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绘画是人类文明中非常精粹的两门艺术,在中国文化中地位尤为重要,中国书画是美的艺术,更是承载有中国人思想情操、生活态度、人格精神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式。写字作画,是中国人高雅生活最典型的表现形态。
一书法
文字书写而成的真正的艺术,在世界上,据说只有起源于手抄本《古兰经》的阿拉伯书法和汉字书法两种。但阿拉伯书法主要属于装饰性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则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精神风貌的象征。
六体
中国书法中的六种字体。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据今常见的《六体书字典》等出版物,主要有三种不同:一是楷、行、草、隶、篆、金文,二是楷、行、草、隶、篆、魏碑,三是真、草、隶、行、篆、简帛。
甲骨文
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来卜断吉凶的,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和结果刻录在龟甲上,而这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
金文
在青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里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称金文为钟鼎文。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用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隶书
由于小篆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故战国末期至汉代时期,在民间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相关知识
【汉隶】汉隶是汉代隶书的统称。可划分为古隶、汉隶和八分三种形态。古隶的存在时间很长,其特征为纵向取势,横不平,竖不直。汉隶是西汉直至汉末的通用书体,其特征为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
【八分】是隶书中的艺术书体,其特征是取左右分布之势,突出挑画和捺画。
草书
原意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起初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但笔画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画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楷书
也称为正书、真书,是学习书法和日常运用的正规书体和最基本字体。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近于隶书,而更为规整,又将隶书笔画的写法加以改变,且由扁形变为方形,形成所谓的“方块字”。
行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即有大量的行书作品。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
永字八法
中国书法用笔法则,简称八法。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横为勒,直笔为努,钩为趯(tì),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笔为磔。相传为隋代智永所传,后人又有将“八法”作为书法的代称。
钟繇(151-230)
字元常。曹魏时期官至太傅,擅长隶、楷、行各体,尤以楷书影响最大。宋代《宣和书谱》评价他的书法“各尽法度,为正书(即楷书)之祖”。
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被后人尊为“书圣”,世称王右军。楷书、草书、行书、行楷均善。所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楷书四体
初唐欧阳询(欧体)、盛唐颜真卿(颜体)、中唐柳公权(柳体)以及元代赵孟(赵体)四人书法风格的合称。
欧阳询(557-641)
字信本。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709-785)
字清臣。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楷书宽博丰腴,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和《麻姑仙坛记》。
柳公权(778-865)
字诚悬。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其书法结体遒劲,字形挺拔劲峭,内紧外松;笔力凌厉劲健,点画顿挫规整,法度谨严,代表了唐代楷书发展的又一高峰,故有“柳体”之称。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赵孟(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楷书端正圆润,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张旭(675-750)
字伯高,一字季明。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精楷法,而以草书最为知名。常于醉中以头发濡墨大书,如醉如痴,称“张颠”。当时,其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号称“三绝”。
怀素(624-697)
僧人,俗姓范。为玄奘弟子,东塔律宗的创始人。其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但在率意颠逸、千变万化中法度自具。传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诸帖。
北宋四大家
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原指蔡京)合称“北宋四大家”。他们汲取晋帖行书的气韵,又加入了浓郁的书卷气。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着名文学家、书法大家。对书艺有自觉追求,形成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个人风格。自书《前赤壁赋》最能代表其丰腴扁平、侧偃卧的特点。世人有说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可分别推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着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领袖人物。“苏黄”并称于世。其行草书形成纵横拗崛、昂藏郁拔的个性风格。所书刘禹锡《经伏波神祠》诗及自书《武昌松风阁》诗是其行书的代表作。
米芾(1051-1107)
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学唐人书,后转师“二王”,最终自成面貌。他自谓“刷字”,用笔喜“八面出锋”,结体追求“飞动之势”,纵变幻,绝少横平竖直的笔画,但整体上浑厚爽劲。代表作为《蜀素帖》、《多景楼诗帖》。
蔡京(1047-1126)
字元常。北宋“六贼之首”。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时人称赞其书法“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书风更多些“姿媚”、“飘逸”的晋人面貌。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
蔡襄(1012-1067)
字君谟。北宋着名书法家。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其楷书端庄沉着,行书和淡婉美,颇有意趣。尤以督造小龙团茶和撰写《茶录》一书而闻名于世,《茶录》本身就是一件书法杰作。
赵佶(1082-1135)
宋徽宗。创“瘦金体”,其特色为笔画细瘦而不失腴润,舒展飘逸,气韵生动,而又挺拔有力,且有浓郁的书卷气息。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明代着名书画家。其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书风,自成一体,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章法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
《书谱》
唐代孙过庭所作并书,唐代前期的书学理论集大成着作。现有草书墨迹残本存世,另有完整刻本,可补今墨迹本所缺的文字。
《续书谱》
南宋姜夔作《续书谱》,其主要内容有11项,即真书、行书、草书、临摹、书丹、用墨、结体、用笔、情性、血脉、风神。同时提出书法创作要具备风神的八个条件: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
《书断》
盛唐兼具书法理论与书法通史性质的重要着作。作者张怀瓘(guàn),撰于开元十五年(727)。《书断》共上、中、下三卷。上卷包含自序、总目、分述及总论。中卷和下卷罗列古今书家,从黄帝时仓颉起,迄至唐代卢藏用止,3200多年间共86人,分神、妙、能三品,各列小传,传中附录38人。卷末有通评一篇。
《书史》
原名《海岳书史》,简称《书史》,2卷,北宋书画家米芾撰,是书法品鉴之作。记录了米芾平生闻见的大量历代书法名迹,考订真伪,叙述其流传以及题跋、装裱摹拓等情况,对研究中国书法史,鉴赏古代法书名迹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绘画
“中国画”的名称只有百年的历史,最初由于西方绘画的引入,油画和版画等西方绘画品种勃兴,为了与中国传统绘画相区别,提出了“中国画”、“国画”的名称。关于中国画的韵味,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是深沉静默地与无限的宇宙自然“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境界。
卷轴画
卷轴,原指裱好的有轴可卷舒的书籍或字画等。因后世书籍都装订成册,卷轴便专指有轴的字画。卷轴画,即是以毛笔等工具,用水墨、矿物质颜料在布帛或宣纸上作画,然后装裱成卷轴形式的画。由于卷轴画方便携带和观赏,隋唐以来,逐渐成为中国画的最主要形态。有长卷、条幅等多种形式。
中国画的形态
中国画最早的主流形态为壁画。现在仍保存的南北朝和隋唐壁画,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此外,陶绘、岩画、漆画也是中国民间画常见的形态,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册页
册页,是由一张张对折的硬纸板组成的画,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阅。册页从样式上分,有折叠式册页和活页式册页两类。从制式上分,有集成册页和空白册页两类。册页的画幅较小,直长者像小轴,横长者像小卷。
扇面
扇面,指在折扇或团扇的扇面上所作的画,也指在扇形纸上所作的画。明代“吴门四家”喜作扇面,后蔚成风气。
院体画
院体画简称“院画”。院指宋代设立的翰林图画院,院体画一般泛指历代宫廷画家的作品。院体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多有程式化、命题化特征,用笔设色,工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有较强的装饰性。特别重视法度,重再现、重具象、重外美,强调以形写形,风格细腻华丽。
文人画
最早大力高扬文人画的是明代董其昌,而唐代王维是文人画的创始者。文人画,即“士夫气”的画,标举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超越形似,强调神韵。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
六法
南朝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项要求,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画山水序》
单篇的山水画论,南朝宋宗炳撰。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画山水序》首先阐述了圣人之道寄寓山水,通过山水,画家与圣人之道相通的玄学理论,然后又提出了有关创作构思方法、绘画原则、创作与欣赏等重要理论观点。
宗炳(375-443)
字少文,家居江陵(今属湖北)。信佛,曾参加僧慧远主持的白莲社,作有《明佛论》。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后因老病回江陵。曾将游历所见景物,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撰写了单篇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
《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着作,唐张彦远大中元年(847)着。全书10卷,前三卷通论画学,后七卷系373名画家的小传。此书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而且在绘画理论的总结和阐论上也有重要的价值。
张彦远(618-907)
字爱宾。学问渊博,擅长书画。官至大理卿。家世鼎盛,富于收藏。他除撰有《历代名画记》外,还着有《书法要录》。
《唐朝名画录》
中国唐代画史着作,又名《唐画断》。唐朱景玄撰,是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一部断代画史。全书共评价唐代画家120人,凡作者亲见作品的画家,按神、妙、能、逸四品排列。神、妙、能三品又分为上、中、下三等,“画格不拘常法”的画家则入逸品。作者未见画迹的画家,不复列品,附于逸品之后,以示矜慎。“国朝亲王”三人,列于神品之前,以示尊崇。
朱景玄(841-846)
中晚唐人,曾任翰林学士,酷爱画艺。在艺术认识上,朱景玄坚持绘画的真实性、概括性与形象性,重视总结“师造化”的经验,提倡形神统一,反对公式化,但对人物、禽兽的重视胜于山水屋木。
《图画见闻志》
绘画史着作,郭若虚着。此书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续作,记载了唐会昌元年(841)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之间的绘画发展史。全书6卷,反映了唐末至北宋中期绘画的发展面貌,在中国绘画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若虚
宋真宗郭皇后之侄孙,曾以贺正旦副使之职出使辽。家富收藏,酷爱书画。在理论上最有影响的是“气韵非师”说。他非常重视“气韵”,认为画必有气韵“方号世珍”,而只有人品高的“轩冕才贤,岩穴上士”创作出来的画才能气韵生动。
《画继》
绘画史着作,邓椿着。此书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的续作,记述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至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共93年间的有关绘画见闻。全书10卷,开创了综合利用前人诗文、笔记等多方面资料编写的先例。
邓椿
字公寿。官至通判。出身世代显宦的官僚家庭,家富书画收藏,又多方接触收藏家所藏名迹,见闻颇广。在理论上,邓椿也非常赞同郭若虚的“深鄙众工”和将气韵生动独归于那些人品高的士大夫文人之观点,扬文人画而抑院体画的倾向非常明显。
《图绘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