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9300000005

第5章 走出乡关(5)

徐祥沐向何克全说,邀请他游龟山是受国民党组织的委托,要为国民党组织物色青年才俊。徐祥沐说,他想参加这个组织,也想邀何克全一起加入。徐祥沐首先表白说,他之所以邀何克全参加,就因为耳闻目睹了何克全在校的所作所为,认为在这社会变革、风雷激荡的年月,何克全如果加入国民党,一定会有大前途。徐祥沐还向何克全讲述参加国民党的种种好处。

何克全确实想参加一个组织。这些年的社会实践使何克全认识到,任何个人的力量,什么时候都大不过组织的力量。家乡安源大罢工的胜利,其实是路矿工人俱乐部的胜利。两次东征的胜利,其实是国共两党成功合作的胜利。人多力量大,人多力量强啊!

登上龟山,远远望去,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的风物尽收眼底。向东看去,有块形状如船头的大石头,兀然矗立在长江中。那石头嶙峋峻峭,像一条拴船的石础,又像一段拦水的石堤,它的岿然挺立,使得奔腾的长江水在它面前撞得涛声如吼,浪花飞溅。

国民党正处得势之时,很多人趋炎附势地加入国民党,并在其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何克全是个热血青年,何尝不想为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母亲、妻子出人头地啊!

去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被何氏家族人特别看重。十里八乡的何姓族人,都来贺喜,说何秋美夫妇生了个好儿郎,为何氏家族争了脸。

何秋美过去对何克全读书一直持反对态度。这一次何克全把动静闹大了,闹得大学的红榜上都有他的名字,这就让何秋美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件事。他想,如果不让儿子去武汉读书,遭族人的谴责和唾弃是肯定的。在老关地面上,有哪个后生被国立大学录取过?这等于金榜题名啊!他敢不让儿子上学吗?与此同时,他又从另一个方面想,如果儿子读了书,做了官,赚了钱,那点学费又算得了什么呢?“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啊。何秋美这回乖乖地进了老族长家,请老族长到家吃了一次饭。据何克全母亲后来讲,那餐丰盛的酒菜,是何秋美赊来的。何秋美的用意很简单,就是想用好烧酒浇热老族长的心,让老人家出面,召集各房房长开会,议定由祠堂出会费,供何克全进大学读书。

老族长何庆泉年纪虽大,心里明白,对后生考入大学也非常关心和高兴。吃请的第二天,他拄着龙头拐杖来到祠堂里,专为何克全上学问题开了一次会。那天,当他把话说完,让大家发表意见时,少数房长不同意祠堂出钱。何庆泉问这些人为什么不同意?有人说:“祠堂的会费除了供人读书,还有更重要的开销。”何庆泉问:“什么重要开销?”有人说:“这年头婚丧喜庆、天灾人祸都得花大钱。”何庆泉不屑地说:“婚丧喜庆算什么?什么都算不上!古人说得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男儿‘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一个祠堂里没有几个读书人,能让人看重吗?醴陵城里,南门张家是大姓,北门姚家也是大姓。张家读书人多,姚家习武者众。俗有‘南张北姚,无事莫撩’的说道。说是有一年,张、姚两姓发生了大对抗,姚家人把张家人打了,而张家人把姚家人告了,结果姚家人吃了亏。为什么?因为张家笔杆子比姚家的木棍子厉害,所谓‘姚家喊声打,张家都犯傻。张家告一状,姚家死一半’,就是这样来的。懂不懂?”那些持异议的人听了何庆泉的说道,加上畏惧族长的威严,担心将来有大事求于他,就都收回了异议。

离开三角池那天中午,何庆泉用祠堂的钱为何克全做了五十桌酒席。那丰盛席面,那热闹场面,让与何克全同龄的后生羡慕不已。

那天,何秋美把何克全送上火车后,反复叮嘱说:“克全,你是何家第一个出远门的人,要好生读书,不要让全族人看你的笑话,不要让老族长和我下不了台……”

至今,父亲对他说的话依旧余音在耳。

面对徐祥沐的动员,何克全真想加入国民党—他要报父母养育之恩,他要谢何家祠堂人慷慨相助之意。

但这些年来,何克全经过与国共两党的密切接触,感觉国民党和共产党大不一样。国民党里集中的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共产党却为劳苦大众说话。共产党人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得到劳苦大众的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有人说,资产阶级的嘴唇是红的,无产阶级的骨头是白的;资产阶级的牙齿是白的,无产阶级的血是红的。何克全认为这话形容得相当准确。经过这些年的阅历,何克全具备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他认为,一个得到劳苦大众拥戴的组织,才是最有前途的组织。水载舟,风鼓帆,人心向背决定事业的成败。因此,共产党组织深深地吸引着他。

为了不扫同学的兴,何克全想好后对徐祥沐说:“祥沐,谢谢你的邀请,加不加入国民党,眼下我还没有考虑好,等我考虑好了以后再告诉你行吗?”

徐祥沐说:“抓紧考虑,考虑好了赶快告诉我。”

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师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进一步高涨起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烈火,熊熊火焰燃烧着黑暗的世界。贫苦农民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武装,其形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一九二六年七月,在北伐军进军江西之前,放了暑假的何克全匆匆回到离开整整一年的家里。

刚放下行李,何克全立即投身筹建农民协会的工作。他要先声夺人,在萍乡率先把农会建立起来,以配合北伐军攻占萍乡。

在封建特权统治几千年的农村,要使“一切权力归农会”谈何容易?土豪劣绅哪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泥腿子哪敢当家做主?

何克全不畏艰难。他把湖北、湖南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大好形势,写成通俗易懂的演讲材料,油印成宣传单,去田头地角和夜校作动员,让传单一次又一次散发到农民的手里。他四处给农民说:“大家不用怕。湖南农民协会已成燎原之势建起来了。农会一建立,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吓得四处躲窜逃命。他们中间的头等人逃到了上海,二等人逃到了汉口,三等人到逃到了长沙,四等人逃到了县城。他们以为城里很安全,可当他们被追捕他们的人抓回乡下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身陷在四面楚歌之中。去年,连湖南军阀、省长赵恒惕都被革命气势吓得跑出了长沙。我们还怕什么呢?革命军马上就进到江西。我们萍乡不能落后啊!……”

白天忙不过来,何克全晚上打着杉皮火把,走村串户,继续做贫雇农入会的动员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萍乡第一个乡农会终于建立起来。何克全亲自担任农会的宣传干事。他组织编小报、办墙报、写标语、搞演讲,为农会工作造势;他组织农会会员,对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恶霸进行清算,给恶霸戴高帽子游垄,送他们去县政府,叫县里判他们的罪,让受欺压的人扬眉吐气、拍手称快;他组织农会会员迫使地主、富农给农民减租减息,给穷人开仓放粮,使乡亲们参加农会的热情日益高涨。

一天,不识字、更不识时务的族兄何克化请何克全写个买田的田契。

何克全说:“我不写。”

何克化问:“你上了大学堂,成了识字先生,为什么不写?”

何克全说:“田地用不着买了,以后人人有田。”

何克化迷瞪瞪地望着何克全,不解地问:“人人有田?穷人有?老人小孩都有?”

何克全说:“对,耕者有其田,人人都会有田。你想想,你买了穷人家的田,穷人家就没有田,就没有饭吃。眼下的国民政府,正在进行土地革命。”

何克化问:“这么说,你在乡上做事,就是做人人分田的事?”

何克全说:“对,下一步就要分田地……”

盛夏的赣西,正是抢割早稻、抢种晚稻的“双抢”时节。“春争日,夏争时”,农民像耕牛一样,披星戴月地忙碌在田间地头。

母亲见儿子一天到晚往乡上跑,就说:“克全,全家人省吃俭用供你读书,你放假回来了,能不能帮家里做点事?你哥因为你不下田,他也不肯帮你爸爸。”

望着忧心忡忡的母亲,何克全第一次在家久坐了一会儿。他不是没看到老父亲每天傍晚扛着泥巴兮兮的犁耙,牵着气喘吁吁的耕牛,筋疲力尽地从田野中归回。有时与父亲擦身而过,他还嗅到父亲身上散发出的浓烈的汗臭味。父亲尽管累成这样,却依旧默许他穿着鞋袜在家作文章,默许他坐在大树下读课文。但父亲不同意他去乡上闹农会。“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爷爷咽气时,对父亲反复念叨这几句话,为了让父亲清楚这几句话的意思,爷爷一字一句给父亲作着解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父亲相信爷爷的话不会有错。父亲不许他去闹农会,自然有他的道理。父亲认为,田是人家买的,或是人家开垦出来的,没田的人去分有田人家的田没有道理。像自己,原来有五十多亩田,就因为大儿子不争气,几乎全部输光了。总不能自己输光了,还死皮赖脸向人要回来吧?此一时彼一时,分人家的田地搞得不好就是掉脑壳的事啊。为此,父亲已经对他骂过好几回,甚至还要动手打他。

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为了减少家人对何克全的埋怨,身怀六甲的妻子孙氏把一岁多的女儿何明清交给母亲,自己像男人一样,下田割禾,弯腰插秧,累得腰也直不起来。

母亲不能让儿媳妇没日没夜地干活,怕怀着孩子的儿媳发生意外。

孙氏说:“克全名下有三张嘴巴吃饭,我不做事心里不好过。”

何克全想挤出时间,帮帮家里,但汹涌澎湃的革命形势使他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他认为,家里的事再大、再忙,也大不过忙不过发动农民办农会的事。天已经降大任给他们这代年轻人,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小家,在一旁当看客。但这种感觉他无法跟家人说,说也说不清楚,说了反倒会让家人担惊受怕。与其说不清楚,还不如不说,他想将来以革命胜利的果实,来证明今天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何克全对母亲说:“妈,您和爸,还有您儿媳妇为我吃的苦、受的累,今生今世我都不会忘记。您和爸应该相信我,儿子不是拈轻怕重的人。儿子今天做的事,是正事、大事。儿子不会给你们丢人现眼。”

母亲不知道三角池以外的事,但她相信,已经二十岁的儿子比他爸爸知道得更多,他的选择肯定有道理,肯定有意义。

这年九月五日,北伐军进驻萍乡。九月十四日,萍乡县署组织十二个界别、一万四千多人集聚安源,欢迎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视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萍乡。

何克全参加了这次集会。何克全因组织乡农会有功,受到了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的接见。何克全也是第一次在安源见到蒋介石。

新建的国民党在萍乡西区的党部负责人,见何克全没日没夜地工作,又是国立武汉大学学生,就把申请表送到何克全手里,动员他加入国民党。

何克全和在武汉一样,接过表以后,以“没有考虑成熟”为由,将表送还给了负责人。

就在过完暑假、准备返校之时,何克全却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吐血。

何克全没患病之前,何秋美听到武汉那边“乱得很”、“肯定出大事”的消息,担心儿子返校后闹出大事来。这时,见儿子患了病,就以必须治好病才能返校为由,将何克全强留在家里。

那天,何秋美当着何克全的面,郑重其事地给妻子和儿媳交代说:“你们听清楚了喽,要是克全没治好病就回汉口,你们别想有好日子过!”

母亲和妻子畏惧父亲,不敢多言,只能日夜轮流着看住何克全。

何克全想走走不成,悄悄离家又怕连累母亲、妻子。他只能拼命熬药、吃药,争取早日把病治好。当时民间流传一种墨汁能治“吐血”病的说法,说墨汁里含有麝香,喝下去不久就会凝固,可以止血。何克全为治病,不问喝下墨汁有没有用,认认真真地磨墨,认认真真地把大碗墨汁喝下去。可欲速则不达,病情并没有因他的努力而得到好转,身体虚弱得连路都走不动。

转眼到了一九二七年二月,老同学徐祥沐给何克全寄来了加急信,叫他赶紧返校,说武汉的革命形势好得很,再不返校,就会错过实现人生理想的难得机会。

何克全再也沉不住气了。他所看过的书籍告诉他,机会稍纵即逝,多少仁人志士就是在历史进程中的瞬间抓住了机遇,趁势而上,结果成为大海强龙、人中俊杰。

第二天凌晨,何克全悄悄起了床。

借着昏黄的油灯光,何克全背起从学校带回的书籍,走近熟睡中的女儿,在她小脸上恋恋不舍地亲了一下。当他把目光转向妻子,想向妻子作一次目视的告别时,他大吃了一惊。他看见妻子正大睁着眼睛,依依不舍地望着他,眼泪正急促地往外淌着呢。

原来,妻子并没有睡着,她知道他要离开,正在密切关注着他。

他正要向妻子说几句歉意的话时,身后响起一声低沉的喝问:“克全,我和你媳妇真的拴不住你吗?”

说话的是母亲。

母亲披着衣,趿着鞋,拎着一只布袋,愁容满脸地站在他的身后。

何克全转过身来,迎上前去,叫了声:“妈……”

母亲说:“这个家是不是太小了啊?”

“妈,”何克全说,“您是要儿子做一只麻雀,还是做一只雄鹰呢?”

母亲认认真真地审视着儿子的脸,良久之后问:“麻雀,屋檐下、蓬蒿里、田野上到处是;雄鹰呢,只有天上才有,是不是?”

“嗯。”何克全点了点头说,“妈,儿子的心早在天上了。”

母亲走上前来,伸出手,抚摸着儿子消瘦的脸庞、肩头和臂膀,泪光闪闪地说:“儿呀,你的翅膀长大了、长硬了,屋檐下、蓬蒿中,真是装你不下了喽……”

何克全“扑通”一下,跪在母亲面前,仰望着母亲说:“妈,你就让我远走高飞吧!”

见从未跪过人的丈夫今天突然跪在母亲面前,妻子孙氏知道,丈夫离家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于是,她下了床,哽咽着劝母亲说:“妈,您就让克全走吧。您不是常说,海大了好跃鱼,天高了好飞鸟吗?”

母亲疼爱地望着儿媳妇,手在她肩上拍了拍,之后,走近儿子,将儿子的头搂进怀里,无声地抽泣起来,那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嗒嗒”地砸在儿子的背上。良久,她把儿子扶起,把那只装满茶叶鸡蛋的布袋,塞进儿子的行囊里,叮嘱说:“儿啊,别忘了你的媳妇。这是她昨天夜里特地给你煮好的,说是给你路上吃。”

“什么?!她昨天就给我准备了鸡蛋?可见她昨天就知道我要走啊!”何克全内心一阵惊愕后,一种愧对妻子之情、亏欠妻子之爱顿时涌上心头。何克全眼含泪水,望着妻子,认认真真地望着。妻子进门一年多,因为怀着女儿,经常干重活,使她变得比实际年龄要老气很多很多了。

妻子从枕头里取出五块银元,装进何克全贴身的内衣里说:“走吧,去晚了赶不上去株洲的火车。”

何克全没有动,依旧望着孙氏。

在孙氏的记忆里,被丈夫这样认真地关注着的时刻,她从来没有得到过。

她不知丈夫为什么要这样认真地看她。

当何克全的视线就要从孙氏的脸上离开那刻,他把银元取了出来,还到孙氏手里,紧握着孙氏的手说:“这钱你留着,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说完,接过母亲为他准备的背包,一抹眼泪,推开妻子,惜别母亲,大步走出卧室,走出厅堂,扑向门外黑暗一片的旷野。

“克全!”

“孩子他爸!”

何克全的身后是母亲和妻子难舍难分的呼唤。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红梅妆落故人归

    红梅妆落故人归

    每一件信物都带着最深的爱与恨,到底他们有怎样的故事,到底有谁负了谁,错了谁。你且听,他们会告诉你……
  • 虚仙引

    虚仙引

    转阳之阴藏于九,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易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有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这一世,上一生,谁又能说的清呢?话说自打盘古开天辟地,金圣仙从仙人之境扁入红尘化为凡人,斗战仙者悟道成功修成大法,历史的鸿辰已经悠悠过去数十万载,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还有很多没有被流传下来的,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鸿辰中。
  • 逆武承天

    逆武承天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万族林立,群英荟萃,一位位来自下位面的天之至尊,在这无尽世界,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追求着那主宰之路。
  • 其实,还在

    其实,还在

    意外的相遇,恰好的时间,爱情遇上巧合,巧合衍变成了缘分。巧合与巧合,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三界神游

    三界神游

    天降奇少年生逢得天缘游遍万千水踏遍万千山杀遍五湖妖斩遍四海怪一人战天下只手转乾坤
  • 梦天泪

    梦天泪

    "没有绝对的胜败,学会放下,不是忘记,而是原谅自己。"原来这才是真谛……
  • 武道诀

    武道诀

    一个地球有为青年在异世界的奋斗史!!一本武道诀,一颗道体丹,一枚武道戒!!看张古如可创造奇迹!!看张古如何踏上巅峰!!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 异世魔幻王者

    异世魔幻王者

    一个私生子,为了掩饰他羞辱的存在,被磨灭了所有存在的痕迹,甚至亲生母亲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在那自私的大家族的亲生父亲给的有限条件下,用自己的双手和才华,称雄那片尔虞我诈的魔幻大陆。是的,这个世界,只能靠自己,一切为了活着,为了向上,成为这个世界的巅峰。
  • 科幻之末日降临

    科幻之末日降临

    本来平凡如他,一生本应平淡。。奈何一场未知病毒袭来,改变了他的命运、看我们本因平凡的猪脚在满是病毒+丧尸的世界中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 帝尊宠妻:绝色兽妃逆天下

    帝尊宠妻:绝色兽妃逆天下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毒术超群的世家家主。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材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当七星连珠之时,锋芒涌现,整个天下为我独尊!说姐是废材,姐让你见识下什么叫鬼才!说姐是傻子,姐一脚把你踢飞,直接飞到欧洲,别忘了还要给飞机票!说姐太嚣张,不好意思,姐有嚣张的资本,有本事你也嚣张啊!说姐没男人要,个个美男排队等着他,“喂,别插队,我先来。””滚一边去,姐不要男人。“”我不是男人,要我吧,要我吧。“我去,一个一个的没女人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