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仅是爱的结合,更是责任的结合。婚姻交给两个人去做的事情一定比恋爱时多得多。不管携手走过的一生是燕巢安稳还是风雨满楼,都不能逃避责任。爱,是责任的担当。
1.家庭的责任需要共同承担
两个人进入婚姻的“围城”,对家庭要承担共同的责任——共同经营家庭、养育后代、赡养老人……这些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如果不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谈何幸福?
在婚姻中,有的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使婚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把家庭搞得乱七八糟,自己会也陷入痛苦之中。
一天晚上,马路旁边,一位孕妇摔倒了,痛苦地呻吟着。她被好心的过路人送进了医院。丈夫急匆匆赶到医院,见面就责怪她:“我不是告诉你晚到半小时吗,你怎么就自己出来了?”
原来,孕妇和丈夫事先约好晚七点一块出来办事。到等到七点钟,丈夫还没有回家,打电话一问,才知道丈夫去“追星”了。丈夫一直很喜欢某明星,恰好这天下午刚刚得知,这位明星来本市演出,为了一睹明星风采,他告诉妻子晚会儿回家。可是妻子等不及了,一个人出了门。所以发生了开始的那一幕。
妻子对丈夫的行为很不满:“到底是我和肚子里的孩子重要,还是‘追星’重要?”她吵着要把孩子打掉然后离婚。
如果这位丈夫对自己的行为不悔改,继续对妻子不负责任,他的婚姻不会幸福。夫妻生活在一起,必须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否则,会被幸福拒之门外。
有责任就要有付出,光说承担责任,没有实际行动是纸上谈兵,仍旧得不到幸福。真正承担责任并且付出了,才能换回真爱。
兮兮结婚快一年了,她和丈夫都有相对的自由空间,各干各的事情。开始,兮兮以为这样的婚姻是幸福的。可是时间一长,她失去了幸福的感觉。她和丈夫每天见面,但是亲密的感觉越来越淡。渐渐地,丈夫回家越来越晚,兮兮问他原因,他总是说忙。这让兮兮心中感到不安。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她悄悄翻阅了丈夫的日记。
“结婚四个月了,我们彼此之间逐渐失去了新鲜感。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我感觉不到女友和妻子有什么区别,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她只顾着自己上班,屋里乱了不收拾,这也就罢了,父亲生病了她也不管,仿佛她的生活中就自己一个人……”
“好不容易国庆放假,本想跟她在一起好好呆几天,她却撇下我一个人自己出去玩了,他把我当做丈夫了吗?“
“我感到有她没她都是一样的,没了她,我照样生活。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
看到丈夫日记里的这些话,兮兮伤心地哭了,她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承担起妻子应尽的责任。
当天晚上,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亲爱的,是我错了,结婚以来,我没有承担起一个妻子应尽的责任。”听到兮兮的道歉,丈夫既感动又惭愧得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只顾忙工作,没有承担起丈夫应尽的责任。”
接下来,两个人在家庭中尽职尽责,他们都感到,婚姻生活重新被温暖所包围。
当双方都没有承担好自己应尽的责任时,要先检讨自己。对家庭负责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双方都做到了主动为家庭付出,把应尽的责任当做重要的任务去完成,幸福就会降临到身边。
夫妻双方都是婚姻的主体,都需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一是对自己负责,二是对对方负责,三是对家庭负责。
对自己负责指的是,选择了婚姻,就要好好经营它。婚前谁也无法预知婚后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差距是正常的,不该有抱怨,要坦然面对。
对对方负责指的是,既然你选择了对方并决定与他(她)牵手一生,就要对他(她)负责,要有宽容与理解,体贴与呵护。
对家庭负责指的是,结婚以后,任何事情都是双方的,而不是一个人的,一切事情要两个人共同经历,共同承担。现在有的男女,婚前爱得轰轰烈烈,婚后确闹到离婚的地步。这是因为他们只重视爱情而忽略了责任。责任要求在感情的基础上不断地付出。
婚姻的组合,是爱和责任的结合。缺少了责任,婚姻不会幸福。夫妻双方必须有责任感,共同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幸福的婚姻才有保障。
2.孝敬父母是夫妻的责任
爱情把两个人连接在一起,婚姻把一群人联系在一块。在这一群人之中,最重要的算得上是双方的父母了,照顾老人是婚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儿女,照顾双方的父母是应尽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不管丈夫还是妻子,从步入婚姻殿堂开始,就应该认识到,结婚不仅意味着两个人爱情的结合,也意味着两个毫无关系的家庭产生了亲戚关系,本人也成为了对方家庭中的一分子。承担这一关系,是婚姻应该担当的责任之一。在情感上和理智上都应该把对方的家人视做自己的亲人。
有些青年人结了婚以后,只图自己的安乐,却忘记了父母,或者续继依赖父母。根本不去顾及父母在子女离开后的赡养问题。更有甚者,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却不曾承担起孝敬父母的责任。这样的夫妻所作所为万不可取的,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但更多的情况是,由于与爱人的父母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忽视了对对方父母的孝敬。夫妻两个人如何对待对方的父母,是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问题。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婚姻生活会奏出和谐而欢快的乐曲;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婚姻生活通常会进发出嘈杂而烦人的噪音。
魏强和张媛结婚已有三四年了。刚结婚时,他们一无所有,经过几年的奋斗,他们各自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经济状况日渐好转。夫妻原本应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但他们却常常为如何对待双方父母的事发生争吵。
张媛很孝敬自己的父母,每当过年过节,他都给父母买东西,给父母零花钱。父母生病了,她会第一时间送父母去医院看病,父母想旅游,她会尽量抽时间陪父母出去玩。可是对待公公婆婆,她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他从没给公公婆婆买过一次东西,也从没给公公婆婆花过一分钱。
魏强为此心里很不痛快。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含辛茹苦地供应他念书,他本想结了婚以后和妻子好好孝敬老人,可谁知妻子这么不懂事,为了报复妻子,他对岳父岳母越加冷淡。
两人为父母的问题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原来的恩爱渐渐消退。
有的夫妻采用“个人只扫门前雪”的方式在来处理孝敬父母的问题。这种方式是极为错误的。对于双方的父母来讲,儿媳妇买的衣服比儿子买的有面子,女儿买的酒总不如女婿买得酒香。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小两口是个整体,儿子和媳妇、女儿和女婿一同来承担孝敬自己的责任。这样他们觉得能享受到更多的天伦之乐。他们不希望看到儿女一个人来孝敬自己。夫妻双方对父母“各顾各”,父母的心里一定觉得凄凉。夫妻间也很容易产生纠葛,发生冲突,进而影响到夫妻感情。
对待父母个“人只扫门前雪”的态度既不够道义,也不符合情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父母一视同仁地看待,协调一致地孝敬彼此的父母。如果夫妻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好,既能使双方父母安享天伦之乐,又能使夫妻感情融洽。
倩倩和她的丈夫结婚两年后来到美国定居。来到美国后.他们的经济收入明显明显增加,经济条件好了许多。可是,双方老人的年龄逐渐增高增高,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成了千倩倩夫妇俩最大的牵挂。
关于赡养老人的问题,夫妻俩想得很明白,他们知道这是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每当老人需要钱时,他们从来没有犹豫过,尤其是对待对方的父母,更是从不让对方说出一个“不”字。
前年冬天倩倩的公公查出肾癌晚期,在医院里住了半年多,她丈夫回国三次,但也未能挽回他的生命。在这段时间里,每当丈夫回国看父亲,倩倩都给他带上足够的钱,有的时候钱不够用了,倩倩会及时把钱打到丈夫的卡上。她对丈夫说:“我相信你是不会乱花钱的,你要钱一定是有用的。”公公婆婆对儿媳妇的表现非常满意,父亲临终时还交代儿子要好好对待儿媳。
丈夫对倩倩的孝敬之心深怀感激,虽没嘴上不说,但都记在了心里,并且希望一有机会就加倍地回报妻子给予自己的家庭的全力理解和支持。
去年,倩倩的母亲在在做家务时了一跤,胳膊摔成骨折,得到消息后,倩倩的丈夫第一时间回去了一笔钱,让岳母得道最好的医治。他还主动提出要给已逝的岳父买上好的墓地,钱由他来出。
对待双方的父母首先要靠自觉。不能因为结婚后事情多了,离父母远了,就和父母的感情淡了。父母不仅给了自己和爱人一个血肉之躯,还把自己和爱人从小含辛茹苦地养大成人。从自己的父母角度讲,从啼哭的婴儿养育到成年,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教育,父母付出了不尽的血汗。从爱人父母的角度讲,他们为你的爱人也象你的父母为你一样付出过,而且他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你,与你风雨同舟,白头偕老。所以,无论你是儿子还是女婿,无论你是女儿还是媳妇,都应该和爱人一同承担起孝敬父母的责任,无论父母出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应该和爱人共同为他们排忧解难。像倩倩夫妇这样把对方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不分彼此来对待,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
那么,怎样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爱人的父母呢?
(1)尊重
虽然夫妻都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必要收别人的主导和支配,但父母们经验更丰富,所以,子女于是要多听取双方父母的意见,遇事商量着来做。
(2)谅解
有些事情,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作为子女,不能跟父母们争执,要多体谅父母们的感受。
(3)承担
父母们年纪大了,子女应该少让父母干活,自己多承担一些劳动。别让年迈的父母再为干活受累。
(4)切忌争吵
在任何时候,子女都不能和父母们发生争吵。一旦发生争吵,就会产生隔阂,所以即使是父母们的过错也一定要忍让,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平解决问题。
(5)物质和精神安慰
平日多给他们买些好吃的,多给他们一些零用钱,尽量保证他们手头宽裕。当他们身体不适时,更要悉心照料。经常嘘寒问暖,在精神上给予安慰。
如果夫妻双方都能毫无保留、不分彼此地对待对方的父母,夫妻之间就减少许多麻烦,增加许多称心如意,夫妻的生活会更亲密、更美满。
3.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英国《每邮日报》有报道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国近5万名夫妻的生活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是:那些共同负责家务的夫妻比仅由妻子或丈夫做家务的夫妻更快乐。并且据研究,夫妻之间最理想的幸福生活状态是其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要承担60﹪以上的家务劳动。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了在家庭中为男性女性提供平等劳动机会的价值。因此,得出一项结论:幸福婚姻的秘诀是夫妻共同承担家务。
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亲密又很特殊的关系。它存在亲昵性、长久性、发展性和契约性。这些特征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家务劳动中。许多婚姻生活中的夫妻,被繁琐家务问题所困扰。
中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丈夫会把日常生活中的家务活看作无足轻重的小事,这是一个严重错误的观念。看不起做家务的丈夫,通产会把家务活全部交给妻子。妻子会认为,自己和丈夫一样辛苦地在外工作,为什么家务活就非要自己一个人来做?日久天长,伤害的不仅是妻子的身体,更会使妻子产生心理上不公平的压抑感。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婚姻里,妻子外出赚钱养家,丈夫照顾家庭,承担家务。丈夫呆在家里不会有快乐的心情,妻子则也感到压力很大,这样的婚姻也会产生问题。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庭会因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失去和谐,婚姻受到威胁和伤害。
晓欣和丈夫恋爱三年后结为连理。跟丈夫谈恋爱的时候,晓欣就知道丈夫是个不太爱干家务活的人。但是他对自己很关心,生病了会叮嘱自己吃药,下雨了会提醒自己带伞。身边的亲朋好友提醒过她,要慎重考虑,说嫁给一个不爱干家务活的丈夫以后两个人的日子不会好过。可晓欣没把这些话当回事,她总认为丈夫积极上进,没有什么不好。
但等到结婚以后,晓欣才发现现实的婚姻生活与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平日里,家里洗衣、做饭、买菜、打扫卫生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劳动都由她一个人来承担。有一次,她下班很晚,为了能及时赶回家做饭,不让丈夫饿肚子,路上开车太快,发生了交通事故。
晓欣知道自己的厨艺不是很好,所以经常翻看菜谱,每天变着花样做菜。每个周末,都要打扫卫生,为丈夫清洗、熨烫衣服。她认为做家务是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事情,把家务做好了,才是一名好妻子。可是时间久了,她还是觉得不公平。
丈夫对晓欣的辛苦付出,不但没有赞美,而且从来没有说一句关心的话。有时还会抱怨,说她这里做得不好,那儿做得不够,就更别提和她一起分担了。晓她为此发过脾气,但无济于事。
现在,晓欣觉得丈夫从不分担自己的辛苦,也不理解自己。她失去了做家务的兴致,什么活都不想干,也不想做什么贤惠妻子了。两个人已经大不如从前。
这一故事说明,对待家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夫妻感情。如果丈夫经常帮着妻子做家务,可以共同分享到劳动的乐趣,妻子在做家务时就不会感到疲倦和不满,同时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温暖。
一名资深婚姻家庭咨询师说过:“家务低能”是婚姻生活中的“软肋”,也是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年轻的独生子女结婚前在家中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做家务的能力较差,婚后每天围着灶台转,料理家务琐事,时间一长便难以忍受,导致“婚姻死亡”。
徐先生和妻子是大学同学,两人也都是独生子女,谈恋爱时感情一直不错,可自从结婚后,就矛盾不断,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谁来干家务”。离婚之后徐先生无奈地说:“感情再好,遇到洗衣做饭一样没辙!”
其实,夫妻间的很多默契,是在共同劳动中锻炼出来的。比如共同下厨或者照看小孩,是拉近亲密交流的温情纽带。懂得共同承担家务的乐趣,就会体会到经营爱巢的快乐。
小温和小钟是一对八零后年轻夫妻,丈夫小温是一名公务员,妻子小钟是一名小学教师。两个人都是独生子女,有一个两岁大的女儿。
他们都是独生子,结婚以前跟父母一起生活,除了洗洗衣服之外,很少干其它家务活。结婚以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当家务活摆在眼前不得不做的时候,他们经常为谁做家务的事情争执,有时还会吵架。
小钟认为,现在男女平等,她和丈夫都有自己的工作,都很忙,谁也不能单独承担这个家庭的一切家务。两个人凭自觉,谁有时间谁就主动做。
对此,小温找到了一个合理地解决途径:合理分配家务活,根据个人爱好来划分,小温喜欢做饭,小钟喜欢带孩子,谁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都为这个家庭共同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