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惟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会斤斤计较。
——周国平(当代哲学家、作家,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宽恕是最大的勇气
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
——民间谚语
在这个世上,完美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东西,但遗憾的是,从来没有真正的完美存在。具体到我们人类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当一个人犯过错误以后,如果他有悔改的意图,我们就应当勇敢的宽恕他,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也许,正是你提供的这次机会,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比丘尼佩玛丘卓曾说过:“宽恕似乎是无法勉强的。一旦能勇敢地敞开心胸面对自己,宽恕便自然出现了。”几乎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完美的世界,眼中的他人是不完美的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常常会有憎恨、愤怒与烦恼。我们总是在谴责与自我谴责中不断切换。我们知道这样似乎不好,应该更宽容,更平和,可是我们就是无法放下那些谴责与自我谴责。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宽恕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宽恕别人。
宽恕本身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爱,是不可能宽恕的。如果我们心中的爱是有条件的,那只是心智层面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也是不可能宽恕的。当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本体,感受到对自己的爱,就能够宽恕自己。宽恕自己意味着接纳自己,也就是我必须放弃自我谴责。我们常常无情地贬低自己,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不值得成功,甚至不值得存在。这是心智对我们本身的审判,是心智予取予求的一种表达。有一句法国谚语说:能够了解一切事物就能够宽恕一切事物。当我们看清这一点,这种自我谴责便会消失,我们自己也就得到了宽恕。
至于宽恕他人,心灵大师海灵格说:“人是没有权利宽恕别人的,宽恕他人是一种僭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无数小世界又共同组成了一个世界。当我们能够觉察到这一点,我们在宽恕自己时也就宽恕了世界。宽恕是要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惟有宽恕了自己,我们才能宽恕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宽恕。宽恕是无条件的,虽然我们学习宽恕的过程中难免还会障碍,但只要你坚持,总会取得成功的。宽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怀着宽恕的心态来练习宽恕。
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机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时间越长,就越会明白宽恕的重要作用。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学会宽恕和请求宽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之后有两名战士掉队,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个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十多天之后,他们仍旧没有找到部队,食物也早已吃光。但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雄鹿,依靠鹿肉继续活了下来。但又很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旧没有部队的信息,更要命的是他们再没发现任何可以果腹的食物,惟一的一点儿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那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点希望。
这天,他们在森林里遭遇埋伏,与敌人激战后,他们又幸运地甩掉了敌人。正当他们以为安全活下来的时候,走在前面的战士突然中枪倒在地上。后面的战士闻声跑过来,他情绪惶恐语无伦次,抱住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然后撕下自己的衣服为战友包扎。第二天自己的部队经过这里,他们奇迹般活了下来。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在他抱住我的时候,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天晚上我就宽恕了他。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他的妈妈还没等他回来就已经过世了,他邀请我参加了葬礼,并在葬礼上跪下来请求我的原谅。我没有让他说下去,而是继续亲密无间地做了30年朋友,因为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一个人,或许能谅解别人的固执己见、傲慢无礼、自以为是甚至狂妄无知,但却很难对同人的恶意诽谤和致命伤害视而不见。伤疤永远是存在的,但我们不能活在过去的仇恨当中。只有以德报怨,宽恕他人,自己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解脱,获得温馨、仁慈、友谊和爱。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正如圣雄甘地所说:“弱者永不宽恕,宽恕是强者的特性。”所以,那些有仇必报的人展现的正是自己的虚弱,而能够宽恕的人,却恰恰证明了自己的强大。
“它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能够超过100万本,我就把鞋子吞下去。”某脱口秀主持人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妻子希拉里写自传这件事冷嘲热讽,但让他想不到的是,希拉里自传面市之后,不到一个月销售突破100万册,并荣登畅销书排行榜。可怜的主持人该品尝鞋子的味道了。确切地说,他的确吃了鞋子,只不过,这鞋子的质地不同寻常。主持人吃到的是总统夫人特地为他定做的“鞋子蛋糕”。那肯定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美食之旅,因为里面加了一种特殊的食材——宽恕。
的确,这就是希拉里对冷嘲热讽的回击方式,不是猛烈抨击,也不是扬扬自得看对方啃一只臭鞋,而是以宽恕之心奉送美味蛋糕。既为对方保存了颜面,又很得体地体现了自己的立场,可谓赢得干净漂亮,令人肃然起敬。希拉里的表现,让人们联想到“巾帼不让须眉”这个词语。她宽恕,更显示她的强大,这既是个人素养,也是一种高明智慧的体现,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正是强者风范。如春秋战国苏秦者,要挂着六国相印四处风光,挖苦嫂子前倨后恭,实则是一个说客的虚弱。我们有时难免也扮演这样的角色,曾经在老板面前攻击过你的同事,当他陷于麻烦时,我们常常在旁边幸灾乐祸。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有那种大奸大恶之人,无非是与生俱来的一些缺点,该宽恕时,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假如曾经讽刺、排挤、伤害过你的人落难,你是落井下石还是宽容以待,可能会决定和改变很多东西。
别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冯梦龙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的一句话。从这句名言诞生至今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了。200多年间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改变的是,康德曾经警示过我们不要犯的错误,在这个世上还有很大的市场。如果留心,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例子屡见不鲜:下级犯了错误,上级很生气,脾气火暴、声色俱厉,伤的其实是自己;上级作风官僚,下级很生气,烦闷憋屈、愤愤不平,伤的其实是自己;同事之间磕磕碰碰,惹人生气,怒火中烧、互相攻击,伤的其实还是自己;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伤的其实也是自己。错误应该受到惩罚,但未必要通过生气来实现,既然错误在他,为何你要生气?别人犯了错,而你去生气,岂不正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