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1800000042

第42章 精微:只有细节,没有魔鬼(1)

1.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胡适(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的第六个皇帝。他在位时,曾支持王安石进行了着名的“熙宁变法”,虽然这对愤青与怪才的君臣配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至少神宗的改革决心毋庸置疑。从某种程度上说,36岁去世的宋神宗也是为变法忧劳而死的。

不过在变法后期,越来越多事与愿违甚至截然相反的事实,也令神宗日渐对王安石的“三不足”口号(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两件很偶然的小事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促使神宗罢黜了王安石,结束了自己一手倡导的改革路。

有一次,宋神宗到后花园里散步时,遇到一个小太监正在放牧公猪。神宗很好奇,便问小太监养这些猪有什么用处。小太监说:“自太祖以来,就命令宫里养小公猪,养大后便把它杀掉,再换养小的,几朝下来都没有改变,但我也不知道做什么用。”宋神宗也没多想,就命令此后宫中不许再养猪了。但一个月后的一天,宫里突然抓获了一个所谓的“妖人”,禁卫军按照惯例向太监索要猪血浇“妖人”的头,但仓促之间到哪里去找猪血?宋神宗这才领悟到即使是养一只小公猪,也是祖宗的深谋远虑。

还有一次,负责管理兵工厂的官员向宋神宗上奏说,由于兵工厂内的门巷弯弯曲曲、狭窄逼仄,工人们进进出出很不方便,希望皇上允许改修一下,把门巷修直、拓宽,不仅便于通行,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祖宗为什么要把门巷修成这样,神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受前不久的“小公猪事件”影响,他认为,门巷乃太祖所创,必有远虑,因此不准改建。结果后来,很多兵工厂内的工人因为工作太苦,不堪忍受,竟一起拿起武器,意欲夺门而出,造反起事,谁知由于门巷过于狭窄,大家你挤我,我挤你,谁也挤不过去,最后被门口唯一一个老兵全部擒获!神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设险固守!

相对而言,宋神宗主导的“熙宁变法”就显得过于草率,也过于急于求成。而到后期,他的态度又显得过于摇摆。加之他任命的改革派主力王安石“个性刚愎、不通人情”,在关键时刻不懂得通融和包容,新法运行起来势必会事事掣肘,最终夭折。

历史上失败的变法不止“熙宁变法”一例,历史上同样不乏成功的变法案例,比如先秦时期的齐管仲变法、楚吴起变法、魏李悝变法、秦商鞅变法、韩申不害变法,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变法,明朝张居正变法,等等,但最为后人激赏的,还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变法。之所以如此,并不在于赵国通过那场变法最终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而在于赵武灵王在变法之前做足了功课,从而使得极有可能酿成政治风雨的变法运动变得温情脉脉。

当初,赵武灵王命令国人“胡服骑射”时,不仅老百姓不愿意穿胡服,连其叔叔公子成也持不合作态度,称病不来上朝。赵武灵王派人前去说服他:“古人云: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要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处理政事,要以施行政令为重;宣传道德,要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的力量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公子成说:“我也曾听说,我们中原是在圣贤之人的教化下,让采用礼乐仪制,令远方的国家前来游观、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还要去仿效外族,这是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使者回报后,赵武灵王又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有齐国、中山;北有燕国、东胡;西有楼烦、秦、韩,如今不令百姓吸收胡人的优点,骑马射箭,凭什么守住江山?先前弱小的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都能侵犯我领土,掠夺我人民,又引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连先王都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第二天便穿着赵武灵王赐给他的胡服整齐入朝,赵武灵王借机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变法得以顺利开始。

应该承认,赵武灵王没流一滴鲜血便变法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他既然是最高权利者,又是变法主导人,而且这个主导人当时的政治地位非常稳固。将他与历朝历代那些变法的成功者或失败者相比较都没有实际意义,但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都能像赵武灵王一样,尽最大可能,把该做的功课做足、做好、做透,即便最终的结果不是皆大欢喜,相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矛盾激化,导致不必要的悲剧。

然而,赵武灵王亦有其人生败笔。史载赵武灵王曾假装成赵国使者的随从人员,到秦国见了自己最佩服的对手秦昭王一面,并安然离开,这种情况就好比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利比亚战争期间化妆成间谍潜入利比亚去见卡扎菲上校,唯一的区别就是当时的赵武灵王与秦昭王谁也不知道谁长什么样,但这么做的风险无疑也是巨大的,对一个身负家国使命的国王来说更是如此。然而赵武灵王最大的败笔并不在于他的冒险精神,而在于爱江山也爱美人的他感情用事,在爱妃吴娃临死前答应了废掉长子公子章,改立吴娃的儿子何为太子,从而为他自己和赵国埋下了祸根,最终酿成了赵国的王位之争,导致公子章被诛杀,他自己也被活活饿死。

接班人问题历来是一个从上到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多么注重细节都不为过的问题。虽说历史上机关算尽仍不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例子,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深谋远虑的赵匡胤,也有“烛影斧声”之事,但在理论上说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烛影斧声”的总导演赵匡义的“身后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宋太宗病危时,宦官王继恩串通皇后、副宰相李昌龄等人,图谋废掉太子,改立楚王赵元佐,无奈宰相吕端每次都亲自陪着太子去探视赵匡义,赵匡义死后还果断地将前来拉拢自己的关键人物王继恩锁在自家书房中,严加看守,然后只身进宫,将皇后等人的“意见”毫不客气地顶回,接着趁热打铁率领群臣共保太子继位。太子登基前,坐在大殿上垂帘接受朝拜,吕端为防万无一失,跪拜前还坚持走上前去,卷起帘子,确定是太子无疑,才走下台阶,率群臣三跪九叩,从而留下了“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美名。这么说来,宋太宗的智慧,在于他懂得树立接班人要紧,但树立一个像吕端一样懂得“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影子接班人更为紧要。同时它也警示生活中的我们,既为大事,便不是一个人的事,这也正是很多人注重细节最终却没能成就大事的人根本原因。

2.先扫一室,再扫天下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傅斯年(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何谓扫一室?何谓扫天下?它们源自一个着名的典故:

东汉时,有个叫陈蕃的少年,他出身世家,自幼喜好读书,志向高远。陈蕃十几岁时,陈家逐渐中落,不再显威乡里,但陈蕃仍踌躇满志,日夜苦读。后来为排除干扰,他干脆独自搬进一处僻静的庭院,潜心诗书。不过陈蕃生活上比较懒散,连自己的书房都懒得收拾,更别提偌大的庭院了。时间一长,自然是杂草丛生,秽物满地。有一天,陈蕃正在读书,他的父亲带着自己的朋友薛勤前来看他。看到屋里屋外狼藉不堪,薛勤问他:“你怎么不打扫打扫呢?”陈蕃振振有词地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岂能只扫一室?”薛勤听了不禁一愣,暗叹陈蕃年小志大,但转念一想,扫除天下可不是发发豪言壮语那么简单,于是劝导他说:“你连一室都不肯扫,又怎么能扫天下?”陈蕃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话来。

陈蕃也是留名青史、被后世敬重的人物。不过也有古人对陈蕃当年的言行做出过批评,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是其一,他在《读陈蕃传》中写道:“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他认为,陈蕃当年仅仅高谈“扫天下”是毫无用处的,自己家中的灰尘如积都不打扫,又怎么会、怎么能去扫除天下的灰尘呢?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逻辑。

所谓“扫一室”,其实就是打扫屋子之类的小事,而“扫天下”,主要指轰轰烈烈的伟业,泛指大事业。但成就一番伟业,往往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把小事情做好,才能保证做好大事业。可惜,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谈理想、谈志向,谈得慷慨激昂、滔滔不绝,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眼高手低,难有作为。由此看来,杨万里对陈蕃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击中要害。

所谓的大事业,其实也是一件件小事构成的。所谓的大人物,一生中惊天动地的时候也不是太多。只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所做的事情才会显得重要些。然而若以平常心看待之,其本质又没有什么不同。

同类推荐
  • 温馨祝词(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温馨祝词(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现代名言妙语全集》。《人生名言》、《生活名言》、《情感名言》、《理想名言》、《品质名言》、《文化名言》、《哲理名言》、《知识名言》《人生格言》、《生活格言》、《情感格言》、《理想格言》、《品质格言》、《文化格言》、《哲理格言》、《知识格言》《社会警言》、《政治警言》、《管理警言》等
  • 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本书为广大青年朋友勾勒了一幅经典的职场路线图,能让大家少走不少弯路。该书从设计职业目标、做好前期准备、把握求职攻略、初入职场信条、快速融入团队、成为上司心腹、牢记职场禁忌、寻求突破发展等方面为你出谋划策,以助大家在30岁时事业上有所斩获,让人生少奋斗十年便能获得成功。
  • 挑战挫折(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挑战挫折(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一只蝴蝶挣扎着想从蛹里脱离出来,一个孩子出于好心帮蝴蝶剪开了蛹。没想到出壳后的蝴蝶由于身躯臃肿,翅膀干枯,不久就死了。其实挣扎的过程正是蝴蝶需要的成长过程,如果让它当时舒服了,未来它就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人生就和蝴蝶的一生一样,没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化茧成蝶,那你就得忍受在蛹里痛苦的挣扎过程,这样才能展翅高飞。在这个世界上,富有的人,都是跌倒过无数次的人;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站起来的人;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单能站起来,还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人。生活难免痛苦挣扎,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挣扎中慢慢长大。
  • 方法总比困难多(修订版)

    方法总比困难多(修订版)

    成大事者和平庸之流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否理智对待,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个人只有敢于挑战,并在困局中突围而出,才能奏出激越雄浑的生命乐章,彰显人性的伟大光辉。大文豪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的开篇就写道:“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成功的人并非从未遭遇困难,而是他们不曾被困难所征服。
热门推荐
  • 灵修攻略

    灵修攻略

    这是一个一心要做淑女的小妞最后成长为恐怖大魔王的故事;她没有逆天血脉,隐藏技能,一分一毫靠自己的努力挣得;在经历好友离去,亲人背叛之后,承受雷劫,逆天地之命,打造自己商业王朝,搅弄灵修风云,联手自己的同伴,成为能止小儿夜啼的大魔王。
  • 还能相爱吗

    还能相爱吗

    男女主人公各自结婚,但二人曾经深深暗恋着对方,他们会放弃现有的美满婚姻去追求那份没有说出的爱情吗?是违背道德难忘初心,还是经营家庭忘却旧爱?他们会不顾一切的在一起还是会在一切真相大白后追悔莫及的痛哭流涕?暗恋过吗?精彩内容,敬请期待本书《还能相爱吗?》
  • 佛说四未曾有法经

    佛说四未曾有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陶文渊的奋斗史

    陶文渊的奋斗史

    爱或者不爱?痛或者不痛?来或者不来?有些时候,相见不如不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没有真心爱过的人不会懂。
  •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茧生

    茧生

    他们说简介要写叼一点,主角从一介废柴慢慢向上,秘密训练,加入学院,成为伯爵,率领军队称霸一方,最终带领三军灭世封神,不行再改
  • 壁咚99次:校草哥哥你别冷

    壁咚99次:校草哥哥你别冷

    某女被某男逼到墙角,被他盯得脸红心跳的某女大叫:“走开!不要靠近我,本姑娘要身高没身高,要样貌没样貌,要身材没身材!不适合你!”某男邪魅一笑:“我知道你的缺点很多,但我就喜欢这个要什么就没什么的你。我们靠的那么近,你不就可以占我便宜了吗,平时想方设法来靠近我,现在如你所愿,你倒不乐意了,怎么,在跟我玩欲擒故纵吗?”某女汗颜,原来还有这么自恋又神经的冷男啊,可她是吃硬不吃软的啊!“砰”的一声,某女顺利逃脱某男的怀抱。“憋跟我玩壁咚,矫情!”可是,为啥子某女总被某男壁咚捏……
  • Henry V

    Henry V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冷总裁别撩我

    高冷总裁别撩我

    第一次见面,在咖啡厅。因祸得福,他们发生矛盾,最后竟然在了一起。本是冷漠无情的总裁,竟爱上了与他发生矛盾的那个可爱女孩。最后,竟然结婚,还独宠!“老公,你喜欢我吗?”“不太喜欢,因为我是爱。”不过也发生了好多的误会..他们的故事,即将开始...
  • 邪魅王爷,慢点疼!

    邪魅王爷,慢点疼!

    穿越成了小皇妃,刚踹掉老皇帝,就被他儿子缠上了,还不带喘气的那种缠。某女只想闲来撩撩美男,忙来打打怪升升级,收收妖宠的,可是贼老天偏偏不如意!——“你太强,我不行!”“没事为夫干,你看着就好了。”“你太猛,我受不了。”为夫尽量温柔点。”“太频繁,我会累。”“多干就习惯了。”“……”一言不合就开车!说好了,撩万男呢?为毛撩基的小车说没就没?(PS:玄幻文,女主非傻非包子,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