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9200000003

第3章 古典文学(1)

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心灵的载体,它内容博大,形式多样,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文发展最为成熟。诗有古体诗和近体律诗、绝句的区别,词则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文也有古文、骈文两大类。另有介于诗、文之间的辞赋,因需要押韵,可看做是韵文,但在语言和章法上却又近于文。诗、文、辞赋都发源于先秦。辞赋大盛于两汉;诗至唐而达到巅峰;文在唐宋时期出现高潮,形成“唐宋八大家”的典范。词和散曲都是音乐文学,前者起源于唐,繁荣于宋;后者发源于宋末,兴盛于元代。小说、戏剧的源头均可追溯到汉代,到唐代具备雏形,兴盛于元明清时期。

一 古典文学名词

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博大,发展充分,因此,有关的名词术语也就显得异常繁多。这些名词术语,是学习古代文学时很常用的,我们统一列在这里,以供学习时查阅之用。

律诗

又称为近体律诗,古诗的一种形式。孕育于南朝,定型于唐代,在押韵、对仗、平仄、字句等方面有确定的规则。杜甫、李商隐等都特别擅长于律诗。

古体诗

又称为“古风”,古诗的一种形式,古代的自由体诗。唐代律诗定型以后,指那些学习汉魏六朝诗而写作的诗。古体诗在押韵、对仗、平仄、字句等方面比较自由随意。李白、李贺等人喜作古体诗。

乐府

最初指汉武帝时所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能为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制订乐谱。后人将这个机构制作、采集的乐歌称之为“乐府”。汉乐府诗以民歌为多,另外还包括文人制作的可入乐歌曲,大多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汉乐府故事性较强,常用比兴和铺陈手法,多描写人物的语言与行动,有《上邪》、《上山采蘼芜》、《东门行》、《陌上桑》等名篇。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魏晋以后,文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模拟汉乐府写出的作品称为“拟乐府”,如唐诗中的《从军行》、《塞上曲》、《关山月》。杜甫的《兵车行》、《哀江头》等作品,则为“新题乐府”。

古文

唐以后文人所说的“古文”,一般是指学习先秦两汉文章而写的文章,强调内容的充实、语言形式的规范、表现技巧运用的适度,不过分追求华美。明清以来把范围扩大到学习唐宋八大家文风的文章。古文是唐宋以后文章的主流。

辞赋

文体名,发源于“楚辞”而大兴于汉代,是没有音乐伴奏却有一定节奏、要押韵、惯用铺陈和主客对话的文学体裁。最早以赋名篇的是荀子的《赋篇》,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也是初期的赋体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汉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汉赋名家还有扬雄、班固、张衡等。

骈文

骈文是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偶文”、“四六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文一般全篇对偶,常为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注重词藻和用典。骈文代表作有南朝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等。

时文

指当时流行的、科举应试的文体,又称为“科举时文”、“制艺”。各时代具体所指不同,唐代指骈文与律赋,明清指八股文。

词的名称

词是一种诗歌形式,别名很多,主要有:曲子词、诗余、长短句、乐府。

词牌

词是配乐歌唱的,一首词需要按某一特定乐谱来写作,所以作词称为填词,所依据的乐谱称为词调。词调名称,如“蝶恋花”、“菩萨蛮”、“鹧鸪天”等,又称为词牌。

词的形式

词在形式上一般分为小令词、中调词和长调词三种。小令词指篇幅短小,一般在58字以内的词。中调词一般指59字至90字的词,更长的为长调词。长调词有的分三阕,最长的有四阕。长调词往往又称之为“慢词”。晚唐至宋初作家主要写小令词,柳永以后中长调词渐渐发展。

词的分片

词在体制上与诗突出的不同,在于大多数的词牌都分片,即全篇分成数段。最少的分为两段,多的有三段和四段,一段叫一“片”或一“阕”。于是有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前阕、后阕,一阕、二阕、三阕、四阕等名称。

志怪小说

记述神仙鬼怪内容的小说,六朝时期比较流行,后世有所衰落,但历代均有志怪小说。代表作有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宋张师正的《括异志》和洪迈的《夷坚志》。

轶事小说

写逸闻琐事的小说,笔法简略,主人公是现实中的人。代表作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唐传奇

唐代出现的文言小说,有丰富的想象和大量虚构的情节,注重刻画人物形象,情节完整曲折。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莺莺传》、《柳毅传》、《霍小玉传》等。另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讽刺批判现实之作,《昆仑奴》、《虬髯客传》等描写义侠刺客的作品。唐传奇艺术价值很高,对宋代以后文言小说的发展影响很深。唐传奇还为后代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如《西厢记》源于《莺莺传》,《倩女离魂》取材于《离魂记》,《紫钗记》取材于《霍小玉传》等。

话本

“说话”是一种类似现代说书的讲说故事的民间艺术。“说话”艺人的底本,称为“话本”。现存最早印行的话本,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洪楩(pián)所刻印的《清平山堂话本》。宋、元话本的文学形式,在明代逐渐引起文人的广泛关注,文人一方面对旧话本进行整理加工,一方面又模拟话本的形式写出专供阅读的话本,后人称之为“拟话本”。明代拟话本的名作是“三言”和“二拍”。

神魔小说

受志怪小说影响形成的小说类型,流行于明清。想象力丰富,往往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故事。代表作有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李汝珍的《镜花缘》、李百川的《绿野仙踪》等。

世情小说

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的小说,兴盛于明清时期。代表作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才子佳人小说

其故事主角为文人才子和貌美佳人,思想多比较浅薄平庸,但明以来很发达。代表作有名教中人的《好逑传》、荻岸山人的《平山冷燕》、陈森的《品花宝鉴》、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俞达的《青楼梦》、张春帆的《九尾龟》。

历史演义小说

用通俗的语言敷演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的历史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

英雄传奇小说

以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画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代表作有施耐庵的《水浒传》。

笔记小说

兼有“笔记”和“小说”特点的小说,也是富有散文化特色的小说。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有笔记小说特性。

谴责小说

揭发和披露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小说,兴盛于清末。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有“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称。

元曲

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两者都与当时流行的北方音乐结合,故又统称为“曲”。但杂剧属于戏剧,有角色,有故事,有科、白、唱;散曲不是戏剧,没有科白,不用角色表演,和词的性质相近,是一种新诗体。

明清传奇

在宋、元南方戏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戏剧形态,包括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声腔及其剧本。明清传奇的重要作品有元末明初高明的《琵琶记》、明中后期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清初李玉的《清忠谱》、李渔的《笠翁十种曲》、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二 着名古典文学选集

一般人都是从选本开始学习古代文学的,能进入选本的基本上都是雅俗共赏,能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当然,选本有好坏,我们这里推荐的是备受好评的着名选集。

《昭明文选》

又名《文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延集当时文人共同编订。选录自先秦至梁的作品,从体裁上说为各体诗、文、赋等38类,形式上都比较讲究,都较富辞采。入选作家130位,作品700余篇。此书自唐初李善等人注释后,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唐以后的文人往往把它当做学习文学的教科书。杜甫教育儿子要“熟精《文选》理”,宋人谚语也说“《文选》烂,秀才半”,可以看出它在后代的广泛影响。

《玉台新咏》

南朝梁徐陵所编,是《诗经》之后现存第二部诗歌总集。此书是为闺阁女子和对此有兴趣的人编选的,所收的诗基本上是有关游子思妇的内容,“艳歌”色彩明显,但其中也收录和保存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及其他一些民歌,因此,直到今天仍被重视。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孙洙)编选。选编者以普通大众为读者对象,在选录的75位诗人(外加无名氏二人)中,以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四人入选作品最多。全书317首诗都是历来为大众传诵的名作。由于入选作品数量不太大,又特别注重入选作品的经典性、代表性,所以一直成为唐诗选本中最普及、最受世人喜爱的一种。

《绝妙好词》

南宋词的选本,宋末周密编选。周密是宋后期成就较高的词人。此选本特别注重词的艺术性,偏重于婉约、雅正之作,始自张孝祥,终于仇远,选词132家,共385首词。突出姜夔的地位,收录有周密本人的词作。

《白香词谱》

清嘉庆年间(1796-1820)舒梦兰为便于初学入门而编选的词谱。每词牌各选录了一首名作,由唐至清共收词100篇。这些词牌都是较为通用的,不选冷门词牌,但小令、中调、长调兼顾。为便于初学者学习填词,每个词牌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基本符合词谱的体例。该书所选的词都是比较着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是一部很受读者喜爱的词学入门读物。

《宋词三百首》

宋词重要选本,近人朱孝臧选编。选编者朱孝臧,原名祖谋,号强村,为晚清杰出词人。此书推崇浑厚自然、不见雕琢痕迹的作品,尤其重视吴文英、周邦彦,二人均选录20余首。此外,姜夔、晏几道、柳永、辛弃疾、贺铸、苏轼与晏殊也都选词较多。今有唐圭璋先生笺注本行世。

《古文辞类纂》

有名的古代文章选本,清代姚鼐选编。所选文章以唐宋八大家文章为主,按论辩、序跋等13种文类编选,共收文章700多篇。此书问世以后,风行一时。近人徐斯异有评点笺注,另清末王先谦、黎庶昌各编有《续古文辞类纂》。

《古文观止》

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文章选本之一,清康熙年间(1662-1722)吴楚材、吴调侯选编。收录上起周代下讫明末的历代文章222篇,其中节选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礼记》等经典中的部分选段,突出历代名家,所选文章以散文为主,兼顾骈文、辞赋,以短文为主,适当收录宏文巨制,兼顾经典性与通俗性。

《元曲选》

又名《元人百种曲》,共收元代杂剧94种,明初杂剧6种,合为100种,明臧懋循编。它是迄今为止收录元人杂剧最多的一部总集,约占现存元杂剧的三分之二,其题材丰富,作家众多,可以说是了解元代杂剧面貌的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

《太平广记》

保存宋以前文言小说最多的类书,可视为按类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宋初李昉等人奉敕编纂。唐人传奇名篇《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离魂记》、《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等,或者仅见于此书,或者为现存最早的版本。因此,此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小说的重要文献。

三 古典文学理论名着

古代文学中,作品是最为丰富的,但很早开始,人们就对文学作品有过各式各样的品评,提出过许多文学理论主张,这些品评与理论反过来又对古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今天的读者适当了解古代的文学理论。

《诗品》

诗歌理论着作,南朝梁钟嵘撰。此书把自汉至梁的122位五言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分别对他们的艺术成就、风格特征进行了总体性评论,追寻各自的渊源关系。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撰。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巨着,采用骈文形式写,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对古今作家与作品进行评述。

《沧浪诗话》

宋末严羽撰。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着作。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章,最重要的观点集中于《诗辨》章中。此书认为盛唐诗是最高典范,又提出了学诗要“妙悟”的重要观点。这套理论对诗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观点曾长期被后人讨论。

《斋诗话》

明末清初大学者王夫之所撰的诗论着作。“姜斋”是王夫之的别号。此书包括《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内外编与《南窗漫记》三个部分。王夫之学问湛深,诗论有很大的创新。其中关于诗歌与史书不同、诗歌中情景相生等重要观点,对后人影响很大。

《闲情偶寄》

清李渔撰。是有关古代文人精致生活心得的专书,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8部,内容包括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等等。有关戏曲理论的部分为《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近人将此三篇析出,辑为《李笠翁曲话》,是我国最完整的戏曲理论。

《人间词话》

近代王国维着。广受欢迎的一部词学理论着作。此书形式上采用传统的笔记体,分条而写,但又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洗礼后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新评判、新总结,形成了体系性的理论。书中有“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的重要观点,又提出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说。这些观点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四 历代作家作品

历代的作家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仅一部《全唐诗》就包括2000多位作者,将近5万首诗。后世文化更加普及,而先进的印刷术又使文学作品得以在更广的范围传播,因此宋以来传世的文学作品就远远超越前代。但是,最优秀的作家作品总是有限的,就唐诗而言,留下作品超过100首的诗人就只有114人,而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人则只有75人。我们这里介绍的是经过历史淘洗,最值得我们了解的那些名家名作。

风骚

“风”即《诗经》中的《国风》,“骚”即《离骚》,“风骚”代指《诗经》和《楚辞》,它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诗经》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本名《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共收录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诗经》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深入到当时人们内心情感世界的各个层面,堪称周代社会历史的形象画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主要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多采用重章叠句,写景抒情极具感染力。《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君子于役》、《伐檀》、《采薇》等名作,如今进入了各级教材,各年龄段、各文化阶层的人都爱诵读这部诗集。

屈原(前340?-前278?)

同类推荐
  •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 罗婺历史与文化

    罗婺历史与文化

    本书阐述了云南武定地区古代罗婺部的兴起和发展,探寻罗婺文化的源头、探讨武定地区土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后提出了武定地区彝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罗婺文化的界定。
热门推荐
  • 竹马等等小青梅

    竹马等等小青梅

    “来嘛来嘛,给爷舒服舒服!伺候好了明天爷还点你!”某肇事女骑在某受害男身上。某受害男嘴角一勾,边说边举起手上的手机:“好,这是你说的,我们录下音。”“行,我再说一遍哈,把爷伺候舒服了,别说明天...嗯...爷夜夜点你,从早到晚的点你,不分昼夜的点你...有首歌叫做什么...三天三夜的三更半夜,跳舞不要停歇......”“不需要你跳舞,这个就行......“......这一夜间响起无数次这样倔强的声音“谁说我不行了,我看是你真的不行!”(如有相似纯属巧合)
  • 守护的背后

    守护的背后

    终于走完这段没有止尽的路,走入那扇没有打开的门。我不知道,接下来迎接我的会是什么……激烈的战斗?不可悖逆的诅咒?或是那曾经的族人?朦朦胧胧地通过一个漆黑的隧道,却像在经历一个沉长的过程。渐渐地,力量开始从我身上流失;没多久,我迈出的每一步都像老牛耕地一般……仿佛隔了很久,又像是一瞬间。我再次走完了这段漆黑的通道,来到它的尽头,进入了门的另一端。……“剑外之剑,王中之皇!”……
  • 梦影爱恋学校exo绝恋

    梦影爱恋学校exo绝恋

    我是不会透剧的,我只能说,先微甜,后暴虐,哈哈,有兴趣,戳戳看
  • 桃萦绕

    桃萦绕

    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随着神秘花店的开张,似乎有什么东西已经按耐不住了。一场时空的穿梭之旅,一幕幕纵横交错的片段。神秘幕后人,令人惊奇的能力,一件件悲欢离合的事件。别停下脚步,会坠入万劫不复的黑洞。小剧情“我从不做亏本生意..”话还未落。“我的命,你尽管拿去。只希望她好好活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好。”--“姑娘,能否帮我最后一次?”少女憔悴着面容,惨白的嘴唇微微上提。“好。”“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你这是何其残忍啊。
  • 凤破九霄:王的倾世妖娆

    凤破九霄:王的倾世妖娆

    凤凰神没有挨过万年天劫,走上凡间漫漫轮回路。有只小凤凰问她,神,你为什么不涅槃呢。凤凰神道,因为我的命盘指引我踏入轮回,这一生一世,会遇见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类。另一边的王正在占卜,占卜师一脸懵逼的看着手上的龟壳,正疑惑怎么看不出来呢。某王傲娇道,你可以走人了(欢迎入坑,坑品保证)
  • 机械异种:光之先驱

    机械异种:光之先驱

    2030年,埋没多年的学生秦朗再次被MSD(MechanicalSpecialDefense机械特种防卫)组织唤回,然而这次等待他的确是惊天的阴谋……QQ群号:321670469
  • 神武丹帝

    神武丹帝

    项羽,华夏大陆最强者,裂土封王,创下不世之功,死后魂穿异世,获得逆天炼药传承,成为天才炼药师,从此风起云涌,与亿万天才争锋,再创不朽传奇·······
  • 蛮纪元

    蛮纪元

    "众生云云纷争路,何为蛮族何为仙"我要这纪元,属于蛮族!!
  • 长生微华

    长生微华

    万千星斗,浩瀚银河,终究断了我念。乾坤之下,三界众生,谁能偿我所愿。
  • 未来魔法统治者

    未来魔法统治者

    洛奇,胖虎,冰冰,冷漠,小伙伴们面对强大的黑煞,该怎么办呢。黑暗魔法力量的吞噬,整个大陆血流成河!他们的冒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