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300000007

第7章 本职(6)

好事办好,说起来轻松,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坏事变好事更难。好事办成了坏事,这方面的教训过去是有的。如某设区市为了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打造其核心增长力,想把某城市的几个乡镇划拨出来,结果酿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所以,媒体首先要在舆论上把好关。

文章要尽量不讲官话套话

我们在看突发灾情新闻稿时,有一句常见的话:“目前灾区群众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井然。”这话很正面有效,但有点像套话,最少是模式化。我的观点是:新闻可以用一点规定用语,如“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新闻消息”、“事故正在进行调查,有结果会随时通报”等。但最好的办法是将事情的情况写详细一点、透明一点。捂的结果往往是引来更多的猜疑,谣言更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详细一点和透明一点可以让读者了解更多事情的真相,也是政府自信、媒体客观的表现。如多写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和干部群众交谈的内容。用细节来表达人心稳定、秩序井然,这比干巴巴的几句套话要好得多。

城乡统筹发展不能只图形式

赣中某县是个小县,人口集中,他们把全县的初中生集中进城上学,并说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后来我还问过一名县中学校长,他也说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是大趋势。问其原因,他说是为了拉动城市消费,扩大城市框架。)我认为,让农村全部中学生享受城里一样教育的待遇,看上去很好,很光彩,实际上是有点不切合实际的做法。这是因为全省很多县市是人多地广,生源不集中,如把中学生都集中到城里来,城市压力太大,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学生扎堆也不能安心学习。

如今一说“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建房子,把农民集中起来居住。城里有城里人居住的好处,乡村有乡村生活的优点,真正的城乡统筹应是把城乡优势互补,实现最佳环境的呈现。

“一锅端”做法往往走极端,不利于事物的全面发展。涉及政策导向问题是方向原则问题,要因地制宜,不能含糊,不能操之过急。

这是我今天处理教育稿件的一点体会。

副刊是报纸的一张文化脸谱

井冈山副刊,我该为您说点什么?

我1983年由时事组调到文艺处,到2006年去群工部,23年与这块文艺副刊有关系。从编辑到主编,从分管文艺副刊副处长到全面主持工作主任,我目睹和见证了这块文艺副刊的成长和繁荣。

在以新闻报道为中心工作的报社,新闻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正道”;副刊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补充部分,是摆在次要位置的,始终姓“副”,这是实话。理由是:记者里外吃香,编辑默默无闻;职称评定、职务提升、奖金收入、荣誉获得,记者都比编辑要略胜一筹,这是事实。所以,“重采轻编”在新闻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编辑中,新闻稿件的编辑因要和省市县宣传部和企事业单位打交道,还有点“实权”,而文学副刊的编辑只和文学圈子内的人交往,在新闻单位的大聚会时,没几人会认识文学副刊编辑的。何况在文学地位一落千丈的今天,许多青年不再以爱好文学为荣了。在这个以权力决定身价的大千世界,人生价值也要在你手上有多大权力这个天平上去衡量和认定。

走过从前,结合副刊,想到编辑的经历,我要说的是六个字:奉献、坚持、责任。

奉献不要多说,编辑就意味着奉献,不图名、不图利,有时还要受委屈,遭到冷落和埋没;坚持就是坚守阵地,为先进文化鼓与呼,在低俗化、快餐化、弱化成流行化的当下,坚持高品位、高品格尤其可贵;再就是责任,我想多说几句,这是当前中国人流失最多、急需补充的东西。没有责任担当的民族是最没有作为的民族,没有责任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人。如今,责任意识因结构调整等因素冲击下,已经淡化得像水中捞月,看得见捞不着了。农民种田不交公粮,弱化了对国家的责任;工人以“打工者”身份出现,只为钱干活,也少了主人公的责任。有的父母溺爱子女,实际上是对子女未来不负责任;有的国家公务员消极怠工甚至贪腐,是对党和国家不负责任。责任意识,是干好编辑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最可贵的品质,从这一点出发,副刊编辑为全民责任意识的强化提供了一个楷模,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在井冈山副刊千期纪念的时候,我主编了一本作品集,把新时期以来的井冈山副刊发表的好作品结集出版,书名为《无声瀑记》,意义深远,象征当编辑的奉献精神。在井冈山副刊1500期,我策划了纪念活动,请了北京的专家到会,扩大了副刊的品牌影响。井冈山副刊的作品也多次获得过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类)最高奖。井冈山副刊目前已到了1800多期,越办越好,一个副刊能坚持这么久,作者涵盖省内几代作家,声远全国报纸副刊圈内,这在省级党报中是不多见的。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文学绿洲,作家摇篮。

我站在此“山”,放眼文海,只想说一句话:文学之山高万仞,民族脊梁铸千秋。

文字功底是编辑的看家本领

当编辑不但要善于把好政治关,还要善于把好文字关,这是当编辑的基本功,也是水平高低的体现。察疑,是编辑的一种职业修养,编辑工作的生命是价值判断。编辑的功底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是平时的长久的工作实践才积累而成的。老编辑“老”在文字水平上,他们看过的大样,我常常是仔细琢磨,认真思考,为之叹服,真能学到许多自己不曾掌握的知识。

当下报纸上的文字用法差错和不规范问题太多了。举个例子:“解决”这个动词,意思是处理问题,使之有结果。如解决困难、矛盾、问题。可报纸上经常出现“解决重大隐患”的句子,这里应用“消除”;又如:“解决燃眉之急”,应为“解救”;“解决就业门路”,应为“开辟”、“打开”;“解决行业不正之风”,应为“纠正”。

还有,和风是指春风,朔风是指冬风,金风是指秋风,熏风是指夏风。可有人在夏天写“金风送爽”,在秋天写“和风细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用新观念统领工作这个可以有

今天编某县村村通广播正式开播一稿,文中说,乡镇圩场上的高音喇叭又响起来了,每天早中晚都能听到中央、省市县以及本镇的新闻,还有农村信息、天气预报等。

这是进步,还是“复旧”,我一时拿捏不准。我有公社广播员的经历,知道那年代高音喇叭广播动人心弦的情景,那是一种美好的生活记忆。时代变化了,如今听广播的人不多了,连晨练的老人都是用手机听新闻和天气预报。现在再用高音喇叭去吵醒不用早上出工晚上并开始有文化生活的农民,好不好?是不是农民都进城了,乡村太静了,来点喇叭增加点热闹气氛?还是要保证党的政策入村入户,才增加这一思想教育措施?不得而知,我要作调查再作结论。此稿先放一放,待发。

我的感言是,时代进步了,农村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特点,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才能有新效果、新业绩。好的传统要保持,关键在于创新,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人民大众的需求着想,就能把事情办好。

发有个性的作品要承担风险

我曾在井冈山副刊编发了一篇纪念张志新的诗歌。

张志新作为一名普通的党的宣传战线干部,在那个思想盲从的年代,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自己的认识高度、有自己的坚定立场、有自己的生死观念,为了追求革命的真理和民族的未来,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的确不可多得。她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一个能写进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英烈传的人。如果中国多一些像她这样的人,中国的民主文明进步将大大加快其步伐。我特别欣赏这么几句诗:

只因你沉思的慧目,中国三代人触电似的感到革命者的痛苦、美丽和尊严。

只因你是光明,我们痛恨一切黑暗。

只因你的大苦大难,中华民族其将大彻大悟?!

我喜欢张志新这个形象,首先是她的美丽、她的风度、她的气质。有美丽外表的女人,有自己思想的人不多;而有思想的女人,其外表往往不美。我把报纸上发表的纪念张志新的长篇通讯、评论、诗歌、插图,以及新华社发的张志新照片,剪贴成一本专辑,经常拿出来翻看,常受感动,引我思索。

写的这里,我又想起我编的另一首诗歌《欠账的不是梁三喜》。

这是一首对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中英雄人物赞扬的诗,诗的旨意在于批判极“左”路线,牺牲的烈士生前因贫困欠了不少债,可欠账的不是梁三喜,是那个年代的极“左”路线。观点犀利,锋芒毕露,撼人心魄。此诗在党报发表后,有人打电话为我和作者担心。还好,风平浪静,可见思想解放程度已到了一个新高度。

头条应把经济和文化新闻并重

在头条新闻安排上,经济新闻往往占先机,文化新闻往往只是陪衬,难上头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趋势下,可以理解,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固定下来,那就不容易做到创新,也就不能让读者满意。

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发《(引题)一把二胡一万三 一把古筝四万元(主题)“敦煌”身价文化铸》短文,消息题,通讯体,有事情、有人物,有因、有果,还配照片,附上记者手记,是个好头条。做到了事情是新闻,吸引了读者;有新闻人物,抓住了新闻主体;报道形式多样,言简意赅;最重要的是突出了文化这个内核,提高了文化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我们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结果往往是“文化搭空台,经济也没戏”。文化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反作用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要知道,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就越突出。随着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文化与经济日益一体化,文化力与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等共同构成综合国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荡舟、文化添彩”,文化正从新的层面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然而,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总量20%以上的份额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巨大空间。重视文化在各方面包括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重视文化新闻的地位,就是新闻界重视文化这个发展战略方针的一个具体体现。

珍惜这份多年积淀的情感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从深圳打来的电话,是一位多年交往的文友打的,他身边还有一位我熟悉的文友,他们在一起,想到当年在省报副刊投稿的经历,想到我这位责任编辑,就打个电话来问候。电话里话语亲切,充满情感,令人感动。

编辑和作者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基础上的友谊的固态,是经过长时间打磨而光亮的。编辑以发现优秀作品为己任,让默默无闻的作者脱颖而出为荣光;作者以相信编辑的慧眼而投稿,常常背着人情债而呕心沥血。缘分啊!

同类推荐
  •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常说人生如戏,也道岁月无情,生命易逝,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戏剧里的主角,身边其他的人都是配角。所以谁都想尽力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好。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彩排,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生命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抑或是闹剧,决定权却都在自己手里。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离。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相聚,哪一种形式的别离,到最后终究是曲终人散,众鸟归林。感悟生命,宁静美好!
  • 交通幽默

    交通幽默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交通幽默》,就是芸芸众生旅途中最好的快乐读物。《交通幽默》分为“飞机的幽默”、“汽车的幽默”、“火车的幽默”、“轮船的幽默”四大部分,其中,讲述了空姐的灵活机智,飞行员的滑稽趣事,交警执法的铁面无私,司机违章时的神情百态等等。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在旅途疲劳或堵车烦恼时想到这些幽默笑话,会让你愉悦身心。
  • 风铃

    风铃

    中国小小说30年心血结晶,23位名家殿堂级作品,精短文学的至高水准,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典文丛。由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编著的《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之一。《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收录了拔去心里的草,爱在天上飞着,风铃,黑蝴蝶,吹笛到天明,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过去,结婚,老鼠带来的爱情,快乐情人节,开始就是结束,忽然,警察与小姐,向往阳台,模特与车,角色,小品,对面……
  • 实斋笔记

    实斋笔记

    本书包括:历史寻踪、师友杂记、海外学记、域外寻史、辛亥期刊等内容。
  •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本书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旋风大陆

    网游之旋风大陆

    疏璃,随风夜和落叶尘的一次旅程,他们到了旋风大陆,本来是二人组合,随璃组合,现在变成四人组合了随璃叶疏组合了!
  • 囚爱:楚楚不准逃

    囚爱:楚楚不准逃

    他是一个背景全白什么都没有的男人,可他凭自己的一双手,打下了让人望尘莫及的一片天。她是一个养女也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孤女,无父无母,从来只有自己一个人………“你怎么会在这里?”男人修长的手抬起了她的下巴,霸道,不容置疑的问。她没有说话,什么也没做。就静静的盯着这个混身一丝不挂的男人。眼神中闪过愤怒。“不说?”男人蹙眉又问,手中的力又不自觉的加大,好像一定要顾楚楚说出来,否则就要捏碎她的下巴一样。“我不知道。”顾楚楚痛得无以复加,又无法挣脱男人钳制,所以朝男人怒吼道。明明是他上了她,难道受害者不是她?这个臭男人凭什么在这里嚣张啊!
  • 不退转法轮经

    不退转法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吻上邻居:楼上的我们在一起吧

    吻上邻居:楼上的我们在一起吧

    “哇哦~!”凌璇看着正在搬家的某位激动!欧阳杰白了一眼...“哇哦~!”凌璇看着转学过来的某位激动!欧阳杰白了一眼...“哇哦~!”凌璇看着正在睡觉的某位激动!欧阳杰翻了个身继续睡...“男神,我喜欢你!”“哦。”“男神,做我男朋友!”“不。”“男神,你丫做我男朋友!马上!”“我考虑一下。”“呀!说话!”“......”“男神!”“你不累啊!我做你男朋友。”“这才乖嘛!呀呀呀!放我下来!!!”“你说什么?听不见~”去你丫的!禽兽!“你说我坏话呢?”“呃...”“女朋友档次太低了,做我老婆吧!”“看我心情!”
  • 噬魔记之女娲石

    噬魔记之女娲石

    每当灭世之劫来临时,应劫之人也随之而生,他们拥有着常人没有的能力,但也背负着救世的责任。女娲石,四个家族,鬼尸谷,阴魂铸剑,这一切究竟是上天的注定,还是有人设下的一场阴谋,当身在局中,是否还有认清是非黑白的能力。
  • 地铁诡事

    地铁诡事

    京城地铁中经常会出现灵异新闻:雍和宫车站隧道里抬轿子的人;半夜十一点半不开灯的地铁末班车;莫名其妙卧轨身亡的乘客,在看到他最后的监控录像时,却发现他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推下站台……这些传言究竟是谣传?还是真实存在的?我最开始也是不相信的,但是直到有一次我半夜不小心钻进了地铁之中,亲眼看到了一些灵异的事情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事情并不是鬼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 春江花月半时秋

    春江花月半时秋

    她是幽岚阁阁主,却在竹林中巧遇他,是精心安排还是无意而为?深入宫廷为妃,为的是报恩还是复仇?
  • 穿越火线之乱世风云

    穿越火线之乱世风云

    枫坠的游戏旅途(作者承认有点二,因为作者就是个二货。。)
  • 网游之风起

    网游之风起

    一个当兵回家找不到工作,成天闲附在家里。突然有一天路上无意中遇到歹徒行凶救下一个女人,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点就从这里开始
  • 沉思与凝望(理论评论卷)

    沉思与凝望(理论评论卷)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文学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人、建设新中国的旺盛热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取得新的历史性进步,创作队伍更加壮大,创作活力更加旺盛,当代文学在记录时代发展、见证历史巨变、弘扬民族精神,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赋予每一位作家艺术家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呼唤着更多的好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