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300000019

第19章 读人(3)

施叔青的名字,在台湾,人们是十分熟悉的,这并不是因为她出生在台湾,而是因为她出版的众多的文集以及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她在台湾文学中的地位。她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发表了处女作《壁虎》,受到专家的好评,以后不断勤奋创作,写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作品。她有一种极具女性禀赋的细微观察,对于落寞于时代变迁的社会心灵,她有一种真诚的特殊敏感。她虽并不刻意去叙写社会问题,但她总是能从自己人物的精神底蕴中,不露声色地触及或大或小的种种社会问题。这是一颗关注民意人生的文学心灵,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最可宝贵的人文精神。而她在题材选择上,也开拓了新的书写空间,不一定写什么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去关注家庭与人员关系的日常琐事,但又不曾拘泥其中跳不出来,她的作品展现的是整个现代社会的大背景。通过人际关系反映人的本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是她的最终目标。她随美籍丈夫客居香港的一段时间,曾担任过香港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主任。她编制的节目中,有侯宝林的相声、陈爱莲的舞蹈、吴祖光的戏剧,为海内外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做了许多工作。

她是位率直和健谈的人。在谈到文艺观点和创作感受时,她强调“作家的创作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人与事”,“我自觉是个在东西文化摆荡的边缘人,因此下笔时很自然地塑造一些背景与我类似的人物。”其实这恰恰就是她的优势所在。她认为,作家成熟了,不断成长,就容易跳出自我,写生活的层面就会越来越广。作家要讲文学艺术性,使读者在读作家作品后有回味的感觉。她喜欢强迫自己不断学习,在写作中利用新的有趣的知识。尽管她的艺术探索已经有可观的成绩,但她总是觉得自己才刚刚开始起步。

我还是20多年前见到她,但我一直关心她的创作情况。上世纪90年代初,她搬离香港在台湾定居后,又完成了长篇小说《遍山洋紫荆》《微醺彩妆》《行过洛津》,长篇系列小说《雕花的太师椅》,出版了佛教传记《枯木开花:圣严法师传》等。《香港三部曲》获金石文化广场199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书。她真是一个有信念且多产的文学跋涉者。虽然我在网上看到她的照片,人有点胖了,有点老了,但对于一个在文学艺术上有执着追求的人来说,青春的色彩是永驻的。

最后记录她的一个细节。她是多才多艺的,对文学、考古、音乐等门类都有造诣。那次采访,因时间安排太紧,我们只有边走边谈。我陪她去上街,她提出去文物商店。进了文物商店,她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就不愿出来,一呆就是一时三刻。看她那痴迷的神态,开始我认为是她对文物的特殊爱好,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后出店,她才直率地告诉我,她想“捡漏”,看这里的文物如铜镜、瓷瓶等是不是有标错年代的,如有,她好买了带到香港去赚一把,真是鬼机灵。虽然最终失望,可她觉得纵览繁多文物,对她来说,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听公仲老师说,那次来江西讲学,离开大陆时,因气氛太好,加上施叔青是性情中人,她喝醉了,是别人搀扶着她上船的。这么多年了,她还记得这一幕吗?还记得江西之行吗?施叔青女士,你如能再来江西,看惊人变化,见众多文友,定会有更多的人与你同醉。

2012年8月28日

读肖复兴

我站在昌北机场的乘客出口处,手上拿着一张卷着的江西日报,从北京来的航班降落没多久,只见一位文质彬彬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走到我跟前,说:我是肖复兴。江西省散文学会于2004年成立,开展的第一次散文讲座活动,请来讲课的第一位专家就是肖复兴。

肖复兴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知青作家之一。也是我喜欢的那种朴实无华、又很有文采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他写得很细腻、很亲和、很感人,而且是高产作家,出版文稿、作品集近百本。

肖复兴和我有同样的记者经历。他的性格直率,有文人那种儒雅气质。在明月山讲课时,他说:“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他的《黑白记忆》是一本回忆录式的长篇纪实文学,作者重返北大荒,开始了一次追忆如梦年华的青春之旅。作者把这段难忘的日子装到一个访问式的框架中,而不是像以往传统的编年体那样来提炼泛泛的回忆。它既是作者的青春回忆录,也是一代人残酷的命运史,更是一段共和国颠簸的断代史。特别是作者在文中一改往日的创作风格和写法,在历史、社会、人生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思考,其思想深度超过了以往同类题材的作品,实属知青文学中的上乘之作。他指出:记忆原来是这样的沉重。记忆可以是和过去相会的一种形式,记忆力也可以是面对今日思索的一粒种子。他大声疾呼:习惯忘却、没有记忆能力的民族,便容易得过且过,沉醉在现实的灯红酒绿中狂欢。他的《我的人生笔记》则是一本以作家、记者、教师、画家等不同的眼光去看社会、品人生的书。大千世界的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他的笔下真实再现,栩栩如生,并发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从他的一篇篇作品的标题就可体会到他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平安是福》《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学会感恩》《简洁是最美的生活》《怀旧是一张网》。书中还附上了他的许多不同年代的生活照,他想表达的是什么哩?他是想用他流畅清亮的传统文学语言,用他英俊高雅的中国知识分子标准形象,去表达和映照自己人生的一种真实坦荡的情感、一种无愧无悔的承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礼赞!

我感觉,肖复兴的作品特点,首先是他的题材广泛。他从小在老北京城南长大,他突然惊讶地发现许多原来见过的老宅院老店铺已经或正在拆毁。为不让记忆随风飘散,他花了两年时间,奔走于老北京城南的街巷,终将一些极珍贵的人与事、景与物记述描画于消失毁灭前。他爱好音乐,“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我想这就是我能坚持十年来写音乐的原因吧。”在《音乐笔记》这本书中,收集了多年来他所写的有关音乐的篇章,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对于体育的书写,他富于激情,曾经在《新体育》等报刊开设专栏,拥有广大读者。他的作品《向往奥运》《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剑之歌》等曾经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文,改编成电影,或翻译到国外。

但我在阅读他的作品中,最欣赏的是他的文学观察力和表现力。《寂寞你是一个漂亮的标签》《继母》《奥斯维辛的雪》等篇目,谁看了都会印象深刻,受其感动。他是文学之人,走到哪里都有文学观察。《一场戏的工夫》,他把看戏的来去路上看到的一对恋人喜怒无常的故事,描写得惟妙惟肖,生动活泼;而《软卧车厢上铺的女人》,将一个俗气的女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呼之欲出。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作者厚实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肖复兴在写作中,不忘文人的责任和担当,经常表明自己的观点:“很多人特别愿意把过去遗存下来的文化资源,当成今天赚钱的法宝,将文化和历史当成了商标,当成商家开门揖客的大堂侍女,当成营销的手段和盈利的润滑剂。我们要对历史心存敬畏,而不能把文化资源当成廉价的噱头。”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十分担忧,强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别仅仅为了物质的利益,迷失我们自己,而使得我们能够在今天看清有过辉煌的过去的通道,寻找回到我们精神家园的路。

肖复兴的家住北京潘家园不远的小区内,我去拜访他,在他家聊天。他说道:艺术创作需要激情,但也同样需要沉淀,需要思考,需要厚积薄发。他笔耕不辍,常年有作品见诸报刊。他是一位有激情、有沉淀、有思考、有追求的大家,值得我终身学习。

2012年8月24日

读莫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2012年中国文坛的最大新闻,也是中国文学一件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让广大文学爱好者对沉寂多年的文学创作,添了秋天里的一把火,重新燃起了大干一场去夺金争银的欲望。

说来有愧,在莫言获奖之前,我是一篇莫言的作品都没看过,包括散文,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除外。我并不是对莫言作品刻意有什么排斥,主要是看过电影《红高粱》后,认为情节显粗犷,但也粗鄙,如屠户剥人头皮。后又听说莫言出了新着《丰乳肥臀》,一听这名字就觉得粗俗,倒胃口,不想看。我也不是莫言的人和事什么都不关心,他和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对话我就认真看过,认为在乡村谈文学很有点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在莫言获奖的当天晚上,我就从网站上下载了他的近作《蛙》的一部分,阅读起来,感受莫言的叙述和语言魅力。

之后,我也成了莫言迷,把有关他的专访、评论、人物通讯等报刊文章都收集起来,仔细阅读,脑子里思考的和许多关心他的人的想法是一致的,就是:为什么莫言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我的看法是,作家是靠作品来说话的。莫言的作品有强烈的地方和家族特色,即乡土化、地域化、民族化。这和许多世界级大作家和获大奖的作家品质是一致的。他把自己的农村家乡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基地和源泉,他深知:只有生活地基牢固,文学大厦才能高耸。高密、红高粱、红萝卜、蒜薹、酒国等,一个个可触摸到的具象,衬托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作品中的“我爷爷”、“我奶奶”、“我姑姑”,亲切的就像写报告文学,不是在写小说,这种家族式的描写,更显现了莫言作品的个性,让他的作品贴上了“这一个”的标签,使广大中外读者渐渐地认识了莫言。

创作手法对一部作品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莫言初入文坛的写作手法是传统的,后他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加进了先锋、魔幻、诡异等元素,使作品有了多层次的叙述风格,有了天马行空,汪洋恣肆,扑朔迷离。再后来又回归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找到了更好的叙述结构和表现风格,如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蛙》。“不重复自己,不断地向自己发起挑战。”这成了莫言的指导思想,这也可以作为对他的作品不断出新的诠释。

写什么,怎么写?是莫言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说:“高明的作家就是选择一个好的题材,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题材,讲述一个能够令人有切身感受的故事。”“归结的最终,就是把人当人来写。”莫言在处理题材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歌颂与批判、英雄与非英雄、精神与肉体、善良与罪恶,混杂又模糊,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颂扬有度,鞭挞得当。特别是计划生育、人命案件的题材,处理不好就会招致失败。莫言的成功为文学青年树立了标杆。

还有的一点,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莫言善于推介自己。从他成长的经历来看,他抓住了参军、提干、上军艺、考研等人生的节点。他和日本着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亲密无间,大江健三郎为莫言在日本及国外的影响,甚至获诺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让中外观众认识了有一个叫莫言的作家,有一部就行了。莫言如今又转向戏剧、语剧剧本的创作,转向多快。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对清高自负的作家来说,要做到是不容易的,莫言做到了,做得很好。他的作品已被翻译十几种语言发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中国作品走出国门,才有中国作家享誉世界。

再就是本人的素质。莫言从小吃过野菜、啃过煤,深知饿的滋味;也受到过打击和欺负,懂得人生的艰辛。所以,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任何机遇和幸福,矢志不渝,激情如火,积极进取,勇往直前。“要争气”,是他父辈教育他、也是他熟稔在心的誓言。生活的磨难,是他创作的素材,更是他前进的动力。正如《真心英雄》的歌曲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最后说说获奖本身的话题。国人对莫言获奖众说纷纭。一方面,有人对获奖很在意,如常听到什么商品获巴拿马金奖(多少年了、数量众多),以此炫耀其价值。另一方面,有人对获奖十分反感,认为不能以获奖来论英雄。从价值属性来说,精神产品不能单以获奖来认定其价值。但有些大奖的有相当价值的,如茅盾文学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我们常说要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但不能作为不思进取、甘于平庸的借口。莫言获奖的引领和呼唤价值,比实际价值要大得多。他的获奖对文学召唤民族精神、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这才是莫言获奖的巨大意义所在;而不是莫言个人能拿多少奖金,他的书能销多少册。

可以这样说,中国当代作家写得比莫言好的肯定有,他们为什么没有获诺奖,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他们的作品介绍到外国的不多,也许是老外不喜欢他们的作品风格,也许就是运气不好。文人相轻是文坛的陋习,古今中外使然。对莫言获奖,有人还会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我想,这都在意料之中,但在情理之外。要知道,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是在人们的相互学习、相互砥砺中前行的。

2012年10月27日

同类推荐
  • 时间会证明一切

    时间会证明一切

    爱过,错过,都是经过。好事,坏事,皆成往事。生而为人,红尘浮浪,免不了世间一番摸爬滚打。也曾迷茫,也曾彷徨,虽抵不过少年白发,却终可见淬火成金。尝遍人间滋味,领略万种风情,然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是时间。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我们都曾不堪一击,我们终将刀枪不入。时间会证明一切。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 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 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 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绿色经典生态文学系列:延龄草

    绿色经典生态文学系列:延龄草

    本书通过《鸟儿归来》、《鸟巢》、《桦林巡礼》、《蓝知更鸟》等8篇散文作品,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各样的鸟类。
热门推荐
  • 一世修仙之降落凡尘

    一世修仙之降落凡尘

    为了爱情,为了生存小人物的变强生存路。别无选择毫无退路。唯有一路前行。未来充满迷茫————但我决不退后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本书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解析。
  • 光明尽头

    光明尽头

    天光渐暗,黑夜落来,有人看到黑暗,有人看到微光。杨起冉站在荒野,看着远方,远方昏暗,又或者,没有远方。他想: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需要有信仰,可偏偏这个时代,没有信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力纪元

    龙力纪元

    一望无际的黑色海洋上,冰山一角静静漂浮......海面下,隐藏的无尽冰山到底埋藏着什么故事?一个失忆少年,重生在龙力时代。他在寻找自己,也在寻找这个时代的秘密。
  • 王妃别乱跑

    王妃别乱跑

    云国一品大将军嫡女苏卿卿五岁带着五皇孙去烟花之地,结果皇上问罪,苏卿卿把一切责任全推给五皇孙。气的大将军差点吐血,当场下令把苏卿卿丢到已经辞官在乡下悠哉享受生活的苏老将军,苏老将军一听到这消息等着苏卿卿来了之后对着苏卿卿说,“卿卿你去江湖闯荡吧!”回京前,便惹上了战神王爷,好像长得好漂亮啊,和夏无邪那太子不分上下!
  • 美人夫君宠娇妻

    美人夫君宠娇妻

    她,是轰动武林惊动万教的美女神医,一向是自由自我,如一缕轻烟飘游于广袤的天宇之间,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亲,还是被逼的。而更悲催的是,拜堂当日,根本就没有她相公的影子。。。。。看来,这个相公很上道嘛!不过为了给当今圣上留点面子,她就安分点跟小叔拜堂好了,等玩够之后再想法脱身——休夫乎?!被休乎?!且看咱们的美女神医如何选择。。。
  • 绝代异能

    绝代异能

    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身患白血病,成为班级的吊车尾。他不想父母为他治病倾家荡产,因而选择隐瞒病情。老师的不解,父母的冷眼,让他倍感心酸苦楚。一次的舍己救人,让他意外开启了异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这算什么……还有无限的恢复能力,无限的进化能力……熟女御姐,百变萝莉,有外冷内热的完美警花,还有温柔体贴的知己红颜……这个时代,注定是郑小池的时代。请关注《绝代异能》
  • 地狱魔犬

    地狱魔犬

    第一次写可能不好多多包含在下一定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