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1800000042

第42章 精微:只有细节,没有魔鬼(1)

1.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胡适(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的第六个皇帝。他在位时,曾支持王安石进行了着名的“熙宁变法”,虽然这对愤青与怪才的君臣配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至少神宗的改革决心毋庸置疑。从某种程度上说,36岁去世的宋神宗也是为变法忧劳而死的。

不过在变法后期,越来越多事与愿违甚至截然相反的事实,也令神宗日渐对王安石的“三不足”口号(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两件很偶然的小事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促使神宗罢黜了王安石,结束了自己一手倡导的改革路。

有一次,宋神宗到后花园里散步时,遇到一个小太监正在放牧公猪。神宗很好奇,便问小太监养这些猪有什么用处。小太监说:“自太祖以来,就命令宫里养小公猪,养大后便把它杀掉,再换养小的,几朝下来都没有改变,但我也不知道做什么用。”宋神宗也没多想,就命令此后宫中不许再养猪了。但一个月后的一天,宫里突然抓获了一个所谓的“妖人”,禁卫军按照惯例向太监索要猪血浇“妖人”的头,但仓促之间到哪里去找猪血?宋神宗这才领悟到即使是养一只小公猪,也是祖宗的深谋远虑。

还有一次,负责管理兵工厂的官员向宋神宗上奏说,由于兵工厂内的门巷弯弯曲曲、狭窄逼仄,工人们进进出出很不方便,希望皇上允许改修一下,把门巷修直、拓宽,不仅便于通行,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祖宗为什么要把门巷修成这样,神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受前不久的“小公猪事件”影响,他认为,门巷乃太祖所创,必有远虑,因此不准改建。结果后来,很多兵工厂内的工人因为工作太苦,不堪忍受,竟一起拿起武器,意欲夺门而出,造反起事,谁知由于门巷过于狭窄,大家你挤我,我挤你,谁也挤不过去,最后被门口唯一一个老兵全部擒获!神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设险固守!

相对而言,宋神宗主导的“熙宁变法”就显得过于草率,也过于急于求成。而到后期,他的态度又显得过于摇摆。加之他任命的改革派主力王安石“个性刚愎、不通人情”,在关键时刻不懂得通融和包容,新法运行起来势必会事事掣肘,最终夭折。

历史上失败的变法不止“熙宁变法”一例,历史上同样不乏成功的变法案例,比如先秦时期的齐管仲变法、楚吴起变法、魏李悝变法、秦商鞅变法、韩申不害变法,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变法,明朝张居正变法,等等,但最为后人激赏的,还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变法。之所以如此,并不在于赵国通过那场变法最终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而在于赵武灵王在变法之前做足了功课,从而使得极有可能酿成政治风雨的变法运动变得温情脉脉。

当初,赵武灵王命令国人“胡服骑射”时,不仅老百姓不愿意穿胡服,连其叔叔公子成也持不合作态度,称病不来上朝。赵武灵王派人前去说服他:“古人云: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要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处理政事,要以施行政令为重;宣传道德,要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的力量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公子成说:“我也曾听说,我们中原是在圣贤之人的教化下,让采用礼乐仪制,令远方的国家前来游观、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还要去仿效外族,这是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使者回报后,赵武灵王又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有齐国、中山;北有燕国、东胡;西有楼烦、秦、韩,如今不令百姓吸收胡人的优点,骑马射箭,凭什么守住江山?先前弱小的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都能侵犯我领土,掠夺我人民,又引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连先王都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第二天便穿着赵武灵王赐给他的胡服整齐入朝,赵武灵王借机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变法得以顺利开始。

应该承认,赵武灵王没流一滴鲜血便变法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他既然是最高权利者,又是变法主导人,而且这个主导人当时的政治地位非常稳固。将他与历朝历代那些变法的成功者或失败者相比较都没有实际意义,但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时,都能像赵武灵王一样,尽最大可能,把该做的功课做足、做好、做透,即便最终的结果不是皆大欢喜,相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矛盾激化,导致不必要的悲剧。

然而,赵武灵王亦有其人生败笔。史载赵武灵王曾假装成赵国使者的随从人员,到秦国见了自己最佩服的对手秦昭王一面,并安然离开,这种情况就好比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利比亚战争期间化妆成间谍潜入利比亚去见卡扎菲上校,唯一的区别就是当时的赵武灵王与秦昭王谁也不知道谁长什么样,但这么做的风险无疑也是巨大的,对一个身负家国使命的国王来说更是如此。然而赵武灵王最大的败笔并不在于他的冒险精神,而在于爱江山也爱美人的他感情用事,在爱妃吴娃临死前答应了废掉长子公子章,改立吴娃的儿子何为太子,从而为他自己和赵国埋下了祸根,最终酿成了赵国的王位之争,导致公子章被诛杀,他自己也被活活饿死。

接班人问题历来是一个从上到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多么注重细节都不为过的问题。虽说历史上机关算尽仍不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例子,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深谋远虑的赵匡胤,也有“烛影斧声”之事,但在理论上说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烛影斧声”的总导演赵匡义的“身后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宋太宗病危时,宦官王继恩串通皇后、副宰相李昌龄等人,图谋废掉太子,改立楚王赵元佐,无奈宰相吕端每次都亲自陪着太子去探视赵匡义,赵匡义死后还果断地将前来拉拢自己的关键人物王继恩锁在自家书房中,严加看守,然后只身进宫,将皇后等人的“意见”毫不客气地顶回,接着趁热打铁率领群臣共保太子继位。太子登基前,坐在大殿上垂帘接受朝拜,吕端为防万无一失,跪拜前还坚持走上前去,卷起帘子,确定是太子无疑,才走下台阶,率群臣三跪九叩,从而留下了“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美名。这么说来,宋太宗的智慧,在于他懂得树立接班人要紧,但树立一个像吕端一样懂得“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影子接班人更为紧要。同时它也警示生活中的我们,既为大事,便不是一个人的事,这也正是很多人注重细节最终却没能成就大事的人根本原因。

2.先扫一室,再扫天下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傅斯年(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何谓扫一室?何谓扫天下?它们源自一个着名的典故:

东汉时,有个叫陈蕃的少年,他出身世家,自幼喜好读书,志向高远。陈蕃十几岁时,陈家逐渐中落,不再显威乡里,但陈蕃仍踌躇满志,日夜苦读。后来为排除干扰,他干脆独自搬进一处僻静的庭院,潜心诗书。不过陈蕃生活上比较懒散,连自己的书房都懒得收拾,更别提偌大的庭院了。时间一长,自然是杂草丛生,秽物满地。有一天,陈蕃正在读书,他的父亲带着自己的朋友薛勤前来看他。看到屋里屋外狼藉不堪,薛勤问他:“你怎么不打扫打扫呢?”陈蕃振振有词地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岂能只扫一室?”薛勤听了不禁一愣,暗叹陈蕃年小志大,但转念一想,扫除天下可不是发发豪言壮语那么简单,于是劝导他说:“你连一室都不肯扫,又怎么能扫天下?”陈蕃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话来。

陈蕃也是留名青史、被后世敬重的人物。不过也有古人对陈蕃当年的言行做出过批评,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是其一,他在《读陈蕃传》中写道:“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他认为,陈蕃当年仅仅高谈“扫天下”是毫无用处的,自己家中的灰尘如积都不打扫,又怎么会、怎么能去扫除天下的灰尘呢?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逻辑。

所谓“扫一室”,其实就是打扫屋子之类的小事,而“扫天下”,主要指轰轰烈烈的伟业,泛指大事业。但成就一番伟业,往往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把小事情做好,才能保证做好大事业。可惜,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谈理想、谈志向,谈得慷慨激昂、滔滔不绝,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眼高手低,难有作为。由此看来,杨万里对陈蕃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击中要害。

所谓的大事业,其实也是一件件小事构成的。所谓的大人物,一生中惊天动地的时候也不是太多。只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所做的事情才会显得重要些。然而若以平常心看待之,其本质又没有什么不同。

同类推荐
  • 谚语

    谚语

    本词典搜集了一是使用频率高,被人们所熟知,内容积极健康、诙谐通俗的词条二是采用说理深刻、表意准确、具有启发和警示作用的词条。共收录词条6500个左右。
  • 选择决定一生

    选择决定一生

    选择定成败:从一定程度上说,人生的成与败都是选择的结果。人生重大关口的决定也好,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好,都是你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做着选择。选择得好,做起事来会顺风顺水,反之则让自己驶入人生的慢车道。
  • 挑战女性弱点

    挑战女性弱点

    一本解析现代女人弱点的指导读本。要做一个美丽的、闪着的女人,首先也要从完善自己开始。女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她和男人一样有着很多的弱点。诚然,女人的弱点是万众瞩目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女人当别人提醒她一些弱点、毛病时,就会大发雷霆,恨不得生生把那个提建议的人生吞活剥了。殊不知,有弱点的女人不可怕,但不知道自己的弱点是什么的女人是最要不得的。
  • 哈佛学不到的153条人生经验

    哈佛学不到的153条人生经验

    本书从人生实践的得失成败中,总结出适合现代年轻人的人生经验,包括做人与处世的经验、职场竞争与谋求晋升的经验、识别人心与交良友的经验、抓住机遇与避开陷阱的经验等等。每一条人生经验都是前辈们用心血换来的金玉良言,每一条经验简约而不简单,深刻而不晦涩。
  • 为你自己读书(下)

    为你自己读书(下)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每一个人的答案却是不同的,或为社会,或为父母,或为老师,或为自己……所有的这些,归结到一起,无非都是为了要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有用的人,无非是为了活得更精彩、更充实。读书不仅能帮助一个人开拓前程,而且能帮助一个人成就事业。读书能使人聪明、智慧,并且能使人谦虚、自信,有耐心和机智,而这些都是未来成功必须要有的要素。日积月累的读书生活,是明天事业成功的关键。没有今天的勤奋渎书作为人生的保证,何来将来的辉煌业绩?读书的真正目的,实质是为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换天改道

    换天改道

    天若有情,为何世上杀戮不断?天若无情,为何诅咒一个家族十万年?天道沦丧,那我就废天换道!一个受到天地诅咒的少年,在种种的奇遇下踏上了自己的废天之路。你的功法很高级?不好意思,我能够让我的功法进化!你很有背景?天地我都敢反,还怕你?你的钱很多?好吧,你赢了,我很穷,一般都是人家给我钱!本书轻度歪歪,轻度文青,轻度暧昧,剩下的一分送给读者,希望大家给我多多点评!
  • 元始星神

    元始星神

    自星云大爆炸中幸存附体,重生。从今日起,我不再是统领数万人的星舰指挥官从今日起,我不再受联邦指引从今日起,我要为自己而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柳宗元文集3

    柳宗元文集3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炎之幻

    炎之幻

    妈尼玛,我就是一个只会玩游戏的学生啊,为毛穿越这种事会降临到我的身上。算了,在怎么抱怨也没用,我还是在这个世界中活出一片精彩吧!
  • 天笛

    天笛

    重生前的背叛,是他悲痛万分。重生后的他,与世隔绝。却不知,他早已背负了一个使命。第一次的偶然,他听说到了天笛。消失万年的天笛能否重现,由他来决定。面对爱情的死亡,他再一次的悲痛万分。十八层地狱,修罗界,天空之塔。全是他的希翼,寻找天笛的路上,充满险境。
  • 冒牌郡主:王爷,我先走一步

    冒牌郡主:王爷,我先走一步

    外表怂萌的冒牌郡主VS看似高贵冷艳的暴力王爷:一遭被雷劈,苏仪不幸身穿,因与丰国公郡主长的一模一样,被迫顶上对方身份,临时的!!随时可能会被要求走人!且没有任何福利,没有任何保险!心塞简直不止一点点,只能安慰自己,好歹能吃香的喝辣的。却哪里想到一路刀剑浪口,险象环生!正苦中作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偏又好死不死招惹了一个年轻貌美却武力值爆表的王爷!王爷有蛇精病,整天以为她想偷窥他,引诱他,摸摸他,亲亲他……“丰仪雪,你没救了,居然敢偷本王的亵裤!”“……我明明是捡到的。”——君本佳人,奈何弃疗啊!
  • 炎怒天穹

    炎怒天穹

    一出生将拥有最强血缘的龙魂,可却无法使用,勾心斗角,暗度陈仓,偶然发现自己还有一个特殊能力的主角的成长尽如此之快,圣龙的试炼,还有前世的意愿,如何发展........新人写小说,不喜勿喷哟!蟹蟹!%%%啦啦啦~
  • 孙志平修仙传

    孙志平修仙传

    平凡少年得入仙门,御兽修仙,纵横天下!
  • 蛋痛妹除草记

    蛋痛妹除草记

    某男和某萌宝:“蛋痛!!!”张丹彤:“叫我干嘛吗?”某男:“蛋疼!”张丹彤:“怎么搞的?”某男:“你家蛋碎踩的!”张丹彤:“四岁的孩子能踩多疼?”蛋碎宝宝:“爸爸,脱裤子看看!”某男和张丹彤:“你滚!!!“他帅,她丑;她倔强,能力强;他腹黑,耍流氓。欢喜冤家,十年纠葛,兜兜转转,点滴汇聚,爱情心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