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300000007

第7章 本职(6)

好事办好,说起来轻松,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坏事变好事更难。好事办成了坏事,这方面的教训过去是有的。如某设区市为了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打造其核心增长力,想把某城市的几个乡镇划拨出来,结果酿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所以,媒体首先要在舆论上把好关。

文章要尽量不讲官话套话

我们在看突发灾情新闻稿时,有一句常见的话:“目前灾区群众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井然。”这话很正面有效,但有点像套话,最少是模式化。我的观点是:新闻可以用一点规定用语,如“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新闻消息”、“事故正在进行调查,有结果会随时通报”等。但最好的办法是将事情的情况写详细一点、透明一点。捂的结果往往是引来更多的猜疑,谣言更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详细一点和透明一点可以让读者了解更多事情的真相,也是政府自信、媒体客观的表现。如多写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和干部群众交谈的内容。用细节来表达人心稳定、秩序井然,这比干巴巴的几句套话要好得多。

城乡统筹发展不能只图形式

赣中某县是个小县,人口集中,他们把全县的初中生集中进城上学,并说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后来我还问过一名县中学校长,他也说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是大趋势。问其原因,他说是为了拉动城市消费,扩大城市框架。)我认为,让农村全部中学生享受城里一样教育的待遇,看上去很好,很光彩,实际上是有点不切合实际的做法。这是因为全省很多县市是人多地广,生源不集中,如把中学生都集中到城里来,城市压力太大,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学生扎堆也不能安心学习。

如今一说“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建房子,把农民集中起来居住。城里有城里人居住的好处,乡村有乡村生活的优点,真正的城乡统筹应是把城乡优势互补,实现最佳环境的呈现。

“一锅端”做法往往走极端,不利于事物的全面发展。涉及政策导向问题是方向原则问题,要因地制宜,不能含糊,不能操之过急。

这是我今天处理教育稿件的一点体会。

副刊是报纸的一张文化脸谱

井冈山副刊,我该为您说点什么?

我1983年由时事组调到文艺处,到2006年去群工部,23年与这块文艺副刊有关系。从编辑到主编,从分管文艺副刊副处长到全面主持工作主任,我目睹和见证了这块文艺副刊的成长和繁荣。

在以新闻报道为中心工作的报社,新闻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正道”;副刊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补充部分,是摆在次要位置的,始终姓“副”,这是实话。理由是:记者里外吃香,编辑默默无闻;职称评定、职务提升、奖金收入、荣誉获得,记者都比编辑要略胜一筹,这是事实。所以,“重采轻编”在新闻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编辑中,新闻稿件的编辑因要和省市县宣传部和企事业单位打交道,还有点“实权”,而文学副刊的编辑只和文学圈子内的人交往,在新闻单位的大聚会时,没几人会认识文学副刊编辑的。何况在文学地位一落千丈的今天,许多青年不再以爱好文学为荣了。在这个以权力决定身价的大千世界,人生价值也要在你手上有多大权力这个天平上去衡量和认定。

走过从前,结合副刊,想到编辑的经历,我要说的是六个字:奉献、坚持、责任。

奉献不要多说,编辑就意味着奉献,不图名、不图利,有时还要受委屈,遭到冷落和埋没;坚持就是坚守阵地,为先进文化鼓与呼,在低俗化、快餐化、弱化成流行化的当下,坚持高品位、高品格尤其可贵;再就是责任,我想多说几句,这是当前中国人流失最多、急需补充的东西。没有责任担当的民族是最没有作为的民族,没有责任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人。如今,责任意识因结构调整等因素冲击下,已经淡化得像水中捞月,看得见捞不着了。农民种田不交公粮,弱化了对国家的责任;工人以“打工者”身份出现,只为钱干活,也少了主人公的责任。有的父母溺爱子女,实际上是对子女未来不负责任;有的国家公务员消极怠工甚至贪腐,是对党和国家不负责任。责任意识,是干好编辑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最可贵的品质,从这一点出发,副刊编辑为全民责任意识的强化提供了一个楷模,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在井冈山副刊千期纪念的时候,我主编了一本作品集,把新时期以来的井冈山副刊发表的好作品结集出版,书名为《无声瀑记》,意义深远,象征当编辑的奉献精神。在井冈山副刊1500期,我策划了纪念活动,请了北京的专家到会,扩大了副刊的品牌影响。井冈山副刊的作品也多次获得过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类)最高奖。井冈山副刊目前已到了1800多期,越办越好,一个副刊能坚持这么久,作者涵盖省内几代作家,声远全国报纸副刊圈内,这在省级党报中是不多见的。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文学绿洲,作家摇篮。

我站在此“山”,放眼文海,只想说一句话:文学之山高万仞,民族脊梁铸千秋。

文字功底是编辑的看家本领

当编辑不但要善于把好政治关,还要善于把好文字关,这是当编辑的基本功,也是水平高低的体现。察疑,是编辑的一种职业修养,编辑工作的生命是价值判断。编辑的功底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是平时的长久的工作实践才积累而成的。老编辑“老”在文字水平上,他们看过的大样,我常常是仔细琢磨,认真思考,为之叹服,真能学到许多自己不曾掌握的知识。

当下报纸上的文字用法差错和不规范问题太多了。举个例子:“解决”这个动词,意思是处理问题,使之有结果。如解决困难、矛盾、问题。可报纸上经常出现“解决重大隐患”的句子,这里应用“消除”;又如:“解决燃眉之急”,应为“解救”;“解决就业门路”,应为“开辟”、“打开”;“解决行业不正之风”,应为“纠正”。

还有,和风是指春风,朔风是指冬风,金风是指秋风,熏风是指夏风。可有人在夏天写“金风送爽”,在秋天写“和风细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用新观念统领工作这个可以有

今天编某县村村通广播正式开播一稿,文中说,乡镇圩场上的高音喇叭又响起来了,每天早中晚都能听到中央、省市县以及本镇的新闻,还有农村信息、天气预报等。

这是进步,还是“复旧”,我一时拿捏不准。我有公社广播员的经历,知道那年代高音喇叭广播动人心弦的情景,那是一种美好的生活记忆。时代变化了,如今听广播的人不多了,连晨练的老人都是用手机听新闻和天气预报。现在再用高音喇叭去吵醒不用早上出工晚上并开始有文化生活的农民,好不好?是不是农民都进城了,乡村太静了,来点喇叭增加点热闹气氛?还是要保证党的政策入村入户,才增加这一思想教育措施?不得而知,我要作调查再作结论。此稿先放一放,待发。

我的感言是,时代进步了,农村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特点,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才能有新效果、新业绩。好的传统要保持,关键在于创新,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人民大众的需求着想,就能把事情办好。

发有个性的作品要承担风险

我曾在井冈山副刊编发了一篇纪念张志新的诗歌。

张志新作为一名普通的党的宣传战线干部,在那个思想盲从的年代,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自己的认识高度、有自己的坚定立场、有自己的生死观念,为了追求革命的真理和民族的未来,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的确不可多得。她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一个能写进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英烈传的人。如果中国多一些像她这样的人,中国的民主文明进步将大大加快其步伐。我特别欣赏这么几句诗:

只因你沉思的慧目,中国三代人触电似的感到革命者的痛苦、美丽和尊严。

只因你是光明,我们痛恨一切黑暗。

只因你的大苦大难,中华民族其将大彻大悟?!

我喜欢张志新这个形象,首先是她的美丽、她的风度、她的气质。有美丽外表的女人,有自己思想的人不多;而有思想的女人,其外表往往不美。我把报纸上发表的纪念张志新的长篇通讯、评论、诗歌、插图,以及新华社发的张志新照片,剪贴成一本专辑,经常拿出来翻看,常受感动,引我思索。

写的这里,我又想起我编的另一首诗歌《欠账的不是梁三喜》。

这是一首对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中英雄人物赞扬的诗,诗的旨意在于批判极“左”路线,牺牲的烈士生前因贫困欠了不少债,可欠账的不是梁三喜,是那个年代的极“左”路线。观点犀利,锋芒毕露,撼人心魄。此诗在党报发表后,有人打电话为我和作者担心。还好,风平浪静,可见思想解放程度已到了一个新高度。

头条应把经济和文化新闻并重

在头条新闻安排上,经济新闻往往占先机,文化新闻往往只是陪衬,难上头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趋势下,可以理解,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固定下来,那就不容易做到创新,也就不能让读者满意。

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发《(引题)一把二胡一万三 一把古筝四万元(主题)“敦煌”身价文化铸》短文,消息题,通讯体,有事情、有人物,有因、有果,还配照片,附上记者手记,是个好头条。做到了事情是新闻,吸引了读者;有新闻人物,抓住了新闻主体;报道形式多样,言简意赅;最重要的是突出了文化这个内核,提高了文化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我们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结果往往是“文化搭空台,经济也没戏”。文化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反作用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要知道,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就越突出。随着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文化与经济日益一体化,文化力与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等共同构成综合国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荡舟、文化添彩”,文化正从新的层面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然而,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总量20%以上的份额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巨大空间。重视文化在各方面包括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重视文化新闻的地位,就是新闻界重视文化这个发展战略方针的一个具体体现。

珍惜这份多年积淀的情感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从深圳打来的电话,是一位多年交往的文友打的,他身边还有一位我熟悉的文友,他们在一起,想到当年在省报副刊投稿的经历,想到我这位责任编辑,就打个电话来问候。电话里话语亲切,充满情感,令人感动。

编辑和作者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基础上的友谊的固态,是经过长时间打磨而光亮的。编辑以发现优秀作品为己任,让默默无闻的作者脱颖而出为荣光;作者以相信编辑的慧眼而投稿,常常背着人情债而呕心沥血。缘分啊!

同类推荐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本书是小说家张楚的一本散文集,由“野草在唱歌”“窥书窥心”“风行水上”“人与事”4辑27篇文章组成。内容涉及对青年时代的回忆、对读书交友的回望、对创作历程的回顾;语言流畅平和,平和之中又饱含深情。
热门推荐
  •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 不流泪的青春不是青春

    不流泪的青春不是青春

    故事围绕女主白羽柔和她身边的好朋友展开,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青春年少的她们如何在曲折的青春中成长。即使疼痛但不后悔曾经爱过,即使最后不能在一起也要祝福。
  • 我不是魔头

    我不是魔头

    盘古开天,三界鼎立,群雄并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道不公,我便踏碎这大道!人心险恶,我便杀尽这走狗!天下之大,岂无我容身之处?修灵之日,坠魔之时。成魔还是成神?决择在我!
  • 剑指至尊

    剑指至尊

    一指山河碎,一剑星辰落。元莲大陆,势力纷乱,家族,宗门,皇朝,各大势力争斗不休;种族林立,人族,妖族,魔族,兽族,各族斗争不断。看顾扬如何从一个废材突变成天才,成为妖孽一般的存在,在这个天才辈出的时代里,走出自己的路,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我爱的少年叫易烊千玺i

    我爱的少年叫易烊千玺i

    她费劲一切准备考上他的那个学校,而却考上了别的学校,令她开心的事,他转到了她在的那所学校,和她成了同学……而最后…他真的不属于她了吗?
  • 修真之极品私生子

    修真之极品私生子

    他是现代典型的纨绔浪荡子,他是修真界的废物点心,他是高阶修士眼里的唐僧肉,无论男女,是雌伏还是雄起,他的一生注定波澜起伏。。。。
  • 狼气弥漫:盛世蝶欢

    狼气弥漫:盛世蝶欢

    他是妖界的帝王,狼界的主宰。她是个久居府邸的哑巴小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日,窗外飞来不明物。她惊吓,张嘴一下,就这么惨的进肚子了。她醒来时,已经在棺中躺了一个星期了。四周一片红帐子,喜字当头,她竟然是躺在棺中不能动,眼睁睁的看着和陌生男子举行奇怪的婚礼。事后,才知道,这是自己的婚礼,她咬牙,本小姐是要过单身贵族的,不能结婚!逃跑当天,路遇苍狼群,差点成点心样被撕;红眼猫头鹰,倒掉树上拉长舌头,差点被吸血;误闯坟墓,被奇葩黑白无常铁链拴着像个小狗样带走。然后,所谓的‘夫君’出现,冷眼笑看她的狼狈样。被救后,他化身为狼,不,他本来就是狼,强势的掠夺了她一夜。
  • 牵手不要说再见

    牵手不要说再见

    苏向晚曾经视厉天希如命,却在婚礼上惨遭他的抛弃,只因她是苏家的私生女!四年后,苏向晚带着一身荣耀回国,却在父亲的迫害下,不得不嫁给厉天希同父异母的哥哥。厉承熙给了苏向晚所有的宠爱,用他的柔情暖化了她冰封的心!“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这里,就在也装不下任何人,我很感激,最终你还是爱上了我。”厉承熙手指着自己胸口的位置,柔情蜜意。苏向晚勾唇浅笑:“遇上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爱上你,是我最美的际遇!”
  • 绝品战尊

    绝品战尊

    林归,原本是家族的一个弃子,因为修炼天赋太差,使得修为一直都停留在二星武徒境界无法提升,也就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林归被家族成员百般刁难,废物林归之名传遍四周。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林归得到奇遇,获得逆天功法《万法不灭诀》和超级神器十方天鼎。从此以后,林归霸气的人生开始展开,修炼最好的功法,泡最靓的妹子,剑指苍穹,脚踏诛天,一路高歌猛进,战乱域,战大陆,成为大陆的武道至圣,而后飞升,九天神界,唯我独尊,一路战杀,最终成就绝品战尊。
  • 暖墨倾心:樱

    暖墨倾心:樱

    喜欢可加阿涵Q.277499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