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5800000031

第31章 成功是熬出来的(4)

第二天上午,何晓玉叫上那个“胡茬男”副总经理魏聪,一起去了夜巴黎家居城。杨振威热情地欢迎了他们。坐下后,两份合同摆在他们面前。魏聪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时地指指划划,杨振威连忙用笔记上,以便修改。在活动时间及合作费用上,魏聪又与杨振威争取了一下,以便在约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反复修改后,他们双双在合同上签了字。

魏聪将合同装进公文包,对杨振威说:“好!杨总,祝我们合作成功!今天中午我请客。咱们第一次见面,您可要给我面子哟。”

“咱们是要庆祝一下,不过,来我这里,哪能让你请客。我来请。我还要专门谢谢这位何小姐呢。”杨振威对着何晓玉说。何晓玉脸一红,她知道他说的是哪件事。

中午的聚餐,何晓玉一点儿心思都没有,尽管杨庆对她是百倍殷勤,而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细化”活动方案。

经过两周的日夜奋战,方案终于获得了一致赞同,接下来就是执行了。两周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夜巴黎家居广场入口处,打出了“首届京城百姓家居陈设艺术大赛”的巨型条幅及红色充气拱门。各商家的大红气球又飘扬在家居广场上。巨大的电子屏幕循环播放活动细则及注意事项。数万名百姓从京城四面八方赶来,上千名设计师汇聚一堂。

所谓“家居陈设艺术”,说白了,就是沙发放哪儿,花瓶放哪儿,地灯放哪儿等等。这里面是有艺术的,如何搭配最舒适,如何摆放最节省空间等等因素都要考虑到。客厅怎么布置,卧室如何布置,厨房如何布置,都是有讲究的。同一套家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布置方式,这就产生了差异。挑选几十个家庭,利用崭新的家具,在限定的时间内,现场布置好一个空房间,是需要有一定水平的。并不是把几套沙发、几套柜子搬进去就OK了。所以,布置得是否合理,要由专业的设计师们投票来做决定,最后选出胜利家庭。

有了百姓家庭的参与,活动当天,家居城一下子人气大涨。按照“惯性”原理,以后的时间,绝对不会突然“没人来”。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个活动的成功举办,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傍晚,活动结束之前,兴奋的人们还久久不愿离去。

“哎——原来你在这里啊,我找你半天了。”林月说着跑了过来。

“有什么事么?”何晓玉问。

“我接到了一家单位的电话,约我们过去考察,关于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是吗?好啊。什么时候出发?”何晓玉问。

“越快越好!”林月说。

“那就请示一下魏副总,家居城活动一结束,咱们马上出发!”何晓玉说,一想到那个魏聪,她就觉得好笑。

“好。就这么定了!”林月说着跑开了。

为期三天的夜巴黎“百姓家庭陈设艺术大赛活动”,“余热”一直持续了一个礼拜。每天前来咨询的、兑奖的、换礼品的百姓络绎不绝。家居城的商户们个个笑逐颜开。

要说,这次活动搞成功,有一个人最高兴。这个人不是杨振威,因为他担心活动的余热一旦结束,满场又立即恢复当初的冷清;也不是何晓玉,因为,她满脑子是如何打好下一场仗;更不是杨庆,因为,何晓玉仍然不理他,甚至拒收了他赠送的一大串新车新房的“钥匙”!最高兴的人是凯旋新来的副总经理——魏聪!

魏聪着实高兴了一把。人们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想到,他没费吹灰之力,就“火了”。看来,强将手下无弱兵啊,通过这件事还真不能小瞧了陈树枫的手下。更令他高兴的是,有一家大型企业邀请他们去考察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事宜。这块蛋糕,尽管不大,但是也不能让别人抢去了。所以,自己一定要亲自出马。看来,人在江湖要是春风得意啊,想不得意都不行。真是天助我也!魏聪越想越高兴。他坐在陈树枫的办公室,不对,是自己的办公室,禁不住唱起歌来。心想,陈树枫这会儿是在加拿大呢,还是去美国找他老婆去了呢?他不禁抬头看了看墙角的隐形探头,将歌声放低了一度。

“砰,砰,砰……”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魏聪的思绪。

“进来!”魏聪冲门口喊了一声。

“魏总,这是出差的预定人员名单、车辆及差旅费预支表,请您过目。”林月推门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叠文件。

“噢,放这里吧。回头我通知你。”魏聪抬头看了一眼林月,她穿着一身深色职业套装,露出洁白的衬衣领,显得精明干练。这个小丫头平时沉默寡言,但是在公司却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上上下下人缘好的不得了。都说21世纪,人脉决定财脉,将来,她可了不起。

可低头一看桌上的出差人员名单,魏聪一下子高兴不起来了!何晓玉、高松、张乐、白雪……上面竟然没有自己的名字!当然,他不知道,项目拓展部的业务员早就已经具备了“单独行动出击”的能力。但是,在魏聪眼里,没有他的名字,就等于是将他排除在外呀。说白了,项目谈判成功,跟他个人没有任何关系呀。他想了想,对着名单研究了半天,狠狠划去了“高松”这个名字(也许他感到这个名字对他的职位多少产生一些威胁,有一种本能的反感)。然后,在“何晓玉”三个字前面,用很粗的黑色签字笔写下了“魏聪”二字。

升级你的职业经

人必须做出自己的品牌,如果一个人的位置不当,用短处而不是长处来工作的话,他就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反之,如果选择长处来工作,经营自己的优势,则会发挥无限潜能而成功。

全新升级攻略50:人生美在过程

有些人希望自己做一个平凡人,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赚取微薄的收入,这样就心满意足了。他们的要求不高,不是因为他们天生一副懒骨头,而是因为害怕失败!实际上,假如你一帆风顺,处处得意,这并不能证明你有能力,反而显示出你胸无大志。人生目标定得太低,只求得过且过,这是毫无意义的。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除了个人能力和动机外,乐观精神的也是一种竞争优势。也许你在奋斗过程中吃尽了苦头,但要知道最后的笑声才是最甜的,起初的挫折和痛苦只不过是为后来而设的奠基石。据悉,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最后的成功者九成是乐观者。他们为了最后的胜利,任何屈辱都是可以忍受。不能忍一时之辱,很难成大事。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最终的胜利者。只有笑到最后,才会真正体味到“苦尽甘来”;只有笑到最后,才更真切地感受到不一样的心境!

人性丛林中的竞争过程很重要,但结果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结果决定了你的过程,结果一无所有,那么你的过程也毫无意义可言。结果是成功的,你的过程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比如,有人少年得志,在商场上先是如鱼得水而大赚,后来却大赔,最终穷困潦倒而一无所有,那么众人会怎么评价他呢?因此,争取“做最后的胜利者”才是我们在社会中追求的最高战略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标,以下四点是应该注意的:

第一,不要过于看重某一次胜利。如果能取胜尽量取胜,因为胜利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第二,不要过于看重某一次失败。一次小小的失败若是对“最终的胜利”并没有太重要的影响,那就让它去失败吧!

第三,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时刻认识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该如何去实施战术。要对战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眉毛和胡子一把抓,稀里糊涂,甚至当“最后的决战”到来时仍不知所以然,这样势必就会贻误了战机而归于失败。

第四,要保住每次的作战结果。因为只有每次一点一滴的积累战果,才能将自己的实力壮大而作最后的决战。“最后阶段”的胜利也是由人生不同阶段积累而得的,前半生失败,到了老年再去争取胜利,还有力气吗?

但愿你为了“最后的胜利”而能忍一时的屈辱,只有笑在最后,你才能笑得最甜!不要被一时的挫折吓倒,也不要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你应该看得长远些,这样人到暮年,你就会明白,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情景实战案例

承接下来那家企业照明系统节能改造项目,项目拓展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高兴。大家举行了一个庆功宴会。在宴会上,副总经理魏聪接连讲了若干个巴基斯坦的笑话,大家一次笑了个够。林月、何晓玉、白雪三人在沙发上聆听卡拉OK里传出的低沉伤感的音乐,思绪万千。快一年了,回想这一年来经过的风风雨雨,每个人心里都一大堆事。

过了不久,何晓玉他们收到了来自瑞士论坛组委会发来的邀请函。何晓玉与魏聪将作为代表参会。论坛每年在瑞士的达沃斯小镇召开。这个小镇与中国海南的博鳌一样,因为一次论坛的召开,而一夜成名。

早在香港读书的时候,在一个假期里,何晓玉趁着放假期间,就和代维等人一起从他德国的家里,开车去了瑞士,没几天就把瑞士转了个遍。何晓玉想起了几年前,在香港读书的同学及在新加坡工作的同事一起来达沃斯小镇,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大家在小木屋里喝酒畅饮的情景。而现在小木屋不在了,可她脑海里仿佛又听到了当时同学们纯洁无瑕的笑声。

清凉的晚风吹着何晓玉的长发,不知何时,陈树枫悄悄来到他的身边。

“环境不错吧。”陈树枫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说。

“是啊。”何晓玉说。

“要能在这里定居就好了。”陈树枫说。他哪里知道,代维早已在新西兰的一个小镇上给何晓玉建好了一座漂亮的古堡式别墅,是完全按照童话书里公主王子喜欢的样子建造的,并将按照中国的风格装修装饰。代维想实现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曾说过的那句话:“特殊化是针对那些没什么出息的人来说的。男人应该能够换一次尿布、跑一次马拉松、造一所房子、写一本书、欣赏优秀的音乐和在宇宙中飞行。”

凝望着远方,陈树枫意味深长地说:“回想这半辈子,我以前执著于事业成败之中,而忽略了欣赏人生的精彩过程。那时只考虑行为是否有利于达成结果,却不管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过程,即使不喜欢也强迫自己去做,现在才发现自己成为了事业的仆人。”他淡淡地说出这样一段话,有一点“知天命”的味道。这也许是包括何晓玉自己在内的职场人必经的历程。

一年后,舅舅真的升为了局长。何晓玉心想,舅舅升了局长,是不是他也不久将学会像其他官员那样花天酒地四处“签单”?

只要地球每天还在不停地转动,只要太阳每天仍然普照大地,8小时内外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永远都不会结束……

升级你的职业经

过程虽然重要,但结果代表着成败。短暂的风光犹如一夜的昙花,也许美好过,但是只在记忆中;而梅花虽没有昙花来得热烈,但却为整个单调的寒冬点缀着一抹色彩。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

    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

    本书精心选编了古今中外的名人成功故事,其中包括名人的人生经历,还包括名人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青少年在人生旅程中应该具有的重要资本,旨在帮助青少年确定成长方向和目标,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修炼成熟的心智,取得人生的成功。
  •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
  • 幸福女人的心灵处方

    幸福女人的心灵处方

    本书通过探究女性内心的奥秘,挖掘问题深层的根源,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是针对女性朋友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存在的“心病”,进行会诊治疗的经验总结。
  • 职场潜规则

    职场潜规则

    本书一开始就颠覆了“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只要自己做得好就会成功”的传统想法。个人主义不再存在,人际互动才能带领团队创造新局面,而人脉存折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的最好投资。了解职场潜规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明哲保身,以对抗职场的黑暗面,避免成为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本书将职场求胜法则,有条理地加以整合,让读者更能深刻体会与融汇贯通。
  •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人生路上的风景也许总是山重水复,却不见柳暗花明;前行的旅程也许总是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你也许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虔诚的信念也许会被世俗的尘雾所缠绕……这诸多的不如意,都可能导致你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情绪失控。本书从平定抱怨、自卑、自负、愤怒、焦虑、疲惫、忧郁、后悔、挫败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平定这些情绪的方法,以使人们迅速摆脱这些消极情绪的困扰,摆脱所处的困境,并最终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热门推荐
  • 阴阳魂诀

    阴阳魂诀

    他是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炼狱中的杀手,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一个异界大陆,好吧!既然重生一次,就必须要自己做主的活着。NND!你大爷我好不容易有个温馨的家,你们竟然敢破坏,来来来,让大爷告诉你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敢打我媳妇儿的主意?媳妇儿,快快变丑,把他吓跑!!@!!!TMD!你竟然是最坏的那个,看我不收了你!!!看异界杀手如何翻转他的人生!
  • 宠妻成后:陛下,请止步

    宠妻成后:陛下,请止步

    九世轮回成就天眼之谜。他一国之君,野心勃勃,心狠手辣却永远笑脸迎人过着卑躬屈膝的生活。她一国王爷之女却过着小心翼翼东躲西藏,处处被人追杀的乞丐日子。他们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必然?她开启轮回之眼之时,他走向巅峰之路之初。“景慕雅,你只是朕手中的一颗棋子。"”是,我只是你手中的一颗棋子。“一起来见证他们的逆袭之路吧【故事纯属虚构】
  • 校内极品魔少

    校内极品魔少

    脑袋被人拍了一砖板,王兵灵魂却意外与异世意外陨落的大魔头的灵魂融合,菜鸟学生王兵,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修魔之道,横扫都市!
  • 异能幻想剑曲

    异能幻想剑曲

    平凡的陈晨,在一次接触里世界的遗族陷阱中面临死亡,被神秘的轩辕雪月所救,一个异能为主的奇幻世界就此展开真面目
  • 武侠之八寒地狱

    武侠之八寒地狱

    为侠者一生所求,除魔卫道,不正是为了此情此景,为了这些人脸上的笑容?
  • 不朽邪王

    不朽邪王

    古往今来,相传天有九重,九重混沌天、八重太玄天、七重清虚天……而少年叶问天的传奇之路,则起始于第一重天泰阳天。古老的神魔复苏后,神州世界风云涌动,且看少年叶问天携不朽神器与逆天神诀,一路战天骄、诛神魔,横九天十地、扫八荒六合,书写一段第一重天的不朽史诗。
  • 斑一驳

    斑一驳

    学校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地方,这里见证了太多青涩年代的悲欢离合,或许我们的故事在这它历史的长河里并不浓墨重彩,却成为每个人一生都难以忘却的珍贵回忆,本文描写的是青春里的一段回忆,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年轻。。。
  • 神奇宝贝之小志传奇

    神奇宝贝之小志传奇

    来自地球的少年小志,在一次偶遇下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
  • 驱人者

    驱人者

    凡人都有私欲,无外乎凭外力为自己躲灾避祸、争权夺利,能驱使机械的人只需数日之功,能驱使鸟兽的人就要数月之功,如果要成为能驱使人的人,那是虽然用尽十年之功也不一定能修成的。
  • 天涯绝刀

    天涯绝刀

    他有爱人,爱人是一柄刀。他冷血,他杀人从不用第二刀。江湖上人人相传他有两把刀,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人亲眼看到过着第二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