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不是旅行,不是想走就走,想停便停。
人生是珍惜,是爱的经历,
是接受也是放弃,
是面对也是逃避,
是期待也是悔恨。
人生是一场不完美的戏,
没有胜负结局。
——读小说《腰门》有感
题记:在2009年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江西女作家彭学军创作的文艺类图书《腰门》首次获奖。该书讲述的是一位六岁女孩沙吉被寄养在湘西小城温婉、善良、坚韧的云婆婆家中的特殊生活遭遇和成长历程。本文是看完此书后的读后感。
陌生的玩伴,熟悉的知音;短暂的相处,长久的友谊;默契的神情,决绝的别离……在那个古朴的小镇里,埋藏着一个孩子如梦的童年。
腰门好像就是那个镇子里,通往每个人心中的门。或许是思念,或许是梦想,或许是爱恋,亦或许是其他什么灵秀的心之属地。然而在那个地方,谁都是平凡而特别的,特别是孩子的心灵。
他们会把腰门当作“妖门”,趴在腰门上迎接每个黄昏来临的小妖精;他们会把别人的赞赏放在心上,并且久久不忘;他们会为了没有语言的友谊而默默付出;他们会为了同伴的前程,而委屈地埋怨朋友怎么就不联系自己;他们也会因为姐姐的开导而相信大人打自己其实是爱自己;他们也会自私地因为自己对一个人的喜欢而委屈和妒忌……
孩子的心是澄澈的,就像沱江的水一样。
他们敢爱敢恨,丝毫不用顾忌会有谁议论自己。可以为自己的容颜忧愁或开心,为自己的成长欣喜若狂……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他经历了什么,我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他也不知道。但我们都在长大。”这是主人公沙吉的感叹。或许就在这时候,也或许没有确切的时间,只是在冥冥之中,她开始长大。
这样的一段在那样一个安静祥和的小镇里发生的事情,不算轰轰烈烈,却是如此的打动人心。《腰门》的作者彭学军是一个细腻的作家,无论是从情节、笔触还是手法上来说。这样一个个片段,被“父母双双去修建铁路”的背景自然地串接在一起。在那个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交通也逐渐便捷起来的时代,这个小镇却依旧可以那样纯净,不被打扰。即便到了后来“梧桐巷也变成了一条商业街”,而使沙吉油然而生“这让我有点遗憾,我喜欢这条巷子原来的样子”的叹惋,这个镇子的每一条交错纵横、曾让她迷路的小巷,都成为沙吉心中美好的仙境——每一个伙伴都不是能终生相伴的,有些惆怅,有些失落,有些遗憾,但也正是这些瑕疵,才让这个地方显得更加神秘和亲切,就像木雕上天然的一对黑斑,刚好成了雕刻后的蝉的眼睛。
随着人们越来越善于享受,所谓的旅游胜地也越来越多。每一座古城都刻意地被修建得古朴多姿,但是每一座都那么喧闹和嘈杂。那座傍水的小镇终究还是逃脱不了成为旅游区的命运。每个人怀揣着寻找远离城市繁华的安宁而来,留下金钱和挥之不去的喧哗。
腰门是孩童的门,因为只有孩子才会忽略山水,去痴痴地注视山水边的人;因为只有孩子才会忽略繁华,去呆呆地喜欢繁华后的尘;因为只有孩子才会忽略常识,去冥冥地追逐常识外的魂。
他们好像痴人说梦,但实际上孩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人们始终不能知道,古镇里最吸引人的,不是震撼人心的美景,而是身边刻骨铭心的生活。
Never Let Go
——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那天去电影院看了3D版《泰坦尼克号》。
首先想说,美国人做的片子真的好精致,时隔那么多年,陈旧的片子还能制作得像新拍的一样,制作团队所花的功夫是值得的,因为经典难以被超越,这种做法至少比国内翻拍名着的举措高明些。
Titanic又叫“梦之船”,的确,她就像一场梦,和Jack、Rose的邂逅一样,像一场梦。
我们或许会埋怨那个当初为了登载在报刊头版头条的船东伊斯梅先生,但我们又似乎不该去对他进行过多的、肤浅的、没有意义的批判。因为Titanic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悲剧,是贵族人充满交易、挥霍钱财与虚荣的奢侈场所,同时也是三等舱穷人一生中最珍贵的一次旅行。三六九等的分级,在船客们的眼里是那样司空见惯,没有人想要站出来反抗,只是安静地享受眼前的一切。却也是在这样一个可爱的地方,萌发出一段真正意义上刻骨铭心且充满意义的爱情。
在我还未看过此片之前,我一直把Jack与Rose定义成一部经典影片里的两位经典的角色,并且对他们唯一的了解,仅仅只是在一些娱乐节目中,看过人们用他们在船头俯视大海的经典动作来调侃、搞笑。
但在看片子时,我真真切切认识到什么是爱,爱不是肤浅的卿卿我我,也不是庸俗的家族交易,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随意说出口的字,而是一种坚定,一种勇敢,一种笃信,永不放弃。“never let go”是Jack让Rose在生离死别之时许下的承诺。
有一种勇敢是“you jump,I jump”,有一种信念是“I will never let go”,有一种爱是“I promise”。Rose对Jack说,等船靠了岸,就跟他走。但船永远靠不了岸,这是遗憾,是缺失,是悲剧。但当Rose白发苍苍、满面皱纹之时,对于那段记忆,她并不是揪心地不愿回首,而是满脸温暖地微笑。她说,女人的心就像大海,她埋藏了大半辈子的记忆。可能就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完美,所以对于这样充满期待的感情,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但他们无怨无悔,或许这样就够了。至少比庸庸碌碌一辈子强得多了。Jack的确是幸福地离开,他那样幸运地赌赢了一张Titanic船票,那样幸运地遇见了一位令他倾心的女子,那样幸运地与她共度危及生命的灾难。
在死亡面前,多少人不择手段地逃生,多少人露出了本性与丑陋的嘴脸,多少人到了死还惦记着名望与金钱。坐在救生船里,他们缄默,他们忏悔。那么多妇女与儿童丧生,代替他们活下来的却是一些“绅士”!但我们确实无权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反面评价,试问,倘若你在场,且你不是妇女也不是儿童,你会不择手段地保命吗?回答一定会有很多种。
Titanic是一次虚荣与真实的较量,是一次生命与自然的较量,是一次丑与美的较量,是一次真爱与灾难的较量。
被救之后,工作人员登记姓名时,问Rose叫什么名字,她回答说:“Rose Dawson.”Dawson是Jack的姓。也正如她对Jack承诺的,她将永不放弃。之后的她,携着对Jack那份深深的爱与追念,开始了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面对。一切还是那样美好,就如一场梦,只不过这场梦反而叫醒了每一个人。不论贫穷与富有,美丽与丑陋,勇敢与懦弱,宽容与自私,成功与失败,每个人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忏悔过去,祈祷未来,并且每个人都应该更热爱生活,更珍惜爱。
拥抱着你所拥有的一切吧!Never let go!
人格的宗师
——电影《叶问2》观后感
电影《叶问2》,期待已久了。
步入影院就有些激动,不知道第二部拍得怎么样呢。其实我最期待的还是饰演叶问的甄子丹吧,他演的角色总那么有味道,包括《十月围城》里落魄却充满责任感的沈重阳。
叶问一直留给我一种沉稳而有内涵的印象。在黄粱(黄晓明饰)年轻好斗性格的反衬下,叶问的平和及谦而不卑更令人不由得恭敬地喊一声“叶师傅”。《叶问2》所表现的叶问,不是自命清高、一味谦逊的武林高手,而是为了生活而奋斗的普通老百姓,这也体现了人性有责任感的一面。我想,若只是武功盖世而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那么这个人永远高超不了,至少人格上的高尚也是叶问成为宗师的原因所在。
他是一个平凡的百姓——他也会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招徒的目的,除了要把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发扬光大之外,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先交学费吧”这句话配上那憨厚的笑容,让我会心地笑了,但不仅是付之一笑,这句话体现了他是家里的支柱,家里的希望。令人没有一丝厌恶情绪,相反是油然而生的尊敬。
他是一个不凡的武师——他有着令人心生敬畏的国家尊严感。和洪震南(洪金宝饰)一样,他们是“为生活我可以忍,但是侮辱中国功夫我绝不能忍”的武师。面对拳王“龙卷风”等洋人的挑衅与藐视,洪师傅与叶师傅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扞卫国家的尊严。洪震南顽强地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叶问在打倒“龙卷风”之后,说了一番话:“这次的胜利并不是为了证明中国的武术更厉害,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彼此尊重。人的地位可以有高低之分,但人格不应该有贵贱之分。”叶问是这样,洪震南是这样,与之相似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我想这样才是学武的最高境界。
对于“龙卷风”的一席“愿勉为其难用中国传统烧香来计时比武”的宣战的话,叶问站出来说:“中国人烧香除了用于计时,还有更深厚的含义,那就是谦逊。”与徒弟黄粱谈心时,叶问告诉黄粱,中国武术的精魂是“中和之道,不争之争”。尽管我没真正接触过武术,但是我想,武术比的不是气力,而是人格。
叶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发扬的。而现代人却往往不能很好地诠释它,这或许与当代安逸而机械的生活有关吧。希望《叶问2》这部好片子给大家呈现的不仅仅是两个小时的紧张刺激,还要有自我反省。当今人们常说的“我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之类的话,现在已不能体现一个人有多么多么的爱国,我们也没必要用花哨的语言来体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付诸行动地对国家负责,而不是停留在宣誓的阶段上。
不能做叶问那样的一代宗师,至少,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我们要有对家的责任心;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们要有对国的责任心。而这些,都是《叶问2》告诉我的。
孔子的境界
——电影《孔子》观后感
在现在这个影视市场上,影迷们大多关注《三国》《水浒》等情节跌宕、场面壮观的电影,而此时,很难得地出现了一部尊重历史的电影《孔子》。主演周润发,生动地展现出了孔夫子及其发扬的“仁、义、礼、智、信”等主张。
很令人感动的是他的“礼”,他拜见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总是要一叩再叩,一拜再拜,一套当时所谓的“旧礼”却显得他格外地注重礼节,不顾旁人如何说他所行的礼是“旧礼”。且南子的出现,两人的对话,更体现出孔子的礼。
不仅如此,片中的“义”也时时打动人心,孔子失意离开鲁国之时,弟子颜回跪倒在夫子的面前说:“夫子是光,学生是影。夫子到哪儿,学生就到哪儿。”这师生之情深,打动着我。颜回的死,并非某些网友所说的“愚”,而是“义”,那些网友认为他没有必要为了几本书葬送生命。大错特错!若没有当初颜回的竭力挽救那些书籍,恐怕如今我们能看到的着作便会少之又少了。至于师生众人分喝一碗马肉汤的场面,有网友也对此进行批判。而我要说的是,不论是老掉牙的“孔融让梨”,还是片中的分喝马肉汤场面,无不透露着人与人之间情之深意之切。不得不说,这人与人、师与生之间的“义”是人们永远上不完的教育课程。
片尾,师生回到鲁国——他们的父母之邦时,孔子及其学生们再度跪倒在鲁国城外,行了一个深深的跪拜礼,而这个行为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礼”了,还有对国的“义”,从孔子沧桑而颤抖的身躯里,窥见的又何止是衰老?似乎,更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精神。
我在网上搜过关于《孔子》的影评,肯定此片的网友大有人在,而批评此片的人也不在少数。而造成这种认知差异的,只能说是对孔子思想理解的差异。
《孔子》在我看来,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人文影片,记录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情节,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南子说:“世人可以理解夫子的颠沛流离之苦,却无法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锤炼出的至高境界。”正如孔子所叹“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之意,孔子的那番境界,还是留给后人们细细体味吧。
文化的味蕾
谁成就了餐桌的美味?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专题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个地方的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串起中华儿女浓浓的乡情与民族情结。同时,在美食制作的背后,一代代辛勤劳作默默付出的普通劳动人民也得到了应有的赞扬与歌颂。看完第一集后,我有如下感想:
影片结构上,导演使用了大幅度空间跳跃的结构安排方式,同一食材在不同空间的使用把天南海北联系起来。例如,片中在讲述完卓玛与母亲挖松茸之后,就切换到老包挖竹笋,紧接着又由老包挖竹笋切换到老黄与儿子腌制火腿,这样的空间跳跃,加快了整部片子的节奏,使内容更加紧凑,加大了影片的信息量。
拍摄手法上,导演运用大量的延时摄影手法展现云卷云舒、日落日升,呈现出人们平日里肉眼无法看到的视觉奇观,展现出大自然的奇美壮观,表达了对这篇辽阔土地的热爱和感恩。
在镜头运用上,为了呈现美食的魅力,导演大量使用特写、小景深镜头,把食物的色泽展现得十分完美,勾起观者食欲;导演还对制作食物的人进行了特写拍摄,体现人民劳作之艰辛。
光线选择上,本片处理得十分细腻,例如,卓玛找到松茸时,光线明亮,反映出人物内心情绪的喜悦;大量使用了逆光、侧逆光刻画劳动场面中的烟火,让人感到劳动的美好、神圣。
听觉安排上,也为观众奉上了一桌音乐盛宴。在表现大自然的恢宏气势时,音乐则大气、磅礴;在表现人物内心焦虑心情时,音乐则略显急促;而在表现人物愉悦心情时,音乐则轻快、灵动。此外,片中还大量使用了同期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呈现,展现了食物背后人类的生存法则与生存智慧,暗示着我们:当今天的我们远离自然,坐在城市的舒适角落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通过挥洒汗水与智慧而成就餐桌美味的普通劳动者。
怒放的生命
电影《红高粱》是华语电影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它通过联系三代的、以过去时倒叙的手法、夸张的色彩运用,呼唤了一种蓬勃、无拘无束的生命力,是一部生命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