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6200000018

第18章 与众不同的声音

妥协的人是在喂一头鲨鱼,希望它最后一个吃掉自己。

——丘吉尔

(一)

丘吉尔赋闲期间,世界的政治、军事形势越来越紧张了。1930年3月,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届政府因入阁各党在如何平衡国库亏空问题上产生分歧而垮台。疯狂的野心家、纳粹党领袖希特勒趁机大肆活动,一方面宣称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是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的结果;一方面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宣称纳粹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希特勒的蛊惑下,纳粹党迅速壮大起来。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纳粹党只有10.8万人,到1932年时已经超过了100万。在1932年7月31日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了37.3%的选票,一跃成为德国国会中最大的党派。希特勒趁机施展手段,于1933年1月30日登上德国总理的宝座。魏玛共和国宣告垮台了,德国正式进入希特勒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史称德意志第三帝国。

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排挤其他政党,施展手段迫使总统兴登堡解散了国会,并指使已经发展到数百万人的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辅助警察”,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1933年2月27日,他还一手策划了震惊世界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并将之嫁祸于德国共产党人,在国内掀起了空前的反共浪潮。

随后,他又在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参与下,对德国各邦特别是那些不在纳粹党掌握之中的邦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夺权。从此,各邦的主权被纳入“一体化”,纳粹党一党独裁的统治基础基本确立。疯狂的希特勒鼓吹复仇主义和大德意志民族主义,企图以军事手段称霸世界。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了欧洲的上空。

1935年4月,希特勒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德国将再次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一支规模为12个军、36个师约50万人的强大军队。这一惊人的举措宣告德国已经完全废弃《凡尔赛和约》对其所施加的军事限制,德国的扩军备战从偷偷摸摸的地下状态进入堂而皇之的公开阶段。

丘吉尔就像一个天文学家观察星空一样,警觉地看到了在欧洲上空密布的战争阴云。他愤怒地写道:

“我们以吃惊和忧伤的心情看到:残忍的暴力和好战的狂热甚嚣尘上,对少数民族进行残酷无情的虐待,仅以种族为藉口而拒绝对文明社会为数众多的个人提供正常的保护。”

丘吉尔通过各种方式频频发出警告,呼吁英国政府警惕纳粹德国的侵略野心。但大多数人仍然沉浸在和平的幻想中,将丘吉尔的警告当成耳旁风。工党和自由党都提倡和平主义,主张裁军。工党议员威尔莫特还曾公开宣称:

“英国人民要求……英国政府立即提出普遍裁军的政策,从而给全世界作出榜样。”

而丘吉尔则因主张加强军备建设被称为“战争贩子”和“恐怖贩子”。丘吉尔在一次演说中忧伤地指出:

“我深恐有一天,不列颠帝国……会落入德国目前的当权者的手中。我们将会落到一种可悲的境地,同时也使从事日常工作、爱好和平的广大群众遭受极大的危险。我深怕有那么一天,而且也许为期已不远了……”

尽管丘吉尔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但鲍德温这个圆滑的政治家为了重新当选首相,并没有重视丘吉尔的警告。因为工党领袖麦克唐纳一直致力于裁军工作,并且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鲍德温于1935年6月重新出任首相之后,邀请丘吉尔参加空防研究委员会。但他却对丘吉说:

“我的邀请,并不是想叫你以后不能畅所欲言,而是对老同事的友好表示。”

尽管不能畅所欲言,但丘吉尔依然参与了空防研究委员会的工作。不管如何,在战争即将降临的时刻,每多生产一支步枪,每多建设一处雷达,甚至每多生产一颗子弹,英国的国家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在丘吉尔的努力下,英国很快建成了海岸雷达网,并为海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的这些努力在后来英国反法西斯战争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在国会宣布,他准备重新占领莱茵兰地区。随后,一支小规模的德军部队象征性地跨过莱茵河上的桥梁,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结果,英、法等国对此只是吵吵嚷嚷了一阵子,随即便默认了德军出兵莱茵非军事区的事实。

从此之后,希特勒的行动更加肆无忌惮。对于德国这一公然违反《凡尔赛和约》的行动,英国的一些媒体居然报道说:

“说到底,这不过是德国人回到他们自己的土地上罢了。”

但丘吉尔却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指出:

“侵犯莱茵兰一事之所以具有严重性,是因为荷兰、比利时和法国都因此受到威胁……希特勒已撕毁各种条约,在莱茵兰驻了兵。而且准备永久驻下去。所有这些事实表明,在德国国内和所有邻近的国家,纳粹政权获得了新的威望。一旦这些防御工事完成,随着工程日趋完备,中欧的整个形势也就跟着发生变化……波罗的海各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还必须加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奥地利和其他一些国家,在这个巨大的军事建筑工程完工时,一定会受到决定性的影响。”

此时,鲍德温首相也感受到了来自德国的威胁。他决定在政府中成立一个协调各军事部门的新机构——国防协调部。可是,由谁来担任国防协调大臣呢?

内维尔·张伯伦认为丘吉尔比较合适,丘吉尔对这一职位也抱有希望。但鲍德温坚定自己的意志,决心在他担任首相期间决不让丘吉尔握有实权。

最终,鲍德温首相任命了已年近60岁、且对高级军事管理工作缺乏经验的托马斯·英斯基普爵士担任国防协调大臣。

这对丘吉尔不能不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不过,在政坛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丘吉尔已经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清楚地看出了鲍德温的用心,因此决定平心静气地等待时机。但无论如何,他都要喊出自己的声音,让英国人从和平的迷梦中醒来。

1936年6月6日,丘吉尔以私人身份替国防协调大臣英斯基普爵士写了一个备忘录,主张重新成立军需部,以保证战备物资的生产和供应。但政府却始终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行动。

看着政府在和平的迷梦中久久不愿醒来,丘吉尔伤心极了。他在下议院的演说中严厉地抨击了鲍德温政策:

“政府根本没有下决心,或者他们根本不能使首相下决心……我们就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这些对英国的伟大也许至关重要的宝贵光阴,都让蝗虫吃掉了!”

在不停顿地发表演说,警告国人来自德国的威胁越来越近的同时,丘吉尔还不断敦促英国与法国进一步加强合,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丘吉尔在《每日电讯报》上发表文章说:

“如果法国垮掉了,那么一切都会垮掉。纳粹对欧洲的支配,以及潜在的对世界很大部分的支配,都将是难以避免的了……我们站在一起,给我们找麻烦就很危险,摧垮我们就很困难。”

不巧的是,英国政坛此时再次爆发地震。1936年1月,英王乔治五世逝世,其子爱德华继位为新的国王,称爱德华八世。但爱德华八世风流成性,不爱江山爱美人。他坚持要和一位来自美国的寡妇——辛普森夫人结婚。尽管这是爱德华八世的个人选择,但对王室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件丑闻。

1936年11月16日,爱德华八世召见了鲍德温首相,正式向他表达了自己想和辛普森夫人结婚的想法。鲍德温首相对爱德华八世说:

“陛下,您的想法在精神上是不可被接受的。作为英国国教会的领袖,离婚和再婚都是不被国教教义接受的。此外,大英帝国的臣民也不能接受辛普森夫人为王后。”

为了缓和国王与国会之间的关系,爱德华八世提出了一个结婚方案,那就是辛普森夫人在婚后不拥有王后头衔,她所生的孩子也不能继承王位。但这个方案依然被国会拒绝了。根据1931年制定的威斯敏斯特法案,英国国王头衔和王位继承问题的变动必须经过英联邦各自治领政府的批准。当爱德华八世向英联邦各自治政府征求意见时,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政府正式宣布反对国王迎娶离婚女子,爱尔兰政府表示不关心,新西兰政府则犹豫不定。

爱德华八世无奈地向鲍德温首相说:

“如果不能迎娶辛普森夫人,我宁愿退位。”

爱德华八世非常清楚,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只有这一条了。如果他保留王位,同时迎娶辛普森夫人的话,一定会引发宪政危机。因为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必须保持政治中立的基本宪法方针。结果,爱德华八世成为英国和英联邦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动退位的国王。

国王逊位对英国政坛的冲击很大,官员们都借机改善自己的地位。丘吉尔的一位密友比弗布鲁克就想借助国王逊位把鲍德温拉下首相的宝座,让丘吉尔取而代之。不过,鲍德温首相的手腕很巧妙,他非常平稳地实现了新老国王之间的权力交接。随后,爱德华八世的弟弟约克公爵于1937年5月12日加冕为新的英国国王,称乔治六世。

(三)

乔治六世登基之后,善于明哲保身的鲍德温首相便在“公众的感激和尊敬的热烈气氛中”引退了。保守党领袖、前财政大臣内维尔·张伯伦奉命组阁。

张伯伦不但容不得性格刚毅的丘吉尔,而且很快就与外交大臣艾登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艾登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措施,以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但张伯伦却于1937年7月以个人名义写信给希特勒的盟友、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希望能够改善英意关系,并表示可以承认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地位。

艾登认为张伯伦首相的做法太不明智。随后,他便因与张伯伦的政见不合而提出辞职。丘吉尔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观点与艾登是一致的,消息传来后,丘吉尔很是黯然神伤一段日子。在那些天里,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被痛苦的失眠折磨着。他认为艾登“代表了英国民族的全部希望”,而今这“唯一的希望”也被迫下台了。

丘吉尔对张伯伦的评价很高,但他绝不敢苟同张伯伦的和平主义思想。他曾说:

“(张伯伦是)一个极其精明能干、固执而自信的人。他和鲍德温不同,他认为他对于欧洲整个局势,甚至对整个世界都了如指掌……他不论任财政大臣还是任首相,都严格控制着军事开支。在他的任期内,他是一切紧急措施最有力的反对者。他对当代国内外所有的政界人物都有明确的判断,他认为他完全能够对付他们。他脑子里充满着这样的希望:他要作为一个伟大的和平缔造者而永垂史册。可惜的是,他卷入了其力量绝非他所能估量的洪流之中,遇到了他毫不退缩但又无法抗衡的旋风。”

出于对英国未来的考虑,丘吉尔走上了反对政府的道路。而此时,希特勒也加紧了侵略的步伐。1938年3月11日,德军越过边界迅速占领了奥地利全境,打开了通向捷克斯洛伐克的门户。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永远不得与同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奥地利合并,但希特勒根本没有把《凡尔赛和约》放在眼里。

尽管如此,幻想着永垂史册的张伯伦仍然不愿意放弃对希特勒的幻想。此时,他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便是如何避免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取得独立地位的新国家。这个国家有1400万人口,其中有350万人属于德意志民族。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主要居住在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边界山区——苏台德区。德国并吞奥地利时,希特勒一再扬言希望改善德、捷关系,但在暗地里却为侵略该国做着准备。

开始时,希特勒并不直接出面,而是唆使他在这个国家的代理人、苏台德区日耳曼人党头目康拉德·汉莱因出面闹事。日耳曼人党实际上是德国纳粹党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第五纵队”,汉莱因更是希特勒的忠实走狗,完全按柏林的指示行事。希特勒企图制造一种德意志人在捷克斯洛伐克遭遇困境的假象,借以迷惑友邦,掩饰他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真实意图。

不幸的是,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都没有意识到希特勒的真实意图;再加上他们害怕战争以及战后可能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对制裁德国一事讳莫如深,竟然默认了希特勒提出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自治”的要求。

9月29日,企图通过外交手段保证欧洲和平的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和德国元首希特勒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了臭名昭着的慕尼黑会议,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

9月30日凌晨2点,欧洲“四巨头”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文件上签了字。文件规定:苏台德区捷克人从10月1日起分5批撤退,在10天内完成,最后的边界由一个国际委员会来决定。

在敌人和“盟友”的共同压力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向慕尼黑协议屈服了。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也辞职了,因为“他可能已成为新国家必须去适应的发展的一个障碍”。他悄然离开了捷克斯洛伐克,后来寄居英国。

捷克斯洛伐克这个曾经的工业强国就这样被肢解了。根据慕尼黑协定,希特勒得到了他所要求的一切。德国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了2.8万多平方公里的苏台德区,上面住着360多万日耳曼人和捷克人。在这个地区内,有着当时欧洲最为牢固的防御工事之一,只有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可以与之媲美。更加令人不安的是,希特勒从捷克斯洛伐克获得了大量的作战物资。

同类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隋炀帝的“浪漫小资”带给百姓的是仿佛没有尽头的水深火热,随之,豪强四起,战火烧到了四面八方。在李世民的怂恿下,李渊在太原起兵,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历程。李世民凭着自己的雄韬伟略和善于用兵,将薛氏父子、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一一变成了自己的手下败将,这个年轻的王者显示了非同凡响的才华和气魄。后来,流血事件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以绝对的优势成功地登上王位,历史从此掀开了国胸襟和气度,造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塑造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可汗形象。
  • 温州女老板

    温州女老板

    22个人物,22种人生,22段故事,22种精彩。北大教授郑学益、著名企业家南存辉辉、温籍女歌手白雪、知名用家吴玄等倾情推荐……
  •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本书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普利策从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传奇人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利策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热门推荐
  • 聚合时空

    聚合时空

    有一天,一个患有间歇性失忆症的少年被突然从高空出现的黑点击中。当他醒来之后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全宇宙的智慧生命体都会被选中一两个传送到这里……好了,就写到这了,真麻烦。
  • 至尊武帝

    至尊武帝

    受屈辱,逆修仙,修得无上妙法,俘获绝代佳人!凡间废柴小人物杨默,被兽人灭门,为报血仇拜入人类联盟,从而踏上修仙之路!夺宝库独占鳌头、入混沌翻云覆雨、踏六界唯吾独尊、斗鸿蒙逍遥至尊!动乾坤、踏六界、斗苍穹、破鸿蒙,诛仙逆天屠圣终成大陆第一武帝!
  • 成功之路:当代女性求职择业

    成功之路:当代女性求职择业

    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女性来说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严峻的现实,当代女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就业?本书为你说明。
  • 异样年华的格局

    异样年华的格局

    十六岁到二十八岁,从豆蔻到沧桑,那些细微的伤害,爱恋,经年累月构筑起一道道巨墙,将我们的人生切割的分崩离析......
  • 尚小姐,余生生效

    尚小姐,余生生效

    关了所有的灯,守护着一座城。——席慕容……尚肖的初恋给了一个有婚姻的男人,直到一天懵懵懂懂地被初恋的妻子撞伤才知道真相,然后……“一天之内,给我滚出去。”她窝囊的滚了。滚到了繁华的B市,好不容易走出来爱上了一个似毒药一般的男人,却发现……原来他们是一家!毒药:“是你要我把全部的自己给你看,怎么,看完想跑了?”“……”……B市有个何若水,低调神秘从英国归来,绅士儒雅说不腹黑,硬件软件只有两个字形容:完美。传言他对他的妻子一见钟情,还有一个传说:领证前夕,他的妻子,没带户口簿,他能让妻子的闺蜜,甘愿为他跑腿……求妻子心里的阴影面积!传言他宠妻成痴,简直把妻子当做没有智商没有情商的傻子那般护在身后……可他的妻子,最后却死在了他的何家,他的地盘。……三年后。尚肖一个华丽蜕变的旅游新秀,牵着三岁孩子的手,被一个男人逼至无路可退。那个男人看着被他困在隅角的美丽女人,完美薄唇,撩起一道寒气四射的弧线:“我心爱的妻子,你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爱给我惊喜!”女人却优雅撩起耳边长发,藏了一身的痛和伤,对他疏离一笑:“何总,好久不见。”男人瞥了她一眼,忽然蹲身,一手抱起了她身边正直勾勾盯着他看的娃,转身就走。“你……站住!!!”咬牙切齿。“妈妈……”孩子哭声。尚肖眼睛红了,右手不自知地抚上了左手手腕上独特的表……若情深化作城,让全世界的灯熄灭了,在这座城里,谁不在作茧自缚?!可不是每一份作茧自缚,都能化茧成蝶……
  • 遮天

    遮天

    当我跟我的极品女同桌发生摩擦时,我以为我的可以小心翼翼的进行一切阴谋,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拆穿了,也正是从那之后,我开始了真正守护她的陪伴之路。
  • 在天堂等你:一个高三学生的日记

    在天堂等你:一个高三学生的日记

    男主人公凌云,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女主人公项晓曼,是刚转来的新生。如果不是校运会和元旦文艺汇演,他们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也不会有这个故事,但偏偏在这两次活动中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凌云只不过是为了和项晓曼说句话,他的这一愿望也终于实现了,却付出了意想不到的惨痛代价。项晓曼转走了,但故事却没有结束。起因与结局,你很难联系起来,但经作者细腻的心理解剖,你又不得不相信。
  • 独家婚宠:傲娇妈咪腹黑爹

    独家婚宠:傲娇妈咪腹黑爹

    她是傲娇霸气直率的女特工!却自带天然萌属性……他是沉稳腹黑冷颜的大boss!却对她贱的要死……她明明是讨厌他的,可是不小心讨厌出个娃!他明明是想要捉弄她的,可是不小心却成了娃他爸!“沈希,你还想往哪逃?说,从还是不从?!“小女人瞪着眼睛,气得跳脚,指着面前的死男人大叫,“你把我娃藏哪去啦?”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我是治疗你失眠的药

    我是治疗你失眠的药

    22岁的苏素梦想是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所有有心理问题的人排忧解难,她遇上一个有严重失眠症的英俊男子雷轩然,雷轩然被她的美丽外表和可人性格吸引,却发现她原来是父亲婚外情对象的亲生女儿!于是对她展开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报复,让她彻底沦为他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