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孩子们让人心寒的回答,一位幼儿园老师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叫来自己4岁的儿子问道:“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在吃早点,你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回答得十分干脆。妈妈又劝:“可是,那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儿子竟答:“他活该!”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其实,这正和家长自身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如果希望孩子更加关心和爱护别人,长大后具有爱心和责任心,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品德行为至关重要。
在法兰克福,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一位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了自己的家门,父母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人严肃、耐心地启发这个孩子:“对于流浪者来说,他们尽管穿着邋遢,然而同样享有人的尊严。”父母的教育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可能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情感的一种体现。后来,孩子建议邀请那位受自己侮辱的流浪者来家中做客,大人们则毫无保留地支持。
同情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也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同情、相互关心,家庭才会充满温馨和关爱,社会才能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的大集体。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对于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同情,是对品行端正的最牢固和最可靠的保证。同情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具有同情心的孩子会更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更容易融入社会。
有一个下雨天,爸爸去接儿子放学,碰见一个小同学没打雨伞,在雨中淋着。于是爸爸对儿子说:“你看,这个同学没带雨伞,如果是你,此时你最希望怎样?”儿子想了想二话没说跑过去,和这个小同学一起打雨伞往前走去。过来一会儿,这个同学的妈妈来接他。看到孩子没霖在雨中,非常感谢地和男孩打招呼:“你们是一个班的吗?”她的孩子带有感激地抢先回答说:“不是,我们不认识。”她的妈妈对男孩说:“谢谢你!小朋友。”同时,对乐于助人的父子俩报以感激的一笑!回家后,爸爸问孩子:“今天做了件好事,感觉如何?”儿子用稚嫩的语言说:“我很快乐!我以后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还要继续去做。”
孩子的同情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痛苦的关心和安慰。这种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发展,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同情心的培养需要从童年开始,因为如果在童年时代没有受到善良情感的教育,以后就再也不能在他们身上培养起这种情感。儿童一旦失去这样的时机和教育,其童心就可能走向邪恶。”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同情心的培养。
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习惯
所谓分享,就是指个体与别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它是与独占和争抢行为相对立的,不仅包括对物质和金钱等有形东西的分享,还包括对思想、情绪、情感等精神产品的分享,甚至还有对义务和责任的分担。分享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需要获得的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也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一种美德。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把痛苦向一万个人诉说,那就只剩下万分之一的痛苦;把快乐与一万个人分享,那就将得到一万分的快乐。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揭示了学会分享的重要性。
有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
在一个安息日,他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这位长老却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想着打九个洞就好了。
由于安息日犹太教徒都不会出门,球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因此长老觉得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规定。
然而,当长老在打第二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说某某长老不守教义,居然在安息日出门打高尔夫球。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
第三个洞开始,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
长老兴奋莫名,到打第七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惩罚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
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个洞,长老都是一杆进洞。因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于是长老决定再打九个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惩罚在那里?”
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十八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
天使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您对长老的惩罚吗?”
上帝笑着说:“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天使恍然大悟。
分享是人生的一种乐趣。生命中总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有人来一同分享的。只有学会分享,才能得到快乐;只有学会分享,才能得到幸福。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很重要。
学会分享是孩子成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拥有相对特殊的地位。从小在相对封闭的、受到严密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无形中形成了自私、专横、独占等不良的情感。他们习惯了家长的呵护,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体会不到与人分享的快乐。显然,分享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孩子的分享行为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逐渐形成的。正因如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孩子的分享品质。
周建国和刘明是同一学校的同班同学,同时他们又是邻居。最近,刘明的妈妈发现每次孩子回家都闷闷不乐,妈妈就问刘明怎么了?刘明说班上的同学都不和我玩,大家都喜欢和周建国玩。
妈妈问刘明:“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和周建国玩呢?”
刘明想了想说:“周建国让大家一起和他玩新买的玩具。”
“那妈妈给你买的玩具你和大家一起玩了吗?”妈妈又问道。
刘明说:“我怕别人把玩具弄坏了。”
妈妈耐心地说:“孩子,妈妈给你买的玩具你自己玩也会坏啊,但是如果你和大家一起玩不是更有意思吗?”
刘明眨了眨眼睛,心有所悟地说:“知道了,妈妈,我以后会和别人一起玩的。”
刘明妈妈称赞道:“明白就好,有玩具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更多的快乐啊!”
果然,刘明听了妈妈的话后,朋友越来越多,自己再也不感到寂寞和不快乐了。
分享是孩子获取快乐的途径。一个乐于分享的孩子,很自然地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更加受欢迎。孩子可以从分享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对他们正确理解分享以及将来形成健全人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会分享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孩子将来能否很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孩子从小就有分享的意识,经常有分享的行为,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看到了分享给别人带来的愉悦,孩子慢慢地就能理解分享的真正含义,学会发自内心的分享,成为一个乐于分享、习惯分享的人。
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是互利
孩子的心理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分享是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很快乐。
吴迪的班级开设了“图书角”,老师号召同学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和同学们交换阅读,分享图书资源。可是放学回家后,吴迪却一脸的不高兴。爸爸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看到有个同学拿了一本《格林童话》,他很想看,可他又怕交换图书后,同学将他的书弄坏,所以就没有换到。爸爸知道原因后,和蔼地对吴迪说:“交换的图书是不会损坏,几天后就换回来了,即使损坏了也没关系,可以再买。但是自己不付出,不与他人分享,自己也得不到分享的乐趣。”在爸爸的鼓励下,吴迪决定明天就把自己的《小王子》拿去交换,换他喜欢的图书。第二天放学后,吴迪高高兴兴地把他喜欢的图书换回来了。
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家长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但这种爱如果不予以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孩子认为好的东西都理所当然的属于自己,同时容易产生自私的心理。因此,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是给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小艾最爱吃鸡翅。每当家里做鸡翅的时候,奶奶总是习惯性地把一盘鸡翅放在她的跟前。时间久了,小艾就自认为那盘菜是为她一个人准备的,竟然把菜盘放到了自己的眼皮底下,并且不让别人动。
妈妈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就假装对女儿说:“那个菜肯定很难吃,是吧?”小艾一听,着急了,“不是的,很好吃。”
妈妈摇摇头说:“我们都不相信啊。我们又没有吃,肯定是很难吃的。”
小艾连忙把盘子推到大家面前,说:“你们都尝尝看,很好吃的。”
看到全家人都吃了后,小艾就问:“很好吃是不是?”
这时候,妈妈就告诉女儿:“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知道好吃还是不好吃,是不是?”
小艾点了点头,主动把盘子端到每个人面前,让大家一起吃。
全家人都纷纷竖起拇指说:“小艾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后来,小艾吃饭的时候,再也没有发生过把菜盘抢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