自己的饥饿,期盼着爸爸的回来,既是对孩子忍耐性的考验,也是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关爱他人的佳机。
对孩子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
让孩子愉快地接受延迟满足,离不开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当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自己的纪录时,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给予一些小奖励,从而让他们获得坚持的动力。当他们得到表扬或者奖励时,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是值得的。孩子每次获得“奖励”的过程就是一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