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调,千万低调
当年刘备落魄之时,创业之初,公司只有两个铁杆员工,关羽跟张飞。而他们俩的官衔一个是马弓手,一个是步弓手,连公孙瓒都说“如此可谓埋没英雄”,此时刘备跟公孙瓒对话时也提及自己不过是平原县令,想想如果刘备当时说:“这俩是我兄弟,一起打黄巾的,关羽是骠骑大将军,张飞是兵马都督……”那我估计公孙瓒也不会拉着刘备一起投奔袁本初去了。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曾于北京大学演讲)
网络中有句颇有意思的流行语:“高调也罢,低调也好,就是千万别不着调;离谱也罢,靠谱也好,就是千万别没谱!”单就这句话本身来说,并没有错,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候高调往往比不着调还可怕。
网上还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横批:低调做人。诙谐幽默中,道出了低调做人的真谛。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曾经说过:“如果你的公司目前只有两个人,你就在名片上把自己的称呼放低一点儿,这样会赢得尊重!这个情况在很多小企业和小网站太常见了,明明是个四五个人的小地方,非得告诉人家说这是CEO,这是COO,这是CFO,这是UFO……哦,UFO是飞碟。讲个小故事,当年刘备落魄之时,创业之初,公司只有两个铁杆员工,关羽跟张飞。而他们俩的官衔一个是马弓手,一个是步弓手,连公孙瓒都说‘如此可谓埋没英雄’,此时刘备跟公孙瓒对话时也提及自己不过是平原县令,想想如果刘备当时说:‘这俩是我兄弟,一起打黄巾的,关羽是骠骑大将军,张飞是兵马都督……,’那我估计公孙瓒也不会拉着刘备一起投奔袁本初去了……”
学低调,刘备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榜样。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历史片段:
片断一: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加上连年灾荒,盗贼四起,百姓生活非常艰难。出身皇族的刘备虽家道没落,但自幼立下雄心壮志,有心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适逢朝廷诏令各州郡自募乡勇,结果引出了屠户张飞和逃犯关羽,三人不打不成交,一番推心置腹之后,更是情投意合,遂有桃园三结义。试想一下,如果刘备自视身份,不肯与屠夫张飞和杀人犯关羽结为异姓兄弟,那么他还能够得到二人的死力吗?也许你会说,刘备不过是褪毛的凤凰,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别忘了,封建社会最讲究的就是出身地位。比如八路诸侯准备讨伐董卓时,刘备就因为是汉室宗亲可以坐在椅子上,关张二人却只能站着,甚至连上阵杀敌的资格都没有。
片断二:建安三年,曹操将吕布吊死于白门楼后,带着刘关张回到许昌,之后刘备与汉献帝谈宗论祖,从编织小贩摇身一变为响当当的刘皇叔。曹操的手下都认为刘皇叔是心腹祸患,劝曹操早日杀之。曹操也知道刘备不过是英雄失势,急欲除之而后快。刘备深知曹操之心,便请求曹操赐地,自己与关张二人每日种菜,麻痹曹操。曹操虽放松警惕,但终不能放心。一日,曹操派人请来刘备,于亭中饮酒。曹操从天气谈起,最后问刘备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深知曹操对自己猜忌之心,便东扯西扯,但都被曹操否决。最后,曹操以手指着刘备说:“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你!”惊得刘备连手中的筷子都掉了,恰巧此时空中巨雷炸响,刘备趁机重拾筷子,并说:“这么大的雷,真够吓人的。”曹操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刘备回答说:“孔圣人尚且怕雷,何况我一介草民。”曹操见刘备如此胆小,以为他不足为患,后袁绍、袁术意欲合并,刘备乘机请命截击袁术,曹操不疑有他,刘备始脱身樊笼。试想一下,如果曹操指着刘备说“世上的英雄只有咱俩时”,刘备高调地宣称“没错,其他人全白给”,曹操还会让他走吗?
片断三:建安十二年,刘备得司马徽指点,请得徐庶出山,但不久即为曹操用计赚入曹营,徐庶临走时深感刘备仁厚,特意回马推荐卧龙诸葛亮。刘备求贤苦渴,先后三次前往南阳隆中,诸葛亮感其心诚,遂诚心相辅,于草庐中便三分天下。自此,刘备如鱼得水,诸葛亮更是用兵如神,为蜀汉政权的创立立下汗马功劳。试想,如果刘备端着自己的老板架子,坚持不肯亲自去请诸葛亮,或者只是意思意思而已,那么诸葛亮是否会亲自送上门来呢?
片断四:赤壁之战前夕,益州牧刘彰派别驾张松出使曹操。张松素知刘彰生性懦弱,胸无大志,难成大器;又闻曹操雄才大略,有一统天下之心,便生弃刘投曹之意。于是,他将私绘的西川军事地图随身携带,欲献曹操。但张松骄狂成性,遭曹操冷遇,张松遂言语顶撞曹操,被乱棍打出。张松落落寡合,怅然归蜀。刘备得知张松被曹操所弃,立即派人出荆州百里恭候,并亲自出城迎接,还把张松引为知己,诚心相待。张松感其知遇之恩,遂向刘备进献西川地图、推荐好者法正等人,之后刘备又收服马超,建安十九年终于一统西川,自领益州牧,“三足鼎立”始成。试想,如果刘备像曹操一样以貌取人,或者像某些人那样喜欢打落水狗,张松还会不会把西川地图送给他呢?
总之,如果刘备不懂得低调做人,那么他很可能与关张无缘、与诸葛亮失之交臂、与张松擦肩而过,即便他英雄了得,最终恐怕也难逃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宿命,甚至极有可能被人一刀杀掉!命都没了,还谈什么成就大事?
然而正如著名电视主持人洪晃所说:“低调不是所有人都能玩得转的风格,玩低调真的困难重重。”历史上因为不懂低调或者不肯低调而大吃苦头,甚至身首异外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三国的杨修、北宋的苏东坡等等,都是因为太拿自己当回事儿,结果吃了大亏。鉴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我们只需记得,连毛主席都要求儿孙“夹着尾巴做人”,我们又有什么好高调的呢?
2.无我才能成就自我
忘我是一种境界。因为有了“我”,才会有比较,有了比较才会考虑要竞争,竞争失衡时就会有不平,或有嫉妒,或有争斗。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人不能老是处在紧张的状态中,神经不能绷得太紧,因此要适时找回一种可以忘我的境界。
——季羡林(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佛经中说,有一次法会,佛祖释迦牟尼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没有人能答得出。最后,佛祖自问自答:把它放到大海里。
老子也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之所以能站到世人达不到的高度,做出常人做不出的成就,就在于他们不仅能够发现自我、建立自我,也能够打破自我、放下自我,从而追求无我,成就人生。
老子又说:“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意思是说,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水那样。水是生命之源,不仅造化生命,还滋养生命,没有水,一切皆无可能。但水从来不像某些做了一些事就叫苦叫累邀功请赏的人,而是“处众人之所恶”,即向人们不喜欢的地方流动——水往低处流,而人是想尽一切办法向上走,并且一再地叫嚣“挡我者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此类人氏往往死在别人前头。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太低、功夫太差,而是不具备相应的德行,甚至连起码的低调都不懂。
何谓高处?何谓低处?“水往低处流”,那只是表面现象,水流千遭归大海,但大海的水最终还是要化为茫茫水气,回归大山之巅。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总是挖空心思去想:我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或者说,我如何才能爬到别人头上去呢?那么这个人即便能爬得很高,最终也难逃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的宿命。
指望大家都“上善若水”是不现实的,但即使是凡人,也不能太自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心理学上有一个“人”和“入”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让一个人用双手的食指做一个“人”字时,大部分都会站在自己的视角做“人”字,但在对方看来,他做的却是个“入”字。所以,我们越是自我,离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就越远。
孔子的高足子贡“一言五国变”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话说春秋末期,齐国王室萎靡,政权落入了田、高、固、鲍、晏五大家庭手中,其中又以田家的田恒野心最大,他想篡权,但又担心其他家族势多人众,于是田恒便想通过对外战争的方式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威信。
说干就干,很快,齐国大军就杀向了近邻鲁国。
当时,孔子正率领众弟子在卫国游学。听到消息,他大吃一惊:“鲁国是我的祖国,不能不救。”他权衡再三,派得意弟子子贡去处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