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7200000004

第4章 唱响和谐之歌(1)

红花与绿叶的相互映衬,才会有花朵的娇艳芬芳;旋律与歌词的相得益彰,才会有歌曲的精彩动听。

和谐,让生活如此有序,让世界如此美好。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涉及面广,从柴米油盐,到教育、医疗、就业—可以这样说,关注民生问题,就是关注普通百姓的利益,就是关注和谐社会的根本。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把保障房建起来了,把弱势群体照顾好了,不让一个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患者流泪……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倾力而为,既注重做大蛋糕,又注重分好蛋糕,积极打好民生工程“组合拳”,着力构建“民生保障网”,使百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逐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曾有这样的期待:“……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期待已逐渐变为现实。

一篇浓墨重彩的民生华章,一曲激情澎湃的和谐交响,共同演绎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新学年开始了,修水县某中学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在风景宜人的校园,高音喇叭里校播音员正在为新生们播报报名注意事项,一些学生和家长挑着棉被和箱子,脚步匆匆地往崭新的学生宿舍楼走去,还有一些顽皮的学生重新回到熟悉的校园,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在宽阔的操场上相互追逐着、嬉戏着、打闹着。

初二年级某班的班长却没有心思感受新学年的新气象,他正担心班上的贫困生、自己的好朋友小余是否能按时来报到。

小余是农村人,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差,妈妈在他年幼时就患了精神分裂症,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还有一个70多岁、生活不能自理的瞎眼奶奶需要供养。小余的两个姐姐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在家帮着做家务,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父亲身上。谁知,“船破偏遇顶头风”,暑假他父亲在山上帮人炸石头时意外身亡。“顶梁柱”倒了,小余一家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现在更是变得举步维艰了。就在一周前,小余跑来告诉他,家里根本拿不出学费,自己可能无法继续上学了,准备跟随同村的大人外出打工。

班长正焦虑不安时,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向自己跑来,那不正是小余吗!

没等班长问明情况,小余就竹筒倒豆子,迫不及待地把事情全告诉了他。原来昨天班主任到小余家里去了,告诉他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国家出台了“两免一补”政策,为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子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费用;省里不仅及时配套资金,而且立即要求各地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全部下到贫困生家中劝学,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确保每个学校应到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国家既然有这么好的政策,家里人要小余一定不能放弃学业,再苦再难也要把书读好。

又可以在一起共同学习了,两个好朋友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其实,学校和小余一样幸运的还有380多名学生,他们都及时地享受到了“两免一补”政策。虽然学校以前每个学期都会为贫困学生减免一定的学费,但因能力有限,这样的扶助往往是杯水车薪,一些非常贫困的学生不得不辍学。今年省里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该校没有一个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大家都顺利地开始了新学年的新学业、新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十一五”期间,江西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仅2009年就有597万名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资助,近40万名中职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2.1万名家境贫寒的高校新生受到资助,还资助了2.3万名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大学生和16.9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从而使济困助学实现了从小学到大学、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的全覆盖。

【点评】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但前提必须是“学有所教”,每个适龄孩子都能有学上、受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随着我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有所教”进而“学有所成”,一定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我也能上名校了”

再过几天就要跟着到南昌打工的爸爸进城去读书了,小万激动得睡不着觉。他悄悄地打开台灯,摸摸妈妈新买的书包,又掏出卷笔刀刨了一支铅笔,脑子里想的都是:城里的小学是什么样的呢?爸爸说可能上的就是农民工孩子上的学校,和城里孩子上的学校一样吗?

学校真大呀!真漂亮呀!牵着爸爸的手,站在新学校的门前,小万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所校名为“豫章小学(二部)”的学校和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好学校一样啊!教学大楼恢弘气派,园林化操场整洁规范,还有好几座造型各异的房子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爸爸仔细认了认牌子后告诉小万,这是篮球馆,那是游泳馆,左边的是健身房……这时耳边传来别的家长的谈话声:“我们这所学校政府投资近5000万元呢,而且是按照50年不落后的规划重新建造的,真不愧是‘最美的学校’呀!”

5000万是多少呢,50年很长吗,小万顾不得多想,校园里的新鲜玩意儿太多了,他的眼睛看都看不过来了。

在欢迎新生的大会上,通过校领导的介绍,小万这才真正“认识”了自己的学校:豫章小学(二部)的前身是长巷小学。这里地处城郊结合部,居民大多是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由于学校基础薄弱,生源较少,教师人心不稳,许多人都想调走。因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都被家长找门路转到别的好学校去了,留下来的大多是贫民子弟。后来省里开始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里就实施了“名校放大”工程,也就是将教学薄弱的学校并入教学先进的名校,成立二部,充分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发挥它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将名校的品牌价值、优质师资和管理优势与薄弱学校共享。长巷小学被豫章小学兼并成立二部后,政府花巨资进行了重建,豫章小学也对其进行了重点打造,不仅先后选派了15位骨干教师到此任教,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名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学校从刚成立时只有不到500名学生,现在达到了近千人,真是今非昔比呀!

这时,小万听到爸爸对坐在旁边的一位家长说道:“政府真是办了一件好事呀!我们这样的农民工、下岗职工的子女,要在过去,做梦都想不到能进这么好的学校读书呀!”那位家长也频频点头。

爸爸又转过身来摸着小万的头说:“儿子,一定要珍惜这么好的条件,努力学习呀!”

大人们的话,均衡教育、“名校放大”工程等,小万都似懂非懂。但有一件事他弄明白了,在给老家的爷爷打电话时,小万自豪地大声说:“爷爷,我也能上名校了!”

【点评】一定要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代表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心声。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据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与资源薄弱的普校之间形成的“剪刀差”是越来越明显,一些地方的择校风也就越刮越甚。我省为有效解决择校问题,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每年为此增加大额专项教育经费,而且从优化中小学网点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力争到2020年,所有县(市、区)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这对广大家长和孩子来说,是福音;对推动教育这项重要的民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说,也是具有远见卓识之举。

三、“今天的饭菜味道好极了”

“来!排好队……”在老师的招呼下,孩子们逐一排队领取了自己的午餐,崭新的不锈钢餐盘里,有热腾腾的米饭,还有他们中大多数人平时都吃不到的鸡蛋、肉片和新鲜蔬菜,每人一碗的排骨汤还在冒着香喷喷的热气……2011年9月8日中午,我省首所受益“免费午餐计划”的学校—修水县船舱村完小正式开餐,在刚刚落成的学校食堂里,151名山里的孩子吃上了第一顿“免费午餐”。

冬瓜炒肉片、红椒炒豆角、白水煮鸡蛋、排骨汤,这样的午餐在城里孩子的眼里,可能再普通不过了,可对于偏远山村的孩子来说,却无异于一顿丰盛的“大餐”。原来,船舱完小的孩子们大多数家都住在大山深处,常常要走七八公里山路上学,很多孩子只能在学校寄宿,每周从家中带些干菜、猪油、米来学校。中午吃饭时,孩子们最常吃的是薯丝饭,家里条件好一些的还有豆角干、笋干下饭,家境困难的就只能吃白饭了。

“免费午餐计划”的志愿者得知此事后,来到学校实地考察,很快就决定为该校的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县教育局也投了20多万元进行配套建设,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为孩子们建起了食堂,购置了消毒碗柜、冰柜、电蒸饭柜、饭桌、不锈钢餐盘等餐厨用具,并聘请了专门人员为孩子们做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午餐。

“免费午餐”正式开餐的这一天,早上6点,船舱完小的两位老师就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县城买菜,豆角、萝卜、青椒、鸡蛋等买了几大包。孩子们也兴奋得一下课就围在食堂的窗户边,不停地向里张望。当饭菜的香味从食堂传出来时,孩子们都纷纷猜测起来,今天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呀!

终于,吃饭的铃声响了,孩子们就像出笼的小鸟,飞快地跑向食堂,排队等待大快朵颐了!

“好吃吗?”面对闻讯赶来采访的记者,许多孩子都顾不上回答,狼吞虎咽地吃着。三年级的小琴腼腆地笑着说:“好吃!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她仔细地把餐盘内的米饭和菜肴吃得干干净净,却始终没舍得动那个鸡蛋,而是把它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口袋,说要带回家给爷爷吃。老师一听,笑着告诉她说:“吃吧,下次再带给爷爷,因为以后经常都能吃到鸡蛋呢!”孩子们高兴得欢呼起来。

“免费午餐计划”,是由国内500多名记者以及几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公募计划,倡议爱心人士每天捐赠3元钱为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如今已得到爱心捐款1600多万元,使全国100多所学校的2万余名贫困小学生受益。我省也有几所学校被纳入“免费午餐计划”。

【点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变成和谐的社会,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免费午餐计划”不仅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体会到了爱的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而且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山区学生的午餐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也引起了我省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家正齐心协力地帮助更多的山区孩子吃上满意午餐、健康午餐。

四、走进敬老院乐享“夕阳红”

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都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五保户,却住在乡镇上最漂亮的房子里,衣食无忧;他们无儿无女,却有一个温暖快乐的“大家庭”,有的还谈起了“黄昏恋”……

这群老人就是丰城市各乡镇敬老院里的老人们。

南山苑,取“寿比南山”之意,是丰城市尚庄敬老院所在地。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大院,四周有套房、医疗室、棋牌室等,中间是两块开阔的草地,上面安装了漫步机、压腿器等农村并不多见的健身器材。91位五保老人就幸福地居住在这里,安享晚年。只要是阳光明媚的下午,你总能看见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院子里,有的眯缝着眼睛惬意地晒着太阳,有的站在健身器材上活动身子,年岁小一些、眼力还不错的奶奶们还会拿起针线绣十字绣。而那些爱好清净的老人则躲在居住的套房里,悠闲地看着电视,喝着茶水。只要有人来参观,老人们总爱拉着他们赞上几句:“现在真是过上了好日子,住在这里生活上有人照顾,头疼脑热有人伺候。”或者念上一段顺口溜:“穿上新衣裳,住上干部房,吃上国家粮,感谢共产党!”

吃饱穿暖,身体硬朗,老人们便追求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于是,敬老院里总是喜事连连。两年多来已有24对孤寡老人在敬老院里喜结良缘。

尚庄敬老院的62岁孤寡老人龚大爷和他84岁的妻子龚奶奶,就是敬老院里结成的第一对夫妻。当时由于龚奶奶年纪大,眼睛也不好,院里除了对她格外关照之外,还特意安排龚大爷与她结对帮扶,生活上相互照顾。结果两位老人在相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感情,院长发现后便主动当起了“红娘”,撮合两位老人走到了一起,在敬老院里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

如今在丰城的各乡镇敬老院,为相互间“有意思”的老人当好“红娘”、办好婚事,已经成为重要工作。帮助老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择良辰,点红烛,摆蛋糕,全院庆祝,敬老院工作人员一手全包了。老人们都说:“敬老院把儿女们该想的事想了,该办的事办了。我们虽然无儿无女,却从不缺亲情!”

让农村五保老人安享晚年的丰城敬老院,是我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的一个缩影。《江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省要基本实现“四个全覆盖”和“四个较大提高”,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全覆盖、老龄工作队伍全覆盖,以及全社会尊老敬老助老的氛围有较大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有较大提高、老龄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老龄工作的经费投入有较大提高。

【点评】“老有所养”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追寻“大同社会”的梦想。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随着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像丰城大力办好敬老院那样重视养老事业,加大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都来关注老人、发展养老事业,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理想就一定能早日变成现实。

五、“光明无限美,微笑满赣鄱”

进贤县盈前村80多岁的支奶奶是个电视迷,平时没事就爱打开电视,看看电视剧,听听采茶戏,就连广告片她都看得津津有味。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支奶奶发现看电视越来越吃力了,眼睛越来越模糊,最后都要把脸贴到电视机上了,才能隐约瞅见里面的人影,这让支奶奶十分苦恼。

一天,家里人把支奶奶带到医院一检查,才得知老人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如果不赶紧动手术,她的视力会越来越差,以后不仅要告别爱看的电视,就是穿衣、吃饭这样的生活小事都要靠别人的帮助才行。

家里人都想让支奶奶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可白内障手术所需的一大笔费用却让这个穷困的家庭犯了难。支奶奶知道后,也坚决不肯做手术,说自己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就不浪费那个钱了。

同类推荐
  •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本书包括:大学生村官的使命,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理性认识,创业项目的选择与项目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创业团队组建,创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企业文化建设。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李子迟,原名肖飞,生于湖湘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专业毕业,曾系大学教师,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著书多种。主要有《中国超级大学》、《道可道》、《战地记者》、《问世间情何物》、《谁将被淘汰》、《就业的革命》等。
  • 理性履职观

    理性履职观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0]?,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唯一强者

    网游之唯一强者

    哈?有没有搞错?就算我受伤退役,也不能打发我去和一群小孩玩游戏吧!还有你,作为我的老婆能不能不要怎么损我。Boss大人,我不是有意推到你妹妹的,不知道是谁给我下了**药啊!!
  • 葬世焚天

    葬世焚天

    该如何冲破这场浩劫?问一句谁被谁狩猎?看主角怎样逃脱、改变那被安排的命运!
  • 时光侣人

    时光侣人

    夏爱兮:为什么上天要这么残忍?我该怎么办?苏玥乐:我只想被你需要,只想做你的骑士。林陌:别丢下我,我不想再次陷入黑暗中了。韩安逸: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带你走的!柳晓离:哪怕你背叛了我,我也会相信你只是被逼的。顾扬:你从未离开过我心里,只是我不愿意再爱你了。
  • 行天之主

    行天之主

    一次意外,让他穿越重生“然而又遇到异世退婚。秃废一年的他因轻生而得奇遇,让他在异世开始了他的”撩妹人生行天之路“
  • 迷幻星途

    迷幻星途

    沉睡的古老文明,重现的光辉事迹!逃出地球的人类,重返地球又所为何事。宇宙之心,一切之源,在那次战争破碎、沉寂。它的再现又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逆转的黑洞,浮游的星海幽船,神密的诅咒……新崛起的组织,邪恶的计划……一切皆由那个文明而起……
  • 都市跳楼系统

    都市跳楼系统

    主角林凡,获得都市跳楼系统,系统会定时给他发布任务,按照系统规定,他必须找到系统规定的楼,跳下去!就可以获得系统奖励,不跳,就阳痿,主角不信邪,结果他阳痿了!
  • 火神呆萌

    火神呆萌

    以呆萌之心取离魂珠,以坚韧之性成就魔武双系,穿越孤儿,武破虚空的舞动火光,成就千万位面的至高威名。每日两更:早8:00,晚:6:00,加章随机!
  • 我想问鼎那片仙

    我想问鼎那片仙

    现有一念,那便是成仙,可仙却弃我于这道途之上;那我便择仙,因为总有一天我会凌驾于问鼎之上,与之争辉!……后有一仙,本无意为仙,可奈何仙道碍他于这凡尘;那他便创仙,因为他曾经说过:我要问鼎那片仙,仅此而已!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请记得点击收藏和推荐,这个对于作者至关重要,谢谢大家的支持。
  • 大琴主

    大琴主

    指掀涛澜天下惊,抚筝百载,清涛吾名,挑弦一曲且与谁听,昂首万里,江山无人。神荒大陆,武道为尊,武者可以飞天遁地,翻江倒海,更有强者可以长生不死。一个得到霹雳布袋戏琴主御清绝传承的少年,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一步一步地踏上巅峰。
  • 只麈谭

    只麈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